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十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十八 (1)

1. 癧瘍風

論曰癧瘍之病。其狀斑駁。點點相連而圓。大概似白駁而稍微也。皆由風邪熱氣。搏於脾肺經。流散肌肉使然也。

白話文:

說道癧瘍這種疾病,它的外觀是斑駁的,點點相連而呈現圓形。大體上像是白斑病,但它比白斑病要輕微一些。這都是因為風邪和熱氣交織在一起,積聚在脾肺經的緣故,蔓延到肌肉組織而引發的。

治癧瘍風。頸面斑駁。烏蛇散

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二兩),秦艽(去苗土),芎藭(各一兩半),桂(去粗皮),羌活(去蘆頭),人參,山梔子枳殼(去瓤麩炒),丹參沙參玄參犀角(鎊各一兩),升麻防風(去叉),木通(銼),白蘚皮,黃芩(去黑心),蒺藜子(炒去角各一兩二錢),苦參(二兩)

白話文:

烏蛇(以酒浸泡去除皮骨,然後炙烤至二兩),秦艽(去除根苗和泥土), 芎藭(各一兩半),桂皮(去除粗皮),羌活(去除蘆頭),人參,山梔子,枳殼(去除果肉,炒至焦),丹參,沙參,玄參,犀角(研磨成粉末,各一兩),升麻,防風(去除叉枝),木通(切碎),白蘚皮,黃芩(去除黑心),蒺藜子(炒至焦黃,去除尖角,各一兩二錢),苦參(二兩)

上一十九味。搗羅為散。每日溫酒調下三錢匕。食後臨臥服。

治癧瘍風。面頷頸項。忽生斑駁。其狀如癬。雄黃散塗方

雄黃,硫黃,白礬(並研如粉各一分)

上三味。合令勻。以煉成豬脂調和。塗瘡上。

治癧瘍風。及赤白癜風。硫黃散塗方

硫黃(研半兩),砒霜(研),膩粉(各一分),蒼耳實(一合為末)

白話文:

硫磺(研磨成半兩)、砒霜(研磨)、膩粉(各一分)、蒼耳果實(研磨成一合)

上四味細研。入生薑汁半合。調令勻。少少塗之。勻令近口。

治癧瘍風。身體斑駁。附子散塗方

附子(一枚大者去皮生用),硫黃(研半兩),蒼耳苗(一握乾者)

上三味。搗研為末。以米醋調。先以布巾揩瘍上。即以藥塗之。干更塗。

治癧瘍風。狀似白癜。烏蛇散方

烏蛇(一條酒浸去皮骨炙)

上一味。搗羅為散。炒黑豆半合。以無灰酒浸去滓。取豆酒調服三錢匕。空心食前服。

白話文:

第一副藥方,搗碎羅為粉末。炒過的黑豆半合(約 6公克)。用沒有灰燼的酒浸泡,去除渣滓。取豆子和酒,調和服用三錢(約 4.5公克)。空腹於飯前服用。

治癧瘍風。油麻酒

油麻(不拘多少淨擇生用)

上一味。取半合。生細嚼。用熱酒三合至五合下。每空心午時夜臥。各一服。漸加至一合。服一百日疾愈。

治癧瘍風。面頰頸項。忽生斑駁如癬。巴豆塗方

巴豆(去皮生用一分),釅醋(一合)

上二味。先以新布揩令赤。於故沙盆內。用醋磨巴豆如稀膏。塗於患上。

治癧瘍遍身斑駁。女葳膏摩方

女葳(一分),附子(一枚去皮臍生用),雞舌香(研半兩),木香(半兩),白芷(一分)

白話文:

女葳(半分),附子(一顆,去皮後直接使用),雞舌香(研磨半兩),木香(半兩),白芷(半分)

上五味。搗研極細和勻。以臘月豬膏七合。於微火上煎熔。去滓投前藥末。煎三四沸。入研麝香一分。攪調復煎三上三下。膏成瓷器收貯。每用少許摩之。

白話文:

  1. 將五種藥材搗碎研磨成極細的粉末,並均勻混合。

  2. 在臘月豬油中加入七合的藥粉。

  3. 在小火上將豬油和藥粉加熱至融化,並去除雜質。

  4. 將研磨好的麝香一分加入混合物中。

  5. 攪拌均勻並繼續加熱,反覆三上三下。

  6. 當混合物變成膏狀時,將其放入瓷器中保存。

  7. 每當使用時,取少量膏藥塗抹於患處。

治癧瘍風。硫黃塗方

硫黃(一兩半),雄黃(半兩),硇砂(研),附子(生各一兩)

上四味。搗研為細末。以苦酒調塗之。干即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