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九十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九十一 (5)

1.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之經,起於大趾之端,循趾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腨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欠股膝內腫厥,足大趾不用,為此諸病,盛者氣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氣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起始於大拇指的端部,沿著腳趾內側的白色肉際,經過踝骨後,向上內踝的前方,向上小腿內側,沿著脛骨後方,交會於厥陰經之前,向上沿著膝蓋和大腿內前側,進入腹中屬於脾,絡屬於胃,向上經過膈肌,夾著咽喉,連接舌根,散佈於舌下,其分支,又從胃部分出,向上經過膈肌,注入心中,如果活動就會引起舌根強硬,吃東西就嘔吐,胃脘疼痛,腹部脹氣,容易打嗝,大便稀溏或泄瀉,水腫,黃疸,不能平臥,經常打哈欠,股膝內腫脹,大拇指不能使用,出現這些疾病,嚴重的,氣口比人迎大三倍,虛弱的,氣口反而比人迎小。

足太陰之別,名曰公孫,去本節之後一寸,別走陽明,其別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腸中切痛,虛則鼓脹,取之所別也。

白話文:

足太陰脾經的支脈,名稱是公孫穴。從主經離開一寸後,分出支脈進入陽明經。支脈運行於腸胃,邪氣上逆會引起霍亂,實證則腸中劇烈疼痛,虛證則腹脹。取穴的位置,就在這條支脈分出的附近。

足太陰之筋,起於大趾之端內側,上結於內踝,其直者上結於膝內輔骨,上循陰股,結於髀,聚於陰器,上腹結於臍,循腹裡,結於脅,散於胸中,其內者著於脊,其病足大趾支內踝痛,轉筋痛,膝內輔骨痛,陰股引髀而痛,陰器扭痛,上引臍兩脅痛,引膺中脊內痛,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腧,名曰孟秋痹也。

白話文:

足太陰經的筋脈,起自大腳趾內側端,向上連結到內踝,一直向上到膝蓋內側的輔骨,再沿著大腿內側,連結到股骨,會聚於陰器,再往上到腹部連結到肚臍,沿著腹腔內部,連結到肋骨,再散佈到胸腔,而內側的經脈則連接到脊椎。患有此病的人,腳的大姆趾和內踝疼痛,走路會抽筋疼痛,膝蓋內側輔骨疼痛,大腿內側連結到大腿而疼痛,陰器扭痛,上面的會牽引到肚臍,兩側肋骨疼痛,引發到胸腔及脊椎內側疼痛,治療方法是用火針灸刺,根據疼痛的部位,找到相應的穴位,叫做孟秋痹。

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疼,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兩胛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為痏數,髮針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白話文:

邪惡之氣侵犯足太陰經的絡脈,會使人腰部疼痛,牽引到小腹和陰囊,不能仰臥休息。刺腰尻之解,在兩胛骨以上的腰俞穴,用月死生之數為針刺次數,針刺後立刻痊癒。左側腰痛,針刺右側的腰俞穴,右側腰痛,針刺左側的腰俞穴。

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腳下痛,虛則腹滿腸鳴,飧泄食不化,取其經,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脾熱病者,先頭重頰痛,煩心顏青,欲嘔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俯仰,腹滿兩頷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氣逆則甲乙死,刺足太陰陽明,脾之大絡脈別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實則一身盡痛,虛則百節皆縱,此絡若羅絡之血者皆取之。

白話文:

患有脾熱病的人,一開始會出現頭部沉重、臉頰疼痛的症狀,煩躁不安且臉色發青,有嘔吐的慾望,身體發熱,熱度上升後,就會出現腰痛,無法俯仰,腹部腫脹,兩頜疼痛,在甲乙日(農曆月初甲、乙日)症狀會特別嚴重,戊己日(農曆戊、己日)會出大汗,如果氣息逆亂,就會在甲乙日死亡,這時需要針灸足太陰脾經和足陽明胃經,脾經的大絡脈別名為大包,從腋下三寸處出來,分佈在胸部和脅部,實證時,全身都會疼痛,虛證時,全身關節都會鬆弛,這個絡脈就像羅網一樣,絡脈中的血都可以從這裡取出來。

