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九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九十二 (2)

1. 任脈

任脈者,與衝脈皆起於胞中,循脊裡,為經絡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會於咽喉,別而絡唇口,血氣盛則肌肉熱,血獨盛則滲灌皮膚,生毫毛,婦人有餘於氣,不足於血,以其月事數下,任沖並傷故也,任沖之交脈,不營其口唇,故髭鬚不生,是以任脈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瘕聚,故內經曰,任脈起於中極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喉咽,上頤循面入目,凡此任脈之行,從胞中上注目,長四尺五寸,總二十四穴(按內經任脈所發者二十八穴,經闕一穴,實有二十七穴,內齦交一穴,屬督脈,承泣二穴,屬足陰明蹺脈,故載二十四穴),自會陰至臍中,為少腹之分,共八穴。

白話文:

任脈和衝脈,都從子宮內開始,沿著脊椎裡側運行,是經絡的海洋。任脈在體表浮現的部分,沿著腹部向上運行,會合於咽喉,再分佈到嘴脣和口腔。血氣旺盛,肌肉就會溫熱;血氣過盛,就會滲透到皮膚,生長汗毛。婦女氣多血少,是因為月經多次來潮,導致任脈和衝脈都受到損傷。任脈和衝脈的交接處,不滋養口脣,所以不會長鬍鬚。因此,任脈發生病變,男性就會出現內結七疝,女性就會出現帶下、瘕聚等症狀。所以《內經》說:任脈起於中極穴以下,向上到達毛際,沿著腹裡運行,上至關元穴,到達喉嚨和咽喉,再向上到達面部,再進入眼睛。任脈的總體運行走向,從子宮中向上到達眼睛,全長四尺五寸,共有二十四個穴位。(按:《內經》記載的任脈有二十八個穴位,有經穴缺失一個,實際上只有二十七個穴位,其中齦交穴屬於督脈,承泣二穴屬於足陰明蹺脈,所以這裡記載二十四個穴位。)從會陰穴到臍中,是少腹的一部分,共有八個穴位。

會陰一穴(在大便前小便後名屏翳兩陰間是),曲骨一穴(一名回骨在橫骨之上陰毛際中動脈應手任脈足厥陰之會),中極一穴(在臍下四寸一名氣原一名玉泉足三陰之會),關元一穴(在臍下三寸小腸募謂下紀也三陰任脈之會),石門一穴(在臍下二寸一名丹田三焦募也女子禁灸),氣海一穴(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五分),陰交一穴(在臍下一寸),神闕一穴(在臍中禁不可針若刺使人臍中惡血出)

白話文:

會陰穴:位於大便和小便的交接處。

曲骨穴:又稱回骨穴,位於橫骨之上,陰毛的交際處,動脈應手,任脈足厥陰經的交會穴。

中極穴:位於臍下四寸,又稱氣原穴或玉泉穴,足三陰經的交會穴。

關元穴:位於臍下三寸,小腸的募穴,也就是下紀穴,三陰經和任脈的交會穴。

石門穴:位於臍下二寸,又稱丹田穴,三焦經的募穴,女性不宜針灸。

氣海穴:又稱臍胦穴或下肓穴,位於臍下一寸五分。

陰交穴:位於臍下一寸。

神闕穴:位於臍中,禁止針灸,如果針刺會導致臍中惡血排出。

上少腹須以身寸度之,若膀胱廣者少腹長,膀胱狹者少腹短,伹自臍中至橫骨,有五寸,以意度之。

自臍上至鳩尾,為腹中之分,共七穴。

水分一穴(在下脘下一寸即臍上一寸),下脘一穴(亦名幽門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陰任脈之會),建里一穴(在中脘下一寸),中脘一穴(在臍上四寸胃募三陽任脈之會謂上紀也),上脘一穴(在巨闕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任脈手太陽足陽明之會),巨闕一穴(在鳩尾下一寸心之募),鳩尾一穴(在蔽骨之端言其骨垂下如鳩尾形故以為名臆前蔽骨下五分人無蔽骨者從岐骨下行一寸是)

