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七十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七十八 (4)

1. 小兒血痢

論曰熱痢不瘥,則變血痢,由痢久腸虛,熱毒留滯,血脈妄行,流滲腸間,腸虛則泄,故為血痢也。

治小兒血痢。茜根飲方

茜根(銼一兩),地榆(根銼三分),馬藺子(微炒一分),黃連(去須),黃柏(去粗皮微炙),黃芩(去黑心各一兩半),當歸(切焙一兩)

白話文:

茜草根(切碎一兩),地榆根(切碎三分),馬藺子(微炒一分),黃連(去須),黃柏(去掉粗糙的外皮,稍微烘焙),黃芩(去掉黑色的芯,各一兩半),當歸(切片烘烤一兩)

上七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七分,入生薑二片,同煎至四分,去滓分溫二服,空心晚食前,各一服,更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中藥材粗略搗碎,然後過篩。對於一至二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錢匕。加入七分水,再放入兩片生薑,一起煎煮至四分之一的量,然後去除藥渣,溫熱後分兩次服用。空腹時,在晚上吃飯前各服用一次。根據兒童的體型和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治小兒血痢無度。黃連湯

黃連(去須一兩半),艾葉(微炒一分),阿膠(炙令燥半兩),豉(一十粒炒令黃焦)

白話文:

  • 黃連(去除根須,一兩半)

  • 艾葉(微微炒過,一分)

  • 阿膠(烘烤至乾燥,半兩)

  • 豉(十粒,炒至焦黃)

上四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七分,入蔥白二寸並須切,同煎至四分,去滓分溫三服,空心午後各一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上述的四種藥物,粗略搗碎篩選,一、二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錢的劑量,加入七分的水,連同切碎的蔥白二寸,一起煎煮至四分,去除藥渣,溫服分三次服用,空腹時在下午各服一次,根據兒童的大小,可酌情增減劑量。

治小兒血痢無度。黃連湯方

黃連(去須半兩),甘草(炙銼半兩),黃藥子(一分),吳藍葉(一分),梔子仁(二枚),犀角屑(一分)

白話文:

黃連(去鬚,半兩),甘草(炙後切碎,半兩),黃藥子(一分),吳藍葉(一分),梔子仁(二枚),犀角屑(一分)。

上六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三分,去滓分溫二服,食前日二,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上列六味中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選,適用於一至兩歲的兒童,每次取一錢匙的藥粉,加入七分水煎煮至三分,去除渣滓後,分兩次服用,飯前服用,每天服用二次。藥物的劑量可以根據兒童的年齡和體質酌情增減。

治小兒瀉血不定。樗根湯

樗根白皮(炙香銼三分),無食子(一枚),肉豆蔻(去殼一枚),茜根(銼半兩),茶末(一分)

白話文:

  • 樗根白皮:將樗根的白皮烘烤至有香味,然後磨成粉末。取三分。

  • 無食子:取一整顆無食子。

  • 肉豆蔻:將肉豆蔻的硬殼去掉,取出一整顆。

  • 茜根:將茜根磨成粉末。取半兩。

  • 茶末:取一份茶葉的末端。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分溫二服,早晨晚後各一,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血痢不止。麝香散

麝香(一錢),鹿角(屑半兩炒微焦),亂髮灰(半兩)

白話文:

麝香(一錢),鹿角(剁碎半兩,炒至微焦),亂髮灰(半兩)

上三味,同研為散,每服半錢匕,粥飲調下,日三四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血痢。地榆湯

地榆(銼),黃柏(去粗皮微炙),黃連(去須),黃芩(去黑心各一兩半),馬藺子(微炙半兩),茜根(銼一兩)

白話文:

地榆(切碎),黃柏(去除粗皮,稍加炙烤),黃連(去除須),黃芩(去除黑心,各半兩),馬藺子(稍加炙烤,半兩),茜根(切碎,一兩)

上六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一錢匕,水半盞,入生薑一片,同煎至三分,去滓分溫二服,食前日再,隨兒大小,以意增減。

白話文:

將上六味藥物粗略地搗碎,篩過,一到兩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一錢的劑量,加上半杯水,加入一片生薑,一起煎煮到只剩三分之一的量,去掉渣滓,分兩次溫熱服用,在飯前服用,每天服用兩次,可以依據小孩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物劑量。

治小兒血痢。薤白飲

薤白(十莖切),香豉(一合半),山梔子仁(五枚),黃連(去須半兩)

上四味,除香豉薤白外,余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七分,入香豉二七粒,薤白一莖切,同煎至三分,去滓分溫二服,量兒大小增減。

白話文:

這四種藥材,除了香豉和薤白之外,其餘的都要粗略搗碎過篩,一歲到兩歲的孩子每次服用一錢匕匙,加入七分水,放入二到七粒香豉,切碎一莖薤白,一起煎煮到三分之一,去掉沉澱物,溫熱服用分兩次喝,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治小兒臟腑虛滑,瀉血腹痛。固腸丸

槐蛾(半兩炒黃色),肉豆蔻(三枚麵裹燒香),乾薑(炮裂半兩),枯礬(一分)

白話文:

  1. 槐蛾(半錢炒黃色):將槐蛾炒至呈黃色,用量為半錢。

  2. 肉豆蔻(三顆麵糊裹著燒香):將三顆肉豆蔻用麵糊調成麵團,裹在燃燒的香上烤製,待烤熟後取出。

  3. 乾薑(炮裂半錢):將乾薑炮製裂開,用量為半錢。

  4. 枯礬(一分):將枯礬研磨成粉末,用量為一分(古時用來計算重量的單位,約等於現在的6克)。

上四味,搗研細為末,麵糊為丸,如麻子大,乳香湯下,一二歲兒,每服十丸,日進二服。

白話文:

將這四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用麵糊將其做成丸子,丸子的大小要像芝麻一樣,用乳香湯送服。一至二歲的兒童,每次服用十丸,每天服用兩次。

治小兒脾毒瀉血。蝟皮散方

刺蝟皮(銼),陳槐花白礬,鹿角屑(各一兩),王瓜(半兩)

白話文:

  • 刺蝟皮(銼):將刺蝟皮磨成碎末

  • 陳槐花:使用陳年的槐花

  • 白礬:使用天然的白色明礬

  • 鹿角屑:使用鹿角磨成碎末

  • 王瓜:使用半兩重的王瓜

上五味,同入沙合子內,用鹽泥固濟令乾,燒令通赤,取出為細散,每服半錢匕,入生薑自然汁兩三點,用臘茶清調下。

白話文:

將上述五味藥材一起放入沙合子內,用鹽泥封固,並等待乾燥。然後加熱至通紅,取出後搗碎成細末。每次服藥時取半錢匕,加入生薑汁兩三點,用臘茶湯清調服下。

治小兒腸虛腹脹,瀉血不止。地榆丸

地榆(一兩),草豆蔻(三枚炮去皮),黃耆(銼一兩),枳殼(麩炒去瓤半兩)

白話文:

地榆(6克),草豆蔻(3個,炒去皮),黃耆(12克,切碎),枳殼(6克,炒去瓤)

上四味,搗羅為細末,麵糊為丸,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十丸,草節湯下,日三服。

白話文:

將以上四味藥材搗碎成細末,然後加入麵糊,作成麻子般大小的藥丸。一到兩歲的幼童,每次服用十丸,用草節湯送服,每日服用三次。

治小兒血痢不止。胡黃連丸

胡黃連,黃連(去須各半兩),丁香蘆薈五靈脂,乾薑(炮裂),檳榔(銼各一分),木香,麝香(研各一錢)

白話文:

胡黃連、黃連(去須,各半兩),丁香、蘆薈、五靈脂、乾薑(炮裂),檳榔(銼,各一份),木香、麝香(研,各一錢)。

上九味,搗研為末,用炊餅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量兒加減,溫米飲下。

白話文:

將上列九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用炊餅粉做成麻子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顆,根據孩子的情況增減劑量,用溫米湯送服。

治小兒血痢。犀角飲

犀角(鎊末半兩),櫸皮(去粗皮微炙四兩)

上二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分溫二服,空心午後各一服,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白朮和茯苓粗略搗碎,過篩出細粉。一至兩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錢匕的藥粉,加入七分水煎煮,煎至剩四分藥液,去渣分兩次服用,分別於空腹時和下午各服用一次。可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增減藥量。

治小兒毒熱血痢。香豉飲

香豉(微炒一分),梔子(五枚去皮),黃連(去須一分)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入薤白兩莖切,同煎至四分,去滓分溫二服,空心日晚各一,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前面三種藥材研磨成粗粉並且過篩,每次服用一錢的劑量,加入七分的水,再加入切好的兩莖薤白,一起煎煮到剩下四分之一的量,去掉藥渣,藥汁溫熱後分兩次服用,空腹時服用,早晚各一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增減藥量。

治小兒血痢,腹痛減食,四肢瘦弱,渴不止。黃芩丸

黃芩(去黑心),地榆,龍骨人參白朮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銼各一兩),白茯苓(去黑皮),漏蘆(去蘆頭各一兩半),酸石榴皮(切炒三分)

白話文:

黃芩(去除黑心),地榆,龍骨,人參,白朮,厚朴(去除粗皮,用生薑汁炙烤切碎,各一兩),白茯苓(去除黑皮),漏蘆(去除蘆頭,各一兩半),酸石榴皮(切片炒熟,三分)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七丸空腹米飲下,日二,更量兒大小加減服。

白話文:

將以上九味藥材,搗碎成粉末,用蜂蜜和成丸狀,像綠豆大小,每次服用七丸,空腹時以米湯送服。每天服用兩次,視病情加減藥量。

治小兒熱痢不瘥,血脈妄行,變成血痢。青橘丸

橘皮(去白焙),黃連(去須等分)

上二味,搗為末,用豶豬膽汁和,即入膽內,以米泔煮熟取出,入麝香少許研勻,丸如黍米大,每服十五丸,米飲下。

白話文:

將上面兩種藥物搗成細末,用豬膽汁和勻,再將藥末裝入豬膽內,用米泔水煮熟後取出,加入少許研磨好的麝香,混合均勻,製成如黍米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五丸,用米湯送服。

治小兒血痢煩躁方

上取藍青汁,量兒大小,分減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