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九十三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九十三 (6)

1. 治口齒灸刺法

勞宮穴,一名五里,在掌中動脈,灸三壯,主口中腥臭,甲乙經云:手心主脈之所流也。

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舌緩涎下,煩悶,取足少陰。

重舌,刺舌柱以䤵針。

上齒齲腫,目窗主之。

上齒齲痛惡寒,正營主之。

齒痛,灸外踝上高骨前,交脈上,七壯。

白話文:

勞宮穴,又稱五里穴,位於手掌中心動脈處,灸三壯可以治療口中有腥臭味。古代醫書記載,手掌中心是經脈匯聚的地方。

牙齒疼痛不喜歡喝冷水,就應該刺激足陽明經脈;牙齒疼痛喜歡喝冷水,就應該刺激手陽明經脈;舌頭無力,口水流出來,並且感到煩悶,就應該刺激足少陰經脈。

舌頭腫大,用細針刺舌頭中間。

上牙齒蛀牙腫痛,是由於目窗經脈所致。

上牙齒蛀牙疼痛怕冷,是由於正營經脈所致。

牙齒疼痛,可以在外踝骨上方高骨前方的交脈穴位灸七壯。

風牙疼逐左右,以繩量手中指頭,至掌後第一橫紋,折為四分,以度橫紋後當臂兩筋間,當度頭,灸三壯,隨左右灸之,兩側患,灸兩臂至驗,頰車顴窌,主口僻痛,惡風寒不可以嚼,水溝,主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口噤不開。

白話文:

牙齒腫痛,疼痛位置會左右交替。用繩子測量中指的長度,一直到手掌靠近手腕的橫紋。將這段長度分成四等分,用此長度測量手腕橫紋後,肌肉之間的凹陷處,並在此處灸三壯。以此方法,按疼痛左右位置進行灸治。牙齒兩邊疼痛,則灸兩臂相應部位,直至疼痛緩解為止。臉部顴骨、顴弓凹陷處,主治口部僵硬疼痛,怕冷不能咀嚼。嘴脣兩側的溝渠,主治嘴脣不閉合,不能說話,口不能張開。

重舌,灸行間,隨年壯,穴在足大趾岐中,二穴。

小兒重舌,灸在足踝上七壯,又灸兩足外踝上,三壯。

緊唇,灸虎口,男左女右七壯,又灸承漿三壯。

牙齒疼,灸兩手中指背第一節前有陷處,七壯,下火立愈。

小腸俞,主口舌乾,食飲不下。

耳門,主唇吻強,上齒齲痛。

口僻,刺大淵引而下之。

口中腥臭,勞宮主之。

口中下齒痛,惡寒䪼腫,商陽主之。

齒齲痛惡清,三間主之。

口僻,偏歷主之。

口齒痛,溫溜主之。

下齒齲,則上齒痛,腋門主之。

齒痛,四瀆主之。

上牙齒齲痛,陽谷主之(一作陽谿)。

齒齲痛,合谷主之。

齒齲痛,少海主之。

舌縱涎下煩悶,陰谷主之。

喉腫,胸脅支滿,灸尺澤百壯。

關衝穴,在手小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葉,灸三壯,普濟針灸經云:主喉痹舌卷口乾。

白話文:

舌頭腫大,灸行間穴,隨著年齡增長效果更好,此穴位於足大拇指與第二趾之間的凹陷處,共兩個穴位。

小孩舌頭腫大,灸足踝上七壯,再灸兩足外踝上三壯。

嘴唇緊閉,灸虎口穴,男性灸左手,女性灸右手七壯,再灸承漿穴三壯。

牙齒疼痛,灸兩手中指背第一節前凹陷處七壯,火氣消退即痊癒。

小腸俞穴,主治口舌乾燥,飲食不下的症狀。

耳門穴,主治嘴唇緊縮,上排牙齿龋齿疼痛的症狀。

口歪,刺大淵穴並向下牽引。

口中有腥臭味,勞宮穴主治。

下排牙齿疼痛,伴随恶寒发肿,商陽穴主治。

牙齿龋齿疼痛,厌恶清凉,三間穴主治。

口歪,偏歷穴主治。

口齿疼痛,溫溜穴主治。

下排牙齿龋齿,导致上排牙齿疼痛,腋門穴主治。

牙齿疼痛,四瀆穴主治。

上排牙齿龋齿疼痛,陽谷穴(或陽谿穴)主治。

牙齿龋齿疼痛,合谷穴主治。

牙齿龋齿疼痛,少海穴主治。

舌头伸出,口水流下,烦闷,阴谷穴主治。

喉咙肿胀,胸胁胀满,灸尺泽穴一百壯。

關衝穴,位于小手指末端,距离指甲角如韭叶长度,灸三壮,普濟針灸經記載:主治喉咙阻塞,舌头卷缩,口干。

2. 治失欠灸法

完骨二穴,在耳後入髮際四分,各灸三三壯,主失欠,甲乙經云:足太陽少陽之會也。

失欠頰車蹉,灸背第五椎,一日二七壯,滿三日,未瘥,灸氣衝二百壯,胸前喉下甲骨中是,亦名氣堂。

白話文:

完骨兩個穴位位於耳朵後方進入髮際四分的位置,各自施灸九次,主要治療打嗝,根據《甲乙經》記載:這是足太陽經和足少陽經的交會點。

對於打嗝、頰車錯位的情況,可以灸治背部第五椎骨,每天施灸十四次,連續三天,如果還未痊癒,則灸治氣衝穴兩百次,該穴位於胸前方喉結下方的凹陷處,又稱為氣堂。

通里二穴,主數欠,甲乙經云:手少陰絡在腕後一寸,走手太陽,各灸五壯,炷如半棗核大,又灸足內踝上三寸宛宛中,或三寸五分,百壯三報,此三陰交穴也。

白話文:

通裏穴和足三陰交穴,主治小便短少。甲乙經說:手少陰經的絡脈在腕後一寸的地方,與手太陽經相連接,各灸五壯,每壯如半棗核那麼大。另外,再灸足內踝上三寸的宛宛穴,或三寸五分,灸百壯,分三次灸完。這個穴位就是三陰交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