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十二 (1)

1. 蠱風

論曰蠱風之狀。在皮膚間一身盡痛。若劃若刺。淫淫躍躍。如中蠱毒。故名蠱風。皆由體虛受風侵傷正氣也。

治體虛風邪所中。攻走皮膚。狀如刺劃。薏苡仁湯

薏苡仁(二兩),獨活(去蘆頭),茵芋細辛(去苗葉),桂(去粗皮),側子(炮裂去皮臍)防風(去叉),酸棗仁(微炒),麻黃(去根節先煮去沫焙),五加皮羚羊角(鎊各一兩),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 薏苡仁:2 兩

  • 獨活(去除蘆頭):適量

  • 茵芋:適量

  • 細辛(去除苗葉):適量

  • 桂(去除粗皮):適量

  • 側子(炒裂去除皮臍):適量

  • 防風(去除叉子):適量

  • 酸棗仁(微炒):適量

  • 麻黃(去除根節,先煮去沫,再焙乾):適量

  • 五加皮:1 兩

  • 羚羊角(研磨):1 兩

  • 甘草(炙熱並切碎):半兩

上一十二味。銼如麻豆。每服四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半分拍破。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計時候。

白話文:

以上十二種藥材,磨成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四錢匕,加一杯水,放入拍破的生薑半錢,煎至七分熟,去渣溫服,不限時間。

治蠱風皮膚如刺劃。天麻丸

天麻(銼焙),躑躅花,獨活(去蘆頭),附子(炮裂去皮臍),白附子(炮),原蠶蛾(炒),防風(去叉),蒼耳,蒺藜子(炒去角),桂(去粗皮),當歸(切焙),烏頭(炮裂去皮臍各一兩),麻黃(去根節),烏蛇肉(酒浸去皮骨炙各二兩),麝香(研半兩)

白話文:

  1. 天麻(切片並烘烤)

  2. 躑躅花

  3. 獨活(去掉莖桿部分)

  4. 附子(炮製後破裂,去除皮和臍)

  5. 白附子(炮製後)

  6. 原蠶蛾(炒製)

  7. 防風(去掉叉子狀的枝條)

  8. 蒼耳

  9. 蒺藜子(炒製並去除角)

  10. 桂皮(去除粗糙的皮)

  11. 當歸(切片並烘烤)

  12. 烏頭(炮製後破裂,去除皮和臍)

  13. 麻黃(去除根和節)

  14. 烏蛇肉(浸泡在酒中,去除皮和骨,烤製)

  15. 麝香(研磨成粉,取半兩)

上一十五味。除研者外。搗羅為末。入麝香再研勻。煉蜜和搗三二百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不拘時候。如有汗出。即宜避風。

白話文:

以上十五味藥。除研磨藥材的藥材外,其他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麝香再次研磨均勻。加入煉製的蜂蜜搗丸三、二百下。丸成梧桐子的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用溫酒送服。不拘時間。如果有汗水流出,立即避風。

治蠱風四白散

白花蛇(酒浸去皮骨炙一兩半),白附子(炮),白殭蠶(微炒),白蒺藜(炒去角各一兩)

白話文:

  • 白花蛇(浸酒,去除皮和骨,烘烤至一兩半)

  • 白附子(炮製)

  • 白殭蠶(微炒)

  • 白蒺藜(炒熟,去除角,各一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空心溫酒調下二錢匕。晚食前再服。

治六十四種風。注走入皮膚中如蟲行。痛如刺劃。狀似蠱毒。及卒風面目腫起。手不及頭。口噤不能言。石南湯

白話文:

治療六十四種風。風注進入皮膚中,像蟲子爬行一樣。疼痛像被針刺劃傷。症狀類似蠱毒。還有中風引起的面部腫脹,手抬不起來到頭部,嘴巴緊閉不能說話。石南湯的方劑:

石南,乾薑(炮),黃芩(去黑心),細辛(去苗葉),人參(各一兩),桂(去粗皮),麻黃(去根節),當歸(切焙),芎藭(各一兩半),乾地黃(三分),甘草(炙二兩),食茱萸(一兩一分)

