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一十七 (5)
卷第一十七 (5)
1. 風秘
論曰風秘之病。以大腸秘澀不通。大腸者。肺之腑。通行水穀。傳道所出。若三焦不和。風熱所搏。則腸胃乾燥。津液虛少。糟粕結聚。傳導不行。令人心煩腹滿。便秘不通也。
白話文:
古人認為,風秘這種病症,是因大腸閉塞不通而引起。大腸是肺的腑臟,負責運送水穀,將食物殘渣排出體外。如果三焦失調,風熱入侵,就會導致腸胃乾燥,津液不足,食物殘渣堆積,無法正常排出。這會讓人感到心煩意亂,肚子脹滿,便秘不通。
中醫理論認為,風祕之病,是指大腸祕結不通暢的疾病。大腸是肺的輔助器官,具有通便的作用。如果三焦不調和,風熱相搏,就會導致腸胃乾燥,津液虧損,糟粕堆積,不能正常傳導。這就會讓人感到心煩、腹脹,大便祕結不通暢。
治風氣。潤利腸胃。前胡丸方
白話文:
中醫理論認為,風祕症指的是大腸不通暢的疾病。大腸是肺的輔助器官,負責排泄廢物。如果三焦失調,風熱交戰,就會導致腸胃乾燥,津液不足,糟粕積累,無法順利排出。這會讓人感到心煩、腹脹,排便困難。
治療風祕症,需要潤利腸胃。可以使用[前胡丸]方劑。
前胡(去蘆頭二兩),大黃(銼炒),黃芩(去黑心),木通(銼),麻子仁,芍藥(各一兩一分)
白話文:
前胡(去掉蘆頭,二兩),大黃(切片後炒),黃芩(去掉黑心),木通(切片),麻子仁,芍藥(各一兩一分)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豌豆大。每服十五丸。溫水下食前服。
治風氣內結。大腸不通利。及四肢瘡疹瘙癢。夜臥不安。檳榔丸方
白話文:
取上述六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調合成丸,大小如同豌豆。每次服用十五丸,用溫水送服,飯前服用。
此方用於治療體內風氣凝結,大腸不通暢,以及四肢出現瘡疹癢痛,夜晚睡眠不安穩。此為檳榔丸的處方。
檳榔(銼一兩),黑牽牛子(六兩搗取粉三兩),麥糵,防風(去叉),何首烏,苦參,大黃(各二兩並生用),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三兩),木香(一兩),羌活(去蘆頭一兩),皂莢(十挺不蚛者以水五升挼取濃汁去滓熬為膏)
白話文:
檳榔(搗成一兩粉末),黑牽牛子(搗成粉末,取三兩),麥麩,防風(去除分叉),何首烏,苦參,大黃(各二兩,均生用),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外皮,烘乾後研成三兩粉末),木香(一兩),羌活(去除蘆頭,一兩),皁莢(取十個沒有蟲蛀的皁莢,用五升水浸泡,取濃汁後去除雜質熬成膏)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以皂莢膏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鹽酒下。
治大腸風熱秘澀不通。調中丸方
白話文:
上述十一味藥材全部搗成粉末,用皁角膏和成丸藥,每粒的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到三十粒,用鹽水或酒送服。
大黃(銼),鱉甲(醋炙黃去裙襴),朴硝,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各四兩),皂莢(五挺去皮椎碎用水一升挼取汁濾過),萊菔(一斤椎碎絞取汁)
白話文:
大黃(切片、研碎),鱉甲(用醋炙烤後,去除裙邊和腳), 朴硝, 桃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尖端,雙仁,並用麵麩炒至四兩), 皁莢(五個,去皮,搗碎,用水一升浸泡,過濾取汁), 萊菔(一斤,搗碎,絞取汁液)
上六味。將前四味為末。以陳醋一升半。同皂莢萊菔汁。煎五七沸後。入藥末同熬得所。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米飲下。
治腸胃風熱。津液燥少。大便秘澀。木香丸方
白話文:
以上六味藥材,將前四味藥研磨成細末。然後加入陳醋一升半,皁莢和萊菔汁,一起煎煮五到七次,直到藥液沸騰。然後加入藥末,一起熬煮至適當的濃度,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米飲送服。
