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八十九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八十九 (1)

1. 食治腰痛

治腰背痛,骨髓虛,不能久立,身重氣乏,盜汗少食,時復吐利。生地黃雞

白話文:

用於治療腰背疼痛、骨髓虛弱、不能長時間站立、身體沉重、氣力缺乏、盜汗、食慾不振、時而嘔吐、腹瀉。生地黃雞方:

  • 生地黃:滋補肝腎,益精血。
  • 雞肉:補氣益血,強壯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川芎:活血行氣,止痛。
  • 白芍:養血柔肝,緩解疼痛。
  • 熟地:滋補肝腎,益精血。
  • 枸杞子:補肝益腎,明目。
  • 山藥:補脾益氣,固腎。
  • 茯苓:健脾益氣,利水。
  • 白術:健脾益氣,燥濕。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除濕。
  • 丹皮:清熱涼血,活血。
  • 赤芍:活血化瘀,清熱涼血。
  • 牛膝:補肝腎,強筋骨。
  • 杜仲:補肝腎,強筋骨。
  • 桑寄生:補肝腎,強筋骨。
  • 女貞子:補肝腎,烏髮明目。
  • 菟絲子:補肝腎,益精血。
  • 續斷:補肝腎,強筋骨。
  • 雞血藤:補肝腎,強筋骨。
  • 紅花:活血化瘀,止痛。

生地黃(八兩),飴糖(五兩),烏雞(一隻)

上三味。先將雞去毛及腸臟,細切地黃,與糖相和,納雞腹中,銅器貯之,復置甑中蒸,炊飯熟藥成,取食之,勿用鹽醋,食肉盡,即飲銅器中藥汁。

白話文:

上面這三個方子。首先將雞去毛和內臟,將熟地黃切碎,與糖混合,放入雞腹中,用銅器盛裝,再放入蒸鍋中蒸熟,飯熟藥成,取出食用,不要用鹽和醋,吃完肉,立刻喝銅器中的藥汁。

治虛勞,腰痛咳嗽,肺痿骨蒸。食羊蜜方

羊脂,熟牛髓,白蜜,熟豬脂(各五兩),生薑汁(一合),生地黃汁(五兩)

白話文:

熟羊脂、熟牛髓、白蜂蜜、熟豬脂 (各五兩),生薑汁 (一合),生地黃汁 (五兩)

上六味。先以豬羊脂煎一沸,次下牛髓,又煎一沸,次下白蜜生薑地黃汁,微火煎,不住手攪,膏成,貯密器中,每服一匙許,空腹溫酒調下,羹粥中服之亦得,若食素者,以酥代脂髓,加麥門冬汁,若不能食或多風者,加白朮

白話文:

上六味。首先把豬油或羊油煎沸一次,然後放牛髓,再煎沸一次,然後加入白蜜、生薑汁、地黃汁,用小火煎煮,不停地攪拌,直到膏狀,儲存在密封的容器中。每次服用一匙左右,空腹時用溫酒調服,也可以加入湯或粥中服用。素食者可以用酥油代替豬油和髓,並加入麥門冬汁。不能吃或風大的患者,可以加入白朮。

治虛勞。食羊臟方

羊肝肚腎心肺(各一具湯洗細切),胡椒蓽茇(各一兩),豉(一合),蔥白(一握細切),牛酥(一兩)

白話文:

羊肉、豬肝、豬肚、豬腎、豬心、豬肺(各一份,洗淨切碎),胡椒粉、蓽茇(各一兩),黃豆醬(一杯),蔥白(一把,切碎),牛油(一兩)

上六味。先以五味相和,以水七升,慢火煎取五升,去滓,和羊肝等並汁皆納羊肚中,系肚口,別用絹袋盛之,煮熟乘熱出,切肚食之,並旋旋服盡藥汁。

白話文:

先將六味藥材混合。之後加入7碗水,以小火慢慢煎到只剩下5碗水,之後去除殘渣,將藥汁和羊肝及羊肚汁一起倒入羊肚中,並將羊肚口綁緊。另外再用絹袋,將藥汁煮熟,在熱騰騰的狀態下取出,將羊肚切塊食用,並連著藥汁一起吃下。

又食羊骨粥方

羊骨(兩具碎之)

上以水二斗,慢火煎取三升,如常法作粥食,作羹亦得。

治下元久冷。羊脊羹方

白羊脊骨(一具全者椎碎)

上用梁米一合,水四升,煎骨熟,入羊腎一對,再煎候熟,取出濾過,將腎切,入蔥白五味,如常作羹食。

白話文:

取梁米一合,加水四升,煮至骨頭熟透,加入一對羊腎,繼續煮至腎臟熟透,撈出過濾,將腎臟切片,加入蔥白和五味,像平常做羹一樣食用。

治久積虛損,陽道虛弱,腰腳無力。白羊腎羹

白羊腎(一對去脂膜切),肉蓯蓉(酒浸細切一兩)

上二味相和,入蔥白鹽醬椒煮作羹,如常法,空腹食。

治腎虛勞損,腰膝疼,行動無力。豬腎粥

豬腎(去脂膜切一對),米(三合)

上二味。以豉汁一升半,煮粥入五味並酒調和如常法,空腹食。

治陽氣衰,腰腳疼痛,五勞七傷。枸杞羊腎粥

枸杞(葉一斤),羊腎(一對細切),米(三合),蔥白(十四莖)

上四味細切,加五味煮粥如常法,空腹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