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十五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十五 (5)

1. 腦風

論曰內經謂風氣循風府而上。則為腦風。夫風生高遠。始自陽經。然督脈陽維之會。自風府而上至腦戶。腦戶者。督脈足太陽之會也。又太陽之脈。起於自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今風邪客搏其經。稽而不行。則腦髓內弱。故項背怯寒。而腦戶多風冷也。

白話文:

原文說《內經》提到風氣沿著風府循行,就會變成腦風。風的性質是生長在高遠的地方,起點在陽經。督脈和陽維脈相會,從風府直達腦戶。腦戶是督脈和足太陽經相會的地方。足太陽經脈起源於內眥,向上到額頭、交巔,再向上通過絡脈到腦部。現在如果風邪侵襲了其經脈,阻滯不能通行,就會導致腦髓虛弱。所以,項背部感到畏寒,腦戶也會感覺風冷。

治腦風邪氣留客。頭痛甚者。神聖散

麻黃(去根節),細辛(去苗葉),乾蠍(半生半炒),藿香葉(各半兩)

白話文:

麻黃(去除根和節)、細辛(去除莖葉)、乾蠍子(一半生曬、一半炒熟)、藿香葉(各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薄荷酒或荊芥湯。調下二錢匕。日三服。荊芥茶下亦得。兼治婦人血風。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搗碎成散劑。用水、薄荷酒或荊芥湯送服,每日三次,每次二錢。也可以用荊芥茶送服。此方還可以用於治療婦女的月經失調。

治腦風頭痛甚者。必捷散

白花蛇(酒浸三宿去皮骨炙二兩),蒺藜子(炒去角),蔓荊實(酒浸一宿焙各一兩),白附子(五枚酒浸一宿切作片子炒乾),蓽澄茄(二十枚)

白話文:

  1. 白花蛇(用酒浸泡三晚,去皮、骨,烤乾,取二兩)

  2. 蒺藜子(炒過,去除角刺)

  3. 蔓荊實(用酒浸泡一晚,焙乾,各取一兩)

  4. 白附子(取五枚,用酒浸泡一晚,切成薄片,炒乾)

  5. 蓽澄茄(取二十枚)

上五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用薄荷自然汁。和溫酒半盞調下。食後服。

治腦風邪氣留連。頭痛不已。石膏散

石膏(火煅研),天南星(炮),白殭蠶(炒)

上三味。等分。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蔥白二寸。臘茶一錢。同煎湯。連蔥點頓服。良久再服。

白話文:

將以上三味中藥材各取等量,搗碎研磨成散劑。每次服用二錢匕,搭配二寸蔥白和一錢臘茶一起煎煮成湯。連同蔥花一起趁熱服用。間隔一段時間後再服用一次。

治腦風頭痛。連眼目緊急。肢體拘急疼痛。清神散

芎藭(二兩),莎草根(炒去毛三兩),石膏(研一兩),龍腦(研一分)

上四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用荊芥臘茶清調下。食後服。

治腦風頭痛難任。時瘥時發。石膏菊花散

石膏(研飛過一兩),天南星(炮一兩半),白殭蠶(一兩炒),甘菊花(一兩),甘草(炙銼三分)

白話文:

  • 石膏:一兩,研磨成細粉。

  • 天南星:一兩半,炮製。

  • 白殭蠶:一兩,炒熟。

  • 甘菊花:一兩。

  • 甘草:三分,炙黃切碎。

上五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臘茶調下。食後服。

治風邪客於腦。頭痛至甚。太一麝香湯

烏頭(生用一兩),細辛(去苗葉二兩),新茶芽(二兩)

上三味。㕮咀。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半。入真麝香一捻。同煎八分。去滓熱服。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材,研磨成細末,像麻豆一樣。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杯半,加入真麝香少許,一起煎煮到八分,去渣,熱飲。

治腦風頭痛時作。及偏頭痛。地骨皮散

地骨皮(一分),荊芥穗(二兩),石膏(研飛過二兩),白花蛇(酒浸炙去皮骨),天南星(漿水煮軟切焙各一兩)

白話文:

地骨皮(一分),荊芥穗(二兩),石膏(研磨至粉末狀,二兩),白花蛇(用酒浸泡,炙烤去除皮和骨頭),天南星(用漿水煮軟,切片,烘焙,各一兩)

上五味。搗研為散。每服一錢匕。入臘茶一錢。湯點服。食後臨臥。

治腦風頭痛久不瘥。桂心羌活丸

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麻黃(去根節),白殭蠶(炒),防風(去叉),枳殼(去瓤麩炒),烏蛇(酒浸去皮骨炙),苦參酸棗仁(炒),烏頭(炮裂去皮臍),犀角(鎊),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龍骨,郁李仁(去皮研),人參(等分)

白話文:

  • 桂桂(去除粗皮)

  • 白茯苓(去除黑皮)

  • 麻黃(去除根和節)

  • 白殭蠶(炒熟)

  • 防風(去除分叉)

  • 枳殼(去除果肉,炒熟)

  • 烏蛇(用酒浸泡,去除皮和骨,烤熟)

  • 苦參

  • 酸棗仁(炒熟)

  • 烏頭(炮裂,去除皮和肚臍)

  • 犀角(研磨成粉末)

  • 羌活(去除蘆頭)

  • 獨活(去除蘆頭)

  • 龍骨

  • 郁李仁(去除皮,研磨成粉末)

  • 人參(與其他藥材等量)

上一十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熱酒下。

治腦風頭痛吹鼻。穀精草散方

穀精草(末),銅綠(研各一錢),硝石(半錢研)

上三味。搗研和勻。每用一字。吹入鼻內。或偏頭疼。隨病左右吹鼻中。

治風邪循風府上至腦戶。為腦風頭痛。白附子散

附子(生用),白朮天麻白芷(各一兩),防風(去叉),蘆薈(各半兩),丹砂(研一分),龍腦(研少許),麝香(研少許)

白話文:

白附子(生的),白朮,天麻,白芷(各一兩),防風(去掉根叉),蘆薈(各半兩),丹砂(研磨成細粉,一分),龍腦(研磨成細粉,少許),麝香(研磨成細粉,少許)

上九味。先將白附子等搗羅為末。次將丹砂等研細。同前件藥末拌勻。瓷器中盛。早晚每服一錢匕。用薄荷汁少許。溫酒一盞調下。

白話文:

總共九味藥材。先將白附子等藥材搗碎成粉末。接著將丹砂等藥材研磨成細粉。將這些粉末與前述藥材混合均勻。將藥粉盛裝在瓷器容器中。早晚各服用一錢的劑量。加入少許薄荷汁。用溫酒一盞送服。

治腦風鼻息不通。不聞香臭。或鼻流清涕、多嚏。肩項拘急。頭目昏痛。風府怯寒。通關散

白話文:

治療中風引起的鼻子不通氣,聞不到香味或臭味。或者鼻子流清鼻涕和頻繁打噴嚏。肩膀和頸部僵硬痠痛,頭部和眼睛昏沉疼痛。後腦勺部位感覺寒冷。

通關散配方:

  • 細辛3克
  • 白芷6克
  • 川芎9克
  • 荊芥12克
  • 防風6克
  • 羌活6克
  • 天麻12克
  • 蒼耳子3克
  • 川烏3克
  • 草烏1.5克
  • 附子18克
  • 麝香0.6克
  • 研為細末,每次3克,每日3次,溫水送服。

原蠶蛾(瓦上炒令黃),白附子(炮),苦參,益智(去皮),蒺藜子(炒去角),干薄荷(各一兩)

白話文:

  • 原蠶蛾(在瓦片上炒到發黃)

  • 白附子(炮製)

  • 苦參

  • 益智(去皮)

  • 蒺藜子(炒去角)

  • 幹薄荷(各一兩)

上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下。日三服。

治男子腦風頭腦俱痛。及中風語澀。手足無力。烏金煎

黑豆(五合淨淘),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荊芥(去梗各一兩)

