《聖濟總錄》~ 卷第二十一 (2)
卷第二十一 (2)
1. 傷寒可汗
論曰傷寒病汗之而愈者。以初得病一日至三日,陽經受邪,未傳諸陰,其邪在表,故當發汗,此大約也。然病數日,脈浮太陽證不罷者,亦可汗之,當以脈證為準,凡頭痛發熱。惡風振寒,是為可汗之證,其脈浮者,是為可汗之脈,陽虛則惡寒。脈浮為在表,或浮而弱,或浮而緊。或浮大而數,皆宜汗之。
治傷寒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方
白話文:
傷寒病治癒的原因在於發汗。因為在疾病發生的第一天到第三天,陽經受到邪氣的侵襲,邪氣還沒有傳播到陰經,所以邪氣在表面,因此應該發汗,這是一般情況。但如果疾病已經過了幾天,脈象依然是太陽浮脈,仍然可以發汗,應該以脈象和證候作為依據。凡是頭痛、發熱、惡風、振寒,這些都是可發汗的證候。脈象浮者,是可發汗的脈象。陽虛則惡寒,脈浮則邪在表,脈浮而弱,或浮而緊,或浮大而數,都應該發汗。
麻黃(去根節三兩),桂(去粗皮三兩),甘草(炙銼一兩),杏仁(去皮尖雙仁七十枚)
白話文:
-
麻黃(去除根部和節點,三兩)
-
桂枝(去除粗糙的樹皮,三兩)
-
甘草(炙烤並切碎,一兩)
-
杏仁(去除外皮和尖端,保留雙仁,七十枚)
上四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覆取微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治傷寒太陽中風脈緊,發熱惡寒,身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方
白話文:
上列四味藥,切成麻豆那麼大,每次服用五錢匙,加水一碗半,煎至藥液剩八分之一時,去除渣滓,待藥液溫熱時服下,蓋好被子,微微出汗即可,不必喝粥。其餘按照桂枝湯的服用方法調理。
麻黃(去根節六兩),桂(去粗皮),甘草(炙銼各二兩),杏仁(去皮尖雙仁四十枚),生薑(三兩),棗(大者十枚)石膏(一雞子大碎)
上七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脈微汗出惡風者。不可服。
白話文:
麻黃(去除根和節,重量以六兩為準),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甘草(炙烤並切碎,各取二兩),杏仁(去除皮和尖端,選擇雙仁的,取四十枚),生薑(重量以三兩為準),大棗(選擇較大的,取十枚),石膏(將一顆雞蛋大小的石膏搗碎)
治傷寒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白話文:
治療太陽病的傷寒,病程已經八九天,發病時像瘧疾的症狀,發熱惡寒,發熱時間多而惡寒時間少,病人沒有嘔吐,大便清稀。一天之中發燒會有兩三度,脈搏微弱而緩慢,這是將要痊癒的跡象。如果脈搏微弱又惡寒,這是陰陽兩虛,不能再發汗、攻下或催吐。如果面色中還殘留有熱色,說明病情還未解除,由於患者不能出點小汗,身體必然會發癢,此時應當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桂枝(去粗皮一兩半),芍藥,生薑(切),甘草(炙),麻黃(去根節各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湯浸去皮尖雙仁)
白話文:
桂枝(去掉粗皮,一兩半),芍藥(一兩),生薑(切片,一兩),甘草(炙甘草,半兩),麻黃(去掉根部和節點,各一兩),大棗(四枚),杏仁(二十四枚,用熱水浸泡,去掉皮和尖端,只取兩個果仁)
上七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方
桂枝(去粗皮),芍藥,生薑(各三兩),甘草(炙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須臾啜熱稀粥。助藥力取微汗。
白話文:
將藥材研磨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用一盞半水煎煮,煎至八分,去渣溫服。服藥後,可以喝些熱稀粥,幫助藥效發揮,微微出汗即可。這方適用於傷寒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的患者,以發汗解表為宜。
治傷寒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宜微發汗,以二三日無里證,故微發汗也。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白話文:
治療少陰病傷寒。得了二三日,宜微發汗,因二三日內無裡證,所以微發汗。麻黃附子甘草湯方
麻黃(去根節),甘草(炙各二兩),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
