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七十九 (10)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七十九 (10)

1. 小兒吐血

論曰小兒陽氣盛壯,上焦有熱。伏於肝心二臟。播流脈中,血得熱則妄行。下入胃中,胃受之則脹滿,與氣俱上衝擊,故令吐血。

白話文:

古文:「論曰小兒陽氣盛壯,上焦有熱。伏於肝心二臟。播流脈中,血得熱則妄行。下入胃中,胃受之則脹滿,與氣俱上衝擊,故令吐血。」

翻譯:

古人說,小孩子陽氣旺盛,上半身容易積熱。熱氣潛伏在肝臟和心臟,並通過血脈傳播,血液受到熱氣的影響就會亂流。熱氣下行到胃中,胃受到熱氣的影響就會脹滿,加上氣往上衝擊,就會導致吐血。

治小兒心肺熱吐血。黃連飲

黃連(去須一兩),豉(二百粒)

上二味,將黃連粗搗篩。每服半錢匕,水七分,入豉二十粒,同煎取三分,去滓溫服,日三,更量大小加減。

治小兒吐血不定方

刺薊(自然汁不計多少),朴硝(半兩)

上二味,先研朴硝為末。二百日兒及晬兒,每服用刺薊汁。調朴硝末一字,至半錢匕,日再服,更量大小加減。

治小兒吐血。大黃湯方。

大黃(銼炒),黃芩(去黑心各一分)

上二味。粗搗篩,三四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七分,入黑豆三十粒,同煎至四分,去滓溫服。日三,更量大小加減。

白話文:

以上兩味藥,粗略搗碎篩過後,三、四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一錢匕,加入七分水和三十粒黑豆,一起煎煮到四分,把藥渣去除後溫熱服用。每天服用三次,可以根據小孩的年齡和體型適量增減。

治小兒積熱攻肺,猝吐血方

飛羅面(二兩),生地黃汁(二盞)

上二味。相和勻,曝乾研為末。每服半錢匕,新汲水調下。日三,隨兒大小加減。

又方

刺薊花(曝乾不拘多少)

上一味,搗羅為末,每用黃牛乳調下一錢匕,日三。

治小兒吐血,地黃飲

地黃(一升研取自然汁)

上一味,一歲兒服半合,二三歲每服一合,量兒大小增減,日三。

又方

蛇蛻皮(燒灰研細)

上一味,乳汁調下一字匕。日三服,隨大小加減。

2. 小兒鼻衄

論曰小兒體本挾熱,舍於經絡,血脈揚溢。則為鼻衄,蓋血與氣,循行經脈。通於腑臟,邪熱乘血,血得熱則妄行。隨氣上益,出於鼻者,為鼻衄。血虛受熱,散漫失度,出於七竅者,為大衄。

白話文:

中醫理論認為,小孩子的體質原本就偏熱,這種熱氣會積聚在經絡中,導致血脈擴張溢滿。如果血脈擴張溢滿,就會形成鼻衄。這是因為血與氣會沿著經脈流動,並通往臟腑。如果邪熱侵襲了血液,血液就會因熱而運行異常。血液隨著氣往上運行,溢出到鼻腔,就形成了鼻衄。另外,血虛的人容易受到熱邪的侵襲,導致血液散漫失度,從七竅中流出。這種情況就稱為大衄。

治小兒中熱積驚,及時疾後鼻衄。玉屑散方

寒水石(研),馬牙硝(研各一分),貝母(去心),知母(各一分半),荷葉(一兩水煮七沸焙乾)

白話文:

寒水石(研磨),馬牙硝(研磨,各一份),貝母(去除中心),知母(各一份半),荷葉(一兩,用水煮沸七次,烘乾)

上五味,搗研為細散,每服半錢匕。蜜水調下,食後。

治小兒鼻衄。地黃煎

地黃汁,刺薊汁(各二盞),杏仁(湯浸去皮尖及雙仁麩炒黃研一兩),阿膠(炙令燥碾為末半兩)

白話文:

生地黃汁,刺薊汁(各 200 毫升)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端和雙仁麩,炒黃並研磨成粉末,50 克)

阿膠(烘烤至乾燥,研磨成粉末,25 克)

上四味,同入銀器中,慢火熬為煎。每服一錢匕,新汲水化下,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猝熱毒氣攻腦,鼻中衄血不止。梔子散

梔子仁(一兩一半生用一半微炒),槐花(半兩生用)

白話文:

  • 梔子仁(15公克,一半生用,一半微炒)

  • 槐花(7.5公克,生用)

上二味,搗羅為細散,每服半錢匕。加至一錢,熟水調下,日三,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陽毒煩躁,吐血衄血,漸生赤斑。絳雪丹

丹砂(研半兩),焰硝(研一兩)

上二味,各研令細,再同研。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沙糖水調化服,取下涎即安。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材,研磨成細粉,再一起研磨。加入蜂蜜製成丸劑,大小如梧桐子。每次服一丸,用沙糖水調和服用。服用後,涎水流出,即可痊癒。

治小兒鼻衄不止。刺薊散

刺薊(焙),蒲黃(各半兩),亂髮(燒灰一分)

上三味。搗羅為細散,每服半錢匕。以新汲水調下,不計時候,量兒大小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