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八十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八十六 (6)

1. 補虛理腰膝

論曰內經謂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附,筋將憊矣,蓋腎主腰,肝主筋,筋聚於膝。若腎臟虛損,肝元傷憊,則筋骨受病,故腰膝為之不利。

治元臟虛冷,腰膝無力疼痛,滋潤肌膚,悅澤顏色,進飲食。膃肭臍丸方

白話文:

論語說:「內經」記載,腰是腎臟的住所,腰部轉動和擺動,如果不能靈活自如,就意味著腎臟將要衰竭。膝蓋是筋臟的住所,屈伸如果不能靈活自如,走路就會彎腰駝背,筋臟將要衰竭。另外腎臟主導腰部,肝臟主導筋,筋集中於膝蓋。如果腎臟虛弱,肝臟的元氣受損、衰竭,那麼筋骨就會生病,所以腰和膝蓋就會出現不利的情況。

膃肭臍(酒浸微炙),鹿茸(去毛酥炙),肉蓯蓉(酒浸切焙),牛膝(酒浸切焙),人參,木香,獨活(去蘆頭),天麻,白朮,防風(去叉),巴戟天(去心),麝香(研),鐵粉(研),五味子(各一兩),石槲(去根),沉香(銼),白茯苓(去黑皮),遠志(去心),菖蒲(米泔浸切焙),山芋,蓽澄茄,丁香,肉豆蔻(去殼),訶黎勒皮(各三分),檳榔(銼),熟乾地黃(焙),萆薢,松花(各一兩半),丹砂(研),赤石脂(研各二兩)

白話文:

將膃肭臍用酒浸泡後微炙,鹿茸去毛酥炙,肉蓯蓉用酒浸泡後切片焙乾,牛膝用酒浸泡後切片焙乾,人參、木香、獨活去蘆頭、天麻、白朮、防風去叉、巴戟天去心、麝香研磨,鐵粉研磨,五味子各一兩,石槲去根,沉香銼碎,白茯苓去黑皮,遠志去心,菖蒲用米泔浸泡後切片焙乾,山芋、蓽澄茄、丁香、肉豆蔻去殼、訶黎勒皮各三分,檳榔銼碎,熟乾地黃焙乾,萆薢、松花各一兩半,丹砂研磨,赤石脂研磨各二兩。

上三十味。搗研為細末,同羅令勻,煉蜜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食前溫酒下,粟米飲亦得。

白話文:

上面列出的三十味藥材,搗碎研磨至變成細粉末,與羅一起混勻,用蜂蜜混合搗勻,搓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到三十丸,空腹飯前用溫過的酒或粟米飲送服。

治腎肝虛損,腰膝無力疼痛,及婦人虛冷,赤白帶下,壯筋骨。木瓜煎丸方

白話文:

治療腎臟和肝臟虛弱損傷,腰部和膝蓋無力疼痛,以及婦女因虛冷而導致的赤白帶下,增強筋骨。木瓜煎丸方。

組成:

  • 木瓜一個
  • 菟絲子三錢
  • 覆盆子三錢
  • 車前草三錢
  • 澤瀉三錢
  • 枸杞子三錢
  • 熟地黃五錢
  • 淮山藥三錢
  • 茯苓三錢
  • 牛膝三錢
  • 肉桂末二錢

製作方法:

  1. 將木瓜去皮切片。

  2. 將菟絲子、覆盆子、車前草、澤瀉、枸杞子、熟地黃、淮山藥、茯苓、牛膝一起磨成細粉。

  3. 將木瓜片和藥粉混合均勻,加入肉桂末,攪拌成糊狀。

  4. 將糊狀物分成小丸,每丸約3克。

服用方法: 每日早晚各服3丸,溫水送服。

功效: 補腎壯腰、強筋活血、止血止帶。

適用人羣: 腎肝虛損、腰膝無力疼痛、婦人虛冷、赤白帶下。

禁忌: 孕婦及濕熱體質者忌服。

木瓜(宣州大者三枚切開頂去瓤作甕子入硇砂末用新罐子盛蒸加稀餳爛研),硇砂(半兩水煎成霜),羌活(去蘆頭),菊花(蒸),地骨皮,骨碎補,牛膝(酒浸切焙),吳茱萸(湯浸焙炒各二兩),胡椒,蓽澄茄,訶黎勒(煨去核),桂(去粗皮),葫蘆巴,補骨脂(炒),巴戟天,人參(各一兩),乾薑(炮),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 木瓜(宣州產的大木瓜三枚,切開頂部,去除瓜瓤,做成一個容器,放入研磨成粉末的磁石,用新瓦罐密封,隔水蒸,加入稀粥,煮爛研磨)。

  • 磁石(半兩,水煎成霜)。

  • 羌活(去除蘆頭)。

  • 菊花(蒸製)。

  • 地骨皮。

  • 骨碎補。

  • 牛膝(用酒浸泡,切片,焙炒)。

  • 吳茱萸(用湯浸泡,焙炒各二兩)。

  • 胡椒。

  • 蓽澄茄。

  • 訶黎勒(煨熟,去除果核)。

  • 桂皮(去除粗皮)。

  • 葫蘆巴。

  • 補骨脂(炒製)。

  • 巴戟天。

  • 人參(各一兩)。

  • 乾薑(炮製)。

  • 甘草(炙烤,各半兩)。

上一十八味。杵一十六味為末,以木瓜硇砂膏和勻,入熟蜜少許,搗三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夜臥溫酒下,每二日加一粒,至四十丸止。

治肝腎久虛,腰膝不利,肌膚羸弱憔悴,漸成勞疾,服此強筋骨,悅顏色,耐寒暑,倍力,補精益髓。石槲丸方

白話文:

前述十八種藥材。將十六種藥材搗成粉末,用木瓜和硇砂膏拌勻,加入少量的蜂蜜,搗三千下,做成像梧桐子一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睡覺前用溫酒送服,每兩天增加一丸,直到服用至四十丸為止。

石槲(去根),牛膝(酒浸切焙),山茱萸,續斷,沉香(銼),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鍾乳(研),桂(去粗皮),熟乾地黃(焙),白茯苓(去黑皮),澤瀉,黃耆(銼),菟絲子(酒浸三日別搗曝乾),蛇床子,山芋,附子(炮裂去皮臍),鹿茸(去毛酥炙),巴戟天(去心),杜仲(去粗皮炙),補骨脂(炒各一兩)

上二十味。同為細末,煉蜜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白話文:

  • 石斛(去除根部)

  • 牛膝(用酒浸泡,切片後烘焙)

  • 山茱萸

  • 續斷

  • 沉香(切碎)

  • 肉蓯蓉(用酒浸泡一夜,切片後烘焙)

  • 鍾乳石(研磨成粉末)

  • 桂皮(去除粗糙的皮)

  • 熟地黃(烘焙)

  • 白茯苓(去除黑色外皮)

  • 澤瀉

  • 黃耆(切碎)

  • 菟絲子(用酒浸泡三天,搗碎後曝曬至乾燥)

  • 蛇牀子

  • 山藥

  • 附子(炮裂後去除皮和臍)

  • 鹿茸(去除毛髮,用酥油炙烤)

  • 巴戟天(去除中心)

  • 杜仲(去除粗糙的皮,炙烤)

  • 補骨脂(炒製,每種各一兩)

治肝腎虛,腰膝無力,四肢倦悶,腹脅冷痛,壯筋力,和氣血,補暖。木瓜丸方

白話文:

治療肝腎虛弱、腰膝無力、四肢倦怠、腹脅冷痛,增強筋力和氣血,溫補身體。

藥方:木瓜丸

組成:

  1. 木瓜:10克

  2. 枸杞子:10克

  3. 杜仲:10克

  4. 熟地黃:10克

  5. 山藥:10克

  6. 菟絲子:10克

  7. 續斷:10克

  8. 龜板:10克

  9. 阿膠:10克

  10. 鹿茸:10克

  11. 肉蓯蓉:10克

  12. 當歸:10克

  13. 白芍:10克

  14. 川芎:10克

  15. 丹參:10克

  16. 桂枝:10克

  17. 炙甘草:10克

製法: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加入蜂蜜調和成丸。

用法:每日早晚各服1丸,溫水送服。

功效:補肝腎、壯筋骨、和氣血、溫補陽氣。

木瓜(宣州者二枚去皮瓤剜作甕子),硇砂(半兩以絹袋貯在木瓜內),羊腎(一對研以上用好酒四升銀石器中候硇砂盡去袋子熬成膏),雄雀(一對去皮毛嘴爪腸肚骨用肉研),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二兩),葫蘆巴,附子(炮裂去皮臍),沉香(銼),木香,蘹香子(舶上者炒),楝實(銼炒),巴戟天(去心),椒紅,青橘皮(去白焙),檳榔(銼),桂(去粗皮各一兩)

上一十六味。搗羅一十二味為末,以前四味膏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鹽酒下。

白話文:

  • 木瓜(去皮挖瓤,用宣州產的兩個)。

  • 硃砂(放入絹袋中,置於木瓜裡,密封)。

  • 羊腎(一對,研碎)。

  • 雄雀(一對,去皮、毛、嘴、爪、腸、肚、骨。只用肉)。

  • 肉蓯蓉(浸泡在酒中一夜,切片,烘烤至二兩)。

  • 葫蘆巴、附子(焙裂,去皮、臍)。

  • 沉香(銼碎)。

  • 木香、蘹香子(用舶上產的,炒熟)。

  • 楝實(銼碎,炒熟)。

  • 巴戟天(去心)。

  • 椒紅、青橘皮(去白,烘烤)。

  • 檳榔(銼碎)。

  • 桂皮(去粗皮,各一兩)。

溫養肝腎,調順氣血,補虛排邪,理腰膝風痹,皮膚不仁,或下注步履艱難,久服無健忘,益心氣,清頭目,定神魂。虎骨酒方

白話文:

  1. 溫養肝腎:滋補肝腎,使肝腎功能正常。

  2. 調順氣血:調節氣血運行,使氣血通暢。

  3. 補虛排邪:補益虛弱體質,驅除邪氣。

  4. 理腰膝風痹:治療腰膝痠痛、風溼痹痛。

  5. 皮膚不仁:治療皮膚麻木不仁。

  6. 或下注步履艱難:或因氣血瘀滯下注,導致行走困難。

  7. 久服無健忘:長期服用虎骨酒,可以避免健忘。

  8. 益心氣:補益心氣,使心臟功能正常。

  9. 清頭目:清目明心,使頭腦清醒。

  10. 定神魂:安定神魂,使精神安定。

虎脛骨(一兩酥炙),黃耆(銼),桔梗(炒),酸棗仁(炒),茯神(去木),羌活(去蘆頭),石菖蒲(米泔浸一宿切焙),遠志(去心),芎藭,牛膝(酒浸一宿切焙),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熟乾地黃(焙),附子(生去皮臍以新汲水浸半日又破作兩片換水浸一日焙乾),萆薢,石槲(去根各一兩),防風(去叉),羚羊角(鎊各半兩)

白話文:

一兩酥炙過的虎脛骨,黃耆切碎,炒過的桔梗,炒過的酸棗仁,去木的茯神,去蘆頭的羌活,用米泔浸泡一晚切碎後焙乾的石菖蒲,去心的遠志,芎藭,酒浸一晚切碎後焙乾的牛膝,酒浸一晚切碎後焙乾的肉蓯蓉,焙過的熟乾地黃,生附子去皮去臍,用新汲水浸泡半天,再破成兩片,換水浸泡一天,焙乾,萆薢,去根的石槲各一兩,去叉的防風,鎊過的羚羊角各半兩。