上三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初覺一二日頭項腰脊痛,惡寒,蔥豉湯方
白話文:
取麻黃(去掉根部的節)、甘草(各兩兩,用火炙過)、附子(一枚,炮制後去皮和臍)三味藥材,研磨成像麻豆大小的粉末,每次服用五錢匕,用一盞半水煎煮,煎至八分,去渣,溫熱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傷寒初發,一兩日內出現頭項、腰脊疼痛、惡寒等症狀。
蔥白(十四莖),豉(半合炒),乾薑(炮一分),麻黃(去根節),桂(去粗皮),芍藥(各半兩)
上六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良久投蔥豉熱粥。蓋覆出汗。
白話文:
蔥白(十四根),炒過的豆豉(半杯),炮製過的乾薑(一點五錢),麻黃(去掉根部和節),桂皮(去掉粗糙的皮),芍藥(各半兩)
治傷寒服蔥豉湯後,未得汗,再服蔥粥方
蔥白(一十莖並頭切),豉(三合炒),生薑(半兩拍碎)
白話文:
如果服用了蔥豉湯治療傷寒後,沒有出汗,可以再服用蔥粥。
上三味,用水五盞,煎至二盞半,去滓入白米,依常法煮粥,入少鹽攪勻,任意食之。衣覆出汗,未汗再服。
治傷寒初得一二日,出汗。麻黃葛根湯方
白話文:
將上三味藥材,加五碗水煎煮,直到剩下兩碗半的藥汁,去除渣滓後加入白米,按照平常的方式煮粥,加入少許鹽攪拌均勻,可以任意食用。蓋上衣物讓汗水自然排出,如果沒有出汗,再服用一次。
麻黃(去根節一兩半),葛根銼,柴胡(去苗各一兩),芍藥(三分)
白話文:
麻黃(去掉根部和節,一兩半),葛根切碎,柴胡(去掉幼苗,各一兩),芍藥(三分之一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豉一百粒,開口椒一七粒,連須蔥白三寸,薄荷二十葉,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服後蔥豉湯一盞投之,衣覆取汗,汗未快再服。
治傷寒初覺煩熱頭疼腳痛。解毒湯方
白話文:
將四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五錢匕,加入一杯半的水,並加入一百粒大豆,十七粒有花椒味的胡椒,三寸長的帶須蔥白和二十片薄荷葉,一起煮到剩下八分滿。然後將藥渣去除,趁熱服用,服用後再喝一杯蔥豉湯,蓋上被子讓自己出汗,如果汗水沒有很快流出來,再服用一次。
柴胡(去苗半兩),黃芩(去黑心),荊芥穗(各一分)
白話文:
柴胡(去除根部,半兩),黃芩(去除黑色心部),荊芥穗(各取一分)
上三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一棗大拍碎。煎至八分去滓,入生地黃汁一合,白蜜半匙,更煎三五沸熱服。
白話文:
將上述三種藥材搗碎,使其如同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加入一杯半的水和一棗大小拍碎的生薑。煎煮至八分滿後,去掉藥渣,加入生地汁一合和半匙白蜜,繼續煎煮三到五次沸騰後熱飲。
治傷寒初覺頭痛惡寒壯熱,腹內熱,脈洪大,一二日。宜葛根湯方
葛根(銼),黃芩(去黑心),柴胡(去苗各半兩),蔥白(五莖),豉(一合炒)
上五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生薑一棗大拍碎,煎至一盞,去滓溫服。良久再服,得汗即止。
治傷寒初患一二日體熱頭痛。麻黃解肌湯方
白話文:
如果得了傷寒,一開始感到頭痛、惡寒發熱,肚子裡也覺得熱,脈象洪大,持續一兩天,應該使用葛根湯。
葛根切成小塊,黃芩去掉黑心,柴胡去掉苗,各取半兩,蔥白取五莖,豉一合炒香。
將以上五味藥材磨成像麻豆一樣的大小,每次服用五錢匕,用兩盞水煎煮,加入一塊拍碎的生薑,煎至一盞水,去渣溫服。過一會兒再服用,出汗後即可停止服藥。
如果得了傷寒,剛開始一兩天身體發熱頭痛,可以使用麻黃解肌湯。
麻黃(去根節一兩),石膏(碎),葛根(銼各一兩半),甘草(炙一分半),芍藥,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各半兩),桂(去粗皮三分)
白話文:
麻黃(去除根和節,一兩),石膏(搗碎),葛根(切碎,各一兩半),甘草(炙製,一分半),芍藥、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雙仁炒熟,各半兩),桂枝(去除粗皮,三分)。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治傷寒一二日頭疼壯熱,遍身疼痛,其脈洪數,葛根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粗略搗碎篩過,每次使用五錢,加水一碗半,放入五片生薑,煎煮至剩八分滿,濾去藥渣後溫服。
