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九十一 (1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九十一 (13)

1. 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之經,起於大趾聚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入陰毛中,環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繫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㿗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乾,面塵脫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洞泄,狐疝,遺溺閉癃,盛者氣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氣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起始於大腳趾聚毛處,沿足背上緣,距離內踝一寸,距離腳踝八寸,交叉出太陰經之後,沿大腿內側,進入陰毛中,環繞陰器,抵達少腹,挾住胃,屬於肝,絡膽,向上貫穿膈肌,分佈在脅肋,沿喉嚨後側,向上進入耳後頏顙穴,連接目繫,向上出額頭,與督脈會合於頭頂,它的支脈,從目繫下到臉頰裡側,環繞嘴脣內側,它的另一支脈,又從肝臟分出,貫穿膈肌,向上注入肺,如果是運動則腰痛,不能俯仰,男人得疝氣,女人少腹腫脹,嚴重時會咽喉乾燥,面容枯槁,這是肝臟所引起的疾病,胸悶、嘔吐、洩瀉、疝氣、遺尿和閉尿,盛實的肝經,氣口比人迎穴大一倍,虛弱的肝經,氣口反而比人迎穴小。

足厥陰之別,名曰蠡溝,去內踝五寸,別走少陽,其別者循脛上睪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睪腫猝疝,實則挺長熱,虛則暴癢,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足厥陰經的別脈,名為蠡溝,位於內踝五寸處,然後離開足厥陰經,走向少陽經,它的別脈沿著小腿向上,在陰莖根部與少陽經會合。蠡溝的病氣運行逆亂時,會導致睪丸腫脹和疝氣,實證時會有疼痛、發熱的症狀,虛證時則會有劇烈的瘙癢,針灸治療時取穴在蠡溝穴。

足厥陰之筋,起於大趾之上,上結於內踝之前,上循脛,上結內輔之下,上循陰股,結於陰器,絡諸筋,其病足大趾支內踝之前痛,內輔痛,陰股痛,轉筋,陰器不用,傷於內則不起,傷於寒則陰縮入,傷於熱則縱挺不收,治在行水瀆之,其病轉筋者,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腧,名曰季秋痹也。

白話文:

足厥陰經的筋,起於大腳趾上,沿內踝前方向上,沿小腿,在內踝下方結聚,沿陰部上方,結聚於陰部,交絡於其他的經筋。如果該筋生病,腳的大拇指、內踝前側、內踝下方疼痛,陰部疼痛,腿部抽筋,陰部功能障礙,如果內傷,就不能起身活動,如果受寒,陰部就會縮進,如果受熱,陰部就會挺直不收,治療時,當循著足厥陰經的循行路徑,尋找相關的水道進行疏通。如果生了抽筋病,治療時要拿灼熱的針,快速刺入、挑出。根據病情的輕重決定針刺次數,以疼痛的地方為腧穴,這種病叫季秋痹症。

邪客足厥陰之絡,令人暴疝卒痛,剌足大趾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

肝病者,兩脅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虛則目䀮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取其經,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

白話文:

肝病的患者: 兩邊肋骨下疼痛,由少腹引發,導致此人容易生氣; 虛弱時,眼睛昏花,看不見東西,耳朵聽不見聲音; 經常害怕,好像有人要抓住他,取他的經脈,厥陰經與少陽經,氣逆之後會導致頭痛,耳聾,聽力變差,臉頰腫脹,取血後。

肝熱病者,小便先黃,腹痛多臥身熱,熱爭則狂言及驚,脅滿痛,手足躁,不得安臥,庚辛甚,甲乙大汗,氣逆則庚辛死,刺足厥陰。

白話文:

患有肝熱病的人,小便先發黃,腹部疼痛經常臥牀不起,體溫高,發熱嚴重時會胡言亂語、神志不清,脅肋部脹滿疼痛,手腳躁動不安,不能安穩入睡。庚金辛金日病情加重,甲子乙丑日病情好轉,大汗淋漓,氣逆則庚辛日死亡,刺足厥陰穴。