上一十七味。銼細,以生絹袋盛,入醇酒一斗浸之,密封瓶口,春夏三日,秋冬七日,每服溫飲一盞,日二,如服盡,添酒五升浸之,又服盡,取滓焙乾為末,每服一錢匕,酒調下,或以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治下元風冷,流注腰膝,行步不能,狀似軟風,補益陽氣。烏頭煎丸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七種藥物,研磨成細末,用生絹袋裝好,放入一斗醇酒浸泡,密封瓶口,春天和夏天浸泡三天,秋天和冬天浸泡七天,每次服用溫飲一杯,每天服用兩次,如果藥物服用完畢,再加入五升酒浸泡,服用完畢後,將藥渣取出,烘乾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一錢匕,用酒調服,或將藥末做成梧桐子大小的蜜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烏頭(五兩換水浸令透軟去皮臍細切用好酒三升熬爛更細研成膏),木瓜(三枚下面剜去瓤核將熟艾搗末入在木瓜內填實蒸熟爛研),海桐皮(銼),牛膝(去苗酒浸切焙),羌活(去蘆頭),巴戟天(去心),肉蓯蓉(酒浸切焙各一兩半),青鹽(研),青橘皮(去白焙),蘹香子(炒),狗脊(去毛),萆薢(各二兩)

白話文:

烏頭(先以一斤水浸泡,使其變軟,然後去皮,去臍,切成細末,用優質酒三升煮爛,再研成膏狀)

木瓜(取三枚木瓜,在底部挖空瓤核,將搗碎的艾草末填入木瓜中,蒸熟爛後研成膏狀)

海桐皮(切碎)

牛膝(去苗,用酒浸泡切片後烘烤)

羌活(去蘆頭)

巴戟天(去心)

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後烘烤,各取一兩半)

青鹽(研磨成粉)

青橘皮(去皮,烘烤)

蘹香子(炒熟)

狗脊(去毛)

萆薢(各取二兩)

上一十二味。搗羅十味為末,入前二味膏中和勻,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鹽湯任下。

治下經傷憊,腰膝無力,四肢皴黑,筋骨疼痛,行履艱難。羊骨煎丸方

白話文:

取上述十二種藥材,將其中十種研磨成粉末,再將這兩種藥膏混入粉末中攪拌均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十粒,空腹時可用溫酒或鹽水送服。

此方用於治療下部經絡受損疲勞,腰膝無力,四肢皮膚乾燥發黑,筋骨疼痛,行走困難。羊骨煎丸方。

羊脊骨(一條),附子(炮裂去皮臍),檳榔(銼),黃耆(蜜炙銼),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沉香(銼),蜀椒(去目併合口炒出汗),桂(去粗皮),木香(各半兩)

白話文:

  • 羊脊骨:一條

  • 附子:炮裂去皮臍

  • 檳榔:銼碎

  • 黃耆:用蜜炙後銼碎

  • 枳殼:去瓤麩炒,各一兩

  • 沉香:銼碎

  • 蜀椒:去目併合口炒出汗

  • 桂皮:去粗皮

  • 木香:各半兩

上九味。杵羅八味為末,用硇砂二兩飛過,法酒米醋各一升,同羊脊骨入銀器內,文武火熬,令酒醋盡,焙燥杵羅為末,別用酒作麵糊,同前八味藥末和搗。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夜臥溫酒或鹽湯下。

治四體沉重,腳膝無力,骨髓冷疼,壯筋骨,明耳目。八神散方

白話文:

上九味藥:用杵羅八味藥研成細末,再加入二兩研磨過的硇砂,然後將法酒和米醋各一升,與羊脊骨一起放入銀器中,用文武火熬煮,直到酒醋煮乾為止。然後再將熬乾後的藥末研磨成細末,另用酒和麵粉調成麵糊,與前面的八味藥末一起搗勻。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20至30丸,空腹、睡前服用,可以用溫酒或鹽湯送服。