用於治療傷寒一兩天後出現的頭痛、高燒、全身疼痛,脈象宏大而數的症狀,此為葛根湯的處方。
葛根(銼),白朮,芍藥,乾薑(炮各半兩),麻黃(去根節),桂(去粗皮各三分),甘草(炙一分半)
白話文:
葛根(切碎),白朮,芍藥,乾薑(炮製過的,各半兩),麻黃(去除根部和節),桂枝(去除粗皮,各三分),甘草(炙製過的,一分半)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熱服,如脈微即加附子半兩。
治傷寒三日發汗。神丹丸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粗略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八分滿,濾去藥渣趁熱服用,如果脈搏微弱則加附子半兩。
治療傷寒三天後發汗。神丹丸方。
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半夏(湯洗七遍炒各一兩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臍),烏頭(炮裂去皮臍各一兩)
白話文:
人參、白茯苓(去除黑皮)、半夏(用湯清洗七遍,炒至各一兩一分重)、附子(炮製裂開,去除皮臍)、烏頭(炮製裂開,去除皮臍,各一兩重)
上五味。搗羅為末,入丹砂一分,研勻煉蜜,和搗三五百杵,丸如大豆大,每服三丸。薄荷茶下,令體中瞤瞤然,又以熱粥投之,汗出即止。
治傷寒初得一二日。頭痛壯熱惡寒脈浮緊者。石膏人參解肌湯方
白話文:
將五種調味品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一分丹砂,混合 均勻,加入蜂蜜,一起搗三、五百下,丸成大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三顆。搭配薄荷茶服用,讓體內產生溫熱感,再喝一杯熱粥,出汗後就能止住症狀。
石膏(碎),麻黃(去根節各一兩),柴胡(去苗),人參(各半兩),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分),葛根銼二兩
白話文:
石膏(搗碎),麻黃(去掉根部和節,各一兩),柴胡(去掉苗),人參(各半兩),桂皮(去掉粗皮),甘草(炙,各一分),葛根切碎二兩。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蔥豉生薑,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
治傷寒三日以前表證不除。柴胡湯方
柴胡(去苗),麻黃(去根節),石膏(各一兩),甘草(半兩炙)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鹽豉三十粒,蔥白二寸,煎至六分,去滓並三服。汗出為度。
治傷寒初病三日內,脈浮有表證。芎藭湯方
白話文:
傷寒發病三日內,如果表證未除,可以使用柴胡湯。取柴胡、麻黃、石膏、甘草等藥材,粗略研磨後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蔥白、生薑,煎煮至七分,去渣趁熱服用,不限時間。
如果傷寒剛發病三天內,脈象浮,並且有表證,可以使用芎藭湯。取柴胡、麻黃、石膏、甘草四味藥材,粗略研磨後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鹽豉三十粒、蔥白二寸,煎煮至六分,去渣,連續服用三次。服藥後出汗即為藥效。
芎藭(四兩),蒼朮(一斤半銼麩炒熟木臼內杵去黑皮取淨者一斤),藁本(去苗三合兩),甘草(二兩炙)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五片,煎至六分,去滓稍熱並三服。
白話文:
-
芎藭:四兩
-
蒼朮:一斤半,先用麩炒熟,再用木臼搗碎,去除黑皮,取淨的蒼朮一斤。
-
藁本:去苗後剩餘的三合兩。
-
甘草:二兩,先炙烤過。
治傷寒初得一二日至三日,頭痛痰逆,肢體煩躁,惡風身熱憎寒。荊芥湯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初期,在發病後一至三日內,出現頭痛、痰逆,肢體煩躁,畏風、身體發熱卻又不耐寒的症狀。荊芥湯的配方如下:
荊芥穗(四兩),前胡(去蘆頭),旋覆花(各三兩),甘草(炙二兩),白朮,半夏(湯洗七遍焙乾),麻黃(去根不去節),芍藥(各一兩)
白話文:
荊芥穗(160 公克),前胡(去除蘆頭),旋覆花(各 120公克),甘草(炙 80 公克),白朮,半夏(用湯水清洗七次,焙乾),麻黃(去除根部,不去除節),芍藥(各 40 公克)。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三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