足太陰脾經,從足走胸中,長六尺五寸,左右共一丈三尺,凡四十二穴。

隱白二穴(在足大趾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大都二穴(在足大趾本節後陷中),太白二穴(在足內側核骨下陷中),公孫二穴(在足大趾本節之後一寸),商丘二穴(在足內踝下微前陷中),三陰交二穴(在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漏谷二穴(在內踝上六寸骨下陷中),地機二穴(一名脾舍在別走上一寸空中膝下五寸),陰陵泉二穴(在膝下內側輔骨下陷中),血海二穴(在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箕門二穴(在魚腹上越筋間陰股內動脈),衝門二穴(去大橫五寸在府舍下橫骨端),府舍二穴(在腹結下三寸),腹結二穴(一名腸窟在大橫下三分),大橫二穴(在腹哀下三寸五分),腹哀二穴(在日月下一寸五分),食竇二穴(在天溪下一寸五分),天溪二穴(在胸鄉下一寸六分),胸鄉二穴(在周榮下一寸六分),周榮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中),大包二穴(在淵腋下三寸九肋間)

白話文:

隱白穴:位於足大拇指內側,趾甲往腳底的延長線下去,在趾甲根部約0.1寸處。

大都穴:位於足大拇指第一個趾節的後面,兩骨之間的凹陷處。

太白穴:位於足內側,距跟骨下緣約1.5寸,距距骨結節的前下方約1寸的凹陷處。

公孫穴:位於足大拇指根部之後約0.5寸處。

商丘穴:位於足內踝尖直下約1寸,距跟腱約2寸,內踝骨下緣前方的凹陷處。

三陰交穴:位於足內踝尖直上約3寸,距跟腱約2寸,脛骨內側緣後方的凹陷處。

漏谷穴:位於足內踝尖直上約6寸,距跟腱約4寸,距小腿內側緣約2寸的凹陷處。

地機穴:位於膝蓋內側,髕骨下緣直下約2寸,脛骨內側緣後方的凹陷處。

陰陵泉穴:位於膝蓋內側,髕骨下緣直下約3寸,距跟腱約6寸,脛骨內側緣後方的凹陷處。

血海穴:位於膝蓋內側,髕骨上緣直上約2寸,股四頭肌內側頭肌腱內側的凹陷處。

箕門穴:位於大腿內側,股骨內髁下方,半腱肌與半膜肌之間的凹陷處。

衝門穴:位於大腿內側,髕韌帶內側的凹陷處。

府舍穴:位於下腹部,臍中直下約3寸,距恥骨聯合約4寸的凹陷處。

腹結穴:位於下腹部,臍中直下約6寸,距恥骨聯合約2寸的凹陷處。

大橫穴:位於下腹部,臍中直下約9寸5分,距恥骨聯合約0.5寸的凹陷處。

腹哀穴:位於下腹部,臍中直下約11寸,距恥骨聯合約2寸的凹陷處。

食竇穴:位於上腹部,天溪穴直下約1寸5分,距季肋約3寸的凹陷處。

天溪穴:位於上腹部,胸鄉穴直下約1寸6分,距季肋約1寸的凹陷處。

胸鄉穴:位於上腹部,周榮穴直下約1寸6分,距季肋約0.5寸的凹陷處。

周榮穴:位於上腹部,中府穴直下約1寸6分,距季肋約0.1寸的凹陷處。

大包穴:位於腋窩下方,第9肋間隙,距脊柱約4寸的凹陷處。

隱白二穴,木也,在足大趾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足太陰脈之所出也,為井,治腹脹喘滿,不得安臥,嘔吐食不下,暴泄衄血,猝屍厥不識人,足寒不能溫,針入三分。若婦人月事過時不止,刺之立愈。

白話文:

隱白穴,象徵木的穴位,位於大腳趾內側邊緣,距離趾甲角的距離,如韭菜葉的寬度,屬於足太陰經的起始穴,為井穴。治療腹部脹氣、喘滿、不得安穩入睡、嘔吐、食不下嚥、腹瀉、鼻血、猝死昏迷不識人、足部寒冷且無法溫暖,針刺的深度為三分。若是女性月經過期不止,刺該穴也會立即治癒。

大都二穴,火也,在足大趾本節後陷中,足太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熱病汗不出,手足逆冷腹滿善嘔,煩熱悶亂,吐逆目眩,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大都穴和二穴,都屬火,位於大腳趾的第一個關節後面的凹陷處,是足太陰脾經的循行路線,為滎穴。用於治療熱病不出汗、手腳冰冷、腹脹善吐、煩躁悶亂、嘔吐眩暈等症狀,可以用艾灸來治療,灸三壯,針刺深度為三分。

太白二穴,土也,在足內側核骨下陷中,足太陰脈之所注也,為輸。治身熱煩滿,腹脹食不化,嘔吐泄膿血,腰痛大便難氣逆,霍亂腹中切痛,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太白、二穴,屬土,位於足內側,核骨下陷的中央,是足太陰脈氣血會注之處,為輸穴。用於治療身體發熱、煩躁、腹滿、飲食不消化、嘔吐、瀉出膿血、腰痛、大便不通、氣逆、霍亂腹中疼痛。可以用艾灸,灸三壯。針刺入三分。

公孫二穴,在足大趾本節後一寸,別走陽明太陰絡。治寒瘧不嗜食,猝面腫,煩心狂言,腹虛脹如鼓,可灸三壯,針入四分。

白話文:

公孫穴位於大腳趾根部後一寸處,有別走陽明太陰絡的作用,能治療寒瘧不嗜食、突然面腫、煩躁不安、胡言亂語、腹部虛脹如鼓的症狀。可以灸三壯,針刺深度四分。

商丘二穴,金也,在足內踝下微前陷中,足太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腹脹腸中鳴不便,脾虛令人不樂,身寒善太息,心悲氣逆,痔疾骨疽蝕,絕子厭夢,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商丘穴和丘墟穴,五行屬金,位於足內踝下前方凹陷處,足太陰脾經循行的地方,是脾經的原穴。用於治療腹脹、腸中鳴叫、大便不通暢,脾虛導致的情緒低落、身體怕冷、經常嘆息,以及心裏悲傷、氣逆,痔瘡、骨疽蝕,絕子、夢魘等症狀。可以灸三壯。針刺深度三分。

三陰交二穴,在內踝上三寸骨下陷中,足太陰厥陰少陰之交會。治痃癖腹中寒,膝股內痛,氣逆小便不利,脾病身重,四肢不舉,腹脹腸鳴,溏泄食不化,女子漏下不止,可灸三壯。針入三分。昔宋太子善醫術,出遊見孕婦,診之曰:此一女也,令徐文伯亦診之,曰:此一男一女也,太子欲剖之,文伯乃以針瀉足三陰交,補手陽明合谷,應針而落,故妊娠不可刺。

白話文:

三陰交這兩個穴位,位於腳踝內側上三寸的凹陷處,是足太陰厥陰少陰三條經絡的交會點。它能治療胸脅疼痛、腹部寒冷、膝蓋和大腿內側疼痛、氣逆小便不利、脾病身體沉重、四肢不能舉起、腹脹腸鳴、大便溏泄食物不消化、婦女漏下不止等疾病。可以灸三壯。針刺深度三分。過去宋國太子精通醫術,外出時看見一位孕婦,診斷後說:「這個孕婦懷的是一個女孩。」讓徐文伯也診斷一下,徐文伯說:「這個孕婦懷的是一男一女。」太子想剖腹驗證,徐文伯於是用針刺孕婦的足三陰交穴,補手陽明合谷穴,孕婦應針而流產,所以懷孕期間不能針刺。

