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七十八 (6)
卷第一百七十八 (6)
1. 小兒蠱毒痢
論曰小兒下痢,瘀血如雞鴨肝片,隨痢而下者,蠱毒痢也,此由歲時寒暑不調,有毒厲之氣,中兒腸胃,其邪與血氣相搏,變而成痢,血毒氣盛,熱則傷損腑臟,如中蠱之狀,故名蠱毒痢。
治小兒蠱毒痢,下血體羸。黃連飲方
白話文:
論述說小兒腹瀉,糞便中帶有瘀血,狀如雞鴨肝片,且隨大便一起排出,這屬於蠱毒痢。蠱毒痢是由於歲時寒暑不調,毒厲之氣侵犯兒科腸胃,邪氣與血氣相搏,變化而形成痢疾。血毒之氣盛行,熱邪就會傷損腑臟,如同中毒的症狀,因此稱之為蠱毒痢。
黃連(去須一兩),犀角(鎊),白蘘荷根,黃芩(去黑心),茜根(各三分),敗鼓皮(炙焦),藍青,甘草(炙銼),白頭翁(去蘆頭各半兩)
白話文:
-
黃連(去掉根須,一兩)
-
犀角(研成粉)
-
白蘘荷根
-
黃芩(去掉中間的黑芯)
-
茜根(以上各三分)
-
敗鼓皮(烤焦)
-
藍青
-
甘草(烤焦、切碎)
-
白頭翁(去掉蘆葦頭,各半兩)
上九味,粗搗篩,一二百日兒,每服半錢匕,水半盞,煎至三分,去滓,分溫二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蠱毒痢,下血不止。犀角飲方
犀角(鎊),地脈草(各一兩)
上二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分溫二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蠱毒血痢。地榆飲方
白話文:
以上九種藥材,稍微搗碎過篩,對於一百到二百天大的嬰兒,每次服用半錢的量,用水半盞煎煮至剩三分之一,濾去藥渣,分兩次溫服,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用於治療小兒蠱毒痢疾,便血不止。這是犀角飲的處方。
犀角(稱重),地脈草(各一兩)。
以上兩種藥材,稍微搗碎過篩,對於一到兩歲的幼兒,每次服用一錢的量,用水一盞煎煮至剩五分之三,濾去藥渣分兩次溫服,根據孩童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用於治療小兒蠱毒血痢。這是地榆飲的處方。
地榆,黃柏(去粗皮炙),黃連(去須),馬芹子(炒),黃芩(去黑心各三分),蔓菁根(洗切半兩)
白話文:
地榆、黃柏(去除粗皮並炙烤)、黃連(去除須)、馬芹子(炒過)、黃芩(去除黑心,各取三分),蔓菁根(洗淨切成半兩)。
上六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一盞,入生薑少許,煎至五分,去滓分溫二服。
治小兒蠱毒血痢,發甚心神煩悶,腹脹不欲飲食。犀角散方
白話文:
將上六味藥粗略搗碎,過篩,一歲至兩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茶匙的藥粉,加入一杯水,放入少量生薑,煎至水量減少至五分之一,去渣分兩次溫服。
犀角屑(三分),白蘘荷根(三分),地榆(三分微炙銼),桔梗(三分去蘆頭),蘇枋木(三分銼)
上五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量兒分減服。
又方
白話文:
犀牛角粉末(三分),白蘘荷根(三分),地榆(微微烤焦後搗碎,用量為三分),桔梗(去除根部,用量為三分),蘇木(搗碎,用量為三分)
蔥白(三兩),香豉(三合),梔子(七枚),黃連(一兩)
白話文:
蔥白(150公克),香豉(15公克),梔子(7枚),黃連(50公克)
上四味,搗篩為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治小兒蠱毒血痢。犀角櫸皮散方
梁州櫸皮(二兩半炙銼),犀角屑(一兩半)
上二味,銼篩令勻,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蠱毒血痢,身體壯熱煩悶。升麻散方
白話文:
將四味藥材搗碎過篩,每次取兩錢匕,用水一盞煎煮至七分,去渣溫服。
另外,治療小兒蠱毒血痢,可以用犀角櫸皮散:將兩兩半炙過的櫸皮切碎,與一兩半犀角屑一起研磨過篩,每次取兩錢匕,用水一盞煎煮至五分,去渣溫服,劑量可根據孩子的大小調整。
若小兒蠱毒血痢伴有身體壯熱煩悶,則可用升麻散。
升麻,白蘘荷根(各一兩),犀角(鎊),芍藥(各三分),敗豉皮(炙焦一分),干藍,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升麻、白蘘荷根(各一兩),犀角(研磨鎊碎),芍藥(各三分),敗鼓皮(烤焦一分),幹藍根、甘草(各半兩,烤炙過)
上七味,粗搗篩,一二歲小兒,每用半錢匕,水半盞,入豉七粒,煎至三分,去滓分溫二服,空心午後各一,更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列七味藥材,粗略搗碎後篩選,一到兩歲的小孩,每次用半錢的劑量,加上半杯水和七粒豆豉,煎煮至三分之一的量,去除藥渣後分兩次溫服,空腹時在下午各服用一次,視小孩的大小酌量增減劑量。
治小兒蠱毒血痢。犀角地榆湯方
犀角(鎊),地脈草(各一兩),地榆(銼三分)
上三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半錢匕,水一小盞,入蜜半匙,煎至五分,去滓分溫二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治療小兒蠱毒血痢,可以用犀角地榆湯。配方如下:犀角(磨成粉)、地脈草(各一兩)、地榆(銼成粉三分)。將三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一、兩歲的孩童每次服用半錢匕,用小碗水煎煮,加入半匙蜂蜜,煎至五分,去渣後分兩次溫熱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