治傷寒二三日頭痛體疼,發表,五味桂枝湯方
白話文:
取上方八種藥材,稍微搗碎過篩,每次使用三錢,加水一碗,放入三片生薑和三顆剖開的棗子,煎煮至剩七分滿,去掉渣滓趁熱服用,不論時間。
用於治療傷寒兩三天後出現的頭痛和身體疼痛,有發汗解表的功效。五味桂枝湯的處方。
桂(去粗皮),葛根(銼各一兩),麻黃(去根節一兩半),山梔子仁(半兩),石膏(一分)
白話文:
桂枝(去掉粗皮),葛根(切碎,各一兩),麻黃(去掉根節,一兩半),山梔子仁(半兩),石膏(一分)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蔥白一莖切,豉三十粒,煎至七分。去滓熱服,良久再服,以蔥白稀粥投之,微汗即瘥。
治傷寒三日內,表證不解者。五解湯方
白話文:
把五種藥材研磨粗糙並篩過,每次服用 3 錢,加一杯水,1 根切碎的蔥白和 30 粒豉,煎至七分熟。 然後去掉藥渣將藥汁趁熱喝掉,過一會兒再喝一次。 用蔥白稀粥送服,很快就可見效。
麻黃(去根節二兩),白朮(一兩半),葛根(銼),甘草(炙銼),山梔子仁,桔梗(炒),石膏(碎),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各一兩)
白話文:
-
麻黃(去除根部和節結):二兩
-
白朮:一兩半
-
葛根(切碎):一兩
-
甘草(炙熱切碎):一兩
-
山梔子仁:一兩
-
桔梗(炒熟):一兩
-
石膏(研碎):一兩
-
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再炒熟):雙仁麩炒各一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蔥白鹽豉,同煎至七分,去滓連並熱服,不拘時,汗出為度。
治傷寒三日頭疼壯熱,骨節痠疼。白朮湯方
白朮,五味子,甘草,石膏(各四兩),乾薑(三兩)
上五味,並生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鹽一捻,煎至八分去滓。連並熱服,不問有汗無汗自解。如傷寒挾冷腹痛,加生薑三片,棗二枚同煎。
治傷寒頭痛發熱惡寒,解表。六味桂枝湯方
桂(去粗皮),麻黃(去根節),石膏,乾薑(炮),白朮(生用),蒼朮(米泔浸麩炒各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三片,蔥白二寸,豉七粒,同煎至八分,去滓熱服,不拘時。
治傷寒一日至三日。頭痛壯熱煩悶。其脈洪數。人參湯方
人參(一兩),白朮,甘草(炙各半兩),麻黃(去根節),桂(去粗皮各三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連並溫服,不拘時,衣覆出汗。
治傷寒頭痛體疼,寒熱不解。十味人參湯方
白話文:
將八味藥材粗略研磨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蔥白、鹽和豉,一起煎煮至七分熟,去除藥渣,趁熱服用,不限時間,以出汗為度。此方可治傷寒三日內出現的頭痛、發熱、骨節痠痛的症狀。
白朮、五味子、甘草、石膏(各四兩)、乾薑(三兩)
將上述五味藥材生用,粗略研磨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少許鹽,煎煮至八分熟,去除藥渣,趁熱服用,無論是否出汗,都能自行痊癒。若傷寒伴有腹痛,可加入生薑三片,大棗兩枚同煎。
此方可治傷寒期間的頭痛、發熱、惡寒,具有解表作用。
桂皮(去粗皮)、麻黃(去根節)、石膏、乾薑(炮製)、白朮(生用)、蒼朮(米泔浸泡後麩炒各一兩)
將上述六味藥材粗略研磨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生薑三片、蔥白兩寸、豉七粒,一起煎煮至八分熟,去除藥渣,趁熱服用,不限時間。
此方可治傷寒發病一日至三日內的頭痛、發熱、煩悶,脈象洪數的症狀。
人參(一兩)、白朮、甘草(炙烤各半兩)、麻黃(去根節)、桂皮(去粗皮各三兩)
將上述五味藥材粗略研磨過篩,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入生薑三片,煎煮至七分熟,去除藥渣,趁熱服用,不限時間,蓋好被子讓病人出汗。
此方可治傷寒期間的頭痛、全身疼痛、寒熱反覆的症狀。
人參,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桂(去粗皮),甘草(炙銼),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白朮,乾薑(炮)白茯苓(去黑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二兩)
白話文:
人參、厚朴(去除粗糙的外皮,用生薑汁炙烤)、桂枝(去除粗糙的外皮)、甘草(炙烤後切碎)、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雙仁炒熟)、白朮、乾薑(炮製)、白茯苓(去除黑皮)、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烘烤至每種各一兩)、麻黃(去除根節,用熱水煮沸,撈去泡沫,二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二片,棗一枚劈破,煎至七分。去滓熱服,才覺傷風,並三兩服,汗出立瘥。
治傷寒表不解,頭痛體疼發汗。羌活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種藥材粗略的搗碎、過篩,每服用三錢,加入一杯水,然後放入兩片生薑、一顆切碎的紅棗,熬煮至藥液剩七分,除去藥渣,趁熱服用。一旦覺得有感冒跡象,連續服用三到兩劑,就會汗流浹背、立刻痊癒。
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柴胡(去苗),前胡(去蘆頭),人參,白茯苓(去黑皮),桔梗(炒),芎藭,甘草(炙各一兩),枳殼(去瓤麩炒二兩)
白話文:
-
羌活(去除蘆葦頭)
-
獨活(去除蘆葦頭)
-
柴胡(去除根苗)
-
前胡(去除蘆葦頭)
-
人參
-
白茯苓(去除黑色外皮)
-
桔梗(炒製過)
-
川芎
-
甘草(炙烤過,每種藥材各一兩)
-
枳殼(去除果肉和麩皮,炒製過,二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二片,薄荷少許。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治傷寒二三日,頭痛肌熱,煩躁不解,四肢倦痛,可汗。香術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稍微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兩片,薄荷少許,一同煎煮至六分滿,去渣後溫服,不限時間。
治療傷寒二三日,頭痛身熱,煩躁不安,四肢疲痛,可以發汗。這是香術湯的處方。
蒼朮(米泔浸一宿切焙二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防風,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乾),當歸(切焙),桂(去粗皮),甘草(炙各一兩),白茯苓(去黑皮),吳茱萸(洗焙乾炒),人參,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羌活(去蘆頭各半兩)
白話文:
蒼朮(浸泡一晚,切片,焙乾,二兩),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焙乾),防風,麻黃(去除根部和節,用熱水煮沸,撈出泡沫,焙乾),當歸(切片,焙乾),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甘草(炙烤各一兩),白茯苓(去除黑皮),吳茱萸(清洗,焙乾,炒熟),人參,厚朴(去除粗糙的外皮,用生薑汁炙烤),羌活(去除蘆頭,各半兩)
上一十二味,除桂外,銼碎慢火炒黃,入桂同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蔥白一寸,生薑二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白話文:
上述十二種藥物,除了桂花之外,都要切碎後用慢火炒到微黃,再加入桂花一起搗碎並篩過。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杯水。再加入一寸長的蔥花與兩片生薑,一起煮到六分熟後,去掉藥渣,溫熱後服用,不限時間。
治傷寒一日至三日以前,身熱脈大,肢體疼痛,汗不出。蔥豉湯方
蒼朮(米泔浸去皮銼麩炒黃),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各二兩),甘草(炙銼),桂(去粗皮各一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蔥白三寸,鹽豉二十粒,同煎至七分。去滓熱服,不拘時候。
治傷寒表不解取汗。前胡湯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如果病發時間在一到三天內,出現發燒、脈搏有力、四肢疼痛、出不了汗的症狀,可以用蔥豉湯。
蔥豉湯的藥方:蒼朮(用米泔水浸泡去皮,切成薄片,用麩皮炒至黃色),麻黃(去掉根部和節,用水煮去泡沫後烘乾,各取兩兩),甘草(炙烤後切片),桂枝(去掉粗皮,各取一兩)。