漏谷二穴,亦名太陰絡,在內踝上六寸骨下陷中。治痃癖冷氣,心腹脹滿,食飲不為肌膚,濕痹不能久立,針入三分。

白話文:

漏谷兩個穴位,又名太陰絡,位於內踝上六寸的骨頭下緣的凹陷處。治療痃癖冷氣、心腹脹滿、吃進去的食物和飲み進去的飲料不長肌肉、濕痹症候不能久站,針刺深度三分。

地機二穴,亦名脾舍,足太陰郄,別走上一寸空,在膝下五寸。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湯沃股內至膝,丈夫溏泄腹脅氣脹,水腫腹堅不嗜食,小便不利,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地機穴、二穴,又名脾舍,屬於足太陰脾經的郄穴,從足太陰脾經向上走一寸,在膝蓋骨下五寸的位置。主治女性血塊,按壓時有如熱湯澆在股部內側,一直到膝蓋。主治男性腹瀉、腹股溝脹氣、水腫、腹部堅硬、沒食慾、小便不利,可灸三壯。針刺深度三分。

陰陵泉二穴,水也,在膝下內側輔骨下陷中,伸足取之,足太陰脈之所入也,為合。又曲膝取之,治腹中寒不嗜食,膈下滿水脹腹堅,喘逆不得臥,腰痛不得俯仰,霍亂疝瘕,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節,針入五分。

白話文:

陰陵泉這兩個穴位,是水的穴位,位於膝蓋下內側輔骨下陷的部位,伸直腿取穴,是足太陰脾臟經的輸注穴,是足太陰脾經與足厥陰肝經溝通的聯繫點。曲膝取穴,治療腹部寒冷,不喜歡吃東西,隔膜以下水腫腹脹堅硬,喘氣逆亂不能平躺,腰痛不能俯仰,霍亂、疝氣、瘕積,小便不利、氣淋,寒熱不調,針刺深度為五分。

血海二穴,在膝臏上內廉白肉際二寸中。治女子漏下惡血,月事不調,逆氣腹脹,可灸三壯,針入五分。

箕門二穴,在魚腹上越筋間,動脈應手,在陰股內,一云:在股上起筋間,治淋遺溺,鼠鼷腫痛,小便不通,可灸三壯。

白話文:

箕門穴、箕門之二穴位,在魚腹上肌肉與筋脈之間,動脈穴位手按有感覺,在陰股內側,另一種說法:在股上肌肉與筋脈之間。治療淋病尿失禁、鼠鼷腫痛、小便不通,可以灸三壯。

衝門二穴,一名慈宮,上去大橫五寸,府舍下橫骨兩端約紋中動脈,足太陰厥陰之會。治腹寒氣滿積聚疼,淫濼陰疝產難,子上衝心不得息,針入七分,可灸五壯。

白話文:

衝門穴有兩個穴位,一個叫慈宮,在上去大橫五寸處,靠近府舍骨頭下方,在橫骨兩端的紋路中,足太陰經與足厥陰經交會。用來治療腹部寒冷、氣滿、積聚疼痛、淫冷、陰疝、產難,以及熱氣衝上心臟而無法休息,針灸深度七分,可以灸五壯。

府舍二穴,在腹結下三寸,足太陰厥陰陰維之交會。此三脈上下三入腹絡肝脾結心肺,從脅上至肩,此太陰郄,三陰陽明支別,治疝瘕,脾中急痛,循脅上下搶心,腹滿積聚,厥氣霍亂,針入七分,可灸五壯。

白話文:

府舍穴和舍曲穴,在腹部臍下三寸,屬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陰維脈交會的穴位。這三條經脈上下貫穿腹腔,聯繫肝、脾、心、肺,絡屬脅肋,上達肩部。此穴為太陰脾經的郄穴,同時也是三陰經及陽明胃經的支別。府舍穴主治疝氣、腸癰、脾臟疼痛,脅肋疼痛,直達心臟,腹滿,食積,霍亂,厥證。針刺七分,可灸五壯。