白話文:

石南、乾薑(炮製過的)、黃芩(去掉黑心)、細辛(去掉苗葉)、人參(各一兩)、桂枝(去掉粗皮)、麻黃(去掉根節)、當歸(切片烘烤過)、川芎(各一兩半)、乾地黃(三分)、甘草(炙烤過的二兩)、食茱萸(一兩一分)

上一十二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六錢匕。以水一盞。酒一盞。煎至一盞。去滓溫服。得汗為度。

治蠱風身痛如刀劃。白花蛇煎

白花蛇,烏蛇(並用酒浸皮去骨焙乾各二兩),白蜜(三十兩),生薑(汁六兩),薄荷汁(六兩),白殭蠶(炒),乾蠍(去土炒),苦參(各一兩),白附子(炮三分)

白話文:

白花蛇,烏蛇(都用酒浸泡,去除骨頭,烘乾,各二兩),白蜜(三十兩),生薑汁(六兩),薄荷汁(六兩),白殭蠶(炒熟),乾蠍子(去除泥土,炒熟),苦參(各一兩),白附子(炮製,三分)

上九味。搗羅六味為末。先下蜜。並生薑汁薄荷汁。次下諸藥末拌和勻。銀器中重湯熬成煎。以無灰酒調下半匙匕。久服身體滑膩。

白話文:

上九味藥。將六味藥搗成粉末。先加入蜂蜜,再加入生薑汁和薄荷汁。然後加入所有的藥粉,拌勻。在銀器中用重湯熬煮成煎劑。以無灰酒調和半勺,服用。長期服用可以使身體滑膩。

治蠱風。何首烏散

何首烏(去黑皮),威靈仙(去土各一兩),苦參(半兩),麒麟竭(一分)

白話文:

  • 何首烏:去掉外皮

  • 威靈仙:去掉泥土,每味一兩

  • 苦參:半兩

  • 麒麟竭:一分

上四味。並生搗羅為散。入乳缽內研三五百遍。每服一錢匕。用荊芥湯調下。每日三服。酒服尤妙。

治蠱風皮膚盡痛。淫淫如有蠱啄。搔之生瘡。甚者如刀劃。茵芋酒

茵芋,烏頭(炮裂去皮臍),石南,防風(去叉),女葳,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附子(炮裂去皮臍),細辛(去苗葉),獨活(去蘆頭),卷柏,桂(去粗皮),天雄(炮裂去皮臍),秦艽(去苗土),防己(各一兩),躑躅(二兩)

白話文:

茵陳、烏頭(炮裂去皮臍)、石南、防風(去叉)、女葳、花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附子(炮裂去皮臍)、細辛(去苗葉)、獨活(去蘆頭)、卷柏、桂皮(去粗皮)、天雄(炮裂去皮臍)、秦艽(去苗土)、防己(各一兩)、山躑躅(二兩)

上一十五味。㕮咀如麻豆大。少壯人無用熬。虛老人薄熬之。清酒二斗漬。冬七日。夏三日。春秋五日。初服一合。不知加至二合。

白話文:

總共十五種藥材。藥材搗碎如麻豆大小。年輕強壯的人不用熬煮。虛弱的老人可以稍加熬煮。用二斗清酒浸泡。冬天七天,夏天三天,春秋五天。初次服用一杯,不知效用再加到兩杯。

治蠱風皮膚盡痛。如刀劃狀。及頭目不利。風痰等疾。薄荷丸

干薄荷葉(一斤),天麻(四兩),威靈仙(去苗土三兩),羌活(去蘆頭四兩),山梔子仁(二兩),蔓荊實(去白皮三兩),白芷桔梗(炒),防風(去叉各二兩),大黃(濕紙裹煨令紙幹一兩)人參,赤茯苓(去黑皮各三兩),龍腦(研半兩)

白話文:

  • 薄荷葉:一斤

  • 天麻:四兩

  • 威靈仙:去根莖泥土,留下三兩

  • 羌活:切掉蘆頭,留下四兩

  • 山梔子仁:兩兩

  • 蔓荊子:去掉白色外皮,留下三兩

  • 白芷:兩兩

  • 桔梗:炒過,留下兩兩

  • 防風:去掉分叉,留下兩兩

  • 大黃:用濕紙包起來,煨到紙幹,留下壹兩

  • 人參:三兩

  • 赤茯苓:去黑皮,留下三兩

  • 龍腦:研磨成粉,留下半兩

上一十三味。搗研為末。再和勻煉蜜。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丸。食後細嚼。茶酒任下。

白話文:

把以上十三種藥材搗碎成細末。再混合均勻並加入蜂蜜煉製。丸成雞頭核般大小。每次服用一丸。飯後細嚼服用。可以用茶或酒送服。

治蠱風皮膚盡痛。身體若劃、若刺。烏頭五靈脂丸

烏頭(生去皮臍),五靈脂(各五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二兩),狼毒(炮一兩),防風(去叉),地龍(不去土),桂(去粗皮),虎骨(沙瓶中鹽泥固濟煅存性),海桐皮(銼),自然銅(煅醋淬三五遍各二兩),乳香(研),沒藥(研各一兩),麝香(研三分),龍腦(研一錢),亂髮(存性燒灰),好墨(煅過各半兩)

白話文:

烏頭(去除表皮並挖去根),五靈脂(皆為五兩),附子(烘焙後去除表皮和根,二兩),狼毒(烘焙過的,一兩),防風(去除叉子),地龍(不去除泥土),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虎骨(在沙瓶中以鹽泥固濟煅燒並保存其性),海桐皮(銼碎),天然銅(煅燒並以醋淬三至五次,各兩),乳香(研磨),沒藥(研磨,各一兩),麝香(研磨,三分),龍腦(研磨,一錢),頭髮(保存其性並燒成灰),優質墨汁(煅燒過,各半兩)。

上一十六味。各銼研。日中曝七日。搗羅為末。以生薑自然汁和。搗熟為丸。如彈子大。每一丸分作四服。用溫酒入生薑汁少許磨化服。此藥亦治癱瘓急慢中風。痰涎壅塞。胸中不利。眼口喎斜。半身不遂。神昏恍惚。及血風走注。並依前湯使日二三服。偏正頭疼。夾腦風疾。

白話文:

將前面十六種藥材,分別研磨成粉。在太陽下曬七天。並用杵臼搗碎成末。加入生薑自然分泌的汁液,再搗成丸藥。丸藥的大小像彈子一般大,每一粒丸藥可分成四小服。每次服藥時,使用溫酒並加入少量的生薑汁,將藥丸磨碎後服下。此藥方也能治療半身不遂、急慢性中風、痰涎阻塞、胸口不適、眼口歪斜、偏癱、神志昏迷恍惚,以及血風走注等症狀。另外,依照前面藥方煎煮的湯藥,每天服用二至三次,可治療偏正頭痛和麪神經麻痺等疾病。

以臘茶清和少薑汁磨下。即枕臥少時。腫痛處磨一丸塗之。產後諸疾備急。用薑汁磨化。入童子小便並酒各半盞。稍熱服。血風勞、及敗血攻四肢。或攻刺腹肋痛。用當歸酒下。顛撲損傷。乳香酒下。病深者三丸取效。合時不得見雞貓犬及婦女孝服人。

白話文:

  1. 用蠟茶清和少許生薑汁研磨。然後枕臥一會兒。在腫痛處塗上一丸。產後各種疾病的急救方。用薑汁研磨融化。加入童子小便和酒各半杯。微熱後服用。血風勞,以及敗血攻四肢。或攻刺腹肋痛。用當歸酒送服。跌打損傷。乳香酒送服。病情嚴重的三丸藥可以見效。服藥期間不能見雞、貓、狗和婦女、孝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