木香(半兩),檳榔(銼),大黃(煨銼),麻子仁(各二兩),牽牛子(末),郁李仁(湯浸去皮)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
白話文:
木香(半兩),檳榔(磨碎),大黃(烘烤後磨碎),麻子仁(各二兩),牽牛子(磨成粉末),郁李仁(浸入熱水中後將殼去除),枳殼(去除果肉後,炒至微焦,各一兩)
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臨臥溫米飲下。
治大腸風秘不通。搜風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粒,睡前用溫熱的米湯送服。
此方用於治療大腸因風邪引起的便秘不通。此方名為「搜風丸」。
木香,惡實(各一分),青橘皮(湯浸去白焙),牽牛子(炒),旋覆花(炒各一兩),檳榔(煨銼二枚),皂莢(五挺用漿水五升浸兩宿挼汁去滓入蜜四兩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
白話文:
-
木香和惡實,各一錢。
-
青橘皮,用湯浸泡後去白色部分,再焙乾。
-
牽牛子,炒熟。
-
旋覆花,炒熟。各一兩。
-
檳榔,煨熟後搗碎,取二枚。
-
皁莢,五挺,用漿水浸泡兩晚,搗爛後濾去渣滓,加入四兩蜂蜜,在銀石器皿中以慢火熬煮成膏。
上七味。將六味搗羅為末。以皂莢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下不拘時。
治風熱氣盛。大小腸秘澀。蜜膩散方
大黃(微銼搗末),牽牛子(生杵為末),甘遂(炒微黃搗為末)
上三味。秤大黃牽牛末各三錢。甘遂末一錢。入膩粉半錢。同研勻。每服二錢匕。濃煎蜜湯調下。食前服。
治大腸風熱。結澀不通。芎藭丸方
白話文:
上七味方
藥方組成:
- 六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
- 用皂莢膏將粉末混合成丸,大小如梧桐子。
用法用量:
- 每次服用十五丸,溫酒送服,不拘時間。
主治:
- 風熱氣盛,大小腸便秘。
蜜膩散方
藥方組成:
- 大黃(稍微銼碎,搗成粉末)。
- 牽牛子(生用,杵成粉末)。
- 甘遂(炒至微黃,搗成粉末)。
用法用量:
- 上述三味藥,大黃和牽牛子各取三錢,甘遂取一錢,加入膩粉半錢。將所有藥粉混合研磨均勻。
- 每次服用二錢匕,用濃煎蜜湯調服,飯前服用。
主治:
- 大腸風熱,便秘不通。
芎藭丸方
藥方組成:
- 芎藭丸(此處未提及藥方組成,需參閱其他資料)。
用法用量:
- 未提及用法用量,需參閱其他資料。
主治:
- 芎藭丸的功效需參閱其他資料。
注釋:
- 以上方劑為傳統中醫藥方,僅供參考,切勿自行服用。
- 藥方中的藥材名稱可能存在不同寫法或異名,需根據具體情況辨別。
- 方劑中的計量單位可能存在不同標準,需參考相關資料換算。
- 皂莢膏、膩粉等材料可能存在多種製作方法,需根據具體情況選擇。
芎藭,獨活(去蘆頭),檳榔(銼各一兩),牽牛子(搗取粉二錢),威靈仙,大黃(銼炒各二兩)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溫熟水下。
白話文:
將芎藭、獨活(去蘆頭)、檳榔(銼各一兩)、牽牛子(搗取粉二錢)、威靈仙、大黃(銼炒各二兩)這六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再用煉蜜和成丸子,每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丸,飯前用溫開水送服。
治老兒風氣壅盛。大腸秘澀。五六日方大便一次。頭旋目暗。發作無時。威靈仙散方
白話文:
治療老年人的風氣壅盛、大腸祕結,五、六天才能大便一次。頭暈眼花,發作無固定時間。
威靈仙散:
威靈仙10克,蒼朮10克,防風10克,羌活10克,獨活10克,細辛10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甘草10克,大棗10克,生薑10克,吳茱萸10克,桂枝10克,茯苓10克,白朮10克,陳皮10克,半夏10克,厚樸10克,枳實10克,牛蒡子10克,桔梗10克,射干10克,遠志10克,澤瀉10克,車前子10克,薏苡仁10克,山藥10克,芡實10克,益智仁10克,川牛膝10克。
