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十四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十四 (6)

1. 風邪

論曰風邪中人。以腑臟虛而心氣不足也。人以氣血營衛為正。以風氣外至為邪。腑臟虛而心氣不足。則風邪乘虛而干之。經言病有五邪。而中風居其一。此之謂也。又曰。風者善行而數變。故其發不自覺知。狂惑妄言。悲喜無度。乃其證也。

治風邪入臟。心虛氣不足。夢寐驚恐。紫石英丸方

白話文:

古文:論曰風邪中人。以腑臟虛而心氣不足也。人以氣血營衛為正。以風氣外至為邪。腑臟虛而心氣不足。則風邪乘虛而幹之。經言病有五邪。而中風居其一。此之謂也。又曰。風者善行而數變。故其發不自覺知。狂惑妄言。悲喜無度。乃其證也。

中篇討論風邪侵襲人的原因。是因為臟腑虛弱,心氣不足。人體以氣血運行,衛氣保護為正氣。以外來的風氣為邪氣。臟腑虛弱,心氣不足,則風邪就會乘虛而入,侵襲人體。經典中說疾病有五種邪氣,而中風是其中之一。這就是所說的。風的特性是善於流動而且變化多端,所以它的發作讓人難以察覺。因此狂躁、迷惑、胡言亂語、悲傷喜悅沒有節制等都是風病的證狀。

紫石英(研一兩),海蛤,白茯苓(去黑皮),白石英(研),菖蒲,杏仁(去雙仁尖皮熬),石硫黃(研),遠志(去心),阿膠(炙令燥),卷柏(去土炒),鐵精(研),細辛(去苗葉),牛黃(研各半兩),麥門冬(去心焙),當歸(切焙),大豆黃卷,生銀(銼屑),大黃(蒸三遍炒),鍾乳粉,肉蓯蓉(酒浸切焙),乾薑(各一兩一分),白朮,白蘞,前胡(去蘆頭各一分),大棗(去核炒乾二十枚),人參,防風(去叉),山芋,石膏(碎研),赤芍藥,桔梗(去蘆頭炒),柏子仁,烏頭(炮裂去皮臍),桂(去粗皮),熟乾地黃(焙),甘草(炙各三分)

白話文:

紫水晶(研磨成粉末,重一兩),海蛤,白茯苓(去黑皮),白石英(研磨成粉末),菖蒲,杏仁(去除雙仁尖皮後熬煮),石硫磺(研磨成粉末),遠志(去除中心),阿膠(炙烤至乾燥),卷柏(去泥土後炒製),鐵精(研磨成粉末),細辛(去除莖葉),牛黃(研磨成粉末,各半兩),麥門冬(去除中心後烘乾),當歸(切片後烘乾),大豆黃卷,生銀(銼成碎片),大黃(蒸過三遍後炒製),鍾乳粉,肉蓯蓉(浸泡於酒中後切片烘乾),乾薑(各一兩一分),白朮,白蘞,前胡(去除蘆頭,各一分),大棗(去核後炒乾,二十枚),人參,防風(去除叉枝),山藥,石膏(研磨成碎片),赤芍藥,桔梗(去除蘆頭後炒製),柏子仁,烏頭(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肚臍),桂皮(去除粗皮),熟乾地黃(烘乾),甘草(炙烤,各三分)

上三十六味。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食前。用粥飲下十丸。日二服。

治風邪驚悸。恍惚悲傷。或夢寐不安。鎮心丸方

白話文:

用上三十六種藥材,搗碎成細末,用蜂蜜和丸,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空腹飯前服用十丸,用粥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遠志(去心一兩一分),鐵精,杏仁(去皮尖雙仁者炒),芎藭,麥門冬(去心焙),牡蠣(各一兩半),龍齒(研),白茯苓(去黑皮各二兩),防風(去叉),當歸(切焙),人參,鬼臼,白朮,生乾地黃,丹參,桔梗(去蘆頭炒),甘草(炙各一兩一分),紫菀(去土),卷柏(去土),山茱萸,桂(去粗皮),乾薑(炮),防己,白蘞,羚羊角(鎊各一兩),牛黃(別研半兩),麝香(別研三分),銀箔(四百片別研),虎睛(一對酒浸炙令黃別研)

白話文:

