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二十 (4)
卷第二十 (4)
1. 周痹
論曰:《黃帝針經》曰,周痹者,在於血脈之中,隨脈以上,隨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夫風寒濕之為痹,本痹而不通,今乃能周身上下者,以其邪中於血脈之間,與脈流通,隨氣上下升降無礙也。故痛從上下者,先刺其下以遏之,後刺其上以脫之;痛從下上者,先刺其上以遏之,後刺其下以脫之。刺法附於針灸門外,以藥治之。
治周痹身體痿弱,不能行履。巴戟天散方。
白話文:
中醫經典《黃帝針經》中提到,所謂的「周痹」,是指痹症存在於血脈之中,隨著血脈流動,上下往返,無法侷限於某一側或某一部位。風、寒、濕三種邪氣侵襲人體,造成痹症,本應導致不通暢,但現在卻能遍及全身,是因為邪氣侵入了血脈之間,隨著血脈流動,不受阻礙。因此,如果疼痛從上下往返,先刺其下方,以抑制其上升;再刺其上方,以疏通其流通。如果疼痛從下方向上發展,先刺其上方,以抑制其上升;再刺其下方,以疏通其流通。針刺的方法附屬於針灸門之外,可以用藥物來治療。
巴戟天(去心半兩),芎藭(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臍三分),白蘞(一分),黃耆(炙,銼),桂(去粗皮),細辛(去苗葉,炒各半兩),桔梗(炒一兩),人參(半兩),芍藥(一分),牡丹實,天雄(炮裂,去皮臍各半兩),肉蓯蓉(酒浸,切,焙一分),萆薢(炒半兩),赤茯苓(去黑皮),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各一兩),山芋,菊花(未開者,微炒),秦艽(去苗土各半兩),烏喙(炮裂,去皮臍),遠志(去心各一兩),山茱萸,黃芩(去黑心),白朮(微炒),石斛(去根,銼),白礬(研如粉各半兩),五味子(三分),龍膽(去苗土),蜀椒(去目並閉口,炒汗出各一分),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半兩),菖蒲(九節者,去須節,先用米泔浸,後切,焙用一兩)
白話文:
巴戟天(去心半兩),川芎(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臍三分),白蘞(一分),黃耆(炙,銼),桂皮(去粗皮),細辛(去苗葉,炒各半兩),桔梗(炒一兩),人參(半兩),芍藥(一分),牡丹實,天雄(炮裂,去皮臍各半兩),肉蓯蓉(酒浸,切,焙一分),萆薢(炒半兩),赤茯苓(去黑皮),牛膝(去苗,酒浸,切,焙各一兩),山芋,菊花(未開者,微炒),秦艽(去苗土各半兩),烏喙(炮裂,去皮臍),遠志(去心各一兩),山茱萸,黃芩(去黑心),白朮(微炒),石斛(去根,銼),白礬(研如粉各半兩),五味子(三分),龍膽草(去苗土),蜀椒(去目並閉口,炒汗出各一分),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半兩),菖蒲(九節者,去須節,先用米泔浸,後切,焙用一兩)
上三十一味,除白礬別研外,將三十味搗羅為末,次入白礬末拌勻重羅。每服半錢匕,漸加至一錢匕,溫酒調下,日二夜一。未覺身唇口痹熱,即漸加至一錢半匕。如覺大痹心煩,以少許豉湯解之。
治周痹不仁。遠志散方。
白話文:
上面列出的三十一種藥材,除了白礬要另外研磨之外,其餘三十味藥材搗成粉末,然後加入白礬末拌勻,再過篩。每次服用半錢匙,逐漸增加至一錢匙,用溫酒調服,每天兩次,隔日一次。如果沒有感到身體、嘴脣、嘴巴感到麻痺、灼熱,就可以逐漸增加至一錢半匙。如果感到身體麻痺、心煩意亂,可以用少許的豉湯來解。
