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二十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 (2)

1. 骨痹

論曰:《內經》謂人有身寒,湯火不能熱,厚衣不能溫,然不凍慄。是人者,素腎氣勝,以水為事,太陽氣衰,腎脂枯不長,一水不能勝兩火。腎者水也,而生於骨,腎不榮則髓不能滿,故寒甚至骨也。所以不能凍慄者,肝,一陽也;心,二陽也;腎,孤臟也,一水不能勝二火,故不能凍慄。

白話文:

《黃帝內經》提到,有一種人身體冰冷,即使用熱水、火都無法溫暖,穿厚衣服也無法取暖,但是卻不會感到寒冷。這種人,是先天腎氣旺盛,因此身體以水為主,太陽之氣衰弱,腎臟的脂肪枯竭不再生長,一水不能勝過兩火。腎是水,生於骨,腎臟如果無法滋養,骨髓就不能豐滿,所以寒氣甚至會影響到骨頭。之所以不會感到寒冷,是因為肝是一陽,心是二陽,腎是孤臟,一水無法勝過二火,所以不會感到寒冷。

病名曰骨痹,是人當攣節也。夫骨者腎之餘,髓者精之所充也。腎水流行,則髓滿而骨強。迨夫天癸虧而凝澀,則腎脂不長;腎脂不長,則髓涸而氣不行,骨乃痹而其證內寒也。雖寒不為凍慄,則以肝心二氣為陽火,一水不能勝之,特為骨寒而已,外證當攣節,則以髓少而筋燥,故攣縮而急也。

白話文:

疾病的名稱叫做骨痹,這個人應該有攣縮關節的症狀。骨頭是腎臟多餘的物質,骨髓是精液充滿的地方。腎水運行通暢,骨髓就充盈了,骨頭就強壯了。等到天癸虧損而凝滯,那麼腎脂就不生長;腎脂不生長,那麼骨髓就枯竭而氣血不通,骨頭就痺痛,身體感到寒冷。雖然寒冷但是不至於凍得發抖,這是因為肝和心臟的陽氣,水不能勝過火,只是骨頭寒冷罷了。外在症狀應當是攣縮關節,這是因為骨髓減少,而筋脈乾枯,所以收縮拘急。

補骨髓,治寒濕。肉蓯蓉丸方。

肉蓯蓉(酒浸,切,焙一兩),獺肝(一具塗酥炙,切),柴胡(去苗),秦艽(去苗土各三分),巴戟天(去心),黃耆(銼各一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三分),熟乾地黃(切,焙半兩),澤瀉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三分),遠志(去心一兩),山芋,蒺藜子(炒去角各半兩),石斛(去根三分),厚朴(去粗皮,薑汁炙),五味子,桂(去粗皮),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別研),丁香木香(各半兩),當歸(切,焙三分),芍藥,陳橘皮(湯浸去白,焙),赤石脂檳榔白朮乾薑(炮),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炒,研),甘草(炙,銼),牡丹皮,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山茱萸,芎藭,牡蠣(炒各半兩)

白話文:

肉蓯蓉(用酒泡過,切片,烘烤一兩)

獺肝(一隻,塗上豬油,烤熟,切片)

柴胡(去除根莖)

秦艽(去除根莖,用土各三錢)

巴戟天(去除中心)

黃耆(切碎,各一兩)

人參(半兩)

白茯苓(去除黑色外皮,三錢)

熟乾地黃(切片,烘烤半兩)

澤瀉

附子(炮裂,去除外皮和肚臍,各三錢)

遠志(去除中心,一兩)

山藥

蒺藜子(炒熟,去除芒刺,各半兩)

石斛(去除根莖,三錢)

厚朴(去除粗皮,用薑汁炙烤)

五味子

桂皮(去除粗皮)

桃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雙仁,炒熟,另外研磨)

丁香

木香(各半兩)

當歸(切片,烘烤,三錢)