用法:將所有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10克,每天服用2次,溫開水送服。
威靈仙(一兩酒浸焙乾),羌活(去蘆頭),芎藭(各半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蔥湯調下。
治風氣大腸秘澀。羌活丸方
白話文:
威靈仙(用酒浸泡後曬乾,一兩),羌活(去掉根部,半兩),芎藭(半兩)。
以上三種藥材。研磨成粉。每次服用兩錢。空腹時用蔥湯送服。
治療風邪引起的大腸秘結不通。羌活丸方。
羌活(去蘆頭),檳榔(銼),木香,桂(去粗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一兩),大黃(煨熟二兩),牽牛子(半斤搗取粉四兩)
白話文:
羌活(去掉蘆頭)、檳榔(切碎)、木香、桂皮(去掉粗皮)、陳橘皮(用湯浸泡去掉白色的表皮,烘烤至乾燥,各一兩)、大黃(炒熟,二兩)、牽牛子(搗碎成粉,取四兩)
上七味。搗羅為末。更研令勻。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生薑紫蘇湯下。漸加至三十丸。此藥不搜攪人臟腑。年高大腸風秘。服之自然通利。兼不轉瀉。
白話文:
將這七種藥物搗碎成細末,再研磨使其均勻。用蜂蜜和丸,丸子的大小與梧桐子相同。每次服用十五至二十粒,用生薑紫蘇湯送服。逐漸增加劑量至三十丸。此藥不會擾亂人體臟腑。年紀大,患有大腸風祕的人服用後,自然就會排便通暢。同時也不會腹瀉。
治大腸秘澀。祛風順氣。香枳散方
枳殼(去瓤麩炒),防風(去叉各一兩銼),甘草(炙銼半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沸湯點服。空心食前各一。
治風秘腸胃否塞不通。導氣。檳榔散方
白話文:
治療大腸便秘、澀滯,祛除風寒,順暢氣機。香枳散方使用枳殼、防風、甘草三味藥材,將藥材搗碎過篩製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匕,用沸水沖服,空腹或飯前服用,一日服用兩次。
治療因風寒導致腸胃阻塞不通、氣機不暢的便秘。檳榔散方可導氣順暢。
檳榔(銼一兩),木香,木通(銼),桑根白皮(炙銼各半兩),牽牛子(二兩一半生一半熟同搗取末一兩用),郁李仁(麩炒去皮一兩別研如膏),大黃(半兩濕紙裹煨)
白話文:
檳榔(磨成碎末一兩),木香、木通(磨成碎末),桑根白皮(烤過後磨成碎末,各半兩),牽牛子(兩半,一半生一半熟,一起搗碎取末一兩),郁李仁(用麩皮炒過,去皮一兩,研磨成膏狀),大黃(半兩,用濕紙包起來煨熟)
上七味。除研膏外。搗羅為散。入研膏和勻。每服二錢匕。入牛黃龍腦各少許。溫蜜湯調下。空心服。
治風氣壅滯。大便秘澀。青橘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以研製成膏藥以外的藥物,搗成羅篩般細小的藥粉,再加入研製成的膏藥中攪拌均勻。每次服用二錢匕,加入少量的牛黃和龍腦,用溫熱的蜂蜜水調和後服用。空腹服用。
青橘皮(去白焙),檳榔(銼),郁李仁(麩炒去皮各一兩),木香,羌活(去蘆頭),半夏(湯洗七遍各半兩),牽牛子(半斤搗取粉四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四兩)
白話文:
-
青橘皮(颳去白色部分,烘烤):1斤
-
檳榔(切碎):1斤
-
郁李仁(用麩皮炒熟,去皮):1斤
-
木香:0.5斤
-
羌活(去蘆頭):0.5斤
-
半夏(用熱水洗七次):0.5斤
-
牽牛子(搗碎,取粉末):0.4斤
-
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白色部分,烘烤):0.4斤
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臨臥生薑湯下。
治風氣中脘不利。大便秘澀。搜風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的八種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調和做成丸劑,丸子的體積如梧桐子的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睡覺前以生薑湯送服。