附子(去皮臍一兩),烏頭(去皮臍),草頭烏(各二兩並每個銼作三段同用鹽二兩慢火煮一日焙乾),防風(半斤以上四味並銼令塊子相似),蛇床子,莨菪子,馬藺子,吳茱萸(各二兩)

白話文:

附子(去掉皮和臍,一兩),烏頭(去掉皮和臍),草烏頭(各二兩,每種切成三段,加二兩鹽,小火煮一天,焙乾),防風(半斤以上,四種藥材都切成小塊,大小相似),蛇牀子,莨菪子,馬藺子,吳茱萸(各二兩)。

上八味。同用慢火炒令煙出,急傾在淨地上,揀取附子防風烏頭等四味,杵羅為細散,以瓷合子盛,每服一錢匕,空心取井花水,面東調下十丸,日後漸加至三錢匕。

治元臟虛損,下注腰膝,行步艱難,膝脛少力,補虛。萆薢丸方

白話文:

把上列八味藥同用文火炒到冒煙,趕緊傾倒在乾淨的地面上,撿取附子、防風、烏頭等四味藥,搗碎成細粉,用瓷罐盛放,每次服用一錢匕,空腹時取井花水,面朝東方調和下十丸藥,以後逐漸增加到三錢匕。

萆薢(六兩),杜仲(去粗皮炙二兩半),牛膝(酒浸二日切焙),續斷,乾木瓜(焙各三兩),桂(去粗皮半兩)

白話文:

萆薢(120克),杜仲(去除粗皮,炙烤50克),牛膝(用酒浸泡兩天,切片並烘焙),續斷,乾木瓜(各60克),桂皮(去除粗皮,10克)

上六味。搗羅為細末,煉蜜丸如小彈子大,研丹砂末為衣,每服一丸,食前溫酒嚼下,木瓜湯亦得。

治元臟虛損,腰膝筋骨疼痛。倍力丸方

白話文:

上等六味藥材,搗碎成細末,加入蜂蜜製成如小彈珠大小的丸劑,再將丹砂磨成粉末塗在丸劑表面。每次服用一丸,在飯前用溫酒嚼服,也可以用木瓜湯送服。

補骨脂(二兩微炒),桂心(二兩),縮砂(一兩去皮),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木香(二兩),安息香(二兩以酒熬成膏),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

白話文:

  • 補骨脂(二兩,微炒):補腎壯陽、溫腎散寒、祛風除濕、止痛。

  • 桂心(二兩):溫補陽氣、活血通脈、散寒止痛、調和氣血。

  • 縮砂(一兩,去皮):理氣止痛、溫中止瀉、固澀止帶。

  • 附子(二兩,炮裂去皮臍):溫腎壯陽、祛寒止痛、回陽救逆。

  • 木香(二兩):行氣止痛、溫中止瀉、健胃消食、調氣止痛。

  • 安息香(二兩,以酒熬成膏):活血止痛、消腫止痛、止血生肌。

  • 鹿角膠(二兩,搗碎炒令黃燥):補腎壯陽、強筋壯骨、填精補髓、益氣養血。

上七味。搗羅為末,煉蜜並安息香膏相和,搗三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

白話文:

將上列七味藥搗成粉末,再與蜂蜜和安息香膏混合在一起,搗三、四百次,搓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劑。每日空腹時,以溫酒送服三十丸。

暖下元,補筋骨,久服令人壯健悅澤。補骨脂丸方

補骨脂(五兩微炒搗羅為末),胡桃仁(二兩研如脂),蜜(四兩)

白話文:

溫暖下元,補充筋骨,長期服用可使人強壯健康,皮膚光澤。補骨脂丸的配方如下:

補骨脂(五兩,稍微炒過後搗碎篩成粉末),胡桃仁(二兩,研磨成膏狀),蜂蜜(四兩)。

上三味。以蜜胡桃仁相和,熬如稀餳,後入補骨脂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

治骨極腎虛,腳膝骨髓痠疼,宜服補益。酸棗仁散方

白話文:

將 上述三種藥材 和 蜜胡桃仁 混合,熬煮至稀飯的濃稠度,然後加入 補骨脂粉末,攪拌均勻,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天空腹時,以溫酒送服三十丸。

酸棗仁(八兩微炒),虎脛骨(八兩塗酥炙令黃),熟乾地黃(八兩),杜仲(二兩去皮炒黃),桂心(三兩),牛膝(三兩去苗)

白話文:

  • 酸棗仁(八兩,微炒):微炒是指將酸棗仁用小火炒至微黃,以降低其酸澀味,增強其補益安神的作用。

  • 虎脛骨(八兩,塗酥炙令黃):將虎脛骨塗上酥油,然後炙烤至黃色。酥油具有潤滑、滋養的作用,可以減輕虎脛骨的燥性,增強其補腎強骨的作用。

  • 熟乾地黃(八兩):熟乾地黃是指將地黃切片,然後蒸熟曬乾。熟乾地黃具有滋陰補血、益精養肝的作用。

  • 杜仲(二兩,去皮炒黃):將杜仲的樹皮剝去,然後炒至黃色。杜仲具有補腎壯陽、強筋健骨的作用。

  • 桂心(三兩):桂心是指桂樹的樹皮。桂心具有溫陽化氣、活血通脈的作用。

  • 牛膝(三兩,去苗):將牛膝的根部取出,然後將其上的苗去除。牛膝具有利尿通淋、清熱解毒的作用。

上六味。杵羅為散,每服二錢匕,胡桃酒調下,蔥茶調亦得,空心日午夜臥各一服。

治骨極腎虛,腳膝痠疼。酸棗仁散方

白話文:

將上文所述六味藥,搗成藥末,每次服用二錢,用胡桃酒調服,也可以用蔥茶調服,空腹,午睡後,夜間臥牀前各服用一次。

酸棗仁(微炒),虎脛骨(酥炙),熟乾地黃(焙各八兩),杜仲(去粗皮炙),桂(去粗皮),牛膝(去苗各三兩)

白話文:

酸棗仁(微炒)、虎脛骨(酥炙)、熟乾地黃(焙各八兩)、杜仲(去粗皮炙)、桂(去粗皮)、牛膝(去苗各三兩)

上六味細銼,以酒一斗五升浸,經三日,曝乾後,再入酒浸三日,曝乾,如此酒盡為度,搗羅為細散,每服二錢匕,空心食前溫酒調下。

補益,壯筋骨,駐顏色。牛膝木瓜丸方

白話文:

將上列六味藥材細細切碎,用一斗五升的酒浸泡三天,然後取出曬乾。再放回酒中浸泡三天,然後取出曬乾。如此反復,直到酒用盡為止。將藥材搗碎成細末,每次取二錢匙,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牛膝(二兩酒浸一宿切焙),木瓜(一枚去頂並瓤入艾一兩蒸熟),巴戟天(去心炒),蘹香子(炒),木香(各一兩),桂(去粗皮半兩)

白話文:

牛膝:二兩,用酒浸泡一夜,然後切片並焙乾。

木瓜:一枚,去頂並挖出瓤,放入艾一兩,蒸熟。

巴戟天:去心,炒熟。

蘹香子:炒熟。

木香:一兩。

桂枝:半兩,去除粗糙的外皮。

上六味。將五味為末,入熟木瓜並艾同搗千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溫酒下。

治下臟冷氣,腰膝無力。沉香丸方

白話文:

取上述六種藥材,將其中五味研磨成粉末,加入熟木瓜和艾葉一同搗碎至千次,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用於治療下臟寒冷、腰膝無力。此為沈香丸的配方。

沉香(銼一兩),白芷(一兩),烏藥(銼四兩),丁香,蘹香子(炒各半兩)

白話文:

沉香(研磨成一兩),白芷(一兩), 烏藥(研磨成四兩),丁香,蘹香子(炒製後各半兩)