腹結二穴,在大橫下三分,一名腸窟。治繞臍痛,上衝搶心,腹寒泄利咳逆,針入七分,可灸五壯。

大橫二穴,在腹哀下三寸五分直臍旁,足太陰陰維之會。療大風逆氣,多寒善悲,可灸五壯,針入三分。

腹哀二穴,在日月下一寸五分,足太陰陰維之會,治大便膿血,寒中食不化,腹中痛,針入三分。

食竇二穴,在天溪下一寸六分,舉臂取之,足太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膈間雷鳴,滀陸滀陸常有小聲。針入四分可灸五壯。

白話文:

食竇二穴,在天溪穴下 1.6 寸,舉起手臂取穴,是足太陰脈的氣血發出之處。治療胸部脅肋脹滿,隔肌之間經常雷鳴作響,還有嘩嘩的聲音。針刺深度為 0.4 寸,可以灸 5 壯。

天溪二穴,在胸鄉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陰脈氣所發。治胸中滿痛,乳腫賁膺,咳逆上氣,喉中作聲,針入四分可灸五壯。

白話文:

天溪穴位於胸部正中央,下陷一寸六分處,仰著頭取穴。屬於足太陰脈氣發出的地方。可以治療胸中滿痛、乳腺腫大壓迫胸部、咳嗽、呼吸急促、喉嚨有聲音等症狀。針灸深度為四分,可以灸五壯。

胸鄉二穴,在周榮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足太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引胸背痛,臥不得轉側,針入四分,可灸五壯。

白話文:

「胸鄉穴」,位於胸骨中線上,距周榮穴下一寸六分處的凹陷中,仰面取之。是足太陰肺經氣脈發生的部位。「胸鄉穴」,可以治療胸脅部脹滿,牽引胸背部疼痛,平躺時無法轉動身體的情形。針灸時,針刺深度為四分,可灸五壯。

周榮二穴,在中府下一寸六分陷者中。仰而取之,足太陰脈氣所發。治胸脅支滿,不得俯仰,飲食不下,咳唾稠膿,針入四分。

白話文:

周榮二穴位,位於中府穴下一寸六分處的凹陷中。仰身取穴,是足太陰經脈氣血所發出之處。主治胸脅部位脹滿,不能俯身仰頭,飲食不下,咳嗽吐出黏稠膿液等症狀。針刺深度四分。

大包二穴,在淵腋下三寸,脾之大絡,布胸脅中出九肋間。治腹有大氣,氣不得息,胸脅中痛,內實則其身盡寒,虛則百節皆縱,可灸三壯,針入三分。

白話文:

大包穴、二穴,在腋窩下面三寸處,是脾臟經絡中的大絡,分佈於胸肋之間,從第九肋之間穿出。治療腹部脹氣,氣息不能舒暢,胸肋之間疼痛,內臟充實就會全身發冷,虛弱時全身關節都鬆弛,可以用艾灸三壯,針刺深度三分。

凡此足太陰之脈。常多氣少血,刺之當出氣而惡血,其經從足走腹,自下刺而上者為隨,自上刺而下者為迎,病在衛取之氣,病在營取之血,病在筋劫刺之,病在浮絡者繆刺之,太陰之陰,名曰關蟄,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於絡也,則絡脈盛色變,其入客於經也,則感虛乃陷下,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䐃破,毛直而敗矣,凡十二經之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此治足太陰之法也。

白話文:

這些都是足太陰經的病症。通常是氣多而血少,針刺時應該出氣和出惡血,經絡從足部走向腹部,從下往上針刺稱為「隨」,從上往下針刺稱為「迎」,病在衛氣,應取氣,病在營血,應取血,病在筋,應刺筋,病在浮絡,應刺繆刺太陰的陰,稱為「關蟄」,觀察其部位如有浮絡,皆是太陰的絡脈,絡脈盛則入侵於經,絡脈入侵於經,則絡脈盛而顏色變,入侵於經,則感虛而陷下,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肉爍爛破裂,毛髮豎立而敗壞。凡十二經之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這是治療足太陰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