芍藥

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烘烤)

赤石脂

檳榔

白朮

乾薑(炮製)

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炒熟,研磨)

甘草(炙烤,切碎)

牡丹皮

蜀椒(去除眼睛,並用密閉的容器炒出汗)

山茱萸

芎藭

牡蠣(炒熟,各半兩)

上三十五味,搗研為末,再和勻煉蜜,和杵數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溫酒下三十丸,不拘時,日三服。

白話文:

將上述三十五種藥材研磨成細粉,再和勻並加入蜂蜜,並用藥杵攪拌數百下,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三十丸,以溫酒送服,不限時間,每日服用三次。

治腎虛骨痹,肌體羸瘦,腰腳痠痛,飲食無味,小便滑數。石斛丸方。

石斛(去根),牛膝(酒浸,切,焙),續斷(各三分),菟絲子(酒浸,別搗),石龍芮(炒),桂(去粗皮各一兩),肉蓯蓉(酒浸,切,焙三分),鹿茸(去毛,酥炙一兩),杜仲(去粗皮,炙,銼),白茯苓(去黑皮),熟乾地黃(切,焙各三分),附子(炮裂,去皮臍一兩),巴戟天(去心半兩),防風(去叉三分),桑螵蛸(炙),芎藭(各半兩),山茱萸(三分),覆盆子(半兩),補骨脂(微炒),蓽澄茄(各三分),五味子(半兩),澤瀉(一兩),沉香,蘹香子(微炒各三分)薏苡仁(炒一兩)

白話文:

石斛(去掉根部),牛膝(用酒浸泡,切片,烘烤),續斷(各取三分),菟絲子(用酒浸泡,搗碎),石龍芮(炒制),桂皮(去掉粗皮,各取一兩),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烘烤,取三分),鹿茸(去掉毛,用酥油烘烤,取一兩),杜仲(去掉粗皮,烘烤,切碎),白茯苓(去掉黑皮),熟乾地黃(切片,烘烤,各取三分),附子(炮製破裂,去掉皮和臍,取一兩),巴戟天(去心,取半兩),防風(去掉叉枝,取三分),桑螵蛸(烘烤),芎藭(各取半兩),山茱萸(取三分),覆盆子(取半兩),補骨脂(微微炒制),蓽澄茄(各取三分),五味子(取半兩),澤瀉(取一兩),沉香,蘹香子(微微炒制,各取三分),薏苡仁(炒制,取一兩)。

上二十五味,搗羅為末,煉蜜和杵數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日二服。

治腎虛骨痹,面色萎黑,足冷耳鳴,四肢羸瘦,腳膝緩弱,小便滑數。補腎熟乾地黃丸方。

白話文:

治療腎虛導致的骨節疼痛,面色暗黑,下肢冰冷、耳鳴,四肢瘦弱無力,膝蓋酸軟無力,小便清澈而次數多。方劑:補腎熟地黃丸。

熟乾地黃(切,焙),肉蓯蓉(酒浸,切,焙),磁石(煅,醋淬各二兩),山茱萸(三分),桂(去粗皮),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一兩),山芋(三分),牛膝(酒浸,切,焙一兩),石南,白茯苓(去黑皮),澤瀉,黃耆(銼各三分),鹿茸(去毛,酥炙二兩),五味子(三分),石斛(去根,銼一兩),覆盆子,遠志(去心各三分),補骨脂(微炒一兩),萆薢(銼),巴戟天(去心各三分),杜仲(去粗皮,炙,銼一兩),菟絲子(二兩酒浸,別搗),白龍骨(一兩)

白話文:

已加工精製的乾地黃(切片、焙乾),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焙乾),磁石(煅燒、用醋淬煉各二兩),山茱萸(三分),桂枝(去掉外層粗皮),附子(炮裂、去皮、去臍,各一兩),山藥(三分),牛膝(用酒浸泡、切片、焙乾一兩),石楠根,白色的茯苓(去掉黑皮),澤瀉,黃耆(各切碎三分),鹿茸(去掉茸毛,用酥油炙烤二兩),五味子(三分),石斛(去掉根部,切碎一兩),覆盆子,遠志(去掉果核各三分),補骨脂(稍微炒一下一兩),萆薢(切碎),巴戟天(去掉果核,各三分),杜仲(去掉粗皮,炙烤,切碎一兩),菟絲子(用酒浸泡二兩,另搗碎),白龍骨(一兩)

上二十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杵數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日三服。

治腎臟中風寒濕成骨痹,腰脊疼痛,不得俯仰,兩腳冷𤸷,緩弱不遂,頭昏耳聾,語音渾濁,四肢沉重。附子獨活湯方。

白話文:

用於治療由風寒濕邪侵襲腎臟導致的骨痹,主要症狀為腰脊疼痛,無法彎腰或仰頭,雙腳冰冷麻木,行動緩慢不便,頭暈耳鳴,言語不清,四肢沉重。

附子獨活湯方:

  • 附子
  • 一錢
  • 獨活
  • 一錢
  • 秦艽
  • 一錢
  • 羌活
  • 一錢
  • 防風
  • 一錢
  • 川芎
  • 一錢
  • 細辛
  • 五分
  • 荊芥
  • 一錢
  • 前胡
  • 一錢
  • 茯苓
  • 一兩
  • 白朮
  • 一錢
  • 黃耆
  • 一錢
  • 杜仲
  • 一錢
  • 山藥
  • 一錢
  • 澤瀉
  • 一錢
  • 車前子
  • 一錢
  • 牛膝
  • 一錢
  • 白芍藥
  • 一錢
  • 生薑
  • 五片
  • 大棗
  • 五枚
  • 甘草
  • 二錢

使用方法: 將所有藥材加水煎煮,取湯汁飲用。

附子(炮裂,去皮臍),獨活(去蘆頭各一兩),防風(去叉),芎藭,丹參,萆薢,菖蒲(各半兩),天麻,桂(去粗皮各一兩),黃耆(半兩),當歸(切,焙一兩),細辛(去苗葉),山茱萸,白朮,甘菊花,牛膝(酒浸,切,焙),枳殼(去瓤,麩炒),甘草(炙,銼各半兩)

白話文:

附子(用火爆裂,除去皮和肚臍),獨活(除去蘆頭,各一兩),防風(除去叉枝),芎藭、丹參、萆薢、菖蒲(各半兩),天麻、桂枝(除去粗糙的樹皮,各一兩),黃耆(半兩),當歸(切碎,焙製一兩),細辛(除去苗和葉),山茱萸、白朮、甘菊花、牛膝(用酒浸泡,切碎,焙製),枳殼(除去果瓤,用麩皮炒製),甘草(炙製,切碎,各半兩)。

上一十八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以水一盞,生薑三片,煎至七分,去滓,不計時候溫服。

白話文:

以上十八味藥材,都搗碎成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三錢,用一杯水,加三片生薑,煎至藥物量減少七分之一,去掉藥渣,不拘時間溫服。

治腎臟氣虛,骨痹緩弱,腰脊痠痛,臍腹虛冷,顏色不澤,志意昏憒。鹿茸天麻丸方。

白話文:

用於治療腎臟氣虛、骨頭疼痛痠軟、腰脊痠痛、臍部和腹部發冷、面色欠佳、精神意志混沉。

鹿茸天麻丸的藥方:

  • 鹿茸60克,用刀削去皮,搗成粗末。
  • 天麻60克,切片。
  • 熟地黃300克,切片,曬乾後再用酒浸泡,再曬乾。
  • 人參30克,切片。
  • 白茯苓150克,切片。
  • 白朮120克,切片。
  • 當歸30克,切片。
  • 炙甘草60克,切片。
  • 澤瀉120克,切片。
  • 車前子60克,炒過。
  • 牡丹皮30克,切片。
  • 桂枝30克,去皮,切片。
  • 生薑15克,切片。
  • 大棗15枚,去核後切成兩半。