遠志(去心一兩一分),鐵精,杏仁(去皮尖雙仁者炒),芎藭,麥門冬(去心焙),牡蠣(各一兩半),龍齒(研),白茯苓(去黑皮各二兩),防風(去叉),當歸(切焙),人參,鬼臼,白朮,生乾地黃,丹參,桔梗(去蘆頭炒),甘草(炙各一兩一分),紫菀(去土),卷柏(去土),山茱萸,桂(去粗皮),乾薑(炮),防己,白蘞,羚羊角(鎊各一兩),牛黃(別研半兩),麝香(別研三分),銀箔(四百片別研),虎睛(一對酒浸炙令黃別研)

  • 遠志(去心一兩一分)
  • 鐵精
  • 杏仁(去皮尖雙仁者炒)
  • 芎藭
  • 麥門冬(去心焙)
  • 牡蠣(各一兩半)
  • 龍齒(研)
  • 白茯苓(去黑皮各二兩)
  • 防風(去叉)
  • 當歸(切焙)
  • 人參
  • 鬼臼
  • 白朮
  • 生乾地黃
  • 丹參
  • 桔梗(去蘆頭炒)
  • 甘草(炙各一兩一分)
  • 紫菀(去土)
  • 卷柏(去土)
  • 山茱萸
  • 桂(去粗皮)
  • 乾薑(炮)
  • 防己
  • 白蘞
  • 羚羊角(鎊各一兩)
  • 牛黃(別研半兩)
  • 麝香(別研三分)
  • 銀箔(四百片別研)
  • 虎睛(一對酒浸炙令黃別研)

上二十九味。搗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食後酒下二十丸。稍加至三十丸。日再服。

白話文:

遠志去除心,取一兩一分。

鐵精。

杏仁去除皮尖,取雙仁者炒。

芎藭。

麥門冬去除心,焙乾。

牡蠣各取一兩半。

龍齒研成粉末。

白茯苓去除黑皮,各取二兩。

防風去除叉枝。

當歸切片後焙乾。

人參。

鬼臼。

白朮。

生乾地黃。

丹參。

桔梗去除蘆頭,炒乾。

甘草炙烤,各取一兩一分。

紫菀去除泥土。

卷柏去除泥土。

山茱萸。

桂皮去除粗皮。

乾薑炮製。

防己。

白蘞。

羚羊角鎊成片,各取一兩。

牛黃研磨成粉末,取半兩。

麝香研磨成粉末,取三分。

銀箔取四百片,研磨成粉末。

虎睛一對,用酒浸泡後炙烤至黃色,研磨成粉末。

以上二十九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用煉蜜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每次飯後用酒送服二十丸,逐漸增加至三十丸。每日服用兩次。

治風邪夢寐涕泣。妄有所見。惡聞人聲。體中酸削。乍寒乍熱。腰脊強痛。腹中拘急。不欲飲食。或因疾病後。勞動不節。婦人產後。月經不利。時下青黃赤白。體羸瘦。小便不利。頭面發熱。鱉甲湯方

白話文:

治療由風邪引起的夢魘、流涕、哭泣,出現幻覺,厭惡聽到人聲,身體酸軟無力,忽冷忽熱,腰背疼痛,腹部緊繃、疼痛,不想吃東西。有時因患病後,勞累過度引起的。產後婦女,月經不順時,時常出現大便青、黃、赤、白等不同顏色。身體虛弱消瘦,小便困難,發熱。

鱉甲湯方:

  • 鱉甲
  • 牡蠣
  • 茯苓
  • 白朮
  • 陳皮
  • 半夏
  • 甘草
  • 生薑
  • 大棗

鱉魚甲(七枚炙),凝水石(碎),桂(去粗皮),白茯苓(去黑皮),防風(去叉),白薇,知母(各四兩),麻黃(去根節湯煎掠去沫焙一兩半),黃芩(去黑心三兩),甘草(炙),芍藥,白朮(各二兩一分),貝母(去心六兩一分),石膏(大如雞子一塊碎)

白話文:

烏龜的外殼(七塊烤至微焦),凝結的水晶石(敲碎),桂皮(去掉粗糙的外皮),白色的茯苓(去掉黑皮),防風(去掉分叉的根),白色薇菜,知母(各四兩),麻黃(去根切段,用湯煎煮,去除泡沫,烘焙,共一兩半),黃芩(去黑心,共三兩),甘草(烘烤),芍藥,白朮(各二兩一分),貝母(去心,共六兩一分),石膏(有大雞蛋大小,共一塊切碎)