牽牛子(二兩一兩生一兩炒),大黃(銼半兩),郁李仁(去皮半兩),枳殼(去瓤麩炒一兩)芎藭(一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分),麻子仁(一分),檳榔(銼一枚),木香(一分),旋覆花,防風(去叉各一兩)
白話文:
牽牛子(兩生一兩,一兩炒熟),大黃(切碎半兩),郁李仁(去掉外皮半兩),枳殼(去除內瓤,麩炒一兩),芎藭(一兩),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焙乾一分),麻子仁(一分),檳榔(切碎一枚),木香(一分),旋覆花,防風(去掉分叉,各一兩)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臨臥生薑茶調。老小加減服。
治風氣大腸澀結。寬胸膈。消壅滯。大黃丸方
大黃(銼炒一兩),郁李仁(湯去皮二兩),牽牛子(生用二兩),木香(一分)
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搗數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茶清下。度病人臟腑虛實。臨時加減。
治風秘腸胃不宣利。令人壅悶。香桂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搗碎成散劑,每次服用兩錢匕,睡前用生薑茶調服。年老體弱者可酌量加減用量。
此方主治風邪入侵導致的大腸澀結、胸膈不舒、壅滯不通等症狀。
藥材包括:大黃(銼炒一兩)、郁李仁(湯去皮二兩)、牽牛子(生用二兩)、木香(一分)。
將以上四味藥材搗碎成末,用煉蜜調和,反覆搗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用茶水送服。根據患者臟腑虛實情況,可適當調整藥量。
此方主治風邪導致的腸胃不暢、秘結不通,使人感到壅悶不適等症狀。
木香(一分),桂(去粗皮),大黃(濕紙裹煨銼),郁李仁,羌活(去蘆頭),檳榔(銼各半兩),黑牽牛子(炒一兩)
白話文:
木香(一錢),桂皮(去除粗糙的皮),大黃(用濕紙包起來,悶煮後切碎),郁李仁,羌活(去除蘆葦頭),檳榔(切碎,各半兩),黑牽牛子(炒熟,一兩)
上七味。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茶酒下。
治風熱大腸秘澀不通。心煩腹滿。體熱引飲。導秘丸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蜜調和製成藥丸,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粒,用茶或酒送服。
治療因風熱引起的大腸秘結不通、心煩、腹部脹滿、身體發熱且常感口渴的症狀,此為導秘丸的處方。
檳榔(銼),木香,芎藭,羌活(去蘆頭),桂(去粗皮各二兩),大黃(濕紙裹煨),郁李仁(湯浸去皮尖焙各四兩)
白話文:
檳榔(切碎),木香,川芎,羌活(去除蘆頭),桂皮(去掉粗糙的皮,各二兩),大黃(用濕紙包好,用火煨熟),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然後烘烤,各四兩)
上七味。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漿水下。茶湯亦得。(一方加枳殼麻仁各四兩名麻仁丸又一方加甘菊訶黎勒生乾地黃山芋各二兩名如聖丸)
治腸胃風壅。大便秘澀。搜風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材搗成細末,加入蜂蜜和成藥丸,藥丸的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米湯送服,也可以用茶湯送服。(另一種配方中加入枳殼、麻仁各四兩,稱為麻仁丸;還有一種配方中加入甘菊、訶黎勒、生乾地黃、山芋各二兩,稱為如聖丸。)
牽牛子(半斤半生半炒),枳殼(去瓤麩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桂(去粗皮),芎藭,郁李仁,白芷,羌活(去蘆頭),防風(去叉各二兩),大黃(銼炒),麻仁(各六兩)
白話文:
- 牽牛子(半斤):
- 一半生用,一半炒熟備用。
- 枳殼(去瓤麩炒):