白話文:

水分穴:在下脘穴下一寸,即臍上一寸。

下脘穴:又稱幽門穴,在建裏穴下一寸,足太陰脾經和任脈的交會穴。

建裏穴:在中脘穴下一寸。

中脘穴:在臍上四寸,胃的募穴,三陽經和任脈的交會穴,又稱上紀穴。

上脘穴:在巨闕穴下一寸五分,距蔽骨三寸,任脈、手太陽小腸經和足陽明胃經的交會穴。

巨闕穴:在鳩尾穴下一寸,心的募穴。

鳩尾穴:在蔽骨的最末端,因其骨垂下如鳩尾的形狀而得名,位於胸骨下五分。如果沒有蔽骨,從岐骨下行一寸即是鳩尾穴。

上腹中七穴,自鳩尾至臍中,長八寸,然胃有大小,亦不可拘以身寸,但自蔽骨至臍中,以八寸度之,各依部分取穴。

白話文:

上腹部七個穴位,從鳩尾穴到肚臍的中間,長度大約是八寸。然而,每個人生理構造略有差異,因此不能只以身寸來硬性規定,而是應該以鳩尾穴為起點,到肚臍的中間的這段距離來測量。每個人依據自己的身體構造去確定穴位。

自鳩尾上至結喉下陷中,為膺俞之分,共七穴。

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膻中一穴(一名元兒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玉堂一穴(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紫宮一穴(在華蓋下一寸六分),華蓋一穴(在璇璣下一寸),璇璣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天突一穴(在頸結喉下四寸宛宛中一名玉戶)

白話文:

中庭穴:位於膻中穴下一寸六分處。

膻中穴:又名元兒,位於玉堂穴下一寸六分,正對兩乳之間。

玉堂穴:又名玉英,位於紫宮穴下一寸六分處。

紫宮穴:位於華蓋穴下一寸六分處。

華蓋穴:位於璇璣穴下一寸處。

璇璣穴:位於天突穴下一寸,凹陷處。

天突穴:位於頸部喉結下方四寸,凹陷處,又名玉戶。

頤頷二穴

廉泉一穴(在頷下結喉上舌本下陰維任脈之會仰而取之),承漿一穴(一名天池在下唇下陷中足陽明之會)

會陰一穴,一名屏翳,在兩陰間,任脈別絡,挾督脈衝脈之會,治小便難,竅中熱皮痛,穀道癢,久痔相通者死,陰中諸病,前後相引痛,不得大小便,女子經不通,男子陰端寒,衝心很很,可灸三壯。

白話文:

會陰穴有兩個名稱,一個是屏翳穴,位於兩陰之間,是任脈的別絡,夾隨著督脈和衝脈交會的部位。用來治療小便困難、尿道灼熱、皮膚疼痛、肛門瘙癢、久治不愈的痔瘡,如果患有痔瘡並且痔瘡向內發展而引起死亡、陰部各種疾病、前後相引疼痛、大小便不通暢、女子經閉、男子陰莖寒冷、衝心發怒厲害等,這時可以灸這個穴位,要灸三壯。

曲骨一穴,在橫骨之上,毛際陷中,動應手,任脈足厥陰之會,治少腹脹滿,小便淋澀不通,㿗疝少腹痛,婦人赤白帶下惡露,可灸七壯至七七壯,針入二寸。

中極一穴,一名玉泉,一名氣原,在關元下一寸,膀胱之募,足三陰任脈之會,治五淋,小便赤澀,失精,臍下結如覆杯,陽氣虛憊,疝瘕水腫,賁豚搶心,甚則不得息,恍惚屍厥,婦人斷緒,四度針,針即有子,因產惡露不止,月事不調,血結成塊,針入八分,留十呼,得氣即瀉,可灸百壯,至三百壯止。

白話文:

中極穴,別名玉泉、氣原,位於關元穴下一寸,是膀胱經的募穴,足三陰經和任脈的交會穴。主治五淋症、小便赤熱澀痛、遺精、臍下結塊如覆蓋茶杯、陽氣虛弱、疝氣、水腫、胸悶脹痛、心悸強烈,嚴重時甚至無法呼吸,精神恍惚,昏厥,婦女閉經等症。針刺四次,即可懷孕。產後惡露不止,月經不調,血結塊,刺入八分,留針十次呼吸,得氣後放血。可灸百壯,最多至三百壯。

關元一穴,在臍下三寸,小腸之募,足太陰少陰厥陰三陰任脈之會,下紀者,關元也,治臍下㽲痛,小便赤澀,不覺遺瀝,小便處痛,狀如散火,溺血,暴疝痛,臍下結血,狀如覆杯,轉胞不得尿,婦人帶下瘕聚,因產惡露不止,月脈斷絕,下經冷,針入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亦良,可灸百壯,至三百壯止。

白話文:

關元穴位於肚臍下方三寸處,是小腸的募穴,足太陰、少陰、厥陰三條陰經以及任脈的交會穴,屬於下部陰經的總樞紐,所以稱之為關元穴。關元穴可治療臍下疼痛、小便赤澀、不自主地漏尿、小便時疼痛、像散開的火一樣、尿中有血、疝氣疼痛、臍下有像盛滿的杯子樣的結塊、子宮脫垂以致不能排尿、婦女帶下、腹部內臟下垂、產後惡露不止、月經斷絕、月經寒冷等疾病。針灸關元穴時,針刺深度為八分,留針三呼、瀉針五吸,艾灸也可治療這些疾病,每次艾灸一百壯,至三百壯為止。

石門一穴,一名利機,一名精露,在臍下二寸,三焦之募,任脈氣所發,治腹脹堅硬,水腫支滿,婦人因產惡露不止,遂結成塊,經血暴脫,灸亦良,可灸二七壯,至一百壯止,婦人不可針,針之終身絕子。

白話文:

石門穴,又名利機穴、精露穴,位於臍下二寸,是三焦經的募穴,又是任脈氣的發源地。用於治療腹脹堅硬、水腫腹滿、產後惡露不止,逐漸結成塊狀、經血暴脫等症狀,用艾灸治療效果良好,灸二至七壯,最多灸一百壯即可。婦女不宜針刺此穴,否則可能會終身不孕。

氣海一穴,一名脖胦,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五分,任脈氣所發,治臍下冷氣上衝,心下氣結成塊,狀如覆杯,小便赤澀,婦人月事不調,帶下經血暴脫,因產惡露不止,繞臍㽲痛,針入八分,得氣即瀉,瀉後宜補之,可灸百壯,氣海者是男子生氣之海也,治臟氣虛憊,真氣不足,一切氣疾久不瘥,悉皆灸之。

白話文:

「氣海」這個穴位,又稱「脖胦」、「下肓」,位於肚臍下 1.5 寸的位置,是任脈的氣發源處。治療因臍下冷氣上衝、心下氣結塊狀似碗狀、小便發赤且疼痛、婦女月經不調、產後惡露不止、繞臍疼痛的症狀。針灸時,針刺深度為八分,得氣後立即瀉針,瀉針後應以補灸的方式治療,也可以灸百壯。氣海穴是男性元氣的匯集處,治療因臟氣虛弱、元氣不足所引起的各種慢性氣疾,都可灸此穴。

陰交一穴,一名橫戶,在臍下一寸,任脈氣所發,治臍下㽲痛,寒疝引小腹痛,膝拘攣,腹滿,女子月事不絕,帶下,產後惡露不止,繞臍冷痛,針入八分,得氣即瀉,可灸百壯止。

白話文:

陰交穴,又稱橫戶穴,位於肚臍下1寸,是任脈上的穴位。它可以治療肚臍下疼痛、寒症引起的下腹部疼痛、膝蓋攣縮、腹脹、女性月經不斷、白帶過多、產後惡露不止、肚臍周圍冷痛等症狀。針灸時,針刺深度為8分,得氣後立即瀉針,也可以灸100壯以止痛。

神闕一穴,一名氣合,當臍中是也,治泄利不止,小兒奶利不絕,腹大,繞臍痛,水腫鼓脹,腸中鳴,如流水聲,久冷傷憊,可灸百壯,禁不可針。

白話文:

神闕穴,又名氣合穴,位於肚臍中心,可治療腹瀉不止、小兒奶痢不絕、腹部脹大、繞臍疼痛、水腫脹滿、腸鳴如流水聲,以及久治不愈的虛寒症狀。可以灸壯一百次來治療,但不能針刺。

水分一穴,在下脘下一寸,臍上一寸,任脈氣之所發,治腹堅如鼓。水腫腸鳴,胃虛脹,不嗜食,繞臍痛,沖胸不得息,針入八分,留三呼,瀉五吸,若水病灸之大良,可灸七壯至百壯止,禁不可針,針水盡即斃。

白話文:

水分穴,位於下脘穴下一寸,臍穴下一寸,是任脈之氣發出之處。主治腹脹堅硬如鼓,水腫腸鳴,胃虛脹滿,食慾不振,臍周疼痛,胸悶氣促。針刺深度八分,留針三呼,瀉針五吸。若是水腫疾病,灸療效果顯著,可灸七壯至百壯。忌針刺放血,針刺後水液流盡則死亡。

下脘一穴,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陰任脈之會,治腹痛,六腑之氣寒,谷不轉,不嗜食,小便赤,腹堅硬,癖塊,臍上厥氣動,日漸羸瘦,針入八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亦良,可灸二七壯至二百壯止。

白話文:

下脘穴,在建裏穴的下方一寸,是足太陰經和任脈的交會穴,可以治療腹痛、六腑之氣寒、食物不消化、不思飲食、小便赤、腹部堅硬、腹中塊狀物、臍上氣厥動作、身體日漸消瘦等症狀。針灸下脘穴時,針刺深度為八分,留針三呼,瀉五吸,也可灸治,灸二至七壯,最多可灸到二百壯。

建里一穴,在中脘下一寸,治心下痛,不欲食,嘔吐上氣,腹脹身腫,針入五分,留十呼,可灸五壯。

中脘一穴,一名太倉,胃之募也,在上脘下一寸,手太陽少陽足陽明所生,任脈之會,上紀者,中脘也,治心下脹滿,傷飽食不化,霍亂注泄不自知,心痛溫瘧,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因讀書得賁豚氣上攻,伏梁心下,狀如覆杯,寒癖結氣,針入八分,留七呼,瀉五吸,疾出針,灸亦良,可灸二七壯至百壯止。

白話文:

中脘穴,又名太倉,是胃的募穴穴,位於上脘穴以下一寸,屬於手太陽、少陽、足陽明經的交會穴,也是任脈的絡穴。中脘穴主治心下脹滿、傷食不化、霍亂吐瀉但患者不自知、心痛、溫瘧、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以及因讀書導致的賁豚氣上攻,伏梁在心下,狀如覆杯,寒癖結氣等症。針刺該穴深度為八分,留針七呼,瀉針五吸,疾速出針,艾灸也同樣有效,可以施灸二至七壯,最多可以施灸一百壯。

上脘一穴,在巨闕下一寸,當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任脈足陽明手太陽之會,治心中熱煩,賁豚氣脹不能食,霍亂吐利,身熱汗不出,三蟲多涎,心風驚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氣狀如覆杯,針入八分,先補後瀉之,神驗,如風癇熱病,宜先瀉後補,其疾立愈,灸亦良,日可灸二七壯至一百壯,未愈更倍之。

白話文:

上脘穴位於巨闕穴下一寸,距臍中一寸五分,距蔽骨三寸。它屬於任脈、足陽明胃經和手太陽小腸經的交會穴。可以用來治療心臟熱煩、賁豚氣脹不能吃東西、霍亂吐瀉、身體發熱不出汗、三蟲多涎、心風驚悸、心痛難忍、伏梁氣狀如覆杯。針灸時,針入八分,先補後瀉,效果顯著。如果是風癇熱病,應該先瀉後補,疾病很快就會痊癒。艾灸也很有效,每天可以灸二七壯,至一百壯,如果沒有治癒,可以加倍灸。

