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九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九十二 (1)

1. 奇經八脈

論曰: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八脈,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經,蓋言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其諸經滿溢,則流入奇經焉,奇經有八脈,督脈督於後,任脈任於前,挾任脈者衝脈,能為諸脈之海,陽維則維絡諸陽,陰維則維絡諸陰,陰陽更相維持,故諸經常調,維脈之外,又有帶脈者,束之猶帶也,至於兩足蹺脈,有陰有陽,陽蹺得諸太陽之別,陰蹺本諸少陰之別,譬猶聖人圖設溝渠,以備水潦,斯無濫溢之患,人有奇經,亦若是也,今總集奇經八脈所發者氣穴去處,共成一編。

白話文:

古語有云:脈象有奇經和常經之分。十二經脈是常經,奇經八脈則不拘於常,所以稱為奇經。人體的氣血,通常運行於十二經脈中,當各經脈滿溢時,就會流入奇經。奇經有八脈:督脈督主於後,任脈任主於前,夾著任脈的是衝脈,它是諸脈之海;陽維維絡諸陽,陰維維絡諸陰,陰陽更相維持,所以諸經經常調暢;除維脈之外,還有帶脈,用以束縛諸脈,就像束帶一樣;至於兩足的蹺脈,有陰蹺脈和陽蹺脈,陽蹺脈來源於太陽經之別脈,陰蹺脈則來源於少陰經之別脈。就像聖人計畫溝渠,以備水患,這樣就不會發生溢出氾濫的災害。人體的奇經,也是如此。如今將奇經八脈所發的氣穴去處總集一起,編成一編。

2. 督脈

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之端,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中,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沖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尿嗌乾,治在督脈。

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強,虛則頭重,取之所別,故難經曰,督脈起於下極之腧,並於脊裡,上至風府,入屬於腦,上巔循額至鼻柱,陽脈之海也,如為病,令人脊強反折,督脈從頭循脊骨入骶,長四尺五寸,凡二十七穴。

白話文:

督脈的別脈,名稱為長強,夾著背脊上行至項部,散佈於頭頂,下行至肩胛骨左右,分別走出太陽穴,進入貫穿脊椎,督脈實則脊椎強壯,虛則頭部沉重,督脈的別脈起始於腳底湧泉穴,沿著脊椎上行,到達風府穴,進入腦部,上至頭頂,沿著額頭到鼻柱,是陽脈的匯集處。如果督脈有病,會讓人脊椎強直,反折。督脈從頭部沿著脊椎進入尾骶骨,全長四尺五寸,共有二十七個穴位。

素髎一穴(在鼻柱上端),水溝一穴(一名人中在鼻柱下人中督脈手陽明之交會直唇取之)兌端一穴(在唇上端),齦交一穴(在唇內齒上縫督會二脈之會),神庭一穴(直鼻上入髮際五分督脈足太陽陽明參脈之會),上星一穴(在神庭後入髮際一寸),囟會一穴(在上星後一寸)前頂一穴(在囟會後一寸五分),百會一穴(一名參陽五會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陷容豆督脈足太陽之交會),後頂一穴(一名交沖在百會後一寸五分),強間一穴(一名大羽在後頂後一寸五分),腦戶一穴(一名匝風一名合顱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五分督脈足太陽之會),風府一穴(一名舌本入頂髮際一寸腦戶後一寸半項大筋內宛宛中),啞門一穴(在風府後五分入髮際五分入系舌本仰頭取之),大椎一穴(在第一椎上陷中參陽督脈所發),陶道一穴(在項大椎節下間督脈足太陽之會俯而取之),身柱一穴(在第三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神道一穴(在第五椎節下間俯而取之),靈臺一穴(在第六椎下間俯而取之),至陽一穴(在第七椎下間俯而取之),筋縮一穴(在第九椎下間俯而取之),脊中一穴(在第十一椎下間俯而取之禁不可灸令人傴僂),懸樞一穴(在第十三椎節下間伏而取之),命門一穴(在第十四椎節下間伏而取之),陽關一穴(在第十六椎節下間伏而取之),腰腧一穴(在第二十一椎節下間),長強一穴(在脊骶端)

