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八十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八十二 (1)

1. 小兒諸丹

論曰風熱發丹,古方謂小兒得之最忌,以其氣血未定,肌膚柔脆。無以勝悍毒故也,是以諸丹不同,其發無定處,俗又謂之溜。流走經絡,散發肌表,如塗丹之赤,有法可劆,泄去毒氣,不爾,則丹毒入腹近心即死,但初發於心頭者,不可劆爾。

白話文:

古書上說,小兒最忌諱得風熱發丹,因為小兒氣血未定,肌膚柔脆,無法抵抗強烈毒性。因此,患了丹毒的小兒,其皮疹的發作位置不定,俗稱「溜丹」。這些皮疹沿著經絡流走,散發在肌膚表面,呈現出如同塗抹硃砂般的紅色。如果能及時治療,將毒氣洩出,則可以治癒。否則,丹毒入腹,逼近心臟,則會危及生命。但是,如果丹毒初發於心頭,則不可刺破放血。

治小兒丹毒,赤腫壯熱,百治不瘥者。藍青湯

干藍青(二兩),凝水石(碎),石膏(研),山梔子仁(各一兩半),柴胡(去苗),犀角(鎊),黃芩(去黑心)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甘草(炙銼),赤芍藥,羚羊角(鎊),葛根(銼各半兩),知母(一兩)

白話文:

  • 幹藍青:二兩。青藍菜,乾燥後的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 凝水石:碎。凝重堅硬的石頭,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涼血的功效。

  • 石膏:研。石膏粉末,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

  • 山梔子仁:各一兩半。山梔子種子的仁,具有清熱涼血、瀉火除煩的功效。

  • 柴胡:去苗。柴胡去除了根須,具有疏肝解鬱、退熱退熱的功效。

  • 犀角:鎊。犀牛角粉末,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

  • 黃芩:去黑心。黃芩去除了黑色的中心,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除煩的功效。

  •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和尖端,然後炒至微黃,具有潤肺止咳、平喘化痰的功效。

  • 甘草:炙銼。甘草經過炙烤後切碎,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

  • 赤芍藥:半兩。赤芍藥,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止痛的功效。

  • 羚羊角:鎊。羚羊角粉末,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

  • 葛根:銼。葛根切碎,具有發汗解肌、透疹退熱的功效。

  • 知母:一兩。知母,具有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每一錢匕,水半盞,煎至四分,下蜜半錢,竹瀝少許,再煎至三分,去滓空心日晚,分溫二服,更量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一百十三種藥材粗略搗碎,篩出粉末。每次取一錢匕的藥粉,加上半盞水,煎煮至四分之一的量,然後加入半錢蜂蜜和少許竹瀝,繼續煎煮至三分之一的量。去渣取汁,在空腹時早晚各服一次,劑量可以根據患者的年齡和體質增減。

治小兒丹毒遍身。黃芩湯

黃芩(去黑心),麻黃(去根節),秦艽(去苗土),升麻(各一分),大黃(銼炒),防風(去叉各半兩)

白話文:

黃芩(去除黑色核),麻黃(去除根和節),秦艽(去除根須和泥土),升麻(各取一份),大黃(切碎並炒過),防風(去除分叉,各取半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下朴硝末半錢匕,去滓空心分溫二服,晚再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六味藥材粗略搗碎篩勻,每次取一錢的藥量。加七分水煎煮至四分,加入半錢朴硝末,去渣後空腹分兩次溫服,晚上再服一次。視兒童大小酌量增減藥量。

治小兒丹毒。黃耆湯

黃耆(銼),蒺藜子(炒去角),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焙),甘草(炙銼各一分)

白話文:

黃耆(切片)、蒺藜子(炒過並去除角)、黃芩(去除黑色部分)、大黃(切片並焙乾)、甘草(炙烤後切片,每樣各一份)。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下朴硝末半錢匕,去滓食前分溫二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丹,若入腹及下部陰卵,百藥不瘥。麻黃散

麻黃(去根節),升麻(各半兩),硝石(研一兩)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半錢匕,井花水調下,空心日晚各一。

治丹入腹。澤蘭湯

澤蘭,芎藭,附子(炮裂去皮臍),莽草藁本(去苗土),細辛(去苗葉),茵芋(等分)

白話文:

  • 澤蘭:一種水生植物,具有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的功效。

  • 芎藭:一種中藥材,具有活血行氣、止痛消腫的功效。

  • 附子(炮裂去皮臍):一種中藥材,具有溫腎壯陽、散寒止痛的功效。

  • 莽草: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 *藁本(去苗土):一種中藥材,具有補氣益血、健脾止瀉的功效。

  • 細辛(去苗葉):一種中藥材,具有發汗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

  • 茵芋(等分):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

上七味,銼如麻豆,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分溫二服,空心日晚各一。

治小兒丹毒防入腹。甘草散

甘草(炙銼一分為末),油麻(半升)

上二味,先取油麻去皮研細,絞取汁一合,調甘草末半錢匕服,日再。

治小兒丹毒。青藍汁方

青藍汁(一合),竹瀝(二合)