巨闕一穴,心之募也,在鳩尾下一寸,人有鳩尾短者,少饒分寸,任脈氣所發,治心中煩滿,熱病胸中痰飲,腹脹暴痛,恍惚不知人,息賁時唾血,蛔蟲心痛,蠱毒霍亂,發狂不識人,驚悸少氣,針入六分,留七呼,得氣即瀉,灸亦良,可灸七壯至七七壯止。

白話文:

巨闕穴,是心臟的募穴,位於鳩尾穴下一寸處。有些人鳩尾穴較短,可能會少於一寸。巨闕穴是任脈的氣血發出之處,可以治療心煩意亂、熱病引起的胸中痰飲、腹脹疼痛、神志恍惚、呼吸短促、咳血、蛔蟲引起的心痛、蠱毒引起的霍亂、發狂不認識人、驚悸氣短等症狀。針灸巨闕穴時,針刺深度為六分,留針七呼,得氣後立即瀉針,也可以灸七壯至七七壯。

鳩尾一穴,一名尾翳,一名𩩲骭,在臆前蔽骨下五分,治心風驚癇,發痛不喜聞人語,心腹脹胸中滿,咳逆數噫喘息,喉痹咽壅,水漿不下,不可灸,灸即令人心力不足,此穴大難針,不然取氣多,不幸令人夭,針入三分,留三呼,瀉五吸,肥人可倍之。

白話文:

鳩尾穴,又名尾翳、𩩲骭,位於胸骨下五分處。可以治療心臟疾病、癲癇、心臟疼痛、胸悶、咳嗽、打嗝、氣喘、喉嚨腫痛、水米難入等症狀。鳩尾穴不宜灸法,因為灸法會損傷心氣,導致心臟功能不足。如果要針刺鳩尾穴,深度應控制在三分,留針三呼,瀉五吸。對於肥胖者,可以適當增加針刺的深度,但最多不得超過六分。針刺鳩尾穴時,一定要小心操作,否則容易引起意外,甚至危及生命。

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任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噎塞食飲不下,嘔吐食還出,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中庭穴,在膻中穴下方一寸六分,位於胸骨中央。任脈之氣由此發出,可以治療胸脅疼痛、支氣管炎、胸悶氣短、食道阻塞導致食物無法吞嚥、嘔吐食物,可以灸五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膻中一穴,一作亶,一名元兒,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兩乳間陷中仰臥取之,任脈氣所發,治肺氣咳嗽上喘唾膿,不得下食,胸中如塞,可灸七七壯,又療膈氣,嘔吐涎沫,婦人乳汁少,其穴禁不可針,不幸令人夭折。

白話文:

膻中穴,又稱亶穴或元兒穴,位於玉堂穴下一寸六分,正位於兩乳之間的凹陷處。仰臥時取穴,是任脈之氣發出之處。治療肺氣咳嗽、上喘吐膿、飲食不下、胸中如塞等症狀,可以灸七七壯。又可治療膈氣、嘔吐涎沫、婦人乳汁少等症狀。此穴位禁止針刺,否則可能導致夭折。

紫宮一穴,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頭取之,任脈氣所發,治胸膈支滿,胸膺骨疼,飲食不下,嘔逆上氣煩心,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紫宮穴位於華蓋穴下一寸六分,在凹陷處,仰著頭取穴道。任脈之氣由此發出。具有治療胸口、橫膈膜間噎氣脹滿、胸部骨頭疼痛、飲食不下、嘔逆、上氣、心中煩悶等症狀。可以用灸法治療,灸五壯;或是用針灸治療,針刺深度三分。

華蓋一穴,在璇璣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任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痛引胸中,咳逆上氣,喘不能言,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華蓋穴,在璇璣穴下一寸的凹陷中,仰頭取穴,任脈之氣起始的地方。可以治療胸脅脹滿,疼痛引至胸中,咳嗽引發氣逆上衝,喘得無法言語。可以用灸法,灸五壯,針刺入三分。

