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一十七 (1)
卷第一十七 (1)
1. 風頭旋
論曰風頭旋者。以氣體虛怯。所稟不充。陽氣不能上至於腦。風邪易入。與氣相鼓。致頭暈而旋也。又有胸膈之上。痰水結聚。復犯大寒。陰氣逆上。風痰相結。上衝於頭。亦令頭旋。
白話文:
古籍中記載,出現頭暈目眩類似旋轉的狀況,是因為氣血虛弱,身體虛弱,陽氣不足,不能上升到頭部,風邪容易入侵,與氣血相互激發,導致頭暈目眩。
此外,胸膈之間痰水凝聚,又受到嚴寒的侵襲,陰氣逆行上升,風痰相互結合,衝擊到頭部,也會導致頭暈目眩。
治風頭旋。肩背拘急。肢節疼痛。鼻塞耳鳴。面赤咽乾。心忪痰逆。眼見黑花。當風淚出。松香散方
白話文:
-
**主治:**頭昏目眩、肩背僵硬疼痛、四肢疼痛、鼻塞耳鳴、臉紅咽乾、心悸痰逆、眼前發黑、遇風流淚。
-
**處方:**松香散。
-
**用法:**口服,一次10克,一日2次。
-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止痛、清熱解毒。
松實(去殼),白芷,當歸(切焙),芎藭,甘草(炙各三兩),甜瓜子(洗一升)
白話文:
松子(去掉外殼)、白芷、當歸(切片並焙乾)、川芎、甘草(各三兩,事先炙烤)、甜瓜子(洗淨一升)
上六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食後以荊芥薄荷茶清調下。
治風頭旋目黑。肩背拘急。恍惚忪悸。肢節疼痛。麝香天麻丸方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搗碎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匕。飯後以荊芥薄荷茶調服。
麝香(研一錢半),天麻,天南星(炮),白附子(炮),羌活(去蘆頭),赤茯苓(去黑皮),乾蠍(去土炒),丹砂(研),防風(去叉),桂(去粗皮),蟬蛻(洗炒各半兩),烏蛇(酒浸去皮骨炙二兩),鉛霜(研一分)
白話文:
麝香(研磨成一錢半),天麻,天南星(炮製過的),白附子(炮製過的),羌活(去掉根部),赤茯苓(去掉黑皮),乾蠍子(去除泥土,炒過的),丹砂(研磨過的),防風(去掉叉枝),桂皮(去掉粗皮),蟬蛻(清洗後炒過的,各半兩),烏蛇(用酒浸泡後,去掉皮骨,炙烤過的,二兩),鉛霜(研磨成一分)。
上一十三味。除研者外。搗羅為末。再同研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荊芥湯亦得。不拘時。
治風頭旋眩暈。肩背拘急。發熱惡寒。肢節疼痛。防風丸方
白話文:
上述十三味藥,除了需研磨的藥材以外,其餘的搗碎並過篩成細末。再和研磨的藥末一起攪拌均勻。用蜂蜜和藥末做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荊芥湯送服。不限於特定時間服用。
防風(去叉),甘草(炙各一兩),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桔梗(去蘆頭炒各半兩),芎藭,白芷(各三分)
白話文:
防風(去除分叉),甘草(炙烤過的各一兩),羌活(去除蘆葦頭),獨活(去除蘆葦頭),桔梗(去除蘆葦頭炒過的各半兩),芎藭,白芷(各三分)。
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食後荊芥湯嚼下。
治暗風頭旋、眼黑。昏眩倦怠。痰涎壅盛。骨節疼痛。羚犀湯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煉蜜做成像櫻桃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丸,飯後用荊芥湯送服。
治療因風引起的頭暈、視物不清、昏眩疲倦、痰多堵塞、骨節疼痛。此為羚犀湯的配方。
羚羊角(鎊),石膏(碎),甘草(炙銼),旋覆花,紫菀(去苗各一兩),前胡(去蘆頭三分)細辛(去苗葉半兩),犀角(鎊一分)
白話文:
羚羊角(磨成粉末),石膏(搗碎成粉末),甘草(炙烤並切碎),旋覆花,紫菀(去掉根莖,各取一兩),前胡(去掉蘆頭,取三分),細辛(去掉根莖葉,取半兩),犀角(磨成粉末,取一分)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一棗大拍碎。煎至七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風頭旋目痛眩。肢體拘急。手足少力。荊芥丸方
白話文:
將上文所列八味藥材粗略搗碎,再過篩。每次服藥三錢,加上一杯水,以及切碎一棗大拇指的生薑。以文火慢煮至藥水剩七分,去除藥渣,於飯後趁溫熱時服用。
荊芥穗(四兩),細辛(去苗葉),芎藭,白殭蠶(炒各一兩),天麻(一兩半),羌活(去蘆頭),防風(去叉),蒺藜子(炒去角各二兩)
白話文:
荊芥穗(四兩)、細辛(去除根莖和葉子)、芎藭、白殭蠶(炒過的,各一兩)、天麻(一兩半)、羌活(去掉根須)、防風(去掉分叉)、蒺藜子(炒過的,去掉角,各二兩)
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食後細嚼。荊芥茶下。溫酒亦得。
治風頭旋、眼目昏痛眩運。倦怠心忪。芎藭散方
白話文:
以上八種中藥,搗碎研磨成粉末。用蜂蜜煉成雞頭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飯後細嚼慢嚥。用荊芥茶送服,溫酒送服亦可。
芎藭,人參,前胡(去蘆頭),白殭蠶(炒各一兩),防風(去叉),蔓荊實,天麻(酒浸一宿焙各半兩)
白話文:
芎藭、人參、去蘆頭的川前胡、各炒至一兩的前胡和白殭蠶、去叉的防風、蔓荊實、酒浸一宿後焙半兩的天麻。
上七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食後溫酒調下。
治風頭旋目暈。痰逆噁心。不思飲食。藿香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飯後用溫酒送服。
治療風邪引起的頭暈眼花、痰多反胃、噁心、沒有食慾。此為藿香散的方劑。
藿香葉,零陵香,莎草根(炒去毛等分)
白話文:
藿香葉、零陵香、莎草根(炒去毛,等分)。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食後臘茶清調下。日三。
治風邪在胃。頭旋不止。復加嘔逆。白朮飲方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兩錢。飯後用濃茶水送服。一天三次。
治療風邪侵襲胃部。頭暈目眩不停。伴有嘔吐反胃。使用白朮飲方。
白朮,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甘菊花(各半兩),人參,白芷,防風(去叉各一兩)
上六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入生薑五片。煎至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白話文:
白朮、厚樸(去除粗皮,用生薑汁炙烤),甘菊花(各半兩),再加上人參、白芷、防風(去除叉枝,各一兩)。
治風頭旋目眩。痰逆噁心。胸膈痞滯。咳嗽痰涎。喘滿嘔逆。不欲飲食。人參丸方
白話文:
用於治療頭暈目眩,因風引起,痰阻導致的噁心。胸悶腹脹,咳嗽痰多。氣喘,嘔吐反胃,厭食。
人參丸的藥方:
- 人參:10克
- 黃耆:10克
- 白朮:10克
- 茯苓:10克
- 甘草:5克
- 半夏:5克
- 陳皮:5克
- 桔梗:5克
- 枳實:5克
- 厚朴:5克
- 生薑:5克
- 大棗:5克
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調製成丸劑,每丸重約6克。每天服用2-3次,每次服用2-3丸,以溫水送服。
人參,甘草(炙銼),白朮,旋覆花(微炒各一兩),麥門冬(去心焙),前胡(去蘆頭),枳殼(去瓤麩炒各二兩),木香(半兩)
白話文:
-
人參:味甘,性溫,具有補氣養陰、益氣生津的功效。
-
甘草(炙銼):味甘性溫,具有補氣益中、健脾潤肺、調和諸藥的功效。
-
白朮: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健脾、燥濕止瀉、益氣止汗的功效。
-
旋覆花(微炒):味微苦、性平,具有清熱解毒、行氣活血的功效。
-
麥門冬(去心焙):味甘、性微寒,具有清肺潤肺、生津止渴的功效。
-
前胡(去蘆頭):味苦、性微寒,具有疏風散熱、宣肺解表的功效。
-
枳殼(去瓤麩炒):味苦、性微寒,具有理氣寬中、化痰止咳的功效。
-
木香(半兩):味辛、性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瀉的功效。
上八味。搗羅為細末。以湯浸炊餅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後溫生薑湯下。
白話文:
將上列八味藥材搗製成細末。用湯浸泡炊餅,和入藥末搓成丸劑。每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在飯後服用,用溫熱的生薑湯送服。
治風頭旋。目暗昏眩。肢節疼痛。手足麻木。上膈壅滯。或發寒熱。八風散方
白話文:
用於治療風頭旋,眼睛昏暗眩暈,四肢關節疼痛,手腳麻木,胸膈阻塞,或有寒熱症狀。方劑如下:
荊芥五分,羌活五分,防風三錢,獨活三錢,川芎三錢,藁本三錢,前胡三錢,白芷三錢,茯苓三錢,甘草一錢。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一天服用三次,用薑湯送服。
荊芥穗,芎藭,防風(去叉),獨活(去蘆頭),甘草(炙銼),麻黃(去根節各一兩),人參(二兩)
白話文:
荊芥穗、芎藭、防風(去掉叉子)、獨活(去掉蘆頭)、甘草(炙烤並切碎)、麻黃(去掉根節,各一兩)、人參(二兩)
上七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三片。薄荷三葉。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諸陽受風。頭目旋暈。目視昏暗。肝氣不清。芎菊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七味藥共搗成細末,每次取二錢藥末,用一杯水,加上三片生薑、三片薄荷,煎煮至七分,去渣,溫服即可。
芎藭,甘菊花(擇各一兩),羌活(去蘆頭三錢),防風(去叉三分),細辛(去苗葉),白殭蠶(炒各三兩),草決明,旋覆花(擇),蟬蛻(洗焙各一錢),密蒙花(擇),天麻,荊芥穗,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芎藭、甘菊花(各取一兩),羌活(去除蘆頭,取三錢),防風(去除分叉,取三分),細辛(去除苗葉)、白殭蠶(炒過,各取三兩),草決明、旋覆花(挑選好的)、蟬蛻(洗淨並烘烤,取一錢),密蒙花(挑選好的)、天麻、荊芥穗、甘草(炙烤過,各取半兩)。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食後溫服。湯點亦得。
治風頭旋目暈痰逆。白蒺藜丸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三味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水一碗,煎煮至七分滿。飯後溫服,也可以用湯水送服。
治療風邪引起的頭暈眼花、痰多反胃。此為白蒺藜丸的方子。
蒺藜子(炒去角),旋覆花(擇),皂莢(去皮子燒為灰),惡實(炒各一兩),龍腦(研二錢)麝香(研一錢),菊花(擇二兩)
白話文:
蒺藜子(炒熟後除去角刺),旋覆花(挑選乾淨),皁莢(去皮燒成灰),惡實(炒熟,每種各一兩),龍腦(研磨成二錢重的粉末),麝香(研磨成一錢重的粉末),菊花(挑選乾淨,共二兩)。
上七味。為細末。煉蜜和搗三百杵。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嚼細。溫酒下食後服。
治風頭旋。痰逆噁心。咽膈不利。祛痰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過的蜂蜜混合,搗三百次,製成如雞頭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一丸,嚼碎後,用溫酒送服,飯後食用。
用於治療風引起的頭暈,痰多反胃,咽喉不適。此為祛痰丸的配方。
天南星(生),半夏(生),赤茯苓(去黑皮),乾薑(炮),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等分)
白話文:
-
天南星(生):為一種中草藥,具有祛風除濕、鎮痛解毒的功效。
-
半夏(生):為一種中草藥,具有化痰止咳、燥濕健脾的功效。
-
赤茯苓(去黑皮):為一種中草藥,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的功效。
-
乾薑(炮):為一種中草藥,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
-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各等分):為一種中草藥,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
上五味。為細末。稀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加至四十丸。溫米飲下。不拘時。
治風頭旋。目運欲倒。胸中痰逆。兼治筋骨疼痛。菊花丸方
白話文:
以上五種藥材,研磨成細粉末,用稀麵糊做成丸子,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粒,可增加到四十粒,用溫熱的米湯送服,不限時間。
治療因風引起的頭暈眼花,感覺快要摔倒,胸中有痰逆現象,同時也能治療筋骨疼痛。這是菊花丸的處方。
甘菊花(擇),枸杞子(擇),天麻(酒浸切焙),獨活(去蘆頭),蔓荊實(去皮),木香,芎藭,防風(去叉),羌活(去蘆頭),天竺黃(研),赤茯苓(去黑皮),藁本(去土各等分)
白話文:
甘菊花(挑選好的)、枸杞子(挑選好的)、天麻(浸泡在酒中切片烘烤)、獨活(去蘆頭)、蔓荊實(去皮)、木香、芎藭、防風(去叉)、羌活(去蘆頭)、天竺黃(研磨成粉末)、赤茯苓(去黑皮)、藁本(去土),各等份。
上一十二味。為細末。煉蜜和搗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荊芥湯下、不拘時。