上四味。粗搗篩。以水一斗。煎至一升。更入無灰酒半升。和令勻。再煎令沸去滓。盛於瓷器中。每服一合。溫酒及薄荷茶調下。不計時服。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粗略搗碎篩選。以一斗水煎煮至一升。再加入半升無灰酒,攪拌均勻。再次煎煮至沸騰,去除渣滓。盛放在瓷器中。每次服用一合,用溫酒或薄荷茶送服。不限時間,隨時服用。

治腦風邪氣留客。頭痛久不已。香芎散

芎藭,荊芥穗,白芷,槐蛾,莎草根(炒去毛),甘草(炙銼)

上六味。等分。搗羅為散。茶酒調下一錢匕。日三服。

治腦風頭痛至甚。芎香散

芎藭,藿香葉,黃耆(銼焙),天麻(各一兩),槐花(炒二兩),蔓荊實,白芷(各半兩),木香,甘草(炙銼各一分)

白話文:

芎藭、藿香葉、黃耆(切碎並烘烤)、天麻(各一兩),槐花(炒熟,二兩),蔓荊實、白芷(各半兩),木香、甘草(切碎並烤熟,各一分)

上九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荊芥茶或溫酒調下。

治腦風頭痛、吹鼻。點頭散

細辛(去苗葉),高良薑,瓜蒂(各一分),硝石(半兩)

上四味。搗研為細散。每用新水。滿含一口。㗜藥半字、入鼻中。良久即定。

治腦風頭痛。吹鼻。桂辛散方

桂(去粗皮),蓽茇,細辛(去苗葉)

上三味。等分。搗羅為散。每用一字。先滿含溫水一口。即㗜藥於鼻中。偏頭痛。隨痛左右用之。

治腦風頭痛不可忍。遠志散

遠志(去心不拘多少)

上一味。搗羅為細散。每用半字。先含水滿口。即㗜藥入鼻中。仍揉痛處。

治頭風腫癢。腦熱生瘡。目暗赤痛。摩頂立成膏

蓮花(研二朵),青黛(研四兩),龍腦(研一兩半),石膏(研一兩),麝香(研一兩半),芒硝(研),硝石(研各二兩),凝水石(研),朴硝(研各一兩),桑寄生(五兩),蓮子草(三兩)白楊木皮(銼二兩)

白話文:

  • 青蓮花(兩朵研磨成粉)

  • 青黛(四兩研磨成粉)

  • 龍腦(一兩半研磨成粉)

  • 石膏(一兩研磨成粉)

  • 麝香(一兩半研磨成粉)

  • 芒硝(研磨成粉)

  • 硝石(各兩兩研磨成粉)

  • 凝水石(研磨成粉)

  • 朴硝(各一兩研磨成粉)

  • 桑寄生(五兩)

  • 蓮子草(三兩)

  • 白楊木皮(切碎成兩兩)

上一十二味。以水三升。先煎桑寄生蓮子草白楊皮。濾去滓。再煎下朴硝凝水石硝石。減火微煎。候凝取出。曝乾細研。入諸藥等。再研令勻。以密器盛。每用二錢。以生麻油研熟。下清水五匙更研。候如粥。用少許於前頂連囟百會兩鬢處。塗摩數百遍。能引散熱毒氣。一方去青蓮花。用鹽綠。

白話文:

上述十二種藥物,加水三升。先將桑寄生、蓮子、草白楊皮煎煮。濾去藥渣。再將朴硝、凝水石、硝石煎煮。減小火候,慢慢煎煮。等到凝固後取出。曬乾後研磨成細粉。加入其他藥物一起研磨,使其均勻。用密閉的容器盛放。每次使用二錢。用生麻油研磨至均勻。加入清水五匙,繼續研磨。等到像粥一樣。取少許塗抹在前額、囟門、百會穴、兩鬢處。塗抹數百遍。可以引散熱毒之氣。另一種方法是去掉青蓮花,用鹽代替。

治風痰上壅。頭昏時痛。鼻出清涕。語聲不出。咽喉不利。咳嗽涎喘。頭目熻赤。肌肉蠕動。癢如蟲走。清神志。明耳目。生犀香芎丸

白話文:

治療風痰上壅。頭暈時常疼痛。流鼻涕且清稀,說話聲音出不來。咽喉不利索。咳嗽多痰、氣喘。頭目赤紅。肌肉抽動。皮膚奇癢,如同蟲在爬動。清神志。明耳目。

生犀香芎丸方:

  • 生犀角:10克
  • 香附:10克
  • 川芎:10克
  • 荊芥:10克
  • 薄荷:10克
  • 甘草:10克
  • 陳皮:10克
  • 茯苓:10克
  • 白朮:10克
  • 澤瀉:10克
  • 當歸:10克
  • 川芎:10克
  • 細辛:6克
  • 蒼耳子:6克

將上述藥物研成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0丸,一日2次,開水送服。

生犀(半兩鎊),荊芥穗(十五兩),細辛(去土葉十兩),白芷(十兩),香附子(二十兩炒),龍腦薄荷葉(五兩),甘草(炙五兩),芎藭(半兩)

白話文:

犀牛角(100克),荊芥穗(750克),細辛(去掉泥土和葉子,500克),白芷(500克),香附子(炒過的,1000克),龍腦薄荷葉(250克),甘草(炙過的,250克),川芎(25克)

上八味。同搗羅為末。水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生薑湯下。不計時候。

白話文:

將以上八種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水和麵粉煮成糊狀,然後將藥末加入麵糊中,製成如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生薑湯送服。不限服用時間。

治腦風氣鼓。或膈痰氣逆。上衝於頭。令頭旋暈。羌活丸

羌活(去蘆頭米泔浸一宿切焙二兩半),白蒺藜子(炒去角),芎藭,乾雞蘇(各二兩),白殭蠶(去頭觜炒一兩)

白話文:

  • 羌活(除去蘆頭,用米泔水浸泡一晚,切片並焙乾,使用二兩半)

  • 白蒺藜子(炒熟後去除角刺)

  • 芎藭(使用二兩)

  • 乾雞蘇(使用二兩)

  • 白殭蠶(去除頭和嘴,炒熟後使用一兩)

上五味。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彈子大。荊芥茶嚼下一粒。不拘時候。入龍腦麝香尤佳。

治腦風鼻息不通。清涕流出。及諸風疾。何首烏丸

何首烏(去黑皮三兩),芍藥(一兩),桂(去粗皮),烏頭(炮裂去皮臍),芎藭,甘草(炙銼),藁本(去苗土),甘松,羌活(去蘆頭),天麻,陳橘皮(湯浸去白焙),縮砂蜜(去皮各二兩),墨(煅存性一分)

白話文:

  • 何首烏(去除黑皮,三兩)

  • 芍藥(一兩)

  • 桂皮(去除粗皮)

  • 烏頭(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肚臍)

  • 芎藭

  • 甘草(炙烤切碎)

  • 藁本(去除葉和根部的泥土)

  • 甘松

  • 羌活(去除莖節)

  • 天麻

  • 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烘烤)

  • 縮砂蜜(去除皮,各兩)

  • 墨(煅燒,保留其特性,一分)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薄荷蔥酒嚼下。

治腦風鼻息不通。時出清涕。項背拘急。久成眩暈。芎連散

芎藭,連翹,羌活(去蘆頭),柴胡(去苗),防風(去叉),黃芩(去黑心),木賊(去節),荊芥穗,甘菊花旋覆花(各半兩),地骨皮(一兩),甘草(炙銼),石膏(搗研各二兩)

白話文:

芎藭、連翹、羌活(去除蘆頭)、柴胡(去除苗)、防風(去除叉)、黃芩(去除黑心)、木賊(去除節)、荊芥穗、甘菊花、旋覆花(各半兩)、地骨皮(一兩)、甘草(炙烤並切碎)、石膏(搗碎研磨各二兩)。

上一十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淡竹葉湯調下。食後臨臥日三服。

白話文:

以上十三味藥材,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淡竹葉湯送服。飯後半小時和睡前服用,一天三次。

治腦風頭旋。噁心昏悶。發歇不定。摩頂油

蓮子草(五六月收),梔子葉,生麥門冬生地黃,吳藍(五味並搗取汁各三升),連翹,秦艽(去苗土),甘草(銼),防風(去叉),細辛(去苗葉),地骨皮大青紫草茸紫蘇子葉(各一兩)