上一十四味㕮咀。每服五錢匕。以水一盞半。煎取七分去滓。適寒溫服。日一。病與藥相當。即下積滯。如牛脂、榆莢、蝌蚪、蝦蟆之類為驗。

治丈夫婦人心風癲邪。桑螵蛸丸方

白話文:

把以上十四味藥物搗碎成粉末。每次服用五錢,用一杯半的水煎煮,煎至藥液剩下七分,過濾藥渣,趁冷熱適中時服用。每天服用一次,如果藥物與疾病相適應,就會排出積滯。排出的積滯類似牛脂、榆莢、蝌蚪和蟾蜍一類的東西。

桑螵蛸(四十九枚醋浸炙令焦黃色),酸棗仁,菖蒲(石上者),阿魏(研),麝香(研),丹砂(研),蛇黃(煅醋淬研各一分)

白話文:

  • 桑螵蛸:49 枚,用醋浸泡後烤至焦黃色。

  • 酸棗仁:適量。

  • 菖蒲:生長在石頭上的,適量。

  • 阿魏:研磨成粉,適量。

  • 麝香:研磨成粉,適量。

  • 丹砂:研磨成粉,適量。

  • 蛇黃:煅燒後用醋淬火,然後研磨成粉,適量。

上七味。搗研為細末。麵糊丸如小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食後生薑薄荷湯下。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加入麵糊,做成小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在飯後用生薑和薄荷一起熬煮的藥湯送服。

治風邪入心臟。忽心痛驚恐。小腸微痛。乍寒乍熱。心中悶。面色青赤。虛勞邪氣。人參飲方

白話文:

治療風邪進入心臟的方劑。突然感到心痛和恐懼。小腸隱隱作痛。時而覺得寒冷,時而覺得發熱。心中感到鬱悶,臉色青紅交加。身體虛弱,邪氣入侵。採用人參飲方。

人參,乾薑(炮),麻黃(去節煎掠去沫焙乾),獨活(去蘆頭),當歸(切焙),芎藭,石膏(碎)秦艽(去苗土各二兩),附子(炮裂去臍皮一枚),桂(去粗皮三分),防風(去叉一兩一分),黃芩(去黑心一兩),白朮,細辛(去苗葉各三分),杏仁(去雙仁皮尖炒四十枚),赤芍藥(半兩),甘草(炙二兩)

白話文:

人參、乾薑(炒製過的)、麻黃(去節煎煮撈起泡沫焙乾)、獨活(去蘆頭)、當歸(切片焙乾)、芎藭、石膏(研碎)、秦艽(去苗土各二兩)、附子(炮裂去臍皮一枚)、桂皮(去粗皮三分)、防風(去叉一兩一分)、黃芩(去黑心一兩)、白朮、細辛(去苗葉各三分)、杏仁(去雙仁皮尖炒四十枚)、赤芍藥(半兩)、甘草(炙二兩)

上一十七味。銼如麻豆。每服二錢匕。以水一盞。煎至六分。空心去滓溫服。

治心經風邪。消化痰涎。清利頭目。人參太乙丹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七種藥材,研磨成如麻豆大小的顆粒。每次服用兩錢的量,用一杯水煎煮到剩下六分之五。空腹時去掉渣滓,溫熱服用。

治療心經受風邪侵擾,能消化痰涎,清除頭目不清。此為人參太乙丹的方子。

人參,酸棗仁(炒),山梔子仁,阿膠(炒令燥各半兩),甘草(微炙),天南星(牛膽制者各一兩),玄精石(研),麝香(研),龍腦(研各一分),丹砂(研三兩)

白話文:

人參,酸棗仁(炒)、山梔子仁,阿膠(炒至乾燥各半兩),甘草(稍微烤一下),天南星(用牛膽加工過的各一兩),玄精石(研磨),麝香(研磨),龍腦(研磨各一分),丹砂(研磨三兩)。

上一十味研。搗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小彈子大。以金箔為衣。每服一丸。食後荊芥湯嚼下。

治心經風邪。化上膈痰涎。乳香丹砂煎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味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和為丸狀,大小如小彈珠。用金箔包覆,每次服用一丸,飯後用荊芥湯送服。