白話文:

素髎:位於鼻柱上端。

水溝:也稱人中,位於鼻柱下的督脈和手陽明經交會處,沿脣直上取穴。

兌端:位於脣上端。

齦交:位於脣內齒上縫,是督脈和會脈的交會穴。

神庭:位於鼻樑正上方,髮際五分處,是督脈、足太陽經和陽明經的交會穴。

上星:位於神庭後,髮際一寸處。

囟會:位於上星後,一寸處。

前頂:位於囟會後,一寸五分處。

百會:也稱參陽五會,位於前頂後,一寸五分處,頂中央旋毛中,是督脈和足太陽經的交會穴。

後頂:也稱交沖,位於百會後,一寸五分處。

強間:也稱大羽,位於後頂後,一寸五分處。

腦戶:也稱匝風或合顱,位於枕骨上,強間後一寸五分處,是督脈和足太陽經的交會穴。

風府:也稱舌本,位於髮際一寸、腦戶後一寸半處,項大筋內凹陷中。

啞門:位於風府後五分、髮際五分處,仰頭取穴。

大椎:位於第一椎上,陷中處,是參陽督脈發出之處。

陶道:位於項大椎節下間,是督脈和足太陽經的交會穴,俯身取穴。

身柱:位於第三椎節下間,俯身取穴。

神道:位於第五椎節下間,俯身取穴。

靈臺:位於第六椎下間,俯身取穴。

至陽:位於第七椎下間,俯身取穴。

筋縮:位於第九椎下間,俯身取穴。

脊中:位於第十一椎下間,俯身取穴,禁止灸,以免造成駝背。

懸樞:位於第十三椎節下間,俯身取穴。

命門:位於第十四椎節下間,俯身取穴。

陽關:位於第十六椎節下間,俯身取穴。

腰腧:位於第二十一椎節下間。

上自素髎至齦交四穴,系鼻柱下,神庭至百會五穴,系額上,後頂至啞門五穴,屬頂後至項,大椎以下一十二穴,屬背脊,以上為督脈所發二十七穴(按內經督脈所發者,二十八穴,據法第十椎下一穴名中樞,陰尾尻骨兩旁二穴,名會陽,共有二十九穴,今多齦交一穴,少中樞一穴,會陽二穴,則系督脈別絡,與少陰會,故只載二十七穴)。

白話文:

從素髎穴到齦交穴四個穴位,位於鼻樑下方。神庭穴到百會穴五個穴位,位於額頭上。後頂到啞門穴五個穴位,屬於頭後到頸項。大椎穴以下十二個穴位,屬於背脊。以上是督脈所發的二十七個穴位。(根據《黃帝內經》,督脈所發出的是二十八個穴位,據法第十椎下一穴名為中樞穴,陰尾尻骨兩旁的兩個穴位名稱為會陽穴,共有二十九個穴位,現在多了齦交穴一個穴位,少了中樞穴一個穴位和會陽穴兩個穴位,所以只記載了二十七個穴位)。

素髎一穴,一名面王,在鼻柱之端,督脈所發,治鼻塞息肉不消,多涕生瘡,針入一分,不宜灸。

水溝一穴,在鼻柱下,一名人中,督脈手足陽明之會,治消渴飲水無度,水氣遍身腫,失笑無時,癲癇語不識尊卑,乍喜乍哭,牙關不開,面腫唇動,狀如蟲行,猝中惡,針入四分,留五呼,得氣即瀉,灸亦得,然不及針,若灸可小雀糞大為艾炷,日可灸三壯或七壯,即罷,風水面腫,針此一穴出水盡,即頓愈。

白話文:

水溝穴,位於鼻柱下方,又名「人中」,是督脈、手足陽明經的交會穴位。適用於治療消渴症、飲水無度、全身水腫、時時刻刻都在發笑、癲癇症、言語顛倒、不分尊卑、忽喜忽哭、牙關緊閉、面腫脣動、狀如蟲子在蠕動、中風,以針刺入四分,留針五次呼吸的時間,得氣後立即放針,灸也可以,但效果不及針灸,若要灸的話,可用小雀糞大小的艾炷,每天可灸三壯或七壯,灸到症狀消失即可。對於風濕性水腫,針刺此穴可使水腫消退,立即痊癒。

