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八十七 (1)
卷第一百八十七 (1)
1. 補虛進飲食
論曰脾播百物氣澤,以埤諸臟腑者也,真氣強盛,則可以腐熟水穀,播諸臟腑,滋養營衛,充實肌膚,若中下氣虛,內生寒冷,陽氣不足,則不能腐熟水穀,故虛而不嗜食,當補虛以助其陽氣也。
治脾腎虛冷,不思飲食。蕪荑丸方
白話文:
論述中指出,脾臟負責傳輸五臟六腑營養氣血,使之滋養身體。如果脾氣充盛,就可以將五穀雜糧腐熟消化,然後傳輸到五臟六腑,滋養營衛之氣,使肌膚豐滿。如果脾氣虛弱,體內產生寒氣,陽氣不足,就不能將五穀雜糧腐熟消化,因此虛弱而不想吃東西。此時需要補益脾氣,以幫助陽氣增強。
蕪荑(炒六兩),烏梅肉(炒二兩),黃連(去須半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五兩),補骨脂(炒),肉蓯蓉(酒浸切焙),巴戟天(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臍),鹿茸(去毛酥炙),陳橘皮(去白切焙各四兩)
白話文:
-
蕪荑(炒六兩):將蕪荑種子炒至金黃色,用量六兩。
-
烏梅肉(炒二兩):將烏梅肉炒至微焦,用量二兩。
-
黃連(去須半兩):將黃連的須根去除,用量半兩。
-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五兩):將厚朴的粗皮去除,用生薑汁炙烤,用量五兩。
-
補骨脂(炒):將補骨脂炒至微黃,用量不詳。
-
肉蓯蓉(酒浸切焙):將肉蓯蓉浸泡在酒中,切片後烘烤,用量不詳。
-
巴戟天(去心):將巴戟天的果核去除,用量不詳。
-
附子(炮裂去皮臍):將附子炮製後,裂開去皮,去除臍部,用量不詳。
-
鹿茸(去毛酥炙):將鹿茸去除毛髮,用酥油炙烤,用量不詳。
-
陳橘皮(去白切焙各四兩):將陳橘皮的白色部分去除,切片後烘烤,用量各四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末,粟米粥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日午溫米飲下。
補脾腎,止心腹痛,進飲食。沉香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粟米粥做成丸子,每個丸子大小像梧桐子那樣,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或中午時用溫米飲送服。
這個方子可以補脾腎,止心腹痛,促進食慾。
沉香(銼二兩),鹿茸(去毛酥炙),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烏藥(銼),楝實(銼炒),白茯苓(去黑皮),石槲(去根),白朮,訶黎勒(炮去核),人參(各一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細末,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酒或米飲下,空心食前。
白話文:
沉香(研磨成二兩粉末),鹿茸(去除毛髮,用酥油炙烤),厚朴(去除粗糙的表皮,用生薑汁炙烤),烏藥(研磨成粉末),楝實(研磨成粉末,並炒熟),白茯苓(去除黑色表皮),石槲(去除根部),白朮,訶黎勒(炮製後去除果核),人參(各取一兩)。
治元臟虛冷,脾胃不和,不進飲食,肌膚瘦瘁,面黃腹脹,四肢怠惰,精神不樂。兼療膀胱積冷氣痛。蓬莪朮丸方
白話文:
用於治療元臟虛冷,脾胃不和,不吃不喝、身體瘦弱、面黃肚子脹、四肢無力、精神不佳。還可以治療膀胱因積聚寒氣引起的疼痛。蓬莪朮丸方
蓬莪朮,京三稜(各四兩同煨乘熱椎碎搗羅為末以米醋於銀石器煮入獖豬胰一枚去脂膜爛研細與硇砂末半兩同熬成膏醋不拘多少約藥末為數),硇砂(飛研半兩),楝實(炮),舶上蘹香子(炒),山芋,檳榔(煨銼),附子(炮裂去皮臍),枳殼(去瓤麩炒各二兩)
白話文:
蓬莪朮、京三稜(各四兩,一起溫火慢焙,趁熱搗碎成細末,用米醋在銀石器皿中煮,加入一整塊野豬胰臟,去除脂肪膜後研磨成細末,與半兩研磨成細末的硃砂一起熬製成膏藥,醋的用量不限,但應與藥末的量相稱),硃砂(研磨成細末,半兩),楝實(炮製),舶上蘹香子(炒製),山藥,檳榔(溫火慢焙後切碎),附子(炮製,去除外皮和肚臍),枳殼(去除果瓤,麩炒,各二兩)。
上九味。除前三味制了外,六味搗羅為末,以前膏和搗三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酒或鹽湯下,空心食前服。
治脾元虛冷,飲食減少,面黃腹痛。蓽澄茄湯方
白話文:
上九種藥材。除去前面三種藥材製成藥膏外,其餘六種藥材搗成粉末,用前面的藥膏和在一起搗三五百度,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至三十丸,用溫酒或鹽湯送服,空腹飯前服用。