遠志(去心),黃耆(炙,銼各半兩),芍藥(一兩),五味子,黃芩(去黑心各一分),赤茯苓(去黑皮),牡荊實(輕炒三分),秦艽(去苗三合兩),烏頭(炮裂,去皮臍),天雄(炮裂,去皮臍),細辛(去苗葉,微炒),山茱萸,菊花(未開者,炒各半兩),防風(去叉三分),狗脊(去毛),桂(去粗皮),芎藭,蕪荑(微炒各半兩),菖蒲(用米泔浸,去節、皮,焙),葳蕤(去土及須,焙各三分),白蘞(生用),山芋,附子(炮裂,去皮臍),龍膽(去苗土),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各半兩),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巴戟天(去心各一分)
白話文:
遠志(去芯),黃耆(炙烤切片,各半兩),芍藥(一兩),五味子,黃芩(去黑色心,各一分),赤茯苓(去黑皮),牡荊實(微炒,三分),秦艽(去苗,三合兩),烏頭(煮花瓣後裂開,去皮臍),天雄(煮花瓣後裂開,去皮臍),細辛(去苗葉,微炒),山茱萸,菊花(未開放的,炒過後,各半兩),防風(去叉,三分),狗脊(去毛),桂枝(去粗皮),芎藭,毛蕊(微炒過後,各半兩),菖蒲(用米湯浸泡,去節、皮,焙),薇菜(去土及須,焙過後,各三分),白蘞(生用),山藥,附子(煮花瓣後裂開,去皮臍),龍膽(去苗),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烤,切碎,各半兩),蜀椒(去目且封口,炒至出汗),巴戟天(去心,各一分)。
上二十七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漸加至二錢匕,日二夜一。
治周痹身體不仁。黃芩湯方。
白話文:
將上述二十七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匕,空腹時用溫酒送服,可逐漸增加到兩錢匕,每日早晚各一次。
治療周身痹症,身體麻木不仁。此為黃芩湯的處方。
黃芩(去黑心),甘草(炙,銼),防風(去叉各半兩),秦艽(去苗土),葛根(銼),杏仁(去皮尖、雙仁,麩炒各一分),桂(去粗皮),當歸(切,焙),赤茯苓(去黑皮各半兩)
白話文:
黃芩(去除黑心),甘草(炙烤,切碎),防風(去除叉狀枝,各半兩),秦艽(去除苗土),葛根(切碎),杏仁(去除皮和尖端,雙仁,麩炒各一分),桂枝(去除粗皮),當歸(切片,烘焙),赤茯苓(去除黑皮各半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六錢匕,以水酒各一盞,棗二枚(劈破),生薑一棗大(切),同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日二夜一。
治積年周痹,頭髮禿落,癮胗生瘡,氣脈不通,搔之不覺痛癢。白朮散方。
白話文:
將上列九種藥材搗碎並過篩。每次服用六錢,以一杯水和一杯酒,加上兩枚劈開的棗子,和一顆切碎的生薑,一起煮到只剩下約一杯藥汁,過濾渣滓後溫熱服用。一天服用兩次,晚上一次。
白朮(微炒三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二兩),石斛(去根,銼半兩),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乾薑(炮),天雄(炮裂,去皮臍),細辛(去苗葉,輕炒三分),羊躑躅(微炒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一兩),石南(用葉,灑醋微炒三分),桂(去粗皮一兩),防風(去叉二兩半)
白話文:
-
白朮(微微炒三兩)
-
附子(用火炮裂,去除皮和肚臍,二兩)
-
石斛(去除根部,切碎半兩)
-
蜀椒(去除種子和封閉開口,炒到出汗)
-
乾薑(炮製)
-
天雄(用火炮裂,去除皮和肚臍)