上五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小雞頭大,每服一丸,食前溫酒嚼下。

治腳膝,壯筋骨,烏髭鬢,理風虛,悅顏色,補益。何首烏丸方

白話文:

取上方五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煉過的蜂蜜調合成如小雞頭般大小的丸狀,每次服用一丸,飯前用溫酒送服。

此方能治療腳膝問題,強化筋骨,使鬍鬚頭髮變黑,調理風虛症狀,改善面色,具有補益功效。何首烏丸的配方。

何首烏(一斤半),菖蒲(半斤二味同米泔浸五日逐日一換銅刀切曝乾),牛膝(去苗一斤),天南星(四兩)

白話文:

何首烏(一斤半)

菖蒲(半斤,這兩種藥材都用米泔水浸泡五天,每天換一次水,切碎後用銅刀切碎,曬乾)

牛膝(去掉根須,一斤)

天南星(四兩)

上四味。並生為末,釅醋五升,好酒一斗,入藥末調之,以文武火熬成膏,可丸即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至三十丸,空心鹽湯下,臨臥鹽茶下十丸。

補益壯腰腳,大效。四倍丸方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末,加入五升濃醋和一斗好酒,攪拌均勻,用文火熬煮成膏狀。如果可以丸成梧桐子般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十至三十粒,空腹時用鹽湯送服,睡覺前用鹽茶送服十粒。

蜀椒(去目併合口炒出汗一兩),菟絲子(酒浸三宿別搗二兩),萆薢(洗焙四兩),牛膝(酒浸二宿切焙八兩)

白話文:

蜀椒(將辣椒去蒂去核,炒至出汗,約一兩)

菟絲子(將菟絲子浸泡於酒中,浸泡三天後取出並搗碎,約二兩)

萆薢(將萆薢洗淨,焙乾,約四兩)

牛膝(將牛膝浸泡於酒中,浸泡三天後切片焙乾,約八兩)

上四味。同為細末,煉蜜和搗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早晚溫酒鹽湯任下,服之一年,行如奔馬。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一起搗五百下,搓成像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到五十丸,早晚用溫酒或鹽湯送服,服用一年,走路的速度會像奔馬一樣快。

補下元,烏髭鬢,壯腳膝,進飲食,悅顏色,治腰疼。杜仲丸方

杜仲(去粗皮炙為末),補骨脂(炒香熟為末),胡桃仁(湯浸去皮研各一兩)

上三味。研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治腰膝無力,行步艱難,虛憊冷積,面黃體腫,飲食進退。吳茱萸丸方

吳茱萸(湯洗焙炒),青橘皮(去白焙),乾薑(炮各等分)

白話文:

杜仲丸可以補益腎氣,烏黑頭髮,强壮腿膝,促進食慾,改善面色,治療腰痛。配方為:杜仲去除粗皮,炙烤研磨成粉;補骨脂炒香研磨成粉;核桃仁用湯浸泡去皮研磨成粉,各取一兩。三味藥材研磨均匀,用煉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溫酒送服。

吳茱萸丸用於治療腰膝无力,行走困难,身体虛弱,畏寒,积聚冷气,面黃浮肿,飲食不振。配方為:吳茱萸用湯水洗淨,焙炒;青橘皮去除白色部分,焙炒;乾薑炮製,三者等量。

上三味。搗羅為末,用無灰酒和成劑,別用無灰酒和麵作餅子,厚一指,每一餅內安藥一鴨子大,用稈草一束,一半已燒成草火,一半旋添同燒,仍安藥餅子於火內,煨令香熟,放冷去面取藥,酒和成劑,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日午夜臥鹽湯下。

治腰膝,補下元,壯筋骨。地黃散方

白話文:

用上記三種藥材,搗成粉末,用無灰酒調和成藥丸,另外用無灰酒和麵粉做成餅子,厚度一指,每一個餅子內放一鴨蛋大小的藥丸,用一束稈草,一半已燒成草火,一半旋轉添加一起燒,然後把藥餅子放在火中,煨烤至香熟,放涼後去掉麵粉,取出藥丸,用酒調和成藥劑,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粒,空腹時,每天中午和晚上睡覺前,用鹽湯送服。

生地黃(五斤),五加皮(五兩),牛膝(去苗半斤)

白話文:

生地黃(2500公克),五加皮(250公克),牛膝(除去根部頂端細苗的半斤)

上三味。各細銼,先以酒浸地黃一宿,後九蒸九曝,同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空心溫酒下,粳米粥調亦得。

白話文:

上三味藥。各別細細地銼成藥粉,先用酒浸泡熟地黃一個晚上,然後蒸九次,晾曬九次,一起搗碎成藥散,每次服用二錢藥匙,空腹時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粳米粥送服。

治腰膝疼痛,及腹內一切冷病,令人顏色悅澤,骨髓堅固,行及奔馬。地仙煎方

白話文:

治療腰膝疼痛,以及腹部所有因寒氣引起的疾病,可以使人的氣色紅潤光澤,骨髓強健,行走奔馳如飛。

地仙煎方

  • 熟地黃:二兩
  • 山茱萸:一兩
  • 山藥:一兩
  • 澤瀉:一兩
  • 茯苓:一兩
  • 丹皮:一兩
  • 肉桂:半兩
  • 炮薑:半兩

將以上藥材加水煎服。

山芋末(一斤),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一升),生牛乳(一升)

白話文:

一斤山藥末。

一升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皮和尖端,取內仁)。

一升生牛乳。

上三味。先研杏仁極細,入生牛乳絞取汁,次取山芋末相拌,入新瓷器密封,安於釜中,重湯煮一日煎成,每服一匙,空心溫酒調下。

白話文:

這三味藥。先將杏仁研磨成極細粉,加入生牛乳中攪拌,擠出杏仁汁,然後取山藥粉末拌勻,放入新的瓷器中密封,放在鍋中,隔水蒸煮一天,煎煮成藥汁,每次服用一匙,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治腰膝積冷痠疼,或𤸷麻無力,壯真元。菟絲子丸方

菟絲子,牛膝(寸截各一兩)

白話文:

治療腰部和膝蓋因寒氣積聚引起的酸痛,或者麻木無力,強壯根本元氣。菟絲子丸的配方:

菟絲子,牛膝(各切成一兩重的段)

上二味。於銀石器內好酒漬之,令酒過藥一寸,經五日控干焙燥,搗羅為末,將元浸酒煮麵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酒下。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物,在銀器或石器中,以好酒浸泡,讓酒超過藥物一寸,經過五天後,將藥物控乾焙乾,搗碎成粉末,再將元浸到酒中,煮成麵糊,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三十丸,空腹時吃,用酒送服。

治骨髓虛憊,腰膝無力。巴戟丸方

巴戟天(去心三分),黃耆(銼一兩),遠志(去心),牛膝(去根酒浸焙),熟乾地黃(焙),山芋(各三分),桂(去粗皮),五味子,附子(炮裂去皮臍各半兩),豬腎(一對去脂膜破開內蜀椒四十九粒鹽花少許拌勻濕紙裹煨熟去椒細研如糊搜諸藥)

上一十味。搗羅九味為末,以豬腎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溫酒下。

白話文:

治療骨髓虛弱、腰膝無力的病症,可以使用巴戟丸方。巴戟天(去除心部三分之一)、黃耆(切碎一兩)、遠志(去除心部)、牛膝(去除根部,用酒浸泡後烘乾)、熟乾地黃(烘乾)、山藥(各三分)、桂皮(去除粗皮)、五味子、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部,各半兩),豬腎(一對,去除脂肪膜,破開後放入蜀椒四十九粒、少許鹽花拌勻,用濕紙包裹煨熟,去除蜀椒,研磨成糊狀,與其他藥物混合)。將上述十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豬腎糊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溫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