蓽澄茄,石槲(去根),附子(炮裂去皮臍),桂(去粗皮),巴戟天(去心各一兩),白朮(銼炒),五味子,芎藭(各三分),人參,白茯苓(去黑皮),木香,檳榔,白豆蔻(去皮各半兩)
白話文:
蓽澄茄、石槲(去掉根部)、附子(用炮裂法製備,去除外皮和肚臍)、桂皮(去掉粗糙的外皮)、巴戟天(去心,各一兩)、白朮(切片並炒過)、五味子、芎藭(各三分)、人參、白茯苓(去除黑皮)、木香、檳榔、白豆蔻(去皮,各半兩)
上一十三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二片,棗二枚擘破,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日午近晚溫服。
治脾元虛弱,冷氣上攻,飲食減少。硇砂丸方
白話文:
取上方十三味藥材,切碎至如麻豆大小,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兩片生薑和兩顆擘開的棗子,煎煮至剩七分滿後濾去藥渣,空腹時、中午及傍晚溫服。
用於治療脾臟功能虛弱,寒氣上逆,飲食量減少。此為硇砂丸的方劑。
硇砂(水煎飛成霜),木香,桂(去粗皮),肉豆蔻(去殼炮),附子(炮裂去皮臍),蘹香子(炒),青橘皮(去白焙),陳橘皮(去白焙各半兩),山芋(半斤),木瓜(二枚)
白話文:
硇砂:水煎後飛成霜末。
木香:去皮後使用。
桂皮:去粗皮後使用。
肉豆蔻:去殼後炮製。
附子:炮裂後去皮臍。
蘹香子:炒熟。
青橘皮:去白色後焙乾。
陳橘皮:去白色後焙乾,各半兩。
山芋:半斤。
木瓜:二枚。
上一十味。納八味搗羅為末,先以木瓜切蓋出瓤,如小甕子樣,存取元蓋,逐個木瓜,共入硇砂末半兩,以元蓋緊縛,用無灰酒三升,於銀石器內,以慢火煮,候酒欲乾木瓜爛,取出入前八味藥末相和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鹽湯或鹽酒下。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取八種藥材磨成細末,先用木瓜切開蓋取出果肉,像小甕子一樣,保存取出的原蓋,每個木瓜,共加入半兩硃砂粉,用原蓋緊緊縛住,用三升無灰酒,在銀石器皿中,以文火煮,等到酒快乾、木瓜爛了,取出加入前面八種藥物的藥末一起搗勻,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用鹽湯或鹽酒送服。
治脾元虛冷,心胸滿悶,飲食減少,臍腹撮痛,面色黃黑,耳焦枯,陽事弱。正陽丹方
白話文:
治療脾元虛寒,以致心胸悶熱,飲食減少,臍腹疼痛,面色黃黑,耳焦枯,陽事衰弱。
正陽丹方:
- 人參 三錢
- 白朮 三錢
- 炒乾薑 一錢
- 白芍藥 二錢
- 茯苓 三錢
- 甘草 一錢
- 黨參 二錢
- 遠志 二錢
- 當歸 一錢
- 川芎 一錢
- 熟地黃 三錢
- 山藥 三錢
- 澤瀉 二錢
- 山萸肉 二錢
- 枸杞子 二錢
- 五味子 一錢
- 桂皮 一錢
- 肉桂 一錢
- 附子(炮) 一錢
- 乾薑 一錢
- 炙甘草 一錢
- 黃耆 二錢
- 白朮 二錢
- 茯苓 二錢
- 山藥 二錢
- 當歸 一錢
- 川芎 一錢
- 生地黃 三錢
- 澤瀉 二錢
- 山茱萸肉 二錢
- 枸杞子二錢
- 五味子 一錢
將以上藥材研成細末,加入煉蜜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五丸,一日二次,溫開水送服。
硫黃(研),菖蒲(切),天雄(炮裂去皮臍),阿魏(醋調面和餅子炙各一兩),沉香(銼),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草豆蔻(去皮),乾薑(炮),桃仁(去皮尖雙仁炒),檳榔(銼各半兩)
白話文:
硫磺(研磨成粉)。
菖蒲(切成薄片)。
天雄(炮製後去除皮和肚臍)。
阿魏(用醋和麵粉調成麵團,做成餅子,然後烘烤。各取一兩)。
沉香(銼成碎末)。
厚朴(去除粗糙的表皮,用生薑汁炙烤)。
草豆蔻(去皮)。
乾薑(炮製成乾薑)。
桃仁(去除外皮,取雙仁,炒熟)。
檳榔(銼成碎末,各取半兩)。
上十味,搗羅為末,再研令勻,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鹽湯下十五丸至二十丸。
治脾氣虛,心腹脹滿,少思飲食。陳橘皮散方
白話文:
取上述十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細末,再研磨均勻,用麵糊做成丸劑,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用鹽湯送服十五到二十丸。
治療脾氣虛弱,心腹部脹滿,食慾不振。此為陳橘皮散的方劑。
陳橘皮(一兩半湯浸去瓤焙),胡椒(半兩),桂心(三分),附子(一兩炮裂去皮臍),高良薑(一兩銼),甘草(半兩炙微赤銼),厚朴(二兩去粗皮塗生薑汁炙令香熟),訶黎勒(一兩煨用皮)
