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八十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八十八 (1)

1. 食治統論

論曰天產動物,地產植物,陰陽稟貸,氣味渾全,飲和食德,節適而無過,則入於口,達於脾胃,入於鼻,藏於心肺,氣味相成,神乃自生,平居暇日,賴以安平者,兼足於此,一有疾疢,資以治療者,十去其九,全生永年,豈不有餘裕哉,是以別五肉五果五菜,必先之五穀,以夫生生不窮,莫如五穀為種之美也,辨為益為助為充,必先之為養,以夫五物所養,皆欲其充實之美也,非特如此,精順五氣以為靈,若食氣相惡,則為傷精,形受五味以成體,若食味不調,則為損形,陰勝陽病,陽勝陰病,陰陽和調,人乃平康,故曰,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不足以存生,又曰,食有成敗,百姓日用而不知,苟明此道,則安腑臟,資血氣,悅顏爽志,平痾去疾,夫豈淺淺耶,孫思邈謂醫者先曉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療不愈,然後命藥,又以藥性剛烈,猶兵之猛曝,信斯言也,今對病藥劑,悉已條具,茲復別敘食治,蓋先食後藥,食為民天之謂也。

白話文:

古人說,天產生動物,地產生植物,陰陽互相滋養,氣味俱全,飲食和合,節制適度而不過度,那麼進入口腔,到達脾胃,進入鼻腔,儲藏在心肺,氣味互相調和,精神自然產生,平時閒暇的日子,賴以安居的人,這裏的條件都具備了,一旦有疾病,以飲食治療者,十去其九,保持健康長壽,難道沒有多餘的精力嗎?因此,區別五種肉食、五種水果和五種蔬菜,一定先選五穀,因為五穀生生不息,沒有比五穀更美好的種子了,辨別它們的益處、幫助和充實,一定先要滋養,因為五種東西的滋養,都希望它們充實美好,不只是這樣,精純順應五氣而產生靈性,如果飲食相剋,就會傷了精,形體受到五味涵養而成,如果飲食味道不調和,就會損害形體,陰勝陽則生病,陽勝陰則生病,陰陽調和,人才能康健,所以說,養生的根本,一定依靠飲食,不知道飲食的宜忌,不足以存活,又說,飲食有益有損,百姓每天食用卻不知道,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就能安養臟腑,資養血氣,使容顏悅目,意志爽朗,使疾病平復,消除疾病,這豈是淺顯的道理嗎?孫思邈說,醫生先要弄清病源,知道病因,用飲食來治療,飲食治療不癒,然後用藥,同時又說,藥性剛烈,猶如猛烈的刀兵,相信這句話。現在對於病症和藥劑,都已經條理分明,這裏再另外敘述飲食治療,大概先飲食後用藥,飲食是百姓的天,就是這個意思。

2. 食治諸風

治中風,狂邪驚走,心神恍惚,言語失志者。葛粉飯方

葛根(搗取粉四兩),粱粟米飯(半升)

上二味。以漿水浸飯,漉出,入葛粉拌勻,於豉汁內急火煮熟,著五味蔥白食之,日三,仍勿雜食。

白話文:

上面的兩種藥材,用漿水浸泡米飯,過濾出來,加入葛粉拌勻,在豉汁裡面用大火煮熟,加入五味蔥白一起食用,一天三次,並且不要吃其他食物。

治中偏風,胃悶煩躁,食飲不得。人參粥

人參(一兩銼如粟以水四升煮至二升去滓下米),粟米(五合),薤白(切一合),雞子(去黃一枚)

白話文:

人參(一兩,研磨成細粉,加四升水煮成二升,去除渣滓,加入米)

粟米(五合)

薤白(切碎,一合)

雞蛋(去黃,一個)

上四味。先用參汁煮粟米粥,將熟下雞子清薤白,候熟食之,如食不盡,可作兩次。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物。先用參汁煮粟米粥,粥快熟時,放入雞蛋清和薤白,等粥煮熟後食用,如果吃不完,可以分成兩次食用。