上二味和勻,空心溫服一合,日晚再服,以瘥為度。

治小兒丹數十種。大黃拓湯方

大黃,甘草(炙銼),當歸(切焙),芎藭,白芷獨活(去蘆頭),黃芩(去黑心),芍藥,升麻,沉香(銼),木香木蘭皮(各半兩),芒硝(三兩)

白話文:

大黃:通便

甘草(炙過,切碎):補中益氣

當歸(切過,焙過):補血活血

芎藭:活血化瘀

白芷:祛風止痛

獨活(去掉蘆頭):祛風除濕

黃芩(去掉黑心):清熱燥濕

芍藥:養血調經

升麻:升陽舉陷

沉香(切碎):行氣止痛

木香:行氣止痛

木蘭皮(各半兩):祛風除濕

芒硝(三兩):瀉下通便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拌勻,每用二兩,以水六升,煎至四升,去滓。以綿二片蘸之,更互溫拓丹上,冷即易,日五七度,即瘥。

白話文:

以上十三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互相均勻混合,每次取兩兩藥材,加六升水煎煮至四升,去掉藥渣。用兩片棉花蘸取藥液,交替溫敷在患處,藥液冷卻後就更換新的,每天敷五至七次,即可痊癒。

治小兒發丹毒熱痛。吳藍湯拓方

吳藍,大黃,槐白皮商陸,榆皮(各二兩)

上五味細銼,每用三兩,以水五升,煎至四升,去滓入朴硝半兩攪勻,以綿二片,浸於湯中,更互拓丹上,日三五度,即瘥。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中藥材切碎,每次使用三兩,加入五升的水,煎煮至只剩下四升,去除藥渣,加入半兩硼砂攪拌均勻,用兩片棉花浸泡於藥液中,交替塗抹於患處,每天三到五次,即可痊癒。

治小兒發丹。苧麻根湯洗方

麻根(銼三兩),小豆(二合)

上二味,都用水七升,煎至四升,去滓溫洗丹上,冷即再暖,日三五度,即瘥。

治丹毒遍身絳色。鯽魚塗方

生鯽魚(一頭三兩),麻油(二兩)

上二味,搗魚令細,入油研勻,塗丹上,日三五度,即瘥。

治丹走行皮中浸廣者,名丹火也,入腹殺人。蠐螬散塗方

干蠐螬

上一味,碾末油調塗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野灶丹從膝起。薺葉塗方

干薺葉(末),香薷(末),赤小豆(末各半兩),生蒴藋葉莖(一握細銼)

白話文:

  • 幹薺葉末:薺菜葉曬乾後研磨成粉末。

  • 香薷末:香薷曬乾後研磨成粉末。

  • 赤小豆末:赤小豆研磨成粉末。

  • 生蒴藋葉莖:蒴藋葉和莖新鮮採摘後細切。

上四味,細研蒴藋,入諸藥末,和調如糊,塗丹干即易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胡吹灶丹,從陰下起。泥醋塗方

上用磨刀水掤下泥,和醋調膏塗之。干即更塗,以瘥為度。

治小兒胡漏灶丹,從臍中起。伏龍肝塗方

伏龍肝

上一味,用屋漏水,去清取澱,和調如糊塗之,干即再塗,以瘥為度。

治小兒神氣丹,從項起。犬骨灰塗方

犬枯骨

上一味為末,以青羊脂調如糊塗之,日三五次。

治小兒飛灶丹,從項起。鐵槽水洗方

上取淬鐵槽中水,日洗三五度。

治小兒家火丹,發如大指,日長一寸,遍著兩脅傍,兩頰上。梓木灰塗方

梓木白皮,蓼葉(各一分)

上二味,燒灰研末,以雞子白調如糊塗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煙火丹,從身起。豬槽泥塗方

豬槽下泥一合,生麻油(一兩)

上二味,和調如糊塗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煙火丹,從背上起,或走兩臂,足赤如火,真珠塗方

真珠(細研如粉一兩),慎火草(研絞汁景天是也)

上二味,和調如糊塗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神灶丹,起兩額傍,不出一日,變為赤黑色,慎火草汁塗方

慎火草

上一味,絞取汁,先以刀子微劆丹上,令血出,塗藥,以瘥為度。

治小兒天灶火丹,發尻間,正赤流陰頭赤腫血出。蔥薺苨塗方

蔥(五莖和須切研),薺苨(五莖生者和梗切研),赤小豆(末),灶門上灰(研各一合)

上四味,合研勻細,以青羊脂三兩調勻塗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地灶丹,從陰下起,入踝骨上。廢磚塗方

廢灶磚(末),屋四角茅(燒灰令一兩)

上二味,和研勻細,以新汲水調如糊塗丹,干即易。治小兒私灶丹,從背上起。灶土塗方

灶中黃土(研)

上一味。取打鐵磨刀槽中水,和調如糊塗丹。干即易,以瘥為度。

治小兒廢灶丹,從兩腳赤,及從臂曲上起。五加灰塗方

五加葉根(燒灰)