白話文:

  • 蓮子草(五、六月採收)

  • 梔子葉

  • 生麥門冬

  • 生地黃

  • 吳藍(以上五種藥材搗碎後,取三升的汁液)

  • 連翹

  • 秦艽(去除根部的泥土)

  • 甘草(切碎)

  • 防風(去除枝叉)

  • 細辛(去除根部和葉子)

  • 地骨皮大青

  • 紫草茸

  • 紫蘇子葉(以上各一兩)

上一十四味。除前五味汁外。粗搗篩。用絹袋盛。同五味汁。煎減半。去滓澄清後。入生麻油一升。和勻重煎。又減半。收入瓶內二七日。細研馬牙硝四兩攪勻。每用量多少。摩頂上。

白話文:

以上十四種藥材,除了前面五種藥材的汁液以外,將剩下的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用絲綢袋子盛放。然後將絲綢袋子與前面五種藥材的汁液一起煎煮,煎到藥液減少一半後,將藥渣去除,澄清過濾後,加入生麻油一升,混合均勻後再次煎煮,直到藥液又減少一半。然後將藥液裝入瓶子中,放置二至七天。之後加入研磨成細末的馬牙硝四兩,攪拌均勻。每次使用時,取適量藥液塗抹在頭頂上。

治腦風鼻息不通。時流清涕。多嚏不已。白附子丸

白附子(三錢),龍腦(研一錢),麝香(研一錢),蠍梢(微炒七枚),天南星(炮一兩),白殭蠶(微炒一錢),凝水石(煅過研一兩半)

白話文:

白附子(三錢):具有補腎壯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腰膝痠痛、風寒痺痛等症狀。

龍腦(研一錢):具有開竅醒神、止痛消腫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頭痛、牙痛、中風昏迷等症狀。

麝香(研一錢):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中風昏迷、心絞痛、閉經痛經等症狀。

蠍梢(微炒七枚):具有祛風止痙、鎮痛消腫的作用,常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坐骨神經痛等症狀。

天南星(炮一兩):具有祛痰止咳、化瘀止痛、消腫解毒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咳嗽、氣喘、跌打損傷等症狀。

白殭蠶(微炒一錢):具有平肝熄風、鎮痙止痛的作用,常用於治療癲癇、驚厥、風濕性關節炎等症狀。

凝水石(煅過研一兩半):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癤腫毒、咽喉腫痛等症狀。

上七味。除凝水石外。搗研為末。再同和勻。入白蜜不拘多少。研令如稀餳狀。入白麵糊半匙頭許。然後將凝水石末旋入。以干可和丸。如雞頭大。於凝水石末中。留少許為衣。慢火焙乾。每服一丸細嚼。薄荷熟水下。茶清亦得。食後服。

白話文:

(上藥七味,除了凝水石,都先搗成粉末,再將藥粉和勻,加入適量的白蜂蜜,調成稀糊狀。再加入半匙的白麵糊,然後再將研磨好的凝水石粉末分批加入,慢慢揉搓成丸,丸的大小就像雞頭那麼大。將做好的藥丸晾乾,然後把剩下的凝水石粉末留著做藥丸的外衣,用小火將藥丸烘乾。每次服用一粒藥丸,嚼碎後,用薄荷水送服。也可以用茶水送服藥丸。在飯後服用。)

治腦風鼻息不通。或流清涕多嚏。芎藭湯方

芎藭(二兩),細辛(去苗葉),黃芩(去黑心各一兩),荊芥穗(二兩),甘草(炙銼半兩)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薄荷七葉。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腦壅頭痛。吹鼻散

蘆薈(研),龍腦(研),瓜蒂(搗),硝石(研)

上四味。等分為末。每用一豆許。吹之神驗。

治腦風頭痛。鼻息不通。或流清涕。多嚏不已。勝金散

荊芥穗,薄荷葉(各四兩),木賊(去節二兩),蛇蛻(二條微炙)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茶清調下。食後日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