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九十二 (8)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九十二 (8)

1. 治痹灸刺法

骨痹舉節不用而痛,汗注煩心,取三陰之經補之。

風痹者,厥氣上攻腹,取陽之絡,視主病者,瀉陽補陰經也。

痹,會陰及太淵消濼照海主之。

骨痹煩滿,商丘主之。

足下熱,脛疼不能久立,濕痹不能行,三陰交主之。

足大趾搏傷,下車挃地,通臂指端傷為筋痹,解谿主之。

痹脛重,足跗不收跟痛,巨虛下廉主之。

脛疼足緩失履,濕痹足下熱,不能久立,條口主之。

膝寒痹不仁,痿不屈伸,髀關主之。

膚痛痿痹,外丘主之。

膝外廉痛,不可屈伸,脛痹不仁,陽關主之。

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筋急,陽陵泉主之。

寒氣在分肉間痛,上下痹不仁,中瀆主之。

腰脅相引痛急,髀筋瘛,脛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環跳主之。

風痹從足小趾起,脈痹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處,至陰主之。

白話文:

骨頭疼痛,關節腫脹,不能活動就感到疼痛,出汗而且心煩,要取三陰經來補益。

風寒引起的疼痛,寒氣上攻腹部,要取陽經的絡脈,觀察患者的病情,瀉掉陽經,補益陰經。

痹症,會陰、太淵、消濼、照海等穴位可以主治。

骨頭疼痛伴隨腹部脹滿,商丘穴可以主治。

腳底發熱,小腿疼痛,不能長時間站立,濕氣引起的疼痛不能走路,三陰交穴可以主治。

腳大拇指受傷,下車時腳尖著地,手臂指尖受傷都屬於筋痹,解谿穴可以主治。

小腿疼痛沉重,腳踝不能收縮,腳後跟疼痛,巨虛穴下緣可以主治。

小腿疼痛,腳部鬆軟,不能穿鞋,濕氣引起的疼痛,腳底發熱,不能長時間站立,條口穴可以主治。

膝蓋寒冷疼痛,失去知覺,痿軟不能屈伸,髀關穴可以主治。

皮膚疼痛,痿軟無力,外丘穴可以主治。

膝蓋外側疼痛,不能屈伸,小腿疼痛失去知覺,陽關穴可以主治。

大腿疼痛,牽連到膝蓋和股骨外側,失去知覺,筋絡緊繃,陽陵泉穴可以主治。

寒氣在肌肉之間疼痛,上下疼痛失去知覺,中瀆穴可以主治。

腰部和脅肋疼痛,大腿筋絡抽搐,小腿疼痛不能屈伸,疼痛失去知覺,環跳穴可以主治。

風寒引起的疼痛從腳小趾開始,脈絡疼痛上下傳播,伴隨胸脅疼痛,位置不定,至陰穴可以主治。

2. 治熱病灸刺法

黃帝治熱之穴,五十九腧,頭上五行,行五,謂督脈所過者,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共五穴為一行,兩旁各一行,謂五處承光通天絡卻玉枕各二,共十穴,又次兩旁各一行,謂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等各二,共十穴,凡二十五穴,以越諸陽之熱逆也。

白話文:

黃帝治熱的穴位,共有五十九個。

頭上五行,一共五穴,就是督脈經過的地方,包括上星、囟會、前頂、百會、後頂。

兩旁各一行,一共十個穴位,包括承光、通天絡、卻玉枕。

再往兩旁各一行,一共十個穴位,包括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等。

總共有二十五個穴位,用來疏通陽熱之邪逆的。

大柱膺腧,缺盆背腧,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大柱屬足太陽,膺腧即中府,屬手太陰,缺盆在肩上,屬手陽明,背腧即風門熱府,屬足太陽,氣街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八穴並屬足陽明經。

白話文:

大柱、膺腧、缺盆、背腧這八穴,用來瀉除胸中的熱氣,大柱穴屬於足太陽經,膺腧穴就是中府穴,屬於手太陰經,缺盆穴在肩上,屬於手陽明經,背腧穴就是風門、熱府穴,屬於足太陽經。

氣街、三里、巨虛、上廉、下廉這八穴,用來瀉除胃中的熱氣,這八個穴都屬於足陽明經。

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雲門系手太陰,髀骨即肩𩪰,系手陽明蹺脈之會,委中在膕中央,系足太陽,髓空即腰俞,系督脈。

