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八十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八十六 (4)

1. 補虛治風

論曰風者百病之始,清淨則肉腠閉拒,雖有大風苛毒,弗之能害,體虛之人,本臟虧耗,風邪易乘,其證或心神驚悸,手足顫掉,筋脈拘急。凡此之類,皆因虛挾風所致,法宜於補藥中,加以治風之劑。

白話文:

古人說,風是百病之源,如果保持身心清淨,皮膚毛孔緊閉,即使遇到烈風寒毒,也不會受到傷害。但體虛的人,臟腑虧損,容易被風邪侵襲。症狀可能會出現心神驚悸、手足顫抖、筋脈拘急。所有這些症狀都歸因於虛弱挾風所致。治療方法應在補藥中加入治風的藥物。

治本臟虛冷,補暖壯筋骨,去風明目。牛膝蓯蓉丸

牛膝(切酒浸焙),肉蓯蓉(酒浸三日焙乾各二兩),補骨脂(炒),葫蘆巴,蘹香子(炒),枸杞子,楝實,巴戟天(去心),白附子(炮),附子(炮裂去皮臍),青鹽,羌活(去蘆頭),獨活(去蘆頭),蜀椒(去目併合者炒出汗),白蒺藜(炒),黃耆(銼炒各一兩)

白話文:

  • 牛膝(切碎,浸泡於酒中,烘烤)

  • 肉蓯蓉(浸泡於酒中三天,烘乾)

  • 補骨脂(炒)

  • 葫蘆巴

  • 蘹香子(炒)

  • 枸杞子

  • 楝實

  • 巴戟天(去除內核)

  • 白附子(炮製)

  • 附子(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肚臍)

  • 青鹽

  • 羌活(去除蘆頭)

  • 獨活(去除蘆頭)

  • 蜀椒(去除果梗和果帽,炒製至出汗)

  • 白蒺藜(炒)

  • 黃耆(切碎,炒製)

上一十六味,搗羅為細末,分三處,將兩處藥用前浸牛膝蓯蓉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溫鹽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服一月,面上紅,臍下暖,進酒食,減昏困為驗,余藥為散子,如傷冷腹痛,用羊腎羊肉,上摻藥一錢匕,青鹽半錢匕,炙,得香,熟吃,以溫酒下。

白話文:

16 味藥材搗成細末,分成三份,把其中兩份藥材浸泡在牛膝、蓯蓉酒中,煮沸麵糊製成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空腹服用溫鹽酒送服 20-30 粒,服用一個月,臉色紅潤,臍下溫暖,可以進食酒食,昏困症狀減輕,即可見效。其餘的藥材製成散劑,如因傷寒腹痛,可將藥材一錢匕、青鹽半錢匕加入羊腎或羊肉中,炙烤至藥材散發香味,趁熱食用,並用溫酒送服。

如患小腸氣及小便赤澀,每服一錢匕,入蘹香子青鹽各少許,水一盞,煎至八分,空心食前服。

治本臟虛損,補暖逐風冷,聰明耳目。椒紅丸

蜀椒(去子及合口者八兩以火燒一坑子潑酒在上次傾椒在上急用一新瓦盆緊合定四縫以新土密閉一復時取出杵取紅不用白),附子(炮裂去皮臍二兩),木香,肉豆蔻(去殼各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二兩),生薑(四兩切作片子炙黃),巴戟天(去心),肉蓯蓉(酒浸切焙),牛膝(酒浸切焙),五味子(炒),桂(去粗皮),補骨脂(微炒黃),蘹香子(微炒),蒺藜子(炒去角各一兩),檳榔(銼半兩)

白話文:

蜀椒(去除籽和雙瓣椒,八兩用火燒一坑,在上面潑酒,倒入蜀椒,迅速用新瓦盆緊扣,封住四條縫,用新土嚴密封閉一層,定期取出搗碎,取紅的不用白的)。

附子(炮裂去皮臍,二兩)。

木香、肉豆蔻(去殼,各半兩)。

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再烘烤,二兩)。

生薑(四兩,切成片,烤至黃色)。

巴戟天(去除心)。

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烘烤)。

牛膝(用酒浸泡,切片,烘烤)。

五味子(炒製)。

桂皮(去除粗皮)。

補骨脂(微炒至黃色)。

蘹香子(微炒)。

蒺藜子(炒去角,各一兩)。

檳榔(銼成粉末,半兩)。

上一十五味,搗羅為末,用羊腎四對,去筋膜細銼,入青鹽二兩,於沙盆內同研,和前藥為丸,如梧桐子大。若稠時,更入少麵糊和丸,每日溫酒下三十丸,鹽湯下亦得,空心食前服。

白話文:

將上面十五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四對羊腎,去掉筋膜,細細切碎,加入二兩青鹽,在沙盆中一起研磨,與前面的藥粉混合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如果太稠,可以加入少許麵糊和入藥丸中,每天用溫酒送服三十丸,也可以用鹽湯送服,在空腹飯前服用。

治腎臟久虛,補暖。天仙丸

木香(一兩),硫黃(二兩柳木椎研一七日頻以甘草水灑),蘹香子(微炒四兩),附子(炮裂去皮臍三兩),葫蘆巴,補骨脂(炒),金鈴子,桂(去粗皮),巴戟天(去心),檳榔(銼),牛膝(切酒浸焙),萆薢,青橘皮(湯浸去白焙),沉香(銼各一兩)