將以上四味藥材粗略研磨過篩,每次取三錢匕,加入一杯水,放入蔥白三寸,鹽豉二十粒,一起煎煮至七分熟。去渣趁熱服用,不受時間限制。
如果傷寒初期,表症未解,需要發汗,可以使用前胡湯。
前胡(去蘆頭),柴胡(去苗),羌活(去蘆頭),芎藭,人參,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銼),芍藥(各半兩),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焙一兩)
白話文:
前胡(去掉蘆頭),柴胡(去掉嫩苗),羌活(去掉蘆頭),川芎,人參,枳殼(去掉果瓤麩炒),甘草(炙烤後切碎),芍藥(各半兩),麻黃(去掉根節,用湯煮過,撇去浮沫,焙乾,共一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蔥白三寸,煎至七分。去滓熱服,如耍發汗,更入薄荷三五葉同煎,服訖以厚被蓋覆,如人行五里再服。徐令汗透遍身,即旋去衣被避風,若傷寒後餘毒未解,潮熱往來,數服即解。
白話文:
將九味藥物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杯水,放三寸蔥白,煎煮至七分。過濾藥渣,趁熱服用,如果想發汗,再加入三到五片薄荷同煎,服用後以厚被蓋住,像步行五里路再服一次,慢慢讓汗水遍佈全身,然後迅速脫去衣服被子,避風。如果傷寒後餘毒未清,潮熱往來,服用幾次就會解除。
治傷寒表未解,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氣停在胸腑。結而成痰,膈脘痞悶,倚息短氣,體重多唾,頭目旋暈。嗜臥好眠,額角偏,痛腠理開疏,體常汗出,消飲。茯苓湯方
白話文:
治療傷寒的表症未解除,氣脈閉塞,津液不通,水飲氣停在胸腑。結結成痰,膈肌和胃脘部位痞悶,依靠呼吸來維持生命,呼吸短促,身體沉重多唾液,頭目眩暈。喜歡睡覺、嗜好睡眠,額角偏頭痛,皮膚腠理鬆弛,身體經常出汗,消散水飲。茯苓湯的配方是:
白茯苓(去黑皮),前胡(去苗),芎藭,羌活(去蘆頭),桔梗(炒),人參,獨活(去蘆頭),甘草(炙),柴胡(去苗各半斤),陳橘皮(去白四兩)
白話文:
-
白茯苓(去除黑色的外皮)
-
前胡(去除幼苗)
-
芎藭
-
羌活(去除蘆頭)
-
桔梗(炒過)
-
人參
-
獨活(去除蘆頭)
-
甘草(炙烤過)
-
柴胡(去除幼苗,各半斤)
-
陳橘皮(去除白色的外皮,四兩)
上一十味,同搗羅為散,每服三錢,沸湯點服,不計時候。或銼如麻豆,用前件藥半兩,水三盞,煎至一盞半,去滓分溫二服。
治傷寒頭痛惡寒發熱,肢體疼倦。前胡湯方
白話文:
把上面列出的十味藥材,一起搗成散。每次服用三錢,用沸騰的熱水沖服,不限服用時間。或將藥材切成像麻豆一般大小,使用前面列出的藥材半兩、水三碗,煎煮至一碗半的量,去除藥渣後,分兩次溫服。
前胡(去蘆頭),羌活(去蘆頭各六兩),防風(去叉四兩),桔梗(炒三兩),薺苨(去蘆頭二兩銼),蛇蛻皮(一兩剪碎炒令黃),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乾秤半兩),蟬殼(淨去土一兩),甘草(炙銼一兩半),人參(二兩)
白話文:
前胡(去掉蘆頭),羌活(去掉蘆頭各六兩),防風(去掉叉子四兩),桔梗(炒三兩),薺苨(去掉蘆頭二兩,切碎),蛇蛻皮(一兩,剪碎炒至金黃),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烘乾後稱重半兩),蟬殼(乾淨無土一兩),甘草(炙烤切碎一兩半),人參(二兩)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薄荷七葉,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四時傷寒初覺,桂心湯方
桂(去粗皮),芍藥,甘草(炙銼),葛根(銼各等分)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一枚劈,同煎至八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取前十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三錢匕,用水一盞,加入生薑三片,薄荷七葉,煎煮至藥汁剩下七分,去渣溫熱服用。
這個方子適用於治療四季傷寒初期症狀,稱為桂心湯。
取桂皮(去除粗皮)、芍藥、甘草(炙後切碎)、葛根(切碎,各取等分)四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每次服用四錢匕,用水一盞半,加入生薑三片、紅棗一枚劈開,一同煎煮至藥汁剩下八分,去渣溫熱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