上一味,研為細末,取打鐵磨刀槽中水,調如糊塗丹,干即易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鬼火丹,發兩臂。赤起如李子,及從面上起。戎鹽塗敷方

白話文:

治療小兒鬼火丹,發於兩臂。紅色瘡起如李子,並會從臉上蔓延。用戎鹽塗抹患處的方法如下:

戎鹽(一分),附子(一枚)

上二味,燒過研細,用雄雞血,調塗丹上,日五遍,以瘥為度。

治小兒野火丹,發遍身,斑如梅李狀。雌黃塗方

雌黃(研),戎鹽(研各一兩)

上二味,以雞子白調塗丹上,日三五次,以瘥為度。

治小兒茱萸丹,初從背起,遍身如細纈,一宿成瘡者。雞子塗方

雞子白,赤小豆(末)

上二味,和調如糊塗之,以瘥為度,一方云,治水丹。

治小兒螢火丹發,灼灼在脅下,正赤色而長,初從額起而多痛。伏龍肝塗方

伏龍肝(研細五合),生麻油

上二味,和研如糊塗敷,干即易之,以瘥為度。

治兒小兒五色丹。蒴藋塗方

蒴藋葉

上一味,爛搗塗敷丹上,干即易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白丹。豬通灰塗方

豬屎灰,雞子白

上二味,調和如糊塗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火丹,走皮中,發赤如火燒狀,須臾熛漿起。醋豉塗方

上一味研細,入醋調,塗丹上,以瘥為度。

又芭蕉塗方

芭蕉葉

上一味,取搗汁塗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火丹,熱如火繞腰,須急救之。蕓薹塗方

蕓薹葉

上一味,爛搗和汁塗敷之,以瘥為度。

又治火丹。針挑方

上於兒男左女右大拇指面螺紋上針挑。有筋斷之即瘥。

治小兒伊火丹,從兩脅下起,青黑色。羊脂塗方

煅鐵下槽中鐵屎(搗研為末半兩),羊脂(二兩),豬糞(燒灰一兩)

上三味,研勻如糊塗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骨火丹,初在臂起,赤黑色。二蒜塗方

大蒜小蒜(各一兩)

上二味,爛搗厚塗敷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尿灶火丹,發膝下,從兩股起,及臍間,走入陰頭。桑木根洗方

桑木根(五兩)

上一味細銼,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溫洗,日五七度,即瘥。

治小兒尿灶丹,從踝及搊起。茅灰塗方

茅草(屋四角者取燒灰研),雞子白

上二味,和調如糊塗之,以瘥為度。

治小兒朱田火丹,先發背,遍身一日一夜而成瘡。棘根湯洗方

棘根(銼碎半斤)

上一味,以水五升,煎至三升,去滓溫洗丹上,三五度即瘥。

治小兒赤丹,色純赤,為熱毒搏於氣血。馬齒莧汁

馬齒莧

上一味,爛搗絞取汁三合,空心溫服一合,午晚再服,即瘥。

治小兒丹毒赤腫壯熱,百醫不瘥者。藍青煎方

藍青(切),竹瀝(各一升),生葛根汁(澄清四合),蜜(二升),寒水石(研四兩),石膏(研三兩),山梔子仁(二兩一分),知母(焙二兩半),柴胡(去苗),犀角(鎊),黃芩(去黑心),杏仁(去皮尖雙仁炒),赤芍藥,羚羊角灰(研),甘草(炙銼各一兩一分)

白話文:

藍青(切成片)、竹瀝(各一升)、生葛根汁(澄清四合)、蜜(二升)、寒水石(研四兩)、石膏(研三兩)、山梔子仁(二兩一分)、知母(焙二兩半)、柴胡(去苗)、犀角(鎊)、黃芩(去黑心)、杏仁(去皮尖雙仁炒)、赤芍藥、羚羊角灰(研)、甘草(炙銼各一兩一分)

上一十五味,除研藥並汁外,㕮咀,以水五升,並竹瀝,先煎去滓取三升,次納杏仁葛汁及蜜,微火煎成煎,每服半合至一合,米飲化下,日三。

白話文:

上面提到的十五種藥物,除去研磨成藥粉並取汁液之外,其餘的咀嚼碎,用五升的水,加上竹瀝,先煎好後去除渣滓取三升藥汁,然後加入杏仁、葛汁和蜂蜜,用小火煎煮成湯藥。每次服用半杯到一杯,用米飲送服,每天服用三次。

治小兒月內發丹。升麻黃芩湯

升麻,黃芩(去黑心),犀角(鎊),大黃(銼炒),柴胡(去苗),山梔子仁(各半兩),藍葉(切二合),石膏(三分),甘草(炙銼一分)

白話文:

升麻、黃芩(去黑心)、犀角(削成薄片)、大黃(研成細末並炒熟)、柴胡(去根須)、山梔子仁(各半兩)、藍葉(切成二合)、石膏(三分)、甘草(烤炙研成細末,一分)。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半盞,去滓食後,分溫二服,更量大小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