白話文:

木香(一兩)、硫磺(二兩,用柳木椎研磨十七天,並經常以甘草水灑一下)、蘹香子(微炒四兩)、附子(炮裂後去除皮和臍,然後取三兩)、葫蘆巴、補骨脂(炒過)、金鈴子、桂皮(去除粗皮)、巴戟天(去除中心)、檳榔(銼碎)、牛膝(切片,用酒浸泡後焙乾)、萆薢、青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然後焙乾)、沉香(銼碎,各取一兩)。

上一十四味,搗羅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鹽湯或酒下十五丸,漸加至二十丸,加五味子尤佳,此藥亦名大玉辰丹。

白話文:

以上十四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酒煮麵糊做丸子,大小如梧桐子。空腹時,用鹽水或酒送服十五丸,逐漸增加到二十丸,如果再加入五味子,效果會更好。這種藥也叫做大玉辰丹。

治虛損,大補益,調氣除風。萬安丸

乾蠍(炒二兩),白花蛇(酒浸取肉炙),桃仁(去皮尖雙仁炒研各四兩),肉蓯蓉(酒浸切),檳榔(銼),木香,當歸(切焙),蘹香子(炒),羌活(去蘆頭),芎藭,天麻,桂(去粗皮),沉香(銼),白附子(炮),阿魏(米醋研用),安息香(研各一兩半)

白話文:

乾蠍子(炒二兩),白花蛇(用酒浸泡後取出肉,炙烤),桃仁(去皮、尖端、雙仁,炒熟研磨,各四兩),肉蓯蓉(用酒浸泡後切片),檳榔(銼碎),木香,當歸(切片烘烤),蘹香子(炒),羌活(去除蘆頭),芎藭,天麻,桂皮(去除粗糙的皮),沉香(銼碎),白附子(炮製),阿魏(用米醋研磨後使用),安息香(研磨,各一兩半)。

上一十六味,搗羅為末,用蜜一斤拌和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溫酒或茶嚼一丸。

白話文:

把以上十六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加入一斤的蜂蜜拌勻,製成雞頭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時,用溫酒或茶送服一丸,以嚼碎後服用為佳。

治風順氣,調利三焦,明耳目,益真元,壯筋骨,駐顏色,保生延壽。仙茅丸

白話文:

仙茅丸的作用是:治療風氣,調理三焦,明目利耳,增益真元,強壯筋骨,駐顏益色,保生延壽。

仙茅(切片刮去皮米泔浸曝乾),羌活(去蘆頭),白朮狗脊(去毛),防風(去叉),白茯苓(去黑皮各一兩),薑黃,菖蒲,白牽牛(各一兩半),威靈仙(去土二兩),何首烏(去黑皮),蒼朮(浸切焙各一兩)

白話文:

仙茅(切片、颳去表皮、用米湯浸泡、曬乾),羌活(去除根部),白朮,狗脊(去除毛髮),防風(去除分叉),白茯苓(去除黑色外皮,各一兩),薑黃,菖蒲,白牽牛(各一兩半),威靈仙(去除泥土,二兩),何首烏(去除黑色外皮),蒼朮(浸泡、切片、烘乾,各一兩)。

上一十二味,並生用,細搗為末,以生白蜜和為劑,再入臼杵三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冷水下,不嚼,婦人月候不通,紅花酒下,半月見效。

白話文:

以上十二種藥材,一起生用,搗碎成粉末,加入生蜂蜜和成藥劑,再放入研缽中研磨三千下,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十五到二十丸,用冷水送服,不要嚼碎。如果是女性月經不調,可以用紅花酒送服,半個月即可見效。

治上熱下冷,元臟風虛,膀胱氣攻,四肢腰腳無力疼痛,頭目昏眩,腹脅煩悶,大補益。肉蓯蓉煎丸

白話文:

用於治療上熱下冷,元陽虛弱,膀胱氣攻,四肢腰腿無力痠痛,頭暈目眩,腹脅部煩悶,具有大補元氣的功效。

肉蓯蓉煎丸方:

【組成】

肉蓯蓉、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桑寄生、白芍藥、當歸、川芎、熟地黃、山藥、芡實、茯苓、甘草等。

【用法】

將肉蓯蓉、菟絲子、枸杞子、覆盆子、桑寄生、白芍藥、當歸、川芎、熟地黃、山藥、芡實、茯苓、甘草等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適量的蜂蜜或水,調製成糊狀,然後製成丸劑,每日服用兩次,每次服用 10-15 克,連服 1-2 個月。

【功效】

本方具有溫腎壯陽、益氣補精、滋陰補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有效改善上熱下冷、元臟風虛、膀胱氣攻等症狀,並可緩解四肢腰腿無力痠痛、頭暈目眩、腹脅部煩悶等不適。

肉蓯蓉(好肉者酒浸薄切焙乾秤一斤),牛膝(去苗用半斤酒浸一宿炒乾二味搗羅為末用無灰酒二升入銀石瓷器中重湯煎成膏),巴戟天(去心),附子(炮裂去皮臍),蘹香子(微炒各四兩),葫蘆巴,桂(去粗皮),木香,肉豆蔻(去殼),青橘皮(酒浸白焙),白附子(炮),山芋,乾蠍(用黃色頭尾全者微炒各二兩)