白話文:
陳皮(1.5兩,加水煮過,去除內膜,烘烤乾燥)
胡椒(0.5兩)
桂枝(三分)
附子(1兩,經過炮製,去除皮和臍,搗碎)
高良薑(1兩,搗碎)
甘草(0.5兩,稍微烤至微紅,搗碎)
厚朴(2兩,去除粗皮,塗上生薑汁,烘烤至香味濃鬱)
訶黎勒(1兩,經過烘烤,只使用果皮)
上八味。搗為末,清粥飲調下一錢匕,忌油。
治元氣虛損,腹脅雷鳴,中脘脹滿,或發冷疼。葫蘆巴湯方
白話文:
取上方八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清淡的米粥水調服一錢,服藥期間避免食用油膩食物。
此方用於治療元氣虧虛,腹部兩側有如雷鳴聲,胃部脹滿,或感到寒冷疼痛。葫蘆巴湯方。
葫蘆巴(炒),川芎,木香,京三稜(煨),白朮,官桂(去皮),白蒺藜(微炒),當歸,益智,陳橘皮(去白以上各一兩),沉香,附子(炮去皮臍),舶上蘹香(微炒各一兩半),乾薑(半兩炮),甘草(三分炙令黃),苦楝子(三兩取肉不用核)
白話文:
葫蘆巴(炒熟),川芎,木香,京三稜(煨熟),白朮,官桂(去皮),白蒺藜(微炒),當歸,益智,陳橘皮(颳去白色,以上各一兩),沉香,附子(炮製去皮臍),舶上蘹香(微炒,以上各一兩半),乾薑(半兩炮製),甘草(三分,炙製令黃),苦楝子(三兩,取肉不用核)
上一十六味。搗羅為細末,每服二錢匕,煎沸湯點,不拘時服。
補虛進食,正脾元。豆蔻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六種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兩錢,用開水沖服,不限時間。
此方能補充虛弱,促進食慾,調理脾胃。這是豆蔻丸的配方。
肉豆蔻(去殼炮),檳榔(銼),桂(去粗皮),青橘皮(去白焙),半夏(薑汁製),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薑(炮各一兩),白朮(二兩),京三稜(煨銼一兩半)
白話文:
肉豆蔻(去殼後烘焙),檳榔(切碎),桂皮(去粗皮),青橘皮(去白色表皮後烘焙),半夏(用薑汁炮製),附子(炮裂後去除外皮和臍),乾薑(炮製,各取一兩),白朮(取二兩),制三稜(煨熟後切碎,取一兩半)
上九味。搗羅為末,醋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鹽湯或溫酒下。
治男子婦人患後,不思飲食,補虛。理中湯方
白話文:
取上述九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醋煮面糊,攪拌均勻後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粒,空腹時用鹽水或溫酒送服。
適用於男女患者在疾病恢復期,不思飲食,以及補虛的情況。此為理中湯的方劑。
檳榔(銼),白茯苓(去黑皮),益智(去皮炒),桂(去粗皮),陳橘皮(去白焙),半夏(薑汁製),沉香(各一兩銼)
白話文:
-
檳榔(切碎)
-
白茯苓(去除黑色外皮)
-
益智(去皮後炒熟)
-
桂皮(去除粗糙外皮)
-
陳橘皮(去除白色部分後烘烤)
-
半夏(用薑汁炮製)
-
沉香(各一兩,切碎)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生薑二片,棗二枚擘破,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治脾臟虛冷,臍腹疼痛,胸脅痞悶,不思飲食。人參丸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粗略搗碎篩過,每次服用三錢,用水一碗,加入生薑兩片,大棗兩顆劈開,煎煮到剩下七分滿,去渣後趁溫熱服用,不拘泥於時間。
用於治療脾臟虛寒,肚臍周圍疼痛,胸部和肋骨間感到憋悶,沒有食慾。人參丸方。
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青橘皮(去白焙各一兩),高良薑(炒),半夏(湯浸七遍焙),桂(去粗皮各半兩),甘草(炙三分)
白話文:
-
人參:1 兩。
-
白茯苓(去除黑皮):1 兩。
-
厚朴(去除粗皮,用生薑汁炙烤):1 兩。
-
青橘皮(去除白色部分,焙製):1 兩。
-
高良薑(炒製):半兩。
-
半夏(用湯浸泡七遍,再焙製):半兩。
-
桂枝(去除粗皮):半兩。
-
甘草(炙烤):三分。
上八味。搗羅為末,生薑汁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生薑湯下,不拘時候。
補脾胃,悅顏色,長肌進食。大棗丸方
白話文:
將上述八味中藥,搗碎成細末,加入生薑汁和煮好的麵糊,搓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粒,用生薑湯送服,不限服藥時間。
