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八十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八十七 (4)

1. 補虛明耳目

論曰內經謂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蓋腎開竅於耳,肝開竅於目,腎肝二臟,水木之相生者也,若腎經不足,肝元自虛,水木不能相生,其竅俱不利,故耳聽不聰,目視不明,當補下經以益之。

白話文:

古文:論曰內經謂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復壯,壯者益治,蓋腎開竅於耳,肝開竅於目,腎肝二臟,水木之相生者也,若腎經不足,肝元自虛,水木不能相生,其竅俱不利,故耳聽不聰,目視不明,當補下經以益之。

內經說,聰明的人有餘氣,有餘氣,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年人恢復年輕,年輕人更加強壯。腎臟與耳朵相通,肝臟與眼睛相通,腎臟和肝臟是水木相生的。如果腎經不足,肝臟的元氣自然虛弱,水木就不能相生,五官都不利於身體的健康,所以耳朵聽不清晰,眼睛看不清,這時就應該補腎經來增益腎精。

治肝腎氣虛,耳目不聰明,及一切冷氣,腹脅疼痛,久服延年輕身,爽神益氣,補壯筋骨。蓯蓉木瓜煎丸

白話文:

治療肝腎氣虛,耳朵和眼睛不靈光,以及一切寒冷的氣候,腹部和肋部疼痛,長期服用可以延緩衰老,讓身體更輕盈,使精神爽朗,增加元氣,並增強筋骨。蓯蓉及木瓜煎丸的配方為:

肉蓯蓉(一斤以酒浸淨刮去皴皮及沙石盡細切焙乾搗羅為末秤),牛膝(八兩去苗酒浸銼焙乾搗羅為末秤),菟絲子(嘗甜滑者以水淘去浮者四兩半酒浸三五日以軟爛為度沙盆內研如泥),木瓜(四枚如無花木瓜只用小黃熟木瓜十枚並削去皮子別以酒煮爛為度入沙盆研如泥又用法酒一斗五升勻調同煎四味入銀器內重湯慢火熬成膏不住手攪勿令焦仍相度後藥末多少或硬更入煉熟好蜜亦須帶軟搜所貴滋潤易為丸也),附子(六枚炮裂去皮臍銼以青鹽末三兩拌和勻炒令黃色同用),麋角(銼末五兩用酥拌和炒黃色),椒紅(四兩),肉豆蔻仁(二兩),補骨脂(三兩揀淨秤炒香),楮實(紅實熟成者用三兩半淘去浮者焙乾秤),巴戟天(去心炒黃三兩),木香(二兩),鹿茸(去毛酥炙三兩),桂(去粗皮三兩),蛇床子(揀擇淨用二兩),檳榔(二兩銼),乾薑(炮裂三兩)

白話文:

肉蓯蓉(一斤,用酒浸淨,颳去皺皮及沙石,切細,焙乾,搗碎,篩成粉末,稱重),牛膝(八兩,去根,用酒浸泡,切碎,焙乾,搗碎,篩成粉末,稱重),菟絲子(嘗起來甜滑的,用清水淘洗,去浮物,四兩半,用酒浸泡三五天,至軟爛為度,在沙盆內研磨成泥),木瓜(四個,若沒有花木瓜,就用十個小黃熟木瓜,削去皮,另以酒煮爛為度,放入沙盆研磨成泥;又用藥酒一斗五升,均勻調和,四味藥材放入銀器內,隔水慢火熬成膏狀,不停攪拌,防止焦糊,仍要相度後藥末多少,若太硬,再加入煉熟的蜜,也須帶軟,之所以這樣做,是為了滋潤,易於製成丸劑),附子(六個,炮裂,去皮,臍部,切碎,用三兩青鹽末拌和,均勻翻炒,直至呈黃色,一同使用),麋角(切碎,末五兩,用酥拌和,炒至黃色),辣椒(四兩),肉豆蔻仁(二兩),補骨脂(三兩,揀淨,稱重,炒香),楮實(紅實成熟的,用三兩半,淘去浮物,焙乾,稱重),巴戟天(去心,炒黃,三兩),木香(二兩),鹿茸(去毛,酥炙,三兩),桂皮(去粗皮,三兩),蛇牀子(揀擇乾淨,用二兩),檳榔(二兩,切碎),乾薑(炮裂,三兩)。