白話文:

肉蓯蓉(選擇好的肉蓯蓉,用酒浸泡後切成薄片,焙乾,秤重一斤),牛膝(去除根苗,用半斤酒浸泡一夜,炒幹。將這兩種藥材搗碎成末,用二升無灰酒放入銀石或瓷器中,隔水蒸煮成膏),巴戟天(去除內心),附子(炮製裂開,去除外皮和臍),蘹香子(微炒,各四兩),葫蘆巴,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木香,肉豆蔻(去除果殼),青橘皮(用酒浸泡,白焙),白附子(炮製),山芋,乾蠍(選擇黃色頭尾齊全的,微炒,各二兩)。

上一十三味,除膏外,細搗羅為末,候膏成,稀稠得所,便入諸藥末,一處和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溫酒或鹽湯下二十丸,恐藥軟,但於盤內攤,可丸即丸,入新瓷器中盛,服藥一月見效,百日後諸病俱退。

白話文:

上述的十三種藥材,除了膏藥以外,其餘的要搗成細末,等到膏藥製成,稀稠適中時,就把所有藥末混合,一起搓丸,如同梧桐子般的大小。空腹時,以溫酒或鹽湯送服二十丸,如果擔心藥丸太軟,可以把藥丸平攤在盤子裡,想做成丸子時再做,之後放入新瓷器中存放,服用一個月後就會見效,百日後所有疾病都可消除。

治風順氣,補元陽,活血,大壯筋骨,滑肌膚,明目益壽駐顏,久服輕身。地仙丸

白話文:

本方可以治療中風、順氣、補養元氣,活血化瘀,增強筋骨,使皮膚潤滑,明目益壽,駐顏養顏,長期服用可使身體輕盈。神仙丹的配方是:

萆薢,防風(去叉),白蒺藜(炒),狗脊(去毛),烏藥(銼),附子(炮裂去皮臍),白附子(炮),赤小豆(揀),地龍(去土),骨碎補(炒),蘹香子(炒),羌活(去蘆頭),天南星(炮),黃耆(銼炒各半兩),肉蓯蓉(酒浸切焙),牛膝(酒浸切焙),何首烏(去黑皮),蜀椒(去合口及目炒出汗),覆盆子(去蒂各一兩),木鱉子(去殼三分)

白話文:

  • 萆薢

  • 防風(去除根鬚)

  • 白蒺藜(炒熟)

  • 狗脊(去除毛刺)

  • 烏藥(切碎)

  • 附子(炮製至裂開,去除外皮和肚臍)

  • 白附子(炮製)

  • 赤小豆(挑選乾淨)

  • 地龍(去除泥土)

  • 骨碎補(炒熟)

  • 蘹香子(炒熟)

  • 羌活(去除蘆葦頭)

  • 天南星(炮製)

  • 黃耆(切碎,一半炒熟,一半不炒)

  • 肉蓯蓉(用酒浸泡,切片,焙乾)

  • 牛膝(用酒浸泡,切片,焙乾)

  • 何首烏(去除黑皮)

  • 蜀椒(去除合口和眼睛,炒至出汗)

  • 覆盆子(去除蒂部)

  • 木鱉子(去除外殼)

上二十味,搗羅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鹽湯或茶酒任下,男子久冷,元氣虛憊,腳手疼痛等疾,皆可服。

白話文:

把上面二十種中藥混合研磨成粉末,加入酒,煮熟麵糊為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飯前用鹽湯或茶酒送服。男性患者患有久治不愈的寒症,元氣虛弱,手腳疼痛等疾病,皆可服用此方治療。

治真元虛弱,風寒冷氣乘虛入於腸間,使心腹暴痛,背脊痠痛,腸鳴泄瀉,心虛嗜臥,調順陰陽,安和臟腑,散風冷外邪,補丹田正氣穀神。厚朴丸

白話文:

治療真元虛弱,風寒邪氣趁虛進入腸內,導致心腹劇烈疼痛,背脊痠痛,腸鳴泄瀉,心虛嗜睡,調整陰陽,安撫臟腑,散去風寒邪氣,補益丹田正氣,穀神。厚朴丸方:

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枳殼(去瓤麩炒),蘹香子(炒香),肉豆蔻(去殼),桂(去粗皮),白朮(各一兩),丁香蓽澄茄,訶黎勒皮,沒藥(研),細辛(去苗葉洗焙),當歸(切焙各半兩),赤石脂,獨活(去蘆頭),天麻,防風(去叉各三分),芎藭(半兩)

白話文:

厚朴(去掉粗糙的表皮,用生薑汁炙烤),枳殼(去除果肉,麩炒),蘹香子(炒香),肉豆蔻(去除外殼),桂皮(去除粗糙的表皮),白朮(各一兩),丁香,蓽澄茄,訶黎勒皮,沒藥(研磨成粉),細辛(去除莖葉,清洗、焙乾),當歸(切片、焙乾,各半兩),赤石脂,獨活(去除蘆頭),天麻,防風(去除叉枝,各三分),芎藭(半兩)

上一十七味,搗羅為細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酒下,米飲下亦得,空心食前服,如呼吸風冷氣,心腹疼痛,裡急後重,亦宜溫酒下,並二服。

白話文:

上述十七味藥材,搗碎成細末,用酒煮麵糊和丸,丸子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至三十丸,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米飲送服,空腹飯前服用。如果感到呼吸急促、風寒入侵、心腹疼痛、裡急後重,也適合用溫酒送服,並且連續服用兩次。

治男子脾腎風勞,大補益元臟,和一切氣。硇砂煎丸

硇砂(半兩水煎為霜用),附子(去皮臍一半炮一半生),沉香(銼),天雄(如附子修制),木香,巴戟天(去心),肉蓯蓉(酒浸切焙),牛膝(酒浸切焙),蘹香子(炒),桂(去粗皮),檳榔(銼),當歸(切焙),補骨脂(炒),乾薑(一半生一半炮),阿魏(用米醋一升化以布濾過各二兩),楝實(去核取肉別杵三兩)

白話文:

硼砂(半兩用水煎成霜備用),附子(去皮臍,一半炮製,一半生用),沉香(銼碎),天雄(同附子一樣加工炮製),木香,巴戟天(去心),肉蓯蓉(浸酒後切片焙乾),牛膝(浸酒後切片焙乾),蘹香子(炒熟),桂皮(去粗皮),檳榔(銼碎),當歸(切片焙乾),補骨脂(炒熟),乾薑(一半生用,一半炮製),阿魏(用米醋一升溶化,用布過濾,共二兩),楝實(去核取肉,另用杵搗碎,共三兩)

上一十六味,除沉香苦楝肉硇砂阿魏外,余藥一處杵羅為細末,其沉香苦楝二味同研令勻,用好酒六升,先下酒一升,入銀石銚子內,便入硇砂水,以慢火同熬。欲盡,又添酒一升再熬,欲干,次下阿魏水,又添酒一升准前熬。相次又添入酒一升並楝子末同熬,已熬了四升酒,然後將前藥末分作五分。

白話文:

將上面的十六種藥物中,除了沉香、苦楝肉、硃砂和阿魏之外,其餘藥物全部放在一起搗碎成細末。沉香與苦楝肉這兩種藥物另外研磨攪拌均勻,用好酒六升,先倒入一升酒,放入銀石銚子內,然後放入硃砂水,用慢火一起熬煮。快熬乾的時候,再添酒一升繼續熬煮,快乾的時候,再倒入阿魏水,再添酒一升按照前面的方法熬煮。接著再添酒一升和研磨好的楝子一起熬煮,已經熬了四升酒,然後將前面的藥末分成五份。

內將二分入硇砂煎中慢火熬,徐徐添,盡酒二升,成膏為度。傾入淨盆器內,將前三分藥搜拌令勻,入臼杵一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鹽湯或溫酒下,婦人無孕可服,用當歸酒下,合了用好瓷合收藏,停久不妨。

白話文:

將內將藥材二分放入砂鍋中,加入煎煮過的藥液,用小火慢慢熬煮,逐漸加入酒,直到酒液熬成二升,形成膏狀即可。將膏狀藥液倒入乾淨的盆器中,將前面三分的藥材研磨成粉,與膏狀藥液混合攪拌均勻,再放入臼子中搗一千下,搓丸成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二十丸,空腹時用鹽水或溫酒送服。女性若未懷孕,可服用此藥,但須用當歸酒送服。將藥丸放入乾淨的瓷器中收藏起來,放置一段時間也不會變質。

治腎臟虛損,補真臟氣,去丹田風冷,調順陰陽,和胃氣,進飲食,卻老。蓯蓉丸

白話文:

治療腎臟虛損,補充臟腑精氣,去除丹田風寒,調和陰陽,使胃氣和順,增加食慾,延緩衰老。

蓯蓉丸配方:

  • 人參一兩
  • 熟地黃一兩
  • 山藥一兩
  • 澤瀉一兩
  • 茯苓一兩
  • 丹皮一兩
  • 牡丹皮一兩
  • 麥門冬一兩
  • 五味子一兩
  • 蓯蓉一兩

製法:

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用蜂蜜調和成丸劑,每丸重三克。

用法:

每天服用兩次,每次服用五丸,溫水送服。

肉蓯蓉(酒浸切焙二兩),山芋,五味子(炒各一兩一分),菟絲子(酒浸三日焙乾別取末),赤石脂(研),白茯苓(去黑皮),澤瀉,熟乾地黃(焙),山茱萸(焙),巴戟天(去心),覆盆子(去梗),石槲(去根各一兩)

白話文:

肉蓯蓉(切成小塊,浸泡在酒中,然後烘乾,取二兩)

山藥(取一兩一分)

五味子(炒熟,取一兩一分)

菟絲子(浸泡在酒中三天,然後烘乾,再磨成粉末)

赤石脂(研磨成粉末)

白茯苓(去除黑皮,取一兩)

澤瀉(取一兩)

熟乾地黃(烘乾,取一兩)

山茱萸(烘乾,取一兩)

巴戟天(去除心臟,取一兩)

覆盆子(去除果梗,取一兩)

石槲(去除根部,取一兩)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細末,酒煮麵糊,入蜜入許,同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溫酒下,粟米飲亦得,空心食前服。

白話文:

以上十二味藥材,搗成細末,用酒煮麵糊,加入適量蜂蜜,混合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20-30粒,用溫酒送服,也可以用稀飯送服,空腹時服用。