兌端一穴,在唇上端,冶癲疾吐沫,小便黃,舌乾消渴,衄血不止,唇吻強,齒齦痛,針入二分,可灸三壯。炷如大麥

白話文:

兌端穴位於上嘴脣中央,可以治療癲癇、吐沫、小便黃、口乾口渴、鼻血不止、嘴脣僵硬、牙齦疼痛。針灸深度為二分,可以灸三壯,艾炷的大小如大麥粒。

齦交一穴,在唇內齒上齦縫筋中,治面赤心煩痛,頸項急不得回顧,兼治小兒面瘡久不除,點烙亦佳,鼻塞不利,目淚眵汁,內眥赤癢痛,生白膚翳,鼻中息肉蝕瘡,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白話文:

齦交穴在嘴脣內側,牙齒上方,牙齦和上脣相交的溝槽中間。主治功能是:治療臉紅、心煩痛、頸項僵硬不能回頭,以及小兒面部瘡瘍經久不癒,效果非常顯著。耳鼻口咽喉科疾病,如鼻塞不通,眼睛流淚、紅癢疼痛,白翳生長,鼻中長息肉、腐肉。針刺深度三分,可以灸三壯。

神庭一穴,在鼻直入髮際五分,督脈足太陽陽明三脈之會,治癲疾風癇,戴目上視不識人,頭風目眩,鼻出清涕不止,目淚出,驚悸不得安寢,可灸三七壯,至七七壯止。岐伯曰:凡欲療風,勿令灸多,緣風性輕,多即傷,惟宜灸一壯至三七粒止,禁不可針,針即發狂。

白話文:

神庭穴位於鼻樑正中央進入髮際五分處,是督脈、足太陽和陽明的交彙處。可以治療癲癇、風癇、目上視不識人、頭風目眩、鼻涕清澈不止、眼淚直流、驚嚇不安無法入睡等症狀。可以用艾灸治療,灸三到七壯,至七七壯停止。岐伯說:想要治療風症,不要灸太多,因為風的性質輕快,灸太多會傷人。只適合灸一到三七粒,禁止針灸,針灸會造成發狂。

上星一穴,在鼻直上入髮際一寸陷中,督脈氣所發,治頭風面虛腫,鼻塞不聞香臭,目眩,痰瘧振寒熱,病汗不出,目睛痛不能遠視,以細三稜針刺之,即宣泄諸陽熱氣,無令上衝頭目,可灸七壯,不宜多灸,若頻灸,即拔氣上,令人目不明。

白話文:

上星穴位於鼻樑正上方的髮際線,是一個穴道,是督脈之氣發出的地方。治療頭風、面部浮腫、鼻塞、嗅覺靈敏。眼睛眩暈、痰症、瘧疾、寒熱交替、出汗困難、眼睛疼痛,視力模糊。用細三棱針刺入穴中,可以宣泄陽熱之氣,防止向上衝擊頭部和眼睛。可以灸七壯,不宜過多。若頻繁灸灸,會引起頭暈、目不明。

囟會一穴,在上星後一寸陷中,可容豆,督脈氣所發,治目眩面腫,鼻塞不聞香臭,驚癇戴目上視,不識人,可灸二七壯,至七七壯,初灸即不痛,病去即痛,痛即罷灸,若是鼻塞,灸至四日漸退,七日頓愈,針入二分,留三呼,得氣即瀉,頭風生白屑,多睡,針之彌佳,針訖以末鹽生麻油相和,揩髮根下,頭風即永除,若八歲以下,即不得針,蓋緣囟門未合,刺之不幸令人夭。

白話文:

囟會穴,位於上星穴後一寸的凹陷處,能容下一顆豆子,是督脈氣息的發源地。它可以治療頭暈眼花、臉部浮腫、鼻塞聞不到香味和臭味、驚厥抽搐、眼睛上吊、不認識人等症狀。可以灸二七壯,至七七壯。第一次灸的時候不會疼痛,病情好轉後就會開始疼痛,疼痛時就停止灸療。如果鼻塞,灸到第四天症狀會逐漸減輕,第七天就能完全康復。針刺時深度為二分,留針三呼,得到氣後就瀉針。頭風導致頭皮生白屑,經常睡覺,針刺治療效果佳。針刺後,用鹽末和生麻油混合後,塗抹在髮根處,可以永遠消除頭風。如果患者年齡在八歲以下,就不能針刺,因為囟門還沒有閉合,針刺可能會導致患者夭折。

前頂一穴在囟會後一寸五分,骨陷中,督脈所發,療頭風目眩,面赤腫,小兒驚癇風癇瘛瘲,發即無時,鼻多清涕,項腫痛,針入一分,可灸三壯,至七七壯,即止。

白話文:

前頂穴位於囟會穴後一寸五分,骨頭凹陷處,是督脈的起始穴位。主治頭風目眩、臉部紅腫、小兒驚風癲癇、癲狂瘈瘲,這些疾病發作沒有固定的時間,鼻子常流清鼻涕,頸部腫痛。針灸深度一分,艾灸可灸三壯,最多七七壯,疼痛就會停止。

百會一穴,一名三陽五會,在前頂後一寸五分,頂中央旋毛中,可容豆,督脈足太陽交會於巔上,治小兒脫肛久不瘥,風癇中風,角弓反張,或多哭,言語不擇,發即無時,盛即吐沫,心煩驚悸健忘,痎瘧耳鳴耳聾,鼻塞不聞香臭,針入二分,得愈即瀉。可灸七壯至七七壯,即止,唐秦鳴鶴刺微出血,頭痛立愈,凡灸頭項,不過七七壯,緣頭頂皮膚淺薄,灸不宜多。

白話文:

百會穴,又名三陽五會,位於前頂後一寸五分,也就是頭頂中央旋毛中,可以容納一顆豆子。督脈和足太陽經交會於百會穴,治療小兒脫肛久治不愈、風癇、中風、角弓反張,或者多哭、言語失常、發作無時、盛怒時吐口水、心煩驚悸、健忘、痎瘧、耳鳴耳聾、鼻塞聞不到香臭等症。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二分,如果病情好轉,就立即瀉針。灸法,可以使用七壯至七七壯,然後停止。唐代醫生秦鳴鶴刺灸百會穴,出血很少,頭痛立馬就好了。凡是灸頭項部,總數不要超過七七壯,因為頭頂皮膚淺薄,灸法不宜多。

後頂一穴,一名交沖,在百會後一寸五分,枕骨上,督脈氣所發,治目䀮䀮,頸項惡風寒,目眩頭偏痛,可灸五壯,針入二分。

白話文:

後頂穴,又叫交沖穴,位於百會穴後一寸五分,在枕骨上,督脈的氣起始的地方。可以治療眼睛看東西昏花不清、頸項不耐風寒、頭暈目眩、偏頭痛。可以用灸法治療,灸五壯;也可以用針灸治療,針刺深度二分。

強間一穴,一名大羽,在後頂後一寸五分,督脈氣所發,治腦旋目暈,頭痛不可忍,煩心嘔吐涎沫,發即無時,頸項強,左右不得回顧,可灸七壯,針入二分。

白話文:

強間穴,又名大羽穴,位於後腦勺,後髮際上一寸五分處,是督脈氣血發出的部位。主治頭暈目眩,頭痛劇烈難忍,心煩嘔吐涎沫,發作起來沒有特定的時間,頸項強直,左右不能回顧。可以灸七壯,針刺二分。

腦戶一穴,一名合顱,在枕骨上,強間後一寸五分,督脈足太陽之會,禁不可針,針之令人啞,不能言,治目暗痛,不能遠視,面赤目黃頭腫,可灸七壯,亦不可妄灸,令人失音。

白話文:

腦戶穴,別名合顱,位於枕骨上,距強間穴後一寸五分,是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交會的穴位。禁止針刺,針刺會導致啞巴,無法說話。治療眼睛昏暗疼痛,視力低下,臉紅、眼睛發黃、頭腫,可以用艾灸七壯,但也不能隨便灸,否則會導致失聲。