- 去掉瓤和粗皮,炒到微黃。
- 青橘皮(湯浸去白焙):
- 用熱水浸泡,去除內層白色的部分,再焙乾。
- 桂(去粗皮):
- 去掉桂皮上的粗皮,備用。
- 芎藭:
- 直接使用。
- 郁李仁:
- 直接使用。
- 白芷:
- 直接使用。
- 羌活(去蘆頭):
- 去掉蘆頭,備用。
- 防風(去叉各二兩):
- 去掉叉,各取二兩。
- 大黃(銼炒):
- 將大黃切碎,炒熟備用。
- 麻仁(各六兩):
- 直接使用。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食前茶清下十丸。如大便秘滯。食後臨臥。荊芥湯下三十丸。加減服。
治榮衛凝澀。風熱秘結。氣壅引飲。清利丸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一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用煉過的蜂蜜和成丸劑。丸藥大小如梧桐子。在飯前,用茶水送服十丸。如果大便乾澀難行,則在飯後臨睡前,用荊芥湯送服三十丸。加減服藥,視病情而定。
皂莢(不蚛者刮去黑皮塗酥炙焦四兩),檳榔(銼一兩半),青橘皮(湯浸去白焙),乾薑(炮),半夏(湯洗七遍焙乾),羌活(去蘆頭各一兩),黑牽牛(半斤生熟各一半搗取細末四兩)
白話文:
皁莢(選擇沒有蟲蛀的,把黑皮刮掉,塗上豬油,烤焦,取四兩)
檳榔(切成小塊,取一兩半)
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白色,烘乾)
乾薑(炒熟)
半夏(用熱水洗七次,烘乾)
羌活(去掉蘆頭,取一兩)
黑牽牛(生、熟各取一半,搗成細末,取四兩)
上七味。搗羅為細末。用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下。
治三焦風熱。氣不調順。大腸結燥。不得宣通。大聖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酒煮面糊,混合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粒,用生薑湯送服。
治療三焦風熱,氣血不和,大腸乾燥不通。此為大聖丸的方劑。
木香,白檳榔(銼),枳殼(去瓤麩炒),大黃(銼),羌活(去蘆頭),芎藭,桂(去粗皮),郁李仁(去皮研各一兩)
白話文:
木香,白檳榔(磨成粉末),枳殼(去除內膜,麩炒),大黃(研磨),羌活(去除蘆葦頭),川芎,桂皮(去除粗皮),郁李仁(去除外皮,研磨,各一兩)
上八味。搗研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熟水下。早晚食前服。以利為度。
治風熱氣秘。郁李仁散方
白話文:
取上述八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煉過的蜂蜜調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粒,用溫開水送服,每日早晚飯前服用,以排便順暢為標準。
此方用於治療因風熱引起的氣滯便祕。
郁李仁(去皮尖炒),陳橘皮(去白酒一盞煮乾),京三稜(炮銼各一兩)
白話文:
郁李仁(去除外皮和尖端,炒至金黃色)
陳橘皮(用一碗白酒煮乾)
京三稜(炮製後切碎,各取一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空心煎熟水調下。
治風秘大便不通。發躁引飲。檳榔丸方
檳榔(銼兩枚為細末),黑牽牛子(四兩搗取末二兩)
上二味。拌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生薑湯下。不計時服。更看臟腑虛實加減。
白話文:
將上三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熱水調服。
這個藥方是用來治療風秘(風寒引起的便秘)、大便不通、煩躁不安、口渴的。
將檳榔切碎成細末,黑牽牛子搗碎取末,兩者混合均匀,加入煉蜜和成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溫熱的生薑湯送服,不限時間服用。根據病人臟腑的虛實情況調整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