治腎臟虛風,補益元氣。黃耆羌活丸

黃耆(略炙),羌活(去蘆頭銼米泔浸一宿焙),附子(炮裂去皮臍),蒺藜子(炒去角),烏頭(炮裂去皮臍),沙苑蒺藜(生用),牛膝(酒浸焙一宿),木鱉子(去殼),防風(去叉淨洗銼),萆薢(淨洗切各一兩),狗脊(去毛生用一兩半)

白話文:

黃耆(略微烤一下)、羌活(去掉蘆葦頭,切成米粒狀,用米湯浸泡一夜,再烘烤)、附子(烤裂後去掉外皮和肚臍)、蒺藜子(炒熟後去掉角)、烏頭(烤裂後去掉皮和肚臍)、沙苑蒺藜(生用)、牛膝(用酒浸泡一夜,再烘烤)、木鱉子(去掉外殼)、防風(去掉叉子,洗淨切碎)、萆薢(洗淨切碎,各一兩)、狗脊(去掉毛,生用,一兩半)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鹽湯下。

補虛損,逐風氣,益精駐顏,壯筋骨,通血脈。牛膝丸

牛膝(酒浸切焙),益智(炒),大棗(用燈心煮熟去皮核各四兩),乾薑(炮一兩半),桂(去粗皮二兩半),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三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二兩),烏頭(炮裂去皮),遠志(去心各一兩),蜜(一斤煉)

白話文:

牛膝(用酒浸泡切片,然後烘烤焙乾),益智(炒熟),大棗(用燈心草熬煮熟,去皮去核,各取四兩),乾薑(炮製,一兩半),桂皮(去除粗皮,二兩半),厚朴(去除粗皮,用生薑汁炙烤三兩),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除白色物質,烘烤焙乾,二兩),烏頭(炮製爆裂,去除皮),遠志(去除果實中心,各取一兩),蜂蜜(一斤,煉製)

上一十味,除蜜棗外,搗羅為末,先將棗肉同藥末研,後入蜜同和。若干燥,即將浸藥酒添助少許,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鹽酒下。

白話文:

上述的十種藥材,除了蜜棗之外,都要搗碎成粉末。先將棗肉和藥末研磨在一起,然後加入蜂蜜拌勻。如果藥太乾,就加入浸泡藥物的酒少許,攪拌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二十丸至三十丸,空腹時用鹽酒送服。

治元氣虛損,理脾胃風勞,解二毒傷寒,除腰膝疼痛,療酒色傷憊,霍亂吐瀉,偏風冷疼痛麻痹痛,腳氣注腫,行履不得等疾。十華飲方

白話文:

十華飲能夠治療元氣虛損、脾胃風勞、二毒傷寒、腰膝疼痛、酒色傷害、霍亂吐瀉、偏風冷疼痛、麻痹疼痛、腳氣腫脹、行走困難等疾病。

附子(炮裂去皮臍),黃耆(銼炒),羌活(去蘆頭),白朮(炒),青橘皮(湯浸去白焙),桔梗(銼炒),乾薑(炮),桂(去粗皮),甘草(炙),五加皮(用吳茱萸一兩以水一碗同煮水盡為度去茱萸取五加皮細切焙乾)

白話文:

附子(將附子炮裂,去除皮和臍),黃耆(切片,炒熟),羌活(去除蘆頭),白朮(炒熟),青橘皮(浸泡在水中,去除白色的部分,烘乾),桔梗(切片,炒熟),乾薑(炮製烘乾),桂(去除粗糙的外皮),甘草(烘烤),五加皮(選用新鮮的五加皮和1兩吳茱萸,共同煮沸至水用盡,將吳茱萸取出,將五加皮切成細塊,烘乾)。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二片,大棗貳枚擘破,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時候溫服。

治男子下元虛冷傷憊,筋骨衰弱,遍身癮疹,及風氣上攻下注,疼痛不可忍。牛膝附子煎丸方,牛膝(去苗細切五兩酒浸三日取出研如麵糊用酒於銀銅瓷器內慢火熬成膏),虎骨(酥炙黃色各三兩),芎藭,附子(炮裂去皮臍),補骨脂(炒),葫蘆巴,肉蓯蓉(酒浸三日細切焙各四兩),巴戟天(去心生用),仙靈脾(去莖生用各一兩)

白話文:

治療男性下半身虛寒、疲憊,筋骨衰弱,全身癮疹,以及風氣上攻下注,疼痛難忍。牛膝附子煎丸方:

  1. 牛膝(去苗,切碎,五兩,用酒浸泡三天,取出研磨成糊狀,再用酒在銀、銅或瓷器中以慢火熬煮成膏)

  2. 虎骨(酥炙至黃色,共三兩)

  3. 芎藭(四兩)

  4. 附子(炮裂,去皮臍,四兩)

  5. 補骨脂(炒過,四兩)

  6. 葫蘆巴(四兩)

  7. 肉蓯蓉(用酒浸泡三天,切碎,焙乾,共四兩)

  8. 巴戟天(去心,生用,一兩)

  9. 仙靈脾(去莖,生用,一兩)

將以上所有藥材混合均勻,做成丸劑服用。

上九味,搗羅八味為細末,用牛膝膏和,入臼杵令軟硬得所,丸如小彈子大。若難丸,更入少許熟蜜同丸,早晨夜臥溫酒化下一丸,服一月永無風氣等疾。

白話文:

把上九味藥材,搗碎成末,加入牛膝膏混合,放入研缽中,調節適當的軟硬度,丸成如小彈珠大小。如果難以丸成,可以加入少量熟蜜同丸。早晨和晚上睡覺前,用溫酒化下一丸,服用一個月,就能永久消除風氣等疾病。

治下經不足,去風冷邪氣,調順脾胃,壯氣明目,進美飲食。人參地黃丸

白話文:

治療下半身不足、消除寒邪、調理脾胃、補氣明目、促進食慾。

方劑:人參、地黃。

人參,巴戟天(去心),肉蓯蓉(酒浸一宿切焙),白朮,甘菊花,菟絲子(酒浸一宿焙乾搗末),五加皮(銼),石槲(去根),柏子仁(別研),熟乾地黃(焙各一兩)

白話文:

人蔘、巴戟天(去除心)、肉蓯蓉(用酒浸泡一晚後切片和烘焙)、白朮、甘菊花、菟絲子(用酒浸泡一晚後烘乾搗碎成粉末)、五加皮(切碎)、石槲(去除根)、柏子仁(另外研磨)、熟乾地黃(各烘焙一兩)

上一十味,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溫酒下,食前服。

治下臟風虛,耳內蟬聲,久服壯筋骨,駐顏,利胸膈,調脾胃,補益。海桐皮丸

白話文:

治療下焦臟腑風虛,耳內有蟬鳴聲,長期服用可以增強筋骨,延緩衰老,通暢胸膈,調養脾胃,補益身體。

方劑:(海桐皮丸)

配方:海桐皮、乾地黃、麥冬、五味子、肉蓯蓉、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黨參、白朮、甘草、炙黃芪、當歸、川芎、白芍、荊芥、薄荷、防風。

製法:將所有藥材研成細末,用蜂蜜調成丸劑,每丸重約3克。

用法:每日2次,每次服用1-2丸,溫開水送服。

功效:補益氣血,強腎健脾,祛風止痙。

海桐皮(銼),楝實(銼炒),木香,石槲(去根),蘹香子,牛膝(寸截酒浸一宿焙乾各一兩),檳榔(煨銼一兩),芎藭(一分)

白話文:

  1. 海桐皮(切碎)

  2. 楝實(切碎並炒熟)

  3. 木香

  4. 石槲(去除根部)

  5. 蘹香子

  6. 牛膝(切成一寸長,浸泡在酒中一夜,然後烘乾,各一兩)

  7. 檳榔(烘烤並切碎,一兩)

  8. 芎藭(一錢)

上八味,搗羅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溫酒或鹽湯空心下,二十丸至三十丸。

治腎臟虛冷,風氣等疾。小牛膝丸

牛膝(寸截用酒一碗浸一復時煮三兩沸搗爛捩汁熬成膏),防風(去叉),附子(炮),赤小豆(揀各二兩),人參,地龍(去土),檀香(銼各半兩),乳香(三分)

白話文:

牛膝(切成寸段,用一碗酒浸泡一夜,煮沸三次,搗爛後擰出汁液,熬製成膏);防風(去除根鬚);附子(經過炮製);赤小豆(挑選乾淨,各取二兩);人參、地龍(去除泥土)、檀香(磨成粉末,各取半兩);乳香(取三分)。

上八味,搗七味為末,入膏和丸如豌豆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空心鹽湯下。

白話文:

將上列八種藥材搗碎,其中七種藥材研磨成粉末,與膏藥混合製成豌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15粒,逐漸增加至20粒,空腹時以鹽水送服。

治風濕,補血氣。邪氣方

地骨皮,牛膝,菟絲子(焙),枳殼(去瓤麩炒),遠志(去心),熟乾地黃(各六兩)

白話文:

地骨皮、牛膝、兔絲子(烘焙過的)、枳殼(去瓤麩炒過的)、遠志(去心)、熟乾地黃(各六兩)

上六味,並使酒浸三日,焙乾為末,用浸藥酒煮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溫酒下。

白話文:

將上等的六味藥材,用酒浸泡三天,隨後烘乾研磨成粉末,加入浸泡藥物的酒和麵糊煮沸製成藥丸,藥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用三十顆藥丸,空腹時用溫酒送服。

治水臟虛冷,壯筋骨,縮小便,大治風。烏頭丸

烏頭(一斤用東流河水浸二七日每日三度換水日滿取出去黑皮並臍尖切作柳葉片入牽牛子一合同炒候香熟即去牽牛子不用),蘹香子(炒別杵為末二兩),青鹽(別研五兩),蜀椒(去目併合口者炒出汗),牛膝(各五兩細切以好酒浸七日爛研),陳橘皮(湯浸去白焙二兩)

白話文:

烏頭(一斤用東流河水浸泡二十七天,每天三次換水,期限滿後取出,去掉黑皮和臍尖,切成柳葉片,放入牽牛子一起炒,炒至香熟後取出牽牛子不用),蘹香子(炒熟後研磨成末,二兩),青鹽(研磨成末,五兩),蜀椒(去蒂去目,炒出汗),牛膝(各五兩,切碎,用好酒浸泡七天,泡軟後研磨),陳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瓤,烘烤至乾,二兩)。