將上述所有藥材混合,加入適量的水煎煮,取汁約1000毫升,再加入適量蜂蜜,混合均勻即可。

鹿茸(去毛,酥炙二兩),天麻(一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巴戟天(去心),菖蒲(各一兩),石斛(去根,銼一兩半),乾蠍(去土,炒),萆薢(銼),桂(去粗皮),牛膝(酒浸,切,焙),天雄(炮裂,去皮臍),獨活(去蘆頭),丹參,當歸(切,焙),杜仲(去粗皮,炙,銼)(各一兩),肉蓯蓉(酒浸,切,焙一兩半),磁石(煅,醋淬,細研,水飛過一兩)

白話文:

  1. 鹿茸(去毛,酥炙二兩):鹿茸去除毛髮,用酥油炙烤二兩。

  2. 天麻(一兩半):天麻一兩半。

  3. 附子(炮裂,去皮臍):附子炮裂,去除外皮和臍部。

  4. 巴戟天(去心):巴戟天去除中心。

  5. 菖蒲(各一兩):菖蒲一兩。

  6. 石斛(去根,銼一兩半):石斛去除根部,切碎一兩半。

  7. 乾蠍(去土,炒):乾蠍子去除泥土,炒熟。

  8. 萆薢(銼):萆薢切碎。

  9. 桂(去粗皮):桂皮去除粗皮。

  10. 牛膝(酒浸,切,焙):牛膝用酒浸泡,切片,烘烤。

  11. 天雄(炮裂,去皮臍):天雄炮裂,去除外皮和臍部。

  12. 獨活(去蘆頭):獨活去除蘆頭。

  13. 丹參,當歸(切,焙):丹參、當歸切片,烘烤。

  14. 杜仲(去粗皮,炙,銼)(各一兩):杜仲去除粗皮,炙烤,切碎(各一兩)。

  15. 肉蓯蓉(酒浸,切,焙一兩半):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烘烤一兩半。

  16. 磁石(煅,醋淬,細研,水飛過一兩):磁石煅燒,醋淬,研磨成細粉,水飛過,取一兩。

上一十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勻,搗三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加至三十丸,空心及晚食前以溫酒下。

白話文:

上述十七味藥材,搗碎成粉末,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再搗三、五百下,做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丸,逐漸增加至三十丸,空腹或晚餐前以溫酒送服。

治腎臟久虛,骨疼腰痛足冷,少食無力。腎瀝湯方。

磁石(煅,醋淬二兩),肉蓯蓉(酒浸,切,焙),黃耆,人參,白茯苓(去黑皮),芎藭,桂(去粗皮),菖蒲,當歸(切,焙),熟乾地黃(切,焙),石斛(去根),覆盆子,乾薑(炮),附子(炮裂,去皮臍),五味子(各一兩)

白話文:

磁石(鍛燒、醋淬二兩),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焙過),黃耆、人參、白茯苓(去除黑皮),芎藭、桂皮(去除粗皮),菖蒲、當歸(切片、焙過),熟乾地黃(切片、焙過),石斛(去除根部),覆盆子、乾薑(炮製過),附子(炮裂、去除皮和臍),五味子(各取一兩)

上一十五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用羊腎一隻,去脂膜,先用水二盞,煮腎取汁一盞,去腎入藥末,煎至七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午、夜臥共三服。

白話文:

以上十五種藥,全部研成細末,每次取三錢的藥末,和一個羊腎(去掉脂肪和皮膜),先用兩杯水煮羊腎,取一杯汁,去掉羊腎,把藥末放入藥汁中,煎到藥汁剩下七分的時候,過濾掉藥渣,趁溫熱喝下,分別在空腹、中午和睡覺前共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