-
細辛(去除莖和葉,輕炒三分)
-
羊躑躅(微微炒半兩)
-
烏頭(用火炮裂,去除皮和肚臍,一兩)
-
石南(使用葉子,灑上醋,微微炒三分)
-
桂皮(去除粗皮,一兩)
-
防風(去除叉枝,二兩半)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散。每服半錢至一錢匕,漸加至一錢半,溫豆淋酒三合調下,空心、臨臥各一服。每服藥後宜以少白羊脯嚼汁下藥,續更用三合,溫豆淋酒沖滌,更接藥力,常令有酒氣。其藥以韋皮袋貯,勿泄其氣。初服身與骽膝有汗。宜避外風。
治周痹腳脛細瘦,痿弱不能行立。金牙散方。
白話文:
將上文介紹的十二味藥材搗碎成散劑。每次服用半錢至一錢(一錢匕)的藥散,逐漸增加到一錢半,用溫豆淋酒三合調和後服用。空腹時和睡覺前各服用一次。服用藥物後,應以少許白羊的脯嚼汁來送服藥物,然後再用三合溫豆淋酒沖服,以加強藥效,使服藥後身體常有酒氣。把藥物儲存在用韋皮製成的袋子裡,不要讓藥氣泄露出去。剛開始服用時,身體和關節處可能會有汗液排出,應避免接觸外界的風。
金牙(別研細一兩),防風(去叉),側子(炮裂,去皮臍),當歸(切,焙),石膏(別研細)桂(去粗皮各二兩),芎藭(一兩半),白朮(微炒三兩),澤瀉,細辛(去苗葉,輕炒),黃芩(去黑心),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半),石南葉(灑酒炒),人參(二兩)
白話文:
金銀花(另研細一兩),防風(去掉分叉),側柏果(烘焙裂開,去除果皮臍),當歸(切片,烘焙),石膏(另研細),桂枝(去除粗皮,各二兩),川芎(一兩半),白朮(微炒三兩),澤瀉,細辛(去除苗葉,輕微炒),黃芩(去除黑色種子皮),赤茯苓(去除黑色外皮各一兩半),石南葉(灑酒炒),人參(二兩)
上一十四味,除金牙、石膏別研外,將十二味搗羅為散,方入金牙、石膏末,拌勻重羅。每服一錢半匕,漸加至二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日二夜一。未覺更增藥至二錢半。
治周痹肢體腳膝無力。附子散方。
白話文:
上述的十四味藥材中,除了金牙和石膏要另外研磨之外,其餘的十二味研磨成粉末,然後再加入金牙和石膏的粉末,拌勻後再過篩。每次服用一錢半的藥粉,逐漸增加到二錢,空腹時用溫酒送服,每天服用兩次,每隔一天服用一次。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將藥量增加到二錢半。
附子(炮裂,去皮臍),狗脊(去毛各一分),山芋,熟乾地黃(焙),王孫(去土,生用),桂(去粗皮),天雄(炮裂,去皮臍),山茱萸,秦艽(去苗土),乾漆(酒炒,令煙出),防風(去叉),甘草(炙各半兩),白蘞(一兩)
白話文:
附子(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肚臍),狗脊(去除毛髮,各取一份),山藥,熟乾地黃(焙製),王孫(去除泥土,生用),桂皮(去除粗糙的表皮),天雄(炮製後裂開,去除皮和肚臍),山茱萸,秦艽(去除根部和泥土),乾漆(用酒炒製,直到冒煙),防風(去除叉枝),甘草(炙製,各取半兩),白蘞(一兩)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空心溫酒調下,日二夜一,漸加至一錢半匕,服之一月愈。
治周痹身體拘痛,腰膝痹𤸷。六生散方。
白話文:
取上述十三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的量,空腹時用溫熱的酒調服,每日早晚各一次,夜晚再服一次,可逐漸增加到每次一錢半,持續服用一個月即可痊癒。
此方治療全身痹症引起的身體僵硬疼痛,以及腰膝痹痛。這是六生散的配方。