治中風,半身不隨,腰背反張。天蓼粥方

天蓼木(三升細研)

上一味。以水一石,煮取二斗,去滓,每取汁一升,納粳米一合煮粥,稍熱食之,一方用糯米治癩疾。

白話文:

唯一味藥方。用一石水煎煮取二斗水,去掉渣滓後,每次取一升汁液,加入一合粳米煮粥,趁熱食用。另一種方法是用糯米來治療癩病。

治中急風,背強口噤,舌直不得語,目睛不轉,煩熱苦渴,或身重,或身癢。烏雞酒方

烏雌雞(一隻去毛嘴腳)

上一味。破開去腸肚,以酒五斗,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相繼服盡,汗出即愈,不汗者,用熱生薑蔥白稀粥投之,蓋復取汗,又雞腸肚勿去中屎,緊結兩頭,勿傷動,煮汁服之。

白話文:

單獨使用這一味藥。剖開雞腸肚,用五斗酒煮,取二升酒,去掉沉澱物,分三次溫服,連續服完,如果出汗了,病就好了,不出汗的人,用熱生薑、蔥白和稀粥一起服用,蓋好被子再出汗,又雞腸肚不要去除裏面的糞便,緊緊地綁住兩端,不要弄破或移動它,煮成汁服下。

治中風,驚恐虛悸,如人將捕之,四肢沉重,補益。大棗粥

大棗(七枚去核),青粱粟米(二合)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先煮棗取一升半,去滓投米,煮粥食之。

治中風。羊肝食方

羊肚(淨治如食法一枚),粳米(淨淘一合),蔥白(七莖),豉(半合),蜀椒(去目併合口者炒出汗三十枚),生薑(切細一分)

白話文:

  1. 羊肚(洗淨後像吃法那樣處理好一個)

  2. 粳米(洗淨,一碗)

  3. 蔥白(七節)

  4. 豆豉(半碗)

  5. 花椒(去掉花椒眼,裝滿一隻容器,炒出汗三十粒)

  6. 生薑(切碎,一小塊)

上六味。將五味藥拌勻,入於羊肚內,爛煮熱切如常食法,淡入五味,日食一枚,十日止。

治中風,心脾風熱,言語謇澀,精神惛憒,手足不隨。葛粉索餅

葛根(半斤搗取粉四兩),荊芥穗(一握銼),豉(三合)

上三味。先以水四升,煮豉並荊芥六七沸,去滓取汁,次將葛粉和作索餅,於二味汁中煮熟,每空腹少入滋味食之。

白話文:

以上三種藥材。首先用四升水,將豉和荊芥一起煮六七沸,去除渣滓取汁,然後將葛粉和成索餅形狀,在兩種汁液中煮熟,每次空腹時少量服用,細細品嚐藥物滋味。

治中風,言語謇澀,精神惛憒,口面喎斜。荊芥粥

白粟米(淨淘二升半),荊芥穗(銼),薄荷葉(各一握),豉(三合)

上四味。先將三味,以水三升,煮至二升,去滓取一升半,投米煮粥,空腹食之,一方用白粱米

白話文:

這四種藥物。先將三種藥物,放入三升水中,煮至剩下二升,過濾取出一升半的藥液,加入米煮成粥,空腹時食用。有一種方法是用白粱米煮粥。

治中風,五臟風熱,言語謇澀,手足不隨,大腸滯壅。冬麻子粥

冬麻子(炒搗研半斤),白粟米(淘淨三合),薄荷葉,荊芥穗(各一握)

上四味。先以水三升,煮薄荷荊芥二味,去滓取汁二升,以此汁研麻子仁,濾過下白粟米煮粥,空腹食之,一方用青粱米。

白話文:

這四種藥材,先用三升水煮薄荷和荊芥二味,去掉渣滓取汁二升,用此汁液研磨麻子仁,過濾後加入白粟米煮粥,空腹食用。另一種方法是用青粱米。

治中風不語。惡實根粥

惡實根(去黑皮切一升),生薑(切三兩),陳橘皮(去白切二兩),青粱米(淨淘三合)