足厥陰肝經,從足走胸中,長六尺五寸,左右共一丈三尺,凡二十六穴。

大敦二穴(在足大趾端去瓜甲如韭葉),行間二穴(在足大趾間動脈應手),太衝二穴(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或一寸半動脈中),中封二穴(在足內踝前一寸仰足而取之),蠡溝二穴(在內踝上五寸),中都二穴(一名中郄在內踝上七寸),膝關二穴(在犢鼻下二寸陷中),曲泉二穴(在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陰包二穴(在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五里二穴(在氣衝下三寸陰股中動脈),陰廉二穴(在羊矢下去氣衝二寸),章門二穴(一名長平一名脅髎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期門二穴(在不容旁一寸五分直乳第二肋端)

白話文:

  • 大敦穴:位於腳趾尖端,去除指甲後,像韭菜葉一樣的地方。

  • 行間穴:位於腳趾間,動脈跳動明顯的地方。

  • 太衝穴:位於腳趾根部後方,二寸或一寸半,動脈跳動明顯的地方。

  • 中封穴:位於內踝前一寸,仰起腳找準穴位。

  • 蠡溝穴:位於內踝上五寸。

  • 中都穴:又名中郄,位於內踝上七寸。

  • 膝關穴:位於犢鼻下二寸,凹陷處。

  • 曲泉穴:位於膝蓋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凹陷處。

  • 陰包穴:位於膝蓋上四寸,股內側,兩筋間。

  • 五里穴:位於氣衝下三寸,陰股中,動脈跳動明顯的地方。

  • 陰廉穴:位於羊矢穴下氣衝二寸。

  • 章門穴:又名長平、脅髎,位於大橫外直臍季肋端。

  • 期門穴:位於不容旁一寸五分,直乳第二肋端。

大敦二穴,木也,在足大趾端,去爪甲如韭葉,及三毛中,足厥陰脈之所出也,為井,治猝疝,小便數遺溺,陰頭中痛,心痛汗出,陰上入腹,陰偏大,腹臍中痛,悒悒不樂,病左取右,右取左,腹脹腫滿,少腹痛,中熱喜寐,屍厥狀如死,婦人經血暴脫不止,可灸三壯,針入三分,留六呼。

白話文:

大敦穴是兩個穴位,屬於木行,位於腳的大拇指端,距離指甲如韭葉那麼寬,以及三個毛的中間,是足厥陰脈的起始穴,也被稱為井穴。大敦穴可以治療突發的疝氣、經常小便漏尿、陰莖疼痛、心痛盜汗、陰部腫脹、肚臍周圍疼痛、鬱悶不樂等症狀。如果是左側疼痛,取右側的大敦穴治療;如果是右側疼痛,取左側的大敦穴治療。大敦穴還可以治療腹脹、腹痛、體內有熱而喜睡、屍厥(類似死亡的昏厥)、婦女經血突然大量流失且無法止住等症狀。治療時,可以使用艾灸,灸三壯;也可以使用針灸,針刺深度為三分,保留六個呼吸的時間。

行間二穴,火也,在足大趾間動脈應手陷中,足厥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溺難,又白濁寒疝少腹腫,咳逆嘔血,腰痛不能俯仰,腹中脹,心痛色蒼蒼如死狀,終日不得息,口喎四肢逆冷,嗌乾煩渴,瞑不欲視,目中淚出太息,癲疾短氣,可灸三壯,針入六分,留十呼。

白話文:

行間二穴位於腳的大拇趾之間,動脈處於凹陷處,是足厥陰脈經絡流經之處,屬於滎穴,可以治療溺水、白濁、寒疝、小腹腫脹,咳嗽、嘔血、腰痛只能俯或仰,腹部脹大,心中劇痛,面色蒼白如死人,整日都不能休息,嘴巴歪斜、四肢逆冷,喉嚨乾燥、煩渴,雙眼閉上卻不願意入眠,眼睛流淚、頻頻嘆氣,癲癇、呼吸短促,可以用灸法治療,壯數為三壯,針灸深度為六分,留針十次呼吸。

太衝二穴,土也,在足大趾本節後二寸或一寸半陷中,此穴有動脈,診之可訣男子死生之候,足厥陰脈之所注也,為輸,治腰引少腹痛,小便不利狀如淋,㿗疝少腹腫,溏泄遺溺,陰痛面目蒼色,胸脅支滿,足寒,大便難,嘔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兒猝疝,嘔逆發寒嗌乾,腑腫內踝前痛,淫濼䯒酸,腋下腫,馬刀瘍瘻唇腫,針入三分,留十呼,可灸三壯。