生菖蒲(九節者,去毛、節,切,焙),生乾地黃(焙),生枸杞根,生商陸根(淨洗,切,焙各一斤),生烏頭(銼,去皮臍四兩),生薑(去皮,切,焙二斤)
白話文:
菖蒲(以具有九個節的為佳),去除毛和節,切片,烘焙。
乾地黃(經過烘焙)。
枸杞根(可直接使用新鮮的枸杞根)
商陸根(清洗乾淨,切片,烘焙,每種各一斤)。
烏頭(切碎,去除外皮和根部,四兩)。
生薑(去除外皮,切片,烘焙,二斤)。
上六味,先焙了各秤及本方分兩,復以醇酒一斗五升,淹浸一宿,漉出曝乾,復納酒中,令酒盡再曝乾,搗羅為散。每服半錢匕,以清酒一盞調下,漸加至一錢匕,空心、臨臥各一。
治八風十二痹。續命湯方。
白話文:
六味藥材,先烘焙後稱重,依照處方配好分量,再用醇酒一斗五升浸泡一晚,濾出曬乾,再放回酒中,等酒被吸收後再曬乾,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半錢匙,用清酒一盞調服,逐漸增加到一錢匙,空腹或睡前各服一次。
羌活(去蘆頭三兩),茯神(去木),薏苡仁(炒各一兩)
白話文:
羌活(去掉蘆葦頭,三兩),茯苓(去掉木頭的部分),薏苡仁(炒熟,各一兩)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六錢匕,以水二盞,煎取一盞,別入竹瀝一匙許,更煎數沸,去滓溫服,日二夜一。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材,粗略搗碎篩選。每次服用六錢,加水二碗,煎至一碗,再另加入一匙竹瀝,繼續煎煮幾次,去渣溫服,一日二次,隔夜一次。
治風濕周痹,肢節中痛,不可持物,行動無力,耳聾及腎臟虛損。益精髓,保神守中。白石英浸酒方。
白話文:
此方用於治療風濕周痹,肢體和關節疼痛,手腳無力拿東西,行動無力,耳聾等疾病,同時有益精髓,保護神志,守住中氣,調理身體機能。其中,白石英具有清熱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浸泡在酒中增強了藥效,可以緩解風濕痹痛、耳聾等症狀。
白石英(碎如大麻粒),磁石(火煅令赤,醋淬,如此五遍,搗各五兩)
上二味,粗搗篩,生絹囊貯,以酒一升浸,經五六日。每服不計時,隨性溫服,服將盡,可更添酒浸之。
治寒濕周痹。醍醐方。
醍醐一兩
上一味。每日空心以溫酒五合和一匙許服之。
治周痹。除五臟留滯,胃中結聚。益氣止毒,潤皮毛,補腎臟。大豆糵方。
大豆糵(一斤炒令香熟)
上一味,搗為末。每空腹溫酒調下半匙,漸加至一匙。
治周痹。野駝脂方。
野駝脂(煉了濾過一斤)
上一味,別入好酥四兩,同煉攪勻。每服半匙,以熱酒半盞和化服之,漸加至一匙,空心、食前各一。
白話文:
準備白石英,要磨碎成像大麻籽大小的顆粒;磁石則要先用火燒至赤紅,再用醋淬火,重複五次,最後搗成粉末,兩種藥材各取五兩。
將白石英和磁石混合在一起,粗略地搗碎後過篩,放入生絹袋中,用一升酒浸泡,浸泡五到六天。每次服用時不限時間,隨意溫熱後服用,快喝完時可以再加酒浸泡。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寒濕引起的周痹。
另外,還有一個方子叫做「醍醐方」,用一兩醍醐,每天空腹用溫酒五合調和一匙服用。
這個方子可以治療周痹,還可以去除五臟積滯、胃中結聚,益氣止毒,潤澤皮膚毛髮,補益腎臟。
還有一個方子叫做「大豆糵方」,用一斤大豆糵炒香後搗成粉末,每天空腹用溫酒調和半匙服用,逐漸增加到一匙。
這個方子也可以治療周痹。
最後,還有一個方子叫做「野駝脂方」,用煉製過濾好的野駝脂一斤,加入四兩好酥,一起煉製攪拌均勻。每次服用半匙,用熱酒半盞調和服用,逐漸增加到一匙,空腹和飯前各服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