璇璣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任脈氣所發,治胸皮滿痛,喉痹咽腫,水漿不下,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璇璣穴位於天突穴下一寸的陷中,仰頭可看到,是任脈的氣血發源地,用於治療胸部、皮膚滿痛,喉嚨阻塞、咽喉腫脹,喝水吞嚥困難。可以用灸五壯的方法治療,針灸時針刺入三分即可。

天突一穴,在結喉下一寸宛宛中,陰維任脈之會,針入五分,留三呼,得氣即瀉治咳嗽上氣,胸中氣噎,喉中狀如水雞聲,肺壅咯唾膿血,咽乾舌下急,喉中生瘡,不得下食,灸亦得,然不及針,下針須直下,不得低手,即傷五臟氣。

白話文:

天突穴位於喉結下凹陷處,是陰維脈和任脈的交會穴。針灸此穴時,針入五分,留針三呼,得氣後即瀉針。此穴可治療咳嗽上氣、胸中氣噎、喉中發出如同水雞般的聲音、肺部鬱結、咳出濃痰或膿血、咽喉乾燥、舌下疼痛、喉中生瘡、吞嚥困難等症狀。艾灸此穴也有效,但效果不如針灸。針灸時,針頭應垂直向下,不可向下傾斜,以免損傷五臟之氣。

廉泉一穴,一名舌本,在頷下結喉上陰維任脈之會,治舌下腫難言,舌縱涎出,咳嗽上氣,喘息嘔沫,口噤舌根急縮,食難,可灸三壯,針入三分。得氣即瀉。

白話文:

廉泉穴,又稱舌本穴,在下巴下方,喉結上方,是陰維脈和任脈交會的穴位。主治舌頭腫脹難以說話,舌頭伸出流口水,咳嗽氣往上衝,喘不過氣來嘔吐泡沫,嘴巴緊閉舌根痙攣,難以進食。可以灸三壯,針刺深度三分。針刺得氣後立即停止。

承漿一穴,一名垂漿,在頤前唇下宛宛中,足陽明任脈之會,𤻲偏風口喎,面腫消渴,口齒疳蝕生瘡,灸亦佳,日可灸七壯至七七壯止,灸即血脈通宣,其風應時立愈,其艾炷不用大,一依小竹箸頭作炷,脈粗細狀如細線,艾炷破肉,但令當脈灸,亦能愈疾,凡灸臍下久冷疝瘕痃癖氣塊伏梁積氣,宜艾炷大,故小品諸方云:腹背宜灸五百壯,四肢則但去風邪,不宜多灸,七壯至七七壯止,不得過,隨年數,如巨闕鳩尾雖是胸腹之穴,灸不過七七壯,艾炷不須大,以竹箸頭作炷,正當脈上灸之,若灸胸腹,艾炷大灸多,令人永無心力,如頭頂穴若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腳穴灸多,令人血脈枯竭,四肢細瘦無力,既失精神,又加細瘦,即脫真氣,針入三分,得氣即瀉。

白話文:

承漿穴,又名垂漿,位於下巴前脣下方的凹陷處,是足陽明胃經和任脈的交會穴。主治口歪、面腫、消渴、口瘡、牙齒腐蝕等。艾灸承漿穴也有很好的效果,每天艾灸7-77壯,即可起到通經活絡、祛風止痛的作用。艾炷的大小要適中,一般以小竹箸頭大小為宜。灸承漿穴時,要沿著經脈循序漸進,才能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凡是艾灸臍下久冷疝瘕痃癖氣塊伏梁積氣,艾炷宜大。故《小品諸方》中說:腹背宜灸五百壯,四肢則只去除風邪,不宜多灸,七壯至七七壯為止,不得超過。隨年數增減,如巨闕鳩尾雖是胸腹之穴,灸不過七七壯,艾炷不須大,以竹箸頭作炷,正當脈上灸之。若灸胸腹,艾炷大灸多,令人永無心力。如頭頂穴若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腳穴灸多,令人血脈枯竭,四肢細瘦無力。既失精神,又加細瘦,即脫真氣。

針刺治療時,針刺深度為三分,得氣後即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