上一十七味。搗羅十三味為細末,將前膏和成劑,再入臼內搗三二千下,入真酥少許,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鹽湯亦得,漸加至五十丸,晚食前再服。

白話文:

以上十七味藥物。搗碎羅篩出十三味成細末,將前藥膏和成藥劑,再放入臼內搗三、兩千次,放入少許奶油,丸散如梧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溫酒送服,鹽湯也可,漸漸增加至五十丸,晚飯前再服用。

治男子元臟虛憊,目昏耳聾,陽道衰弱,夜多小便,膀胱積滯,臍下疼痛,疝氣攻注,夜夢鬼交,精神恍惚,腰重胯痛,腳膝痠疼,筋力困乏,並婦人血海虛弱,子宮久冷,面無顏色,心腹疼痛,四肢羸瘦,丈夫久服,烏須鬢,駐顏色,進食壯氣,女人久服,除風氣諸疾。五補丸

白話文:

治療男性元氣虧虛,視力模糊、耳聾,陽痿早洩,夜尿增多,膀胱積滯,臍下疼痛,疝氣發作,夜夢鬼交,精神恍惚,腰背疼痛,膝蓋痠痛,筋疲力盡,以及女性血海虧虛,子宮虛寒,面色蒼白,心腹疼痛,四肢瘦弱,男性長期服用,頭髮和鬍鬚烏黑,容顏駐留,飲食增強元氣,女性長期服用,可去除風寒諸疾。

五補丸配方

  • 鹿茸:10克
  • 人參:10克
  • 熟地黃:10克
  • 山藥:10克
  • 枸杞子:10克
  • 菟絲子:10克
  • 淫羊藿:10克
  • 巴戟天:10克
  • 桑寄生:10克
  • 肉蓯蓉:10克
  • 杜仲:10克
  • 五味子:10克

將以上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適量蜂蜜混合製成丸劑,每次服用10克,每日兩次,早晚服用。

巴戟天(去心),牛膝(酒浸焙),山芋,蜀椒(去目並閉口炒出汗),蓯蓉(酒浸令軟切焙各四兩),附子(炮去皮臍),桃仁(浸去皮尖雙仁炒),黃耆(銼),補骨脂(酒浸一宿炒乾),蘹香子(舶上者炒各三兩),木香,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山茱萸五味子,桂(去皮),羌活(去蘆頭各二兩)

白話文:

巴戟天(去除果核)、牛膝(用酒浸泡後烘烤)、山藥、蜀椒(去除果蒂並將開口炒出汗)、蓯蓉(用酒浸泡至柔軟,切片後烘烤,各四兩)、附子(炮製成藥,去除外皮和臍部)、桃仁(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炒成雙仁)、黃耆(切碎)、補骨脂(用酒浸泡一夜,炒至乾燥)、蘹香子(海運輸入的,炒製,各三兩)、木香、人參、白茯苓(去除黑皮)、山茱萸、五味子、桂皮(去除外皮)、羌活(去除蘆頭,各二兩)。

上一十七味。搗羅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溫酒下,空心食前。

補益十二經脈,安魂定魄,還精補腦,開三焦,破積聚,消五穀,調臟腑,除心中伏熱,令耳目聰明,強骨輕身,去諸風冷。山芋丸

白話文:

補養十二經脈,安撫魂魄,補益精氣、補益大腦,暢通三焦,化解積聚,消化五穀,調理臟腑,清除心中燥熱,使耳聰目明,增強體力,消除各種風寒引起的疾病。山芋丸的方劑如下:

山芋(二兩半),肉蓯蓉(去皴皮酒浸切焙四兩),五味子(二兩半),杜仲(去皮炙銼三兩),牛膝(酒浸切焙),菟絲子(酒浸搗研令爛焙乾),赤石脂,白茯苓(去黑皮),澤瀉,熟乾地黃(焙),山茱萸,巴戟天(去心各二兩),遠志(去心),石膏(各一兩)

白話文:

山藥(100公克),肉蓯蓉(去粗皮,用酒浸泡切片焙乾160公克),五味子(100公克),杜仲(去皮炙烤切碎120公克),牛膝(用酒浸泡切片焙乾),菟絲子(用酒浸泡搗爛研磨成糊狀焙乾),赤石脂,白茯苓(去黑皮),澤瀉,熟乾地黃(焙乾),山茱萸,巴戟天(去心,各80公克),遠志(去心),石膏(各40公克)