乳香,鉛白霜,牛黃,丹砂,龍腦(各一分並別研),犀角(鎊別取細末再同上五味研令極細半兩),升麻末(炒三錢),大黃末(炒三錢)

上八味。拌勻。煉蜜和作劑。每服一皂子大。用溫薄荷湯化下。食後臨臥服。

白話文:

乳香、鉛白霜、牛黃、丹砂、龍腦(各研磨成一分並分別儲存),犀角(研磨成細末,再與上述五味一起研磨,使其極細,共半兩),升麻末(炒至三錢),大黃末(炒至三錢)。

治男子女人風邪多夢。悲愁憂恚。喜怒無常。或半年或數月復發。寄生散方

白話文:

治療男女因風邪侵襲而多夢、悲傷憂鬱、喜怒無常,症狀時發時止,反復發作,病程可能長達半年或數月。

處方:寄生散。

楊上寄生,白朮(各三兩),桂(去粗皮),茵芋,天雄(炮裂去臍皮),薊根,菖蒲,細辛(去苗葉),附子(炮裂去臍皮),乾薑(炮各一兩)

白話文:

楊上寄生、白朮各30公克,桂皮(去除粗皮後)、茵芋、天雄(炮裂去除肚臍周圍多餘的皮)、薊根、菖蒲、細辛(去除花苞和葉子)、附子(炮裂去除肚臍周圍多餘的皮)、乾薑(炮製)各15公克。

上一十味。搗羅為散。酒調下三錢匕。日三服。合時勿令婦人雞犬及病者家人見。

治風邪心熱神不安。黃芩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味藥材,研磨成粉末,用酒調和後服用三錢匙,每日三次。在製作期間,請避免讓婦女、雞狗,以及病人的家人看到。

此方治療風邪引發的心熱與神經不穩。黃芩湯方]

黃芩(去黑心一兩半),麥門冬(去心焙),白茯苓(去黑心各二兩),淡竹茹(三分),羚羊角(鎊),防風(去叉各一兩半),石膏(碎研三兩)

白話文:

黃芩(去除黑心,取一兩半),麥門冬(去除麥冬心,焙乾),白茯苓(去除黑心,各取二兩),淡竹茹(取三分),羚羊角(研末),防風(去除叉,各取一兩半),石膏(研碎,取三兩)

上七味。各搗研為末。每用六錢匕。以水二盞。煎取一盞半去滓。下朴硝一錢匕。食後分三服。如人行四五里一服。

治風邪。安心志。定魂魄。調心氣。穩眠睡。琥珀生犀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味藥材,分別搗碎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六錢匕(約18公克)。加入兩杯水,煎煮至剩下一杯半,去渣滓。加入朴硝一錢匕(約3公克)。飯後分三次服用。藥效通常會在步行四五里路後開始發揮。

琥珀(研),犀角(鎊各半兩),茯神(去木),人參,生乾地黃(焙),菖蒲(石上者),防風(去叉各一兩),遠志(去心),甘草(微炙各半兩)

白話文:

琥珀(研末),犀牛角(磨成粉末,各半兩),茯神(去掉木質部分),人蔘,生曬的熟地黃(烘焙),菖蒲(生長在石頭上的),防風(去掉分枝,各一兩),遠志(去掉心),甘草(微微烤炙,各半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治心虛風邪所乘。精神恍惚健忘方

鏵鐵(四斤久經用者)

白話文:

取上述九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使用三錢匕的份量。加水一碗,煎煮至剩六分滿,濾去藥渣,趁溫熱時服用,不拘時間。

治療因心臟虛弱而受風邪侵襲,導致精神恍惚、健忘的方子。

久經使用的鏵鐵四斤。

上一味。用炭火燒令赤。投水中。如此七遍。即堪打碎。如棋子大。以水二斗浸。經二七日。每服水一盞、日三。

白話文:

取這一味藥材,用炭火燒到紅熱,然後投入水中,這樣重複七次,就可以搗碎成像棋子大小的塊狀。用兩鬥水浸泡,經過十四天,每次服用時取一杯水煎煮,一日三次。

治風邪入心。心背俱痛。腹脅脹滿。或寒或熱。心中煩悶。進退無常。面色或青或黃。續命湯方

白話文:

1.治療風邪入侵心臟,導致前胸和背部都疼痛。

2.腹脅部脹滿,時而感到寒冷,時而感到炎熱。

3.心中煩悶,不能安寧,進退反復無常。

4.面色時而青,時而黃。

續命湯方:

配料:人參、麥門冬、五味子、甘草、黃芪、當歸、白芍、茯苓、山藥、澤瀉。

做法:將所有配料加入水中煮沸,小火燉煮30分鐘即可。

功效:補氣益血、養陰清熱、斂汗除煩。

麻黃(去節煎掠去沫焙一兩半),大棗(十枚去核),桂(去粗皮),防風(去叉),芎藭,細辛(去苗葉),甘草(炙銼),芍藥,人參,秦艽(去苗土),獨活(去蘆頭),黃芩(去黑心),防己(銼各一兩),乾薑(炮一兩一分),附子(炮裂去皮臍),白朮(各三分)

白話文:

  • 麻黃(切塊,用文火煎煮,去浮沫,焙乾,約一兩半)

  • 大棗(十顆,去核)

  • 桂枝(去粗皮)

  • 防風(去分叉)

  • 川芎

  • 細辛(去苗葉)

  • 甘草(炙烤,切成小塊)

  • 芍藥

  • 人參

  • 秦艽(去苗和泥土)

  • 獨活(去蘆頭)

  • 黃芩(去黑色心)

  • 防己(切成小塊,各一兩)

  • 乾薑(炮製,約一兩一分)

  • 附子(炮裂後,去皮和臍,共三分)

  • 白朮(各三分)

上一十六味。銼如麻豆。每用十錢匕。以水三盞。煎取二盞去滓。分溫三服。要汗並二服。相去如人行五里。再一服。服後更用熱生薑稀米粥投。汗出慎外風。如常服只空心午時臨臥各一服。

白話文:

上述的16味藥,研磨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10錢匕。以3茶杯的水煎煮,取2茶杯藥汁,去掉渣滓。分成溫熱的3次服用。服用後講究出汗,分兩次服藥,第一次和第二次的間隔時間如一個人走五里路那麼長。再服用最後一次。服藥後再喝熱的生薑稀飯。出汗後要注意避免外風。如果作為常規服用,只空腹服用,中午和臨睡前各服用一次。

治中風邪恍惚大棗。或狂走不定。如有鬼神。或身體強直。日夜常痛。口噤水漿不下。面目變色。甚者不認人。五邪菖蒲湯方

白話文:

治療中風引起的恍惚,可用大棗。或狂走不定,如見鬼神。或身體強直,日夜疼痛,口不能張,水漿不能下,面目變色,嚴重的甚至不認人。五邪(風、寒、暑、濕、燥)引起的菖蒲湯方。

菖蒲(九節者去須節米泔浸切焙),秦艽(去苗土),桂(去粗皮),當歸(切焙),禹餘糧(煅醋淬七遍),人參,附子(炮裂去皮臍),黃芩(去黑心),甘草(炙),遠志(去心),防風(去叉各半兩),龍骨(去土),赤石脂,白茯苓(去黑皮),芍藥,芎藭(各一兩),防己(二兩)

白話文:

菖蒲(九節者去除根須,用米泔水浸泡,切成薄片,焙乾),秦艽(去除苗和泥土),桂皮(去除粗糙的表皮),當歸(切片,焙乾),禹餘糧(煅燒,用醋淬火七次),人參,附子(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臍),黃芩(去除黑色心部),甘草(炙烤),遠志(去除心),防風(去除叉枝,各半兩),龍骨(去除泥土),赤石脂,白茯苓(去除黑色表皮),芍藥,芎藭(各一兩),防己(二兩)

上一十七味。銼如麻豆。每用十錢匕。以東流清水三盞。煎取二盞去滓。分三服。空心食前日三服。服藥後良久。方得吃食。其藥末密收。勿令透氣。

治中風邪虛悸恍惚悲傷。或夢寐不安。鎮心當歸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七種藥材,搗碎成麻豆大小。每次服用 10 錢匙。用東流清水三杯,煎煮至兩杯,去掉藥渣。分三次服用,空腹時在飯前服用。服用藥物後,過很久才能吃東西。藥末要密封保存,不要讓它透氣。