大棗(四升蒸熟去皮核研膏),熟艾葉(濃者粳米粥拌勻焙乾六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半夏(薑汁浸一宿炒各二兩),人參(四兩)
白話文:
-
大棗(四升蒸熟後,去除皮和核,研磨成膏狀)。
-
熟艾葉(將濃稠的粳米粥和六兩艾葉均勻混合,焙乾)。
-
杏仁(去除皮和尖端,雙仁炒熟)。
-
半夏(用薑汁浸泡一晚後炒熟,各兩兩)。
-
人參(四兩)。
上五味。搗羅四味為末,以棗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或米飲下。
治脾胃虛冷,不進飲食。硇砂丸方
白話文:
上等五味子。將黃精、生地黃、山藥、山茱萸等四種藥材搗碎成末,用棗子膏製成像梧桐子一樣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溫酒或米湯送服。
硇砂(水煎成霜別研半兩),人參,白朮,蓬莪朮(煨銼),吳茱萸(湯浸焙炒),白茯苓(去黑皮),青橘皮(湯浸去白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蓽茇(各一兩半)
白話文:
硃砂(用水煎成白霜,另外研磨半兩),人參,白朮,蓬莪朮(用火烤過並切成碎末),吳茱萸(用熱水浸泡後焙炒),白茯苓(去除黑色的外皮),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的部分並焙炒),陳皮(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白色的部分並焙炒),蓽茇(各一兩半)。
上九味。除硇砂外,搗羅為末,同和勻,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鹽湯下,不拘時候。
補虛駐顏,進飲食,治一切冷氣。少陽丹方
白話文:
取上述九種藥材,除了硇砂之外,全部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酒煮的麵糊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粒。用鹽湯送服,不拘時間。
此方能補虛駐顏,增進食慾,治療各種寒症。此為少陽丹的配方。
蒼朮(四兩去黑皮銼成塊子用漿水浸一宿取出用井水洗七遍焙乾炒),蘹香子(三兩炒),附子(二兩去皮臍漿水浸一復時取出別用漿水沙鍋子內煮切成片子焙乾),丹砂(半兩研細為衣)
白話文:
蒼朮(四兩,去除黑皮,切成小塊,用漿水浸泡一晚,取出後用井水清洗七遍,焙乾後炒製)。
蘹香子(三兩,炒製)。
附子(二兩,去除外皮和臍部,用漿水浸泡一晚,取出後再用漿水在砂鍋中煮製,切成片狀,焙乾)。
丹砂(半兩,研磨成細粉,用作外衣)。
上四味。除丹砂外,搗羅為末,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以丹砂為衣,每服二十丸,空心夜臥溫酒或鹽湯下。
治脾元不和,中焦痞悶,氣滯噎塞,不進飲食,補虛。沉香煮散方
白話文:
取上方四種藥材,除了朱砂之外,其餘搗碎篩過成為細末,用酒煮面糊,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外包朱砂,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或睡前用溫酒或鹽水送服。
治療脾臟功能不調,中焦部位痞悶,氣滯胸悶,難以吞咽,食慾不振,補充虛弱。此為沈香煮散方。
沉香(銼),木香,青橘皮(湯浸去白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人參,郁李仁(湯浸去皮研),甘草(炙各一兩),檳榔(銼),草豆蔻(去皮),桂(去粗皮),乾薑(炮各半兩)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散,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
白話文:
沉香(切成碎末),木香,青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烤乾),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烤乾),人參,郁李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研磨成粉),甘草(烤製的甘草,各一兩),檳榔(切碎),草豆蔻(去除外皮),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乾薑(炮製過的乾薑,各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