上六味,用牛膝膏和勻,入臼再搗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鹽湯或溫酒下十五丸至二十丸,牛膝須酒浸後爛研,與諸藥末拌和,恐難得細,或只將牛膝浸日足後,焙乾為末,卻將浸牛膝酒煮糊和末為丸亦得。

白話文:

將上六種藥材,用牛膝藥膏均勻混合,放入臼中再搗一千次,丸藥做成像梧桐子那麼大。每天空腹時,用鹽水或溫酒送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牛膝需要浸泡在酒中後研磨成糊狀,與其他藥材末拌勻,但這可能很難做到。或者只將牛膝浸泡一天一夜後,烘乾磨成細末,再用浸泡牛膝的酒煮成糊狀與藥末混合做成丸藥也可以。

治丈夫元臟氣虛損,及婦人血海虛冷,月脈憊漏,五般帶下,臍腹㽲痛,及一切虛風冷氣攻注。沉香紫桂丸

白話文:

治療男性陽氣衰弱、虛損,以及女性血海虛冷,月經紊亂、月經淋漓不盡,五種帶下病,臍腹疼痛,以及一切虛症、風寒之氣侵襲。

沉香紫桂丸的藥方如下:

  • 沉香 10 克
  • 紫桂 10 克
  • 肉桂 10 克
  • 附子 10 克(去皮、毒)
  • 乾薑 10 克
  • 人參 10 克
  • 白芍 10 克 *當歸 10 克
  • 熟地黃 10 克
  • 枸杞子 10 克
  • 山藥 10 克
  • 茯苓 10 克
  • 澤瀉 10 克
  • 豬苓 10 克
  • 牡丹皮 10 克
  • 川芎 10 克
  • 香附 10 克
  • 延胡索 10 克
  • 白朮 10 克
  • 炙甘草 10 克
  • 生薑 10 克
  • 大棗 10 克

將上述藥材混合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或米糊調成丸狀,每日服用 2-3 次,每次服用 10-15 克。

桂(去粗皮),烏頭(炮裂去皮臍),赤石脂(燒各一兩),乾薑(炮),蜀椒(去目及合口者炒出汗各半兩)

上五味,搗羅為末,酒煮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食前醋湯下,丈夫鹽湯下。

治本臟虛風,皮膚瘡腫,固濟丹田。內養丸

肉蓯蓉(酒浸焙乾二兩),巴戟天(去心炒),菊花,枸杞子(炒各一兩)

上四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實大,每日空心午時臨臥,鹽酒嚼下一丸。

治元臟虛損,一切風冷。鹿茸丸

鹿茸(去毛酥炙),附子(炮裂去皮臍),當歸(酒浸一宿焙),細辛(去苗葉生用),白朮,桂(去粗皮生用各一兩)

白話文:

鹿茸(去掉毛烤焦),烏頭(烘烤裂開去除皮和肚臍),當歸(用酒浸泡一夜烘烤),細辛(去除幼苗和葉子生用),白朮,桂皮(去除粗皮生用,各一兩)

上六味,為細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空心日午鹽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

治虛損,補暖丹田,去風冷氣。五緯丸

附子(一枚炮裂去皮臍為末),硫黃(細研),桂(去粗皮為末各一分),乾薑(炮為末二錢)

上四味,同研細。麵糊和丸,如梧桐子大,丹砂為衣,遇脾胃冷,不思飲食,腹中疼痛,頻頻泄瀉,及赤白痢,並濃煎艾湯放冷下十丸,良久再服。或怕冷物,用冷水下十丸。如小兒有此患,化下一丸,如冬天遠出早行,亦用冷水下五七丸,大禦寒氣,此藥不熱甚溫,亦無反惡,大無所忌,常服五七粒,永不患結胸陰毒傷寒等疾,不拘時候服。

白話文:

以上四味藥材,一起研磨成細末。用麵粉和水和在一起做成丸劑,丸劑的大小像梧桐子。用丹砂作為藥丸的外衣。如果遇到脾胃虛寒、不想吃東西、肚子痛、經常腹瀉,還有赤白痢疾,就用濃濃的煎艾草湯放涼後,服用十粒藥丸,過一會兒再服用。或者怕冷的人,可以用冷水送服十粒藥丸。如果小孩有這些症狀,就化下一粒藥丸服用。比如冬天要遠行早出,也可以用冷水送服五到七粒藥丸,可以抵禦寒氣。這種藥不熱,很溫和,也沒有副作用,沒有什麼禁忌。經常服用五六粒,就可以永遠不患結胸、陰毒、傷寒等疾病,不拘時間服用。

治八部諸風,延年卻老,駐顏色,益氣血。神仙延年除風散

白朮,甘菊花,白茯苓(去黑皮),天門冬(去心各一兩),天雄(炮裂去皮臍半兩)

白話文:

  1. 白朮:甘草。

  2. 菊花:菊花。

  3. 白茯苓:茯苓,去除外皮。

  4. 天門冬:天門冬,去除中心。

  5. 天雄:蜈蚣,經過炮製並切碎,去除外皮和內臟。

上五味。搗羅為細散,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空心食前,日進二服。

治腎虛,還元保命,壯氣除風。四靈丸

巨勝子,生乾地黃(焙),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白茯苓(去黑皮三兩)

上四味。搗羅為細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煎棗湯下,水飲亦得。服至百日,自覺有異。

白話文:

以上的四種藥物。將它們搗成細末,用煉製過的蜂蜜和在一起做成丸藥,和大梧桐樹的果實一樣大,每次服用三十丸,用煎好的紅棗湯送服,也可以用水送服。服用到一百天,自己就會感覺到身體有變化。

治本臟諸虛,延年益壽、祛風氣、通營衛、活血脈、壯腰腳。通神三靈丸

白話文:

治本臟諸虛,延年益壽、祛風氣、通營衛、活血脈、壯腰腳。通神三靈丸方

組成:人參、當歸、白朮、茯苓、山藥、澤瀉、芡實、蓮子肉、龍眼肉、枸杞子、五味子、覆盆子、桑椹子、阿膠、鹿茸、龜板、地骨皮、山茱萸、牛膝、杜仲、桑寄生、續斷、女貞子、五加皮、遠志、甘草。

製法:將各藥材研成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服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3粒,溫黃酒或米湯送服。

功效

  1. 治本臟諸虛:補益氣血,增強體質,延緩衰老。

  2. 延年益壽:促進新陳代謝,增強免疫力,延緩衰老。

  3. 祛風氣:祛風散寒,緩解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

  4. 通營衛: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

  5. 活血脈:活血化瘀,增強血液循環,改善心血管疾病。

  6. 壯腰腳:強筋壯骨,緩解腰痠背痛,增強腰腳力量。

主治

  1. 氣虛:面色蒼白,四肢乏力,易疲勞,易感冒。

  2. 血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月經不調。

  3. 風寒感冒:頭痛、鼻塞、流涕、咳嗽、肌肉痠痛。

  4. 營衛不和:面色晦暗,皮膚粗糙,易生瘡癤。

  5. 血脈不通:胸悶、氣短、心悸、肢體麻木。

  6. 腰痠背痛:腰部疼痛,背部痠痛,下肢無力。

禁忌

  1. 孕婦禁用。

  2. 陰虛火旺者慎用。

  3. 服用本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柏葉(四斤米泔浸七日每日換泔洗淨次一日取出近日陰處陰乾杵為末),甘菊花(一斤蒸一日曝乾為末),松脂(四兩用滴乳者以桑柴灰汁內煮半日以上候化取出絞取淨汁入新水內候凝細研如粉)

白話文:

柏葉(四斤,用米泔水浸泡七天,每天換洗米泔水,洗淨後晾乾,第二天拿出放在陰涼處陰乾,搗碎成末);

甘菊花(一斤,蒸一天,晾乾後搗碎成末);

松脂(四兩,用滴乳松的松脂,用桑柴灰汁煮半日以上,直到松脂融化,取出絞取,將淨汁放入新水中,等凝固後研磨成粉末)。

上三味。一處拌勻,煉蜜和丸劑,再杵一千下,丸如梧桐子大,每日空心臨臥,茶酒或溫水下五十丸。

治虛風,補暖。煨腎散

黃耆(蒸過焙乾),白蒺藜(炒),羌活(去蘆頭各半兩)

上三味。杵為散,每服豬腎一對,入末四錢,鹽少許,摻於腎內,濕紙裹,煨熟食之,次用溫酒一盞投之妙。

白話文:

把上列的三味藥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豬腎一對,加入研磨後的藥末四錢,少許鹽,把藥末均勻塗抹在豬腎內,用濕紙包起來,蒸熟後食用。然後用溫酒一盞送服,效果很好。

治腎虛,補元臟,除諸風,益脾實腎。蓯蓉丸方

烏頭(一斤)

上一味。炮裂去皮臍,入米泔浸七日,逐日一換水,七日了,便別搗生黑豆末一斗,後以水兩石煮烏頭,切作片子如錢大,漸漸添豆末入水,自平明煮至黃昏了,取出豆末,只將烏頭片於長流水浸半月,出熱毒,日滿陰乾,入青鹽三兩同搗末,別用蓯蓉半斤酒浸二日了,入飯甑蒸三度,每度添酒滿再蒸,候蒸得如泥軟,便入沙盆內研如泥,牛膝半斤酒浸三日了蒸,蒸一日了便焙乾,都搗末,並前烏頭青鹽等,入在蓯蓉膏內和勻,丸如兩皂子大,日三兩服,每服一丸,溫酒嚼下,永絕脾腎冷氣。

白話文:

上一個方子。將烏頭裂開去除表皮和內心,浸泡在米泔水中七天,每天換一次水,七天後取出,再將生的黑豆搗成粉末一斗,然後用水兩石煮烏頭,將烏頭切成如錢幣大小的薄片,慢慢地將黑豆末加入水中,從黎明煮到黃昏,取出豆末,只將烏頭片在流水中浸泡半個月,去除熱毒,曬乾後,加入三兩青鹽,一起搗成粉末,另外用蓯蓉半斤,浸泡在酒中兩天,放入蒸飯的甑鍋中蒸三次,每次蒸的時候都要加滿酒蒸,等蒸到像泥一樣軟,就放入沙盆中研磨成泥,牛膝半斤,浸泡在酒中三日,蒸一日,蒸完後焙乾,都搗成粉末,與前面的烏頭、青鹽等一起加入蓯蓉膏中,攪拌均勻,做成如兩粒皁莢大小的丸劑,每天服用三到四次,每次一丸,用溫酒送服,可以永久消除脾腎的寒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