白話文:

太衝穴,屬土,位於足大趾第一節後二寸或一寸半的陷中,此穴位有動脈,通過診斷可以判斷男子的生死,它是足厥陰脈所注的穴位,是輸送之穴,可以治療腰部牽引、小腹疼痛、小便不利、狀如淋疾、疝氣、小腹腫脹、溏瀉、遺尿、陰部疼痛、面色蒼白、胸脅支滿、足部寒冷、大便困難、嘔血、女子漏血不止、小兒突然發作的疝氣、嘔吐逆氣、發冷、咽喉乾燥、腹部腫脹、內踝前疼痛、陰囊腫脹疼痛、腋下腫脹、馬刀樣皮膚潰瘍、瘻管、嘴脣腫脹,針刺深度三分,留針十次呼吸,可以灸三壯。

中封二穴,金也,在足內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中,伸足乃得之,足厥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痎瘧,色蒼蒼振寒,少腹腫,食怏怏繞臍痛,足逆冷不嗜食,身體不仁,寒疝引腰中痛,或身微熱,針入四分,留七呼,可灸三壯。

白話文:

中封、二穴,屬金,位於足內踝前一寸處,仰起足部取穴時在凹陷中,伸直足部才能取到。足厥陰經脈所經過的穴位,為經穴。能夠治療瘧疾,症狀包括面色蒼白,畏寒,少腹疼痛,飲食不振,臍周疼痛,足部逆冷、不思飲食,身體麻木不仁,寒疝引起的腰部疼痛,或身體微熱。針灸深度四分,留針七呼,可灸三壯。

蠡溝二穴,在足內踝上五寸,別走少陽,足厥陰絡,治猝疝,少腹腫,時少腹暴痛,小便不利如癃閉,數噫恐悸,少氣不足,腹中痛悒悒不樂,咽中悶如有息肉狀,背拘急不可俯仰,針入二分,留三呼,可灸三壯。

白話文:

蠡溝的兩個穴位,位於足內踝往上五寸,連通著足少陽膽經和足厥陰肝經,能治療氣疝,小腹腫脹,有時小腹突然劇痛,小便不順利像尿路阻塞一樣,經常打嗝、恐懼不安、氣短、疲乏,腹部疼痛憂鬱不樂,喉嚨裡悶悶的,好像有息肉,背部僵硬、伸屈困難,針刺深度二分,保留三口呼吸的時間,可以艾灸三壯。

中都二穴,一名中郄,在內踝上七寸䯒骨中,與少陰相直,治腸澼,㿗疝少腹痛,婦人經血暴脫,因產惡露不絕,針入三分,可灸五壯。

白話文:

中都穴有兩個穴位,一個叫做中郄穴,在內踝骨往上七寸的凹陷處,與少陰經的穴位相對應。中都穴可以治療腸胃疾病、疝氣、小腹痛、婦女經血暴崩、產後惡露不止等症狀。針灸中都穴時,針刺深度為三分,艾灸壯數為五壯。

膝關二穴,在犢鼻下二寸陷中,治風痹,膝內痛引臏不可屈伸,喉咽中痛,針入四分,可灸五壯。

曲泉二穴,水也,在膝內輔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中,屈膝取之,足厥陰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湯沃股內,少腹腫,陰挺出,丈夫癲疝陰股痛,小便難,腹脅支滿,癃閉少氣泄利,四肢不舉,實即身熱目眩痛,汁不出目䀮䀮,膝痛筋攣不可屈伸,發狂衄血喘呼,少腹痛引喉咽,針入六分,灸三壯,又云:正膝屈內外兩筋間宛宛中,又在膝曲橫紋頭,治風勞失精,身體極痛,泄水下利膿血,陰腫䯒痛,可灸三壯,針入六分,留十呼。

白話文:

曲泉穴和委中穴都是水穴,都在膝蓋裡面輔骨的下面,在大筋的上面、小筋的下面。屈曲膝蓋取穴,是足厥陰的經脈所經過的地方,是合穴。用於治療女性的血瘕之症,按壓穴位時,有如熱湯澆在股骨內側。少腹腫脹,陰部腫大,甚至能看到。男性癲疝病、陰股疼痛、小便困難、腹脅脹滿、小便閉塞、氣短、泄瀉、四肢無力、實證時身體發熱、頭暈眼花、疼痛,眼光昏暗,眼珠也轉動不利,膝蓋疼痛、筋攣,不能屈伸,發狂、鼻子出血、喘氣困難,少腹疼痛,一直蔓延到咽喉處。針刺六分,艾灸三壯。

另外也有人認為曲泉穴在屈膝時,位於內外兩筋之間凹陷處。也位於膝彎曲橫紋的起點位置,用於治療風勞導致的失精,身體極度疼痛,腹瀉、痢疾,膿血下利,陰部腫脹疼痛,可以艾灸三壯,針刺六分,留針十呼。

陰包二穴,在膝上四寸,股內廉兩筋間,足厥陰別走,治腰尻引少腹痛,遺溺不禁,針入六分,可灸三壯。

足五里二穴,在氣衝下三寸,陰股中動脈,治腸中滿,熱閉不得溺,可灸五壯,針入六氣。

陰廉二穴,在羊矢下,去氣衝二寸動脈中,治婦人絕產,若未經生產者,可灸三壯即有子,針入八分,留七呼。

章門二穴,脾之募,一各長平,一名脅髎,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側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足厥陰少陽之會,治腸鳴盈盈然食不化,脅痛不得臥,煩熱口乾不嗜食,胸脅支滿喘息,心痛,腰痛不得轉側,傷飽身黃羸瘦,賁豚腹腫脊強,四肢懈墮,善恐少氣,厥逆肩臂不舉,可灸百壯,針入六分。

白話文:

章門穴是脾臟的募穴,又稱長平穴或脅髎穴,位於身體的一側,在肚臍和大橫骨的延長線上,與肋骨相接處。取穴時,讓患者側臥,屈上一條腿,伸下另一條腿,舉起手臂。章門穴是足厥陰肝經和足少陽膽經的交會穴,主治腸鳴不止、飲食不化、脅痛難眠、煩熱口乾、食慾不振、胸脅脹滿喘息、心痛、腰痛難以轉身、撐死、身體發黃消瘦、賁豚病(腹脹如鼓且背部僵硬)、四肢無力、膽怯易驚、氣短,以及厥逆(陽氣上逆)導致肩臂不能舉起的病症。章門穴可艾灸100壯,針刺深度為6分。

期門二穴,肝之募,在不容旁一寸五分,直兩乳第二肋端,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治胸中煩熱,賁豚上下,目青而嘔,霍亂泄利,腹堅硬,大喘不得安臥,脅下積氣,女子產後余疾,食飲不下,胸脅支滿,心中切痛善噫,若傷寒過經不解,當針期門使經不傳,針入四分,可灸五壯。

白話文:

期門穴是肝臟的募穴,位於乳旁一寸五分,直對著兩個乳頭的第二條肋骨末端,是足太陰、足厥陰和陰維經的交匯穴位。

期門穴可以治療胸中煩熱、賁門上下反胃、眼睛青黑而嘔吐、霍亂泄瀉、腹脹堅硬、大喘息無法平臥、脅下積氣、女性產後餘疾、飲食不消、胸脅支滿、胸口刺痛善於打嗝,如果傷寒超過經期不愈,應針刺期門穴使經絡不通暢,針刺深度四分,可以灸五壯。

凡此足厥陰之脈,常多血少氣,刺之當出血惡氣,其經從足走腹,審其從逆,以行迎隨,虛則補之,實則瀉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此治足厥陰之法也。

白話文:

所有屬於足厥陰肝經的脈,通常血多氣少,針刺時要出血排邪氣。它的經絡從足部走腹部,要仔細辨別是從逆還是順,用迎隨的方法處理。虛弱的要補,實證的要瀉,熱證要快速治療,寒證要緩慢治療。下陷的要灸,不盛不虛的,用經絡取穴的方法治療。這就是治療足厥陰肝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