白話文:

惡實根(去除黑色的外皮,切成一升的分量),生薑(切成三兩的分量),陳橘皮(去除白色的內皮,切成二兩的分量),青粱米(清洗乾淨,取三合的分量)。

上四味。以水五升,先煮三味至二升,去滓下米煮粥,空腹食之。

治中風,煩躁口乾,手足不隨,及皮膚熱瘡。惡實葉菹

惡實葉(嫩肥者一斤切),酥(半兩)

上二味。先以湯煮惡實葉三五沸,取出以新水淘過,布絞去汁,入於五味汁中,略煮點酥食之。

治中風。皂莢芽菹方

皂莢嫩芽(不限多少)

上一味。先煮熟,絞去汁炒過,入五味,與紅粳米飯隨意食之,又不可過多。

治中風,手足不隨,骨節煩疼,心躁口乾,面目喎偏。蒸烏驢皮食方

烏驢皮(一張撏洗如法)

上一味。蒸令極熟,條切,於豉汁中著五味調和更煮過,空腹食之。

治風熱風癇,心煩驚悸。竹葉粥

竹葉(一握細切),粟米(二合淨淘)

上二味。以水二升,煮竹葉取一升,去滓投米作粥食,或作白粥,即入竹瀝二合,攪勻食之亦得。

白話文:

上述兩種藥材,以兩升的水煮竹葉,取一升的湯汁,去除渣滓後放入米煮成粥食用,也可以直接煮成白粥,然後加入兩合的竹瀝,攪拌均勻食用即可。

治風癇驚癇,憂恚虛悸氣逆,及婦人產後中風,驚邪恍惚。豬心羹

豬心(一枚),枸杞葉(半斤)

上二味。各細切,於豉汁中調和作羹食之,作粥及蒸炒食之亦得。

治驚癇風癇,神情恍惚,言語錯謬,歌笑無度,兼五臟積冷,蠱毒寒熱。野狐肉方

野狐肉(一斤及五臟料治如食法)

上一味。於豉汁中作羹,調以五味食之,或作粥臛炙蒸並得,或以羊骨鯽魚汁替豉汁亦得,然不如用豉汁,病人吐出清涎為效。

白話文:

一種藥,用來做豆瓣醬的汁中做湯,並以五種口味調味後食用,還可以用來做粥、燉、烤、蒸等料理。或者也可以用羊骨頭湯或鯽魚湯來代替豆瓣醬的汁,但也沒有用豆瓣醬的汁效果好。病人嘔吐出清涎即表示藥效。

治中風,四肢拘攣,不得屈伸,言語謇澀,大腸壅滯,筋骨疼痛。薏苡仁粥

白話文:

用於治療中風,四肢抽筋,不能彎曲伸展,說話不清,大腸阻塞,筋骨疼痛。

薏苡仁粥處方:

薏苡仁 12 克

粳米 50 克

白糖 25 克

水適量。

【用法】

薏苡仁研成細末,與粳米同煮粥,加入白糖調味,早晚空腹服。

【作用】

薏苡仁具有利水消腫、清熱除濕、健脾益胃的作用。粳米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胃的作用。白糖具有補中益氣、潤燥止咳的作用。三者合用,可以改善中風引起的四肢抽筋、言語不清、大腸阻塞、筋骨疼痛等症狀。

薏苡仁,冬麻子(搗碎)

上二味等分,以水三升,研麻子取汁,用煮薏苡仁粥,空腹食之。

治中風,頭眩羸瘦,手足無力。羊頭鱠方

上一味。蒸令熟,細切,以五味汁調和,作鱠食之。

治中風,手足不隨,及風痹,不仁筋急。熊肉羹方

熊肉(一斤去筋膜熟煮)

上一味。細切,如常法調和作羹,或五味鹽醋,任意食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