白話文:

雲門穴、髃骨穴、委中穴、髓空穴這八個穴位,都可以用來清瀉四肢的熱,雲門穴是手太陰肺經的穴位,髀骨即肩𩪰指的是手陽明大腸經的穴位,委中穴在小腿後側正中,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髓空穴在腰俞穴,是督脈的穴位。

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謂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等各二,系足太陽經也,右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故熱病則刺之,又有刺熱之法,肝熱則刺足厥陰少陽,心熱則刺手少陰太陽,脾熱則刺足太陰陽明,肺熱則刺手太陰陽明,腎熱則刺足少陰太陽,凡熱病未發,但見赤色來,皆熱診也,在顏為心熱,在頤為腎熱,在鼻為脾熱,在左頰為肝熱,在右頰為肺熱,見赤當急色刺之,審其井滎經俞補之分,在則陰陽瀉陰,在陽則補陰瀉陽,刺熱之大法也,熱穴之外,別有遺法者,備載於後。

白話文:

五臟旁各五個俞穴,總共有十個俞穴,用來宣瀉五臟的熱氣。五臟旁的俞穴,又稱魄戶、神堂、魂門、意舍、志室等,皆位於足太陽經。上面說的五十九個穴位,都與左右的發熱相關,所以發熱時可以針灸這些穴位。此外,還有針灸發熱的其他方法,例如:肝熱時,可以針刺足厥陰少陽穴;心熱時,可以針刺手少陰太陽穴;脾熱時,可以針刺足太陰陽明穴;肺熱時,可以針刺手太陰陽明穴;腎熱時,可以針刺足少陰太陽穴。凡是熱病還沒發作時,如果出現臉色發紅的情況,都是熱證的診斷。臉色發紅出現在顏面,是心熱;出現在下巴,是腎熱;出現在鼻子,是脾熱;出現在左臉頰,是肝熱;出現在右臉頰,是肺熱。出現臉色發紅的症狀,應該立刻針灸治療。要仔細判別井穴、滎穴、經穴、俞穴,以及補法和瀉法的區別。如果熱證在陰經,就要瀉陰經,補陽經;如果熱證在陽經,就要補陰經,瀉陽經。這是針灸治療熱病的大原則。除了上面提到的穴位之外,還有一些其他的治療方法,記載在後文。

熱病汗不出,上星主之,先取譩譆,後取天牖風池,熱病汗不出而苦嘔煩心,承光主之。

熱病汗不出,天柱及風池商陽關衝液門主之。

傷寒熱盛煩嘔,大椎主之。

身熱頭痛,進退往來,神道主之。

熱病汗不出,上髓孔最主之。(千金云臂厥熱病汗不出皆灸刺之此穴可以出汗)

熱病頭痛引目外眥而急,煩滿汗不出,引頷齒面赤皮痛,懸顱主之。

熱病偏頭痛引目外眥,懸釐主之。

熱病胸中澹澹,腹滿暴痛,恍惚不知人,手清少腹滿,瘛瘲,心痞滿不得息,巨闕主之。

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中衝主之。

白話文:

發燒不流汗,可以用上星穴治療,先灸刺譩譆穴,再灸刺天牖、風池穴。如果發燒不流汗,還伴隨嘔吐、心煩,可以用承光穴治療。

發燒不流汗,可以用天柱、風池、商陽、關衝、液門穴治療。

傷寒發燒嚴重,伴隨嘔吐、心煩,可以用大椎穴治療。

發燒頭疼,反覆發作,可以用神道穴治療。

發燒不流汗,可以用上髓孔穴治療,特別是臂厥(手臂厥冷)發燒不流汗,可以用艾灸或針刺此穴,能幫助流汗。

發燒頭痛,疼痛延伸到眼角,心煩意亂,不流汗,伴隨脖子僵硬、面頰發紅、皮膚疼痛,可以用懸顱穴治療。

發燒頭痛,疼痛延伸到眼角,可以用懸釐穴治療。

發燒胸悶,腹部脹滿疼痛,神志不清,手掌冰冷,小腹脹滿,抽搐,心煩意亂,呼吸困難,可以用巨闕穴治療。

發燒心煩意亂,不流汗,手掌發熱,心痛,全身發熱,心煩意亂,舌根疼痛,可以用中衝穴治療。

熱病發熱,滿而欲嘔噦,三日以往,不得汗,怵惕,胸脅痛,不可反側,咳滿溺赤。大便血,衄不止,嘔吐,血氣逆,噫不止,嗌中痛,食不下,善渴,口中爛,掌中熱,勞宮主之。

白話文:

熱病發高燒,高到想惡心嘔吐,三天過去了,始終無法出汗。感到恐懼害怕,胸脅疼痛,不能翻身,咳嗽滿口吐血,大小便都是紅色的。大便帶血,鼻血不止,嘔吐帶血,逆氣上衝,老是打嗝,咽喉疼痛,吃不下飯,很渴,嘴巴爛了,手掌發熱疼痛,是勞宮穴在起作用。

熱病煩心善噦,胸中澹澹善動,間使主之。

傷寒寒熱頭痛,噦衄,肩不舉,溫留主之。

傷寒餘熱不盡,曲池主之。

熱病汗不出,脅痛不得息,頸頷腫,寒熱耳鳴,聾無所聞,陽谷主之。

熱病滿悶不得臥,太白主之。(千金云不得臥身重骨痛熱中少氣厥寒灸之熱去)

白話文:

發燒、心煩意亂、容易乾嘔,胸中空虛卻又跳動不安,這時可以針刺間使穴。

傷寒引起發燒、寒熱交替、頭痛、乾嘔、流鼻血、肩臂抬不起來,可以針刺溫留穴。

傷寒病後餘熱未消,可以針刺曲池穴。

發燒、汗出不來、脅肋疼痛難忍、脖子和下巴腫脹、寒熱交替、耳鳴、聽不見聲音,可以針刺陽谷穴。

發燒、胸悶難受、躺下就喘不過氣,可以針刺太白穴。如果身體沉重、骨頭疼痛、熱病發燒、氣息微弱、昏厥、怕冷,可以用艾灸太白穴,直到熱病退去。

熱病汗不出,善噫腹脹滿,胃熱譫言,解谿主之,初得病,或先頭痛身寒熱,或澀澀欲守火,或腰背強直,面目如飲酒狀,此傷寒初得一二日,但灸心下三處,第一處,去心下一寸,名巨闕,第二處,去心下二寸,名上脘,第三處,去心下三寸,名胃脘,各灸五十壯,然或人形大小不同,恐寸數有異,可繩度,隨其長短寸數最佳,取繩從心頭骨名鳩尾,頭度取臍孔中,屈繩取半,當繩頭名胃脘,又中屈半繩,更分為二分,從胃脘向上度一分,即是上脘,又上度取一分,即是巨闕,大人可灸五十壯,小兒三壯,亦隨年灸之,大小以意斟量,若病者三四日以上,宜先灸胸上二十壯,以繩度鼻正上盡髮際,中屈繩斷去半,便從髮際入發中,灸繩頭,又灸兩顳顬,又灸兩風池,又灸肝俞百壯,余處各二十壯,又灸太衝三十壯。

凡溫病可針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六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為災。

白話文:

熱病不出汗,善於打嗝肚脹,胃熱亂語,以解谿主治。剛開始發病時,或先頭痛全身發冷發熱,或乾澀而想靠近火源取暖,或腰背僵硬,臉色如同醉酒。這是傷寒剛發病一兩天,只要針灸心下三處,第一處,在心下一寸,名為巨闕;第二處,在心下二寸,名為上脘;第三處,在心下三寸,名為胃脘,各灸五十壯。然而,或人的體型大小不同,擔心寸數有差異,可以用繩子來度量,根據其長短來決定寸數最好,取繩子從鳩尾開始,頭度取臍孔中,將繩子屈曲取一半,繩頭就是胃脘,再次將繩子中屈一半,再分成兩分,從胃脘向上度一分,就是上脘;再向上度取一分,就是巨闕,大人可以灸五十壯,小孩三壯,按照年齡灸。根據情況來判斷大小。如果患者病症已經超過三天以上,應該先灸胸上二十壯,以繩子量度從鼻樑筆直向上到髮際,將繩子屈曲切斷一半,從髮際進入頭髮中間,灸繩頭,再灸兩側太陽穴,再灸左右風池穴,再灸肝俞穴一百壯,其餘穴位各二十壯,再灸太衝穴三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