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七十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七十七 (4)

1. 小兒中惡

論曰小兒無故猝然心腹刺痛,悶亂欲絕者,中惡也,由兒陰陽氣血不調,神守不強,故鬼毒惡氣得以中之。凡腹大而滿,脈緊大而浮者死,緊細而微者生,若余勢久留,再發則變為注。

白話文:

古文: 論曰小兒無故猝然心腹刺痛,悶亂欲絕者,中惡也,由兒陰陽氣血不調,神守不強,故鬼毒惡氣得以中之。凡腹大而滿,脈緊大而浮者死,緊細而微者生,若餘勢久留,再發則變為注。

古書中說:小兒無緣無故突然心腹劇烈疼痛,悶亂得快要死掉,這是中惡了。這是因為小兒的陰陽氣血不調,精神守衛不強,所以鬼毒惡氣得以乘虛而入。凡是腹部腫大而滿,脈搏緊大而浮的人會死亡,脈搏緊細而微弱的人則會活下來。如果邪氣久留不去,再次發作,就會變成水腫。

治小兒中惡,心腹猝痛。鬼箭羽湯

鬼箭羽(半兩),真珠(末一分),羚羊角(鎊),桔梗(炒),朴硝(細研),升麻,芍藥,柴胡(去苗各一兩),桃仁(三十枚去雙仁皮尖麩炒),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鬼臼(各一兩半)

白話文:

鬼箭羽(半兩):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真珠(末一分):珍珠研磨成細末,具有安神定驚,清熱解毒的功效。

羚羊角(鎊):羚羊角研磨成細末,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桔梗(炒):桔梗炒製後,具有宣肺止咳,祛痰平喘的功效。

朴硝(細研):朴硝研磨成細末,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

升麻:具有升麻升陽,解熱止痛的功效。

芍藥:具有養血柔肝,緩中止痛的功效。

柴胡(去苗各一兩):柴胡去除根部後,具有疏肝解鬱,退熱止痛的功效。

桃仁(三十枚去雙仁皮尖麩炒):桃仁去除外皮和胚芽後,炒製而成,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

黃芩(去黑心):黃芩去除根部的黑心後,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大黃(銼炒):大黃切碎後,炒製而成,具有瀉熱通便,清肝降火的功效。

鬼臼: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的功效。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一錢匕,以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滓分溫二服,空心午後各一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以上十二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適合一至兩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錢匕。將藥材放入一小杯水中煎煮,直到剩下六分之一的量。去除雜質,分兩次服用溫熱的藥液。第一次於空腹時服用,第二次於下午服用。具體服用量可根據兒童的體格大小,適當增減。

治小兒中惡心痛,辟邪氣。雄黃丸

雄黃(研),真珠(研各一兩),麝香(研半錢),牛黃(如棗大研),巴豆(四十枚去皮膜心研去油盡),大棗(十四枚蒸熟去皮核研膏)

白話文:

  • 雄黃:將雄黃研磨成粉末,一兩。

  • 真珠:將真珠研磨成粉末,一兩。

  • 麝香:將麝香研磨成粉末,半錢。

  • 牛黃:將牛黃研磨成粉末,如棗子般大小。

  • 巴豆:將巴豆剝皮去除內膜,再研磨成粉末,並去除油脂,四十枚。

  • 大棗:將大棗蒸熟,去除皮和核,再研磨成膏狀,十四枚。

上六味,除棗外,同研為末。入棗膏,和少許蜜,塗臼中,搗一千杵,丸如粟米大,一二歲兒每服三丸,薄荷湯下,空心午後各一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黃耆、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肉桂這六味藥材,除了紅棗之外,磨成粉末。把粉末拌入紅棗泥中,加入少許蜂蜜,放在研缽中搗一千下,製成粟米般大小的丸藥。一到兩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三丸,用薄荷湯送服。空腹,下午各服用一次。根據兒童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治小兒中惡,心腹堅脹痛,顏色青黑,大便不通。芍藥湯

芍藥,桔梗(炒),桃仁(七枚去皮尖雙仁炒),黃芩(去黑心),柴胡(去苗),升麻(各一兩),大黃(銼炒二兩),鬼臼(一兩),甘草(炙半兩),杏仁(四十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麝香(半錢研)

上一十一味,納十味粗搗篩。入麝香和勻,一二歲兒每一錢匕,以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滓分溫二服,空心午後各一服,以利為度,隨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把上述十一種藥材,取其中的十味粗略搗碎篩過。摻入麝香攪拌均勻,一、兩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一錢的藥量,用少許水煎煮到剩下十分之六,去除藥渣分兩次服用,空腹的下午各服用一次,如果感到通暢,就可以停止服藥,根據小孩的大小增減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