當歸(切焙),羚羊角(鎊各二兩),龍齒(碎三兩),茯神(去木四兩),人參(一兩),防風(去叉),芎藭,杏仁(湯退去皮尖雙仁炒各二兩),半夏(湯浸洗去滑七遍),生薑(與半夏同搗炒乾各四兩),桔梗(炒二兩),石膏(碎三兩),防己(銼二兩),桂(去粗皮一兩半)

白話文:

當歸(切片後烘烤)2兩,羚羊角(研成細末)2兩,龍齒(研碎)3兩,茯神(去除木頭部分)4兩,人參(1兩),防風(去除叉枝)2兩,芎藭2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尖,雙仁一起炒)2兩,半夏(用熱水浸泡,洗去滑膩7次)2兩,生薑(與半夏一起搗碎,炒乾)2兩,桔梗(炒至2兩),石膏(研碎)3兩,防己(切碎)2兩,桂枝(去除粗皮)1兩半。

上一十四味。粗搗篩。每用十錢匕。以水三盞。煎至二盞去滓。入竹瀝一合。更煎兩沸。分三服。每日空心午時夜臥。各一服。

白話文:

以上十四味藥材。將它們粗略搗碎,篩選後備用。每次使用十錢藥量,加入三杯水。煎煮到剩下兩杯水,將藥渣去除。加入一杯竹瀝,繼續煎煮兩次。將藥液分成三份。每天空腹,分別在中午和睡覺前各服用一份。

治中風邪狂惑。商陸丸方

商陸根(生去皮秤十二斤半)

白話文:

治療中風、邪氣、狂躁、迷惑。商陸丸的配方如下:

商陸根(生用,去皮,稱重十二斤半)

上一味。細切。以水一石。向東鍋灶內煎。減半去滓。更以緩火煎如膏。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熟水下十丸加至十五丸。合藥時勿令雞犬婦人見。未效漸加二十丸。至二十五丸。

白話文:

上述方劑。將藥材細細地切碎。加入一石水在向東的鍋竈內煎,等煮到一半時,去浮滓,再用慢火煎煮,使藥液濃縮如膏狀。可以做成藥丸,藥丸的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時,用溫水送服十丸,以後逐次增加到十五丸。在配製藥物時,不要讓雞、狗和婦女看見。如果沒有效果,可以逐漸增加到二十丸,至二十五丸。

治中風驚悸恍惚。大豆飲方

大豆(一升緊小者)

上一味。以水五升煮。去豆取汁五合。頓服汗出佳。

治風邪客於五臟。精神恍惚不寧。牛黃丸方

白話文:

治療中風、驚悸、恍惚。可以用大豆飲這個方子。

取一升緊實的小大豆,用水五升煮,去掉大豆,取汁五合,一次喝下,出汗效果最好。

治療風邪入侵五臟,精神恍惚不安,可以用牛黃丸這個方子。

牛黃(研一錢),地榆(三兩),白附子(炮三兩),丁香(半兩),麝香(研半字),黃耆(細銼二兩),雄黃(研水飛過一兩),天麻,羌活(去蘆頭),芎藭(各二兩)

白話文:

牛黃(研磨成一錢):具有清熱解毒、涼肝息風的作用。

地榆(三兩):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消炎的作用。

白附子(炮製過的,三兩):具有回陽救逆、補腎壯陽的作用。

丁香(半兩):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作用。

麝香(研磨成半字):具有開竅醒神、通絡止痛的作用。

黃耆(細細切碎,二兩):具有補氣升陽、益氣固表的作用。

雄黃(研磨過並經過水飛處理,一兩):具有殺蟲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

天麻(二兩):具有平肝熄風、止痛祛風的作用。

羌活(去掉蘆頭,二兩):具有祛風散寒、勝濕通絡的作用。

芎藭(二兩):具有活血行氣、鎮痛止痛的作用。

上一十味。將七味搗羅為細末。入研者三味和勻。以蜜水熬甘草成膏。和眾藥丸如櫻桃大。每服一丸。茶酒嚼下。

白話文:

以上是十種中藥材,其中七種要搗碎成細末,另外三種要研磨成粉,然後將所有藥材混合均勻。之後用蜂蜜水將甘草熬成膏狀,與其他藥材混合成丸狀,每個藥丸的大小如同櫻桃。每次服用一丸,用茶或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