治熱毒風上攻。頭旋欲倒。或嘔吐不止。惡見日光。不思飲食。旋覆花湯方
白話文:
取上述十二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過的蜂蜜混合,搗三千次,做成像梧桐子一樣大的藥丸。每次服用十粒,用荊芥湯送服,不論時間。
治療熱毒風上攻,頭暈欲倒,或嘔吐不止,怕見日光,不思飲食。此為旋覆花湯的方劑。
旋覆花,前胡(去蘆頭),菊花,防風(去叉),熟乾地黃(焙),羌活(去蘆頭),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令黃各二兩),玄參,白殭蠶(炒),黃芩(去黑心),半夏(為末薑汁製作餅曝乾),白朮,藁本(去苗土),甘草(炙銼),當歸(切焙),人參,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白話文:
旋覆花、前胡(去除蘆頭)、菊花、防風(去除叉子)、熟乾地黃(烘烤)、羌活(去除蘆頭)、杏仁(去皮尖,雙仁炒至黃色,各取兩兩)、玄參、白殭蠶(炒)、黃芩(去除黑色心)、半夏(搗碎成末,用薑汁製作餅狀,曬乾)、白朮、藁本(去除莖和土)、甘草(烘烤並切碎)、當歸(切片並烘烤)、人參、赤茯苓(去除黑皮,各取一兩)。
上一十七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生薑五片。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熱毒風上攻。頭旋目暈。耳內虛鳴。或身體癮疹麻痹。羚羊角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七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加入生薑五片,煎煮至八分滿,去渣,飯後溫服。
治療熱毒風邪上攻,頭暈眼花,耳內虛鳴,或身體出現癢疹、麻木。此為羚羊角湯的方劑。
羚羊角(鎊二兩),菊花(三兩),防風(去叉),羌活(去蘆頭),前胡(去蘆頭),藁本(去苗土),玄參,黃芩(去黑心),杏仁(去皮尖雙仁炒令黃),菖蒲,甘草(炙銼各一兩)
白話文:
-
羚羊角 (磨成粉,二兩)
-
菊花 (三兩)
-
防風 (去除枝杈)
-
羌活 (去除蘆頭)
-
前胡 (去除蘆頭)
-
藁本 (去除根莖上的土壤)
-
玄參
-
黃芩 (去除中間的黑心)
-
杏仁 (去皮尖,剩兩片仁,炒成黃色)
-
菖蒲
-
甘草 (烤過後切碎,各一兩)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食後溫服。
治頭旋心悶。發即欲倒。蛇蛻飲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一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五錢。用水一碗半,煎煮至八分滿。去掉藥渣,飯後溫服。
治療頭暈心煩,發作時想要倒下。此為蛇蛻飲方。
蛇蛻(去土炙皮二兩),蚱蟬(去頭翅足炙四十枚),柴胡(去苗),赤芍藥,沙參,葛根(各二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黃),石膏(碎各三兩),牛黃(如大豆粒十枚研湯成下),麻黃(去根節三分)
白話文:
-
蛇蛻(去除泥土後用火烤過的蛇皮,二兩)
-
蚱蟬(去掉頭、翅膀和足,烤過的蟬,四十隻)
-
柴胡(去掉幼苗,二兩)
-
赤芍藥(二兩)
-
沙參(二兩)
-
葛根(二兩)
-
杏仁(去皮和尖端,炒至微黃,三兩)
-
石膏(研碎,三兩)
-
牛黃(磨成粉後,加入湯水中,如大豆大小,十粒)
-
麻黃(去除根和節,三分)
上一十味。除牛黃外。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入蜜竹瀝牛黃各少許。更煎三兩沸。去滓溫服。
白話文:
把以上十種藥材,除了牛黃以外,都粗略搗碎、篩勻,每次服用五錢,加入一杯半的水,煎到只剩下八分之一,再加入少許的蜂蜜、竹瀝和牛黃,繼續煎煮三、四次,去除藥渣,溫熱後服用。
治頭旋腦悶。鼻塞眼運。貼頂膏方
蓖麻子(去殼研),杏仁(去皮研),食鹽,芎藭(搗末),松脂(研等分)
白話文:
治療頭暈腦悶、鼻塞眼花。貼頂膏的配方如下:
蓖麻子(去殼後研磨),杏仁(去皮後研磨),食鹽,芎藭(搗碎成粉末),松脂(研磨成粉),以上材料等量混合。
上五味先搗食鹽。次下四味杵勻。即塗於蠟紙上。有病者先灸百會三壯訖。將蠟紙藥於灸處貼之。日一易。得膿血出效。
白話文:
-
首先把五種藥材搗碎成粉末,再把鹽加入搗勻。
-
然後再加入其餘四種藥材,搗勻成糊狀。
-
將藥糊均勻塗抹在蠟紙上。
-
患者先灸百會穴三壯,然後將塗有藥物的蠟紙貼在灸處。
-
每天更換一次藥紙,直到膿血排出,症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