上一十四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酒下三十丸,服七日後,四體光澤,唇口赤,手足熱,面有光潤,消食體輕,舌厚通中腦鼻辛酸勿疑,夏秋蜜丸,冬即為散,酒調服。

白話文:

以上十四種藥材,搗碎成藥末,用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時用酒送服三十粒,服用七天後,身體四肢光澤、脣紅齒白、手腳溫暖、面有光澤、消化好、身體輕盈、舌頭發厚、能通達腦鼻,會有辛酸的感覺,不必懷疑。夏季和秋季做成蜜丸,冬季則做成藥散,用酒調服。

治元臟諸虛,壯氣去風,明耳目,療筋骨疼痛。羌活丸

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青橘皮(去白焙),附子(炮裂去皮臍各二兩),虎骨(塗醋炙黃),牛膝(酒浸切焙各三兩),當歸(去蘆頭切焙二兩),桂(去粗皮),沒藥(研各一兩),木香(一分)

白話文:

羌活(去除蘆頭)、獨活(去除蘆頭)、青橘皮(去除白色)、附子(烘裂去除皮臍,各二兩)、虎骨(塗上醋炙烤至黃色)、牛膝(用酒浸泡切片並烘烤,各三兩)、當歸(去除蘆頭切片烘烤,二兩)、桂枝(去除粗皮)、沒藥(研磨,各一兩)、木香(三分之一)。

上一十味。搗羅九味為末,入沒藥再拌研勻,用宣州木瓜二枚,切開頭,剜去瓤子,各滿填熟細艾在內,以竹扎丸蓋子蓋了,入甑內爛蒸,取出入臼杵如膏,入諸藥和,更杵為劑,如藥末多,更入酒麵糊少許,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溫酒下二十丸,男子婦人並宜服之。

白話文:

上面是十種藥方。將其中的九種藥物搗碎成細末,再加入沒藥,再次研磨均勻。使用宣州木瓜兩個,切開頭部,挖去果肉,分別填滿熟艾絨在裡面,用竹籤把丸蓋住,放在蒸籠裡蒸熟。取出後放入臼中搗成膏狀,加入其他藥物和在一起,繼續搗成藥劑。如果藥末太多,可以再加入少許酒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二十丸,男女皆宜服用。

壯筋骨,明耳目,補虛,爽神益氣。烏頭煎丸

烏頭(一斤大者刮去黑皮銼作小片子用雪水三升浸一宿入鹽六兩同煮乾炒令黃秤),牛膝(三兩酒浸一宿切焙秤),肉蓯蓉(細切用法酒一升浸一宿焙令乾四兩),巴戟天(去心一兩),大棗(半斤湯浸去皮核焙秤),桃仁(浸去皮尖麩炒熟五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斤),蜀椒(去目並閉口二兩炒出汗),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三兩)

白話文:

烏頭(一斤的颳去黑皮,切成小片,用三升雪水浸泡一夜,放入六兩鹽,一起煮沸,炒乾,炒到變成黃色,秤重)

牛膝(三兩,用酒浸泡一夜,切碎,烤乾,秤重)

肉蓯蓉(切碎,用用法酒一升浸泡一夜,烤乾,四兩)

巴戟天(去心,一兩)

大棗(半斤,用湯浸泡去皮核,烤乾,秤重)

桃仁(浸泡去皮尖,用麩炒熟,五兩)

陳橘皮(用湯浸泡去白,烤乾,半斤)

蜀椒(去目,閉口,二兩,炒出汗)

厚朴(去粗皮,用生薑汁烤炙,三兩)

上九味。搗羅為末,以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鹽湯下,空心服。

補肝益腎,平養心氣,聰耳明目。覆盆子丸

覆盆子(三兩半揀去梗萼秤),巴戟天(穿心紫者去心),肉蓯蓉(酒浸去皴皮片切焙乾),遠志(去心),牛膝(酒浸一宿焙乾),五味子(洗淨焙乾),續斷(各二兩),山茱萸(去核焙乾秤一兩)

白話文:

  1. 覆盆子:取三兩半,去除梗萼後稱重。

  2. 巴戟天:選擇穿心紫色的巴戟天,去除中心部位。

  3. 肉蓯蓉:用酒浸泡,去除皺皮,切片,焙乾。

  4. 遠志:去除中心部位。

  5. 牛膝:用酒浸泡一夜,焙乾。

  6. 五味子:清洗乾淨,焙乾。

  7. 續斷:各取二兩。

  8. 山茱萸:去除核,焙乾,稱重一兩。

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溫酒下,漸加至百丸,久服益驗。

益精氣,通血脈,除風濕,明耳目,悅顏色,年高者服之,五十日力倍氣充,百日致神明,如三十時,力能引弩,疾在腰膝者此酒悉治。壯元酒

白話文:

功效:增益精氣,疏通血脈,消除風濕,使聽覺和視覺清楚,讓面容更美麗。年紀大的人服用,五十天後力氣加倍、精神充沛,一百天後頭腦敏捷、智慧清明,如同三十歲時一樣。可以引弓射箭,腰膝痠痛的疾病都能用此酒治療。

壯元酒配方:

  • 川芎30克
  • 枸杞30克
  • 當歸30克
  • 熟地30克
  • 白芍30克
  • 杜仲30克
  • 黨參30克
  • 黃芪30克
  • 白朮30克
  • 茯苓30克
  • 淮山藥30克
  • 山茱萸30克
  • 熟首烏30克
  • 桑寄生30克
  • 五味子15克
  • 石斛15克
  • 遠志15克
  • 紫菀15克
  • 柏子仁15克
  • 菟絲子15克
  • dodder 種子15克
  • 菊花15克
  • 麥門冬15克
  • 白蜜1000克
  • 酒一斗
  • 將這些藥材浸泡在酒中,密封後放置一個月即可飲用。

用法:每天喝一杯,連續喝一個月。

天雄(生去皮臍),白蘞(各三兩),茵芋(去粗莖一兩),蜀椒(去目並閉口者炒出汗),羊躑躅(各半斤),烏頭(生去皮臍),附子(生去皮臍),乾薑(各二兩)

白話文:

天雄(生的,去皮,留中心的臍),白蘞(各三兩),茵芋(去掉粗莖,一兩),蜀椒(去籽,並將口封閉,炒至出汗),羊躑躅(各半斤),烏頭(生的,去皮,留中心的臍),附子(生的,去皮,留中心的臍),乾薑(各二兩)

上八味。並細銼,以酒三斗漬之,春夏五日,秋冬七日,去滓,初服半合,稍加至三合,暴滓為散,服方寸匕,日三,以知為度,夏日恐酒酸,以油單復,下懸井中。

白話文:

將上面八種藥材磨細,用三斗酒浸泡,在春天和夏天浸泡五天,在秋天和冬天浸泡七天。去掉藥渣,一開始服用半杯,逐漸增加到三杯。把藥渣曬乾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茶匙,一天三次,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服用,夏天因為擔心酒會變酸,可以用油封住瓶口,再吊到井水中保存。

治勞傷,頭目昏眩,安神延年,烏髭黑髮,令身體輕健,耳目聰明,寬膈進食,除寒熱,調營血。地仙丸

白話文:

治療勞傷、頭暈目眩,安神益壽,使頭髮和鬍鬚烏黑,身體輕松康健,耳聰目明,消化吸收功能增強,消除寒熱病證,調節營血。地仙丸的配方:

枸杞子,陳曲(炒),甘菊,熟乾地黃(焙),桂(去粗皮各二兩),肉蓯蓉(切酒浸一宿焙乾一兩半)

白話文:

枸杞子、陳曲(先炒過)、甘菊花、熟乾地黃(先焙過)、桂皮(去除粗皮,各取二兩)、肉蓯蓉(切碎,浸泡在酒中一夜,然後焙乾,取一兩半)。

上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飲任意下,空心食前服。

明耳目,暖水臟,駐顏色。丹砂椒

丹砂(細研一兩日用水飛過二兩),白茯苓(去黑皮取末一兩),人參(末一兩),蜀椒(去目並閉口者半斤)

上四味。用好酒三升,於新瓷器內,向太陽三伏熱時,一處用竹杖攪,令酒盡干為度,每日早辰服二七粒,冷水或溫酒下。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混合後備用。

加入三升好酒,倒入新瓷器內,在夏日三伏天氣炎熱時,朝著太陽曬,同時用竹杖攪拌,直到酒完全蒸發乾為止。 每天早上服用二、七粒藥丸,以冷水或溫酒送服。

治丈夫婦人元氣血氣久冷,腰膝沉重,行履無力,手腳痠疼,下元虛憊,夜多小便,服之壯神益氣,添精髓,倍氣力,令耳目聰明,大效。四聖丸

白話文:

治療男人、女人元氣、血氣長期虛寒,腰膝沉重、走路無力、手腳痠痛、下腹部虛弱、夜晚經常小便,服用後可壯神益氣、增強精華、增進體力、使耳聰目明,效果顯著。四聖丸的配方如下:

草烏頭(米泔浸兩宿取出淨洗去皮尖薄切),蜀椒(揀去目併合口者),蒼朮(米泔浸一宿淨洗去皮薄切),乾薑(淨洗去皮銼作片子各三兩)

白話文:

草烏頭(用米泔水浸泡兩天,取出後洗淨並去除外皮和尖端,切成薄片。)、蜀椒(挑選出沒有眼,嘴巴閉合的),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一宿,洗淨並去除外皮,切成薄片)、乾薑(洗淨去除外皮後,切成片,每種草藥都準備三兩。)

上四味。用鹽半斤,先著銚內炒欲干,先入草烏頭炒赤色,次入蒼朮,次入乾薑,次入椒炒,候椒香熟為度,都傾出紙襯地上,出火毒,夏月都篩去鹽,冬月三分留壹分在藥內,同為細末,用法醋搗熟為丸,如梧桐子大,如難丸,入少薄麵糊和之,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鹽湯亦得,如久服,夜臥再服亦可。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取用。用鹽半斤,先把它放在鍋裡炒至將要乾燥,先放入草烏頭炒至赤色,然後放入蒼朮,再放入乾薑,最後放入花椒炒,等到花椒香熟為止,全部倒出來放在紙上,以去除火毒,夏天全部篩去鹽,冬天三分保留一分在藥物裡,全部研成細末,製作方法是用醋搗熟做成丸劑,如梧桐子大小,如果難以做成丸劑,可加入少許稀薄麵糊拌和,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鹽湯也可以,如果服用時間長,晚上睡覺前再服用也可以。

去風邪,補不足,明耳目,耐寒暑。延年丸

白朮,白茯苓(去黑皮),甘菊花(各三兩),耐冬葉(一名忍冬二兩)

白話文:

白朮、白茯苓(去除黑皮)、甘菊花(各三兩)、忍冬葉(又名耐冬,二兩)

上四味。搗羅為末,用生地黃搗取汁,銀石器內熬如膏,以藥末和勻,如干更別入煉酥蜜,和搗三二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清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搗碎成粉末,用生地黃搗汁,在銀器或石器中熬煮成膏狀,將藥粉和膏狀物均勻混合。如果藥物乾了,再加入煉製過的酥油和蜂蜜,搗杵三千至二千次,將藥丸製成梧桐子般大小。每天空腹時,用清酒送服三十丸。

補虛冷,調元氣,壯筋骨,明耳目,進飲食,和脾胃,延年。草還丹

菊花(揀去萼),枸杞子(揀去塵土及蒂),巴戟天(去心),肉蓯蓉(酒浸各四兩焙乾切)

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為衣,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三十丸。

補益元氣,壯精華,明耳目,及治五勞七傷。小還丹

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五兩),肉豆蔻(四枚去殼生用),山芋(三兩)

上三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為衣,每服三十丸,溫酒下,空心食前。

治元臟傷憊,耳聾目暗。椒紅丸

蜀椒(去目及閉口者曝乾搗羅取紅秤一斤再搗為末),生地黃(七斤肥嫩者)

上二味。先將地黃搗絞自然汁,銅器中煎至一升許住火,候稀稠得所,即和前椒末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暖酒下三十丸,合藥時勿令婦人雞犬見,服百日覺身輕少睡,足心力,是藥效也,服及三年,心智爽悟,記憶不倦,目明倍常,面色紅悅,髭發光黑。

白話文:

上兩種藥物。

先把生地黃搗碎絞出自然汁,在銅器中煎熬到只剩一升左右,停止煎熬。等到稀稠程度合適,就和前面的胡椒末混合做成丸劑,大小和梧桐子差不多。每天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三十丸。配製藥物時,不要讓婦女、雞狗看到。服用一百天後,會感覺身體輕盈,減少睡覺時間,腳底有力量,這就是藥物的功效。如果服用到三年,心智就會清爽靈敏,記憶力不衰退,視力比常人好,臉色紅潤悅人,鬍鬚頭髮烏黑發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