風府一穴,一名舌本,在項髮際上一寸,大筋內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督脈陽維之會,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音,治頭痛頸項急不得回顧,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視,針入三分。

白話文:

風府穴,又名舌本,位於項部髮際上一寸,在兩條大筋的內側凹陷處。快速說話時,此處的肌肉會隆起,停止說話時,肌肉會放鬆。風府穴是督脈和陽維脈的交匯穴,不能灸,否則會導致失聲。風府穴可治療頭痛、頸部僵硬、無法回頭、頭暈、鼻出血、喉嚨痛、狂躁不安、目光遊移等疾病。針灸時,針刺深度為三分。

啞門一穴,一作喑門,一名舌橫,一名舌厭,在項中央,入髮際五分宛宛中,督脈陽維之會。入系舌本,仰頭取之,禁不可灸,灸之令人啞,治頸項強,舌緩不能言,諸陽熱氣盛,鼻衄血不止,頭痛風汗不出,寒熱風痙,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重,針入二分。

白話文:

啞門穴,又稱喑門、舌橫、舌厭,位於頸部正中,入髮際五分,是督脈和陽維脈的交會穴。它與舌本相連,取穴時仰頭,嚴禁灸法,因為灸之會使人失語。啞門穴可治療頸項強直、舌緩不能言語、諸陽熱氣盛、鼻衄血不止、頭痛風汗不出、寒熱風痙、脊強反折、瘛瘲癲疾頭重等病症。針刺深度為二分。

大顀一穴,一本作椎,今從頁作顀,余皆仿此,在第一顀上陷中,手足三陽督脈之會,𤻲五勞七傷,溫瘧痎瘧,氣疰背髆拘急,頸項強不得回顧,風勞食氣,針入五分,留三呼,瀉五吸,若灸以年為壯,自大椎下至尾骶骨,二十一椎,長三尺,折量取腧穴,凡度周身孔穴遠近分寸,以男左女右,取中指內紋為一寸,素問云,同身寸是也,又多用繩度量孔穴,繩多出縮,取穴不準,今以薄竹片,點量分寸,療病準的。

白話文:

大椎穴,一本作椎,現在從頁作顀,其他穴位都仿照這個方法。位於第一椎骨的上方凹陷處,是手足三陽督脈的交會穴。可以治療五勞七傷、溫瘧、癉瘧、氣疰背髆拘急、頸項強直不能左右回顧,風勞食氣等疾病。針刺深度五分,留針三呼,瀉針五吸。如果灸,以年份為壯,從大椎穴向下到尾骶骨,有二十一塊椎骨,長三尺。折斷來量取穴位,凡是測量全身孔穴遠近分寸,以男性左邊、女性右邊為準,取中指內紋為一寸。《素問》說,同身寸是也。又多用繩子來測量孔穴,繩子很容易鬆緊,取穴不準確。現在用薄竹片,點量分寸,治療疾病準確。

陶道一穴,在大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足太陽之會,治頭重目瞑,灑淅寒熱,脊強汗不出,可灸五壯,針入五分。

白話文:

陶道一穴位,位於大椎穴下方的凹陷處,俯身時纔可取得(穴位),屬於督脈與足太陽經的交會處,治療頭痛、眼睛閉合、惡寒發熱、脊背僵硬、汗不出,可以灸五壯,針刺深度五分。

身柱一穴,在第三椎節下間,督脈氣所發,冶癲疾瘛瘲,怒欲殺人,身熱狂走,譫言見鬼,針入五分,灸七七壯。

白話文:

「身柱穴」位於第三椎節下方的空隙,是督脈氣息發出的部位。可以治療癲癇、精神錯亂、發怒想要殺人、身體發熱狂奔、說胡話、見到鬼魂等症狀。針灸時,針要刺入五分,灸壯七七四十九次。

靈臺一穴,在第六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氣所發。

至陽一穴,在第七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氣所發,治寒熱解㑊,淫濼脛酸,四肢重痛,少氣難言,可灸三壯,針入五分。

白話文:

至陽穴位於第七椎節以下的縫隙處,俯身向下尋找即可找到。此穴屬於督脈,督脈的氣血由此穴發出,可以治療寒熱交替、解酒、治療小腿痠痛、四肢疼痛、呼吸短促、說話困難等症狀。可以用灸法治療,灸三壯;也可以用針灸治療,針刺深度五分。

筋縮一穴,在第九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氣所發,治驚癇狂走癲疾,脊急強,目轉上插,可灸三壯,針入五分。

白話文:

筋縮一穴,位於第九椎節以下的間隙,俯身就可以取穴,是督脈氣血發出之處。可用於治療驚癇、狂走、癲疾、脊背強直,眼睛上翻等疾病。可以灸三壯,針刺五分。

脊中一穴,在第十一椎節下間,俯而取之,督脈氣所發,治風癇癲邪,溫病積聚下利,禁不可灸,灸則令人腰背傴僂,針入五分,得氣即瀉。

白話文:

脊椎中有一穴位,位於第十一椎節的下方,俯身取穴,是督脈氣血發出之處。主治風癇癲邪、溫病積聚下利等疾病。禁止灸法,灸之則令人腰背彎曲。針刺深度五分,得氣後即行瀉法。

懸樞一穴,在第十三椎節下間,伏而取之,督脈氣所發,治積氣上下行,水穀不化下利,腰脊強不得屈伸,腹中留積,針入三分,可灸三壯。

白話文:

懸樞穴位於第十三椎節下部,伏下身體後取穴,督脈之氣由此運行,主治上下的積氣症狀,水穀不化,拉肚子,腰背僵硬,無法屈伸,腹中留有積塊,針刺入三分,艾灸三壯。

命門一穴,一名屬累,在第十四椎節下間,伏而取之,督脈氣所發,治頭痛不可忍,身熱如火,汗不出,瘛瘲裡急,腰腹相引痛,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白話文:

命門穴,又名屬累穴,位於第十四節椎骨下方,伏臥取穴,督脈之氣由此發出,可治療頭痛劇烈,身體發熱如火,汗水不出,心中煩悶急迫,腰腹疼痛相互牽引,針刺進入五分,可灸三壯。

陽關一穴,在第十六椎節下間,伏而取之,針入五分,可灸三壯。

腰俞一穴,一名背解,一名腰柱,一名腰戶,在第二十一椎節下間宛宛中,以挺腹舒身,兩手相重支額,縱四體,然後乃取得其穴,督脈氣所發,治腰髖疼,腰脊強,不得迴轉,溫瘧痎瘧,針入八分,留三呼,瀉五吸,可灸七壯,至七七壯,甲乙經云,針入二寸,留七呼,可灸七七壯。

白話文:

腰俞穴,又名背解、腰柱、腰戶,位於第二十一椎節下方的凹陷處。挺腹舒展身體,雙手相重支撐額頭,放鬆全身,然後才能找到這個穴位。督脈之氣由此發出,治療腰髖疼痛、腰脊僵硬、不能轉動、溫瘧痎瘧等疾病。針刺深度八分,留針三呼,出針五吸,可以灸七壯,灸到七七壯。甲乙經雲,針刺深度二寸,留針七呼,可以灸七七壯。

長強一穴,一名氣之陰郄,督脈絡別,在脊骶端,足少陰少陽所結會,治腸風下血,五種痔,疳蝕下部䘌,針入三分,抽針以大痛為度,其穴伏地取之乃得,灸亦得,然不及針,日灸三十壯,至二百壯止,此痔根本是冷,慎冷食房勞,甲乙經云,針入二寸,留七呼。

白話文:

長強穴,又名「氣之陰郄」,屬於督脈的分支,位於背部骶骨(尾骨)的頂端,是足少陰腎經和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位,可以治療腸風下血、五種痔瘡、下部濕熱化蟲、腸蠹下瀉,針刺時應刺入三分,當有強烈的疼痛感時才拔出針,這個穴位的位置較深,必須俯臥取穴才能找到,也可以使用艾灸治療,但效果沒有針灸好,每天艾灸三十壯,直到艾灸二百壯為止,因為痔瘡的根本原因是體質虛冷,所以要注意避免吃生冷的食物、房事過度,甲乙經中說,針刺長強穴時,應刺入二寸,留針七次呼吸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