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七十七 (1)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七十七 (1)

1. 小兒骨蒸

論曰水為陰,火為陽,水者精氣也。火者陽氣也,小兒精氣未盛,體性多熱,若衣裘傷厚,過食熱物,或患時氣大病之後,重亡津液,陽氣偏盛,水不勝火,腑臟積熱,熏灼肌體,甚則銷鑠骨髓,是為骨熱之病,久不已,變成骨蒸也。

白話文:

古人說:水屬陰,火陽,水代表精氣,火代表陽氣。小孩的精氣還沒旺盛,體質都較熱,如果穿太厚的衣服、吃太多的熱性食物,或在患了時氣或大病之後,體內津液會大量散失,陽氣就會過於旺盛,水剋制不了火,內臟就會積熱,灼燒身體,嚴重時會損傷骨髓,這就是骨熱病,如果長期不好,就會變成骨蒸。

治小兒十五歲以下,骨蒸熱勞,盜汗體熱咳嗽,煩躁發渴,長肌肉,退熱。桃仁青蒿煎丸方,桃仁(湯浸去皮尖研半兩),麝香(研一分),柴胡(去苗),丹砂(研),紫菀(去苗土),鱉甲(去裙襴醋炙各一兩)

白話文:

治療十五歲以下兒童的骨蒸熱勞、盜汗、身體發熱、咳嗽、煩躁口渴、肌肉生長、退熱。

藥方:桃仁(用湯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研磨成粉,半兩)、麝香(研磨成粉,一分)、柴胡(去除莖葉)、丹砂(研磨成粉)、紫菀(去除莖葉和泥土)、鱉甲(去除裙邊,用醋炙烤,各一兩)。

將上述藥材混合研磨成粉,用蜜製成丸劑服用。

上六味,除麝香丹砂外,並搗羅為末,共研勻。用青蒿汁,童子小便。生地黃汁,各一盞,於銀石器內熬汁,入藥末一半,慢火再熬,攪得所,余藥末盡和勻,杵三二百下,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丸,空心食前,煎陳粟米飲下,日三服。

白話文:

除了麝香丹砂以外,將上述六種藥材搗碎成粉末,再一起研磨均勻。使用青蒿汁、童子小便、生地黃汁各一碗,在銀器或石器中熬煮,加入一半的藥末,以小火繼續熬煮,攪拌均勻。然後加入剩下的藥末,全部混合均勻,用杵搗三百下左右,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到七顆,最多十顆,空腹飯前服用,用煎煮好的陳粟米湯送服,一天服用三次。

治小兒不生肌膚,羸瘦骨熱,小便黃赤。麥門冬丸

麥門冬(去心焙一兩),人參黃耆(銼),青蒿子,黃連(去須),桑根白皮(銼),地骨皮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柴胡(去苗三分)

白話文:

  • 麥門冬(去掉中間的芯,烘烤一兩)

  • 人參(一兩)

  • 黃耆(切碎,一兩)

  • 青蒿子(半兩)

  • 黃連(去掉根須,半兩)

  • 桑根白皮(切碎,半兩)

  • 地骨皮(半兩)

  • 枳殼(去瓤麩炒,半兩)

  • 柴胡(去掉枝葉,三分)

上九味,搗羅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溫熟水下,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骨熱生風。龍膽丸

龍膽(一兩),熊膽(研一分),馬牙硝(研),朴硝(研),山梔子(去皮),玄參,人參,枳殼(去瓤麩炒),柴胡(去苗),當歸(切焙),陳橘皮(去白焙各半兩),麝香(研半錢),沉香(半兩),甘草(炙銼),赤茯苓(去黑皮各一兩)

白話文:

龍膽:一兩

熊膽:研磨成粉末,取一分

馬牙硝:研磨成粉末

朴硝:研磨成粉末

山梔子:去除外皮

玄參

人參

枳殼:去除果肉並麩炒

柴胡:去除根鬚

當歸:切片並烘烤

陳橘皮:去除白色部分並烘烤,各半兩

麝香:研磨成粉末,取半錢

沉香:半兩

甘草:炙烤並切碎

赤茯苓:去除黑皮,各一兩

上一十五味,除研外,搗羅為末,共研勻,煉蜜丸如梧桐子大,一歲一丸,溫水化下。

白話文:

以上十五味藥,除了研磨之外,還要搗碎成末,然後一起研磨均勻,煉製成蜜丸,大小如梧桐子,一歲吃一丸,用溫水化開後服用。

治小兒骨熱日晚發熱面赤,五心煩躁,四肢無力,飲食減少。夜多盜汗,面色萎黃。犀角湯方,犀角(鎊),柴胡(去苗),枳殼(去瓤麩炒),麥門冬(去心焙),赤茯苓(去黑皮),芍藥,大黃(銼炒),桑根白皮(銼),黃耆(銼),人參(各一分),鱉甲(去裙襴醋炙半兩)

白話文:

治療小兒骨蒸熱病,症狀為白天發熱,面部發紅,五心煩躁,四肢無力,飲食減少。晚上盜汗多,面色萎黃。

犀角湯配方如下:

  • 犀角(研磨成粉)
  • 柴胡(去掉根須)
  • 枳殼(去掉果瓤,炒焦)
  • 麥門冬(去掉中心,焙炒)
  • 赤茯苓(去掉黑皮)
  • 芍藥
  • 大黃(銼碎,炒焦)
  • 桑根白皮(銼碎)
  • 黃耆(銼碎)
  • 人參(各取一種)
  • 鱉甲(去掉裙襴,用醋炙烤,取半兩)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一錢匕,水一盞,入桃仁七枚,去皮尖,漿水煮過,麥門冬四十九粒去心,煎至七分,去滓分溫三服,食後臨臥。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粗略搗碎並篩過。每次取一錢匕的藥材,加入一杯水,再加入七枚去皮尖的桃仁,並用漿水煮過。再加入四十九粒去心的麥門冬,煎煮至七分熟,去渣,分三次溫服,飯後臨睡前服用。

治小兒潮熱,骨蒸羸瘦,久嗽咳喘。犀角湯下

生犀角(鎊半兩),柴胡(去苗),秦艽(去苗土各一兩),白朮,人參,赤茯苓(去黑皮),木香(各半兩),甘草(炙一分)

白話文:

  • 犀角(研磨成粉,半兩)

  • 柴胡(去除根鬚,一兩)

  • 秦艽(去除根鬚,一兩)

  • 白朮(半兩)

  • 人參(半兩)

  • 赤茯苓(去除黑皮,半兩)

  • 木香(半兩)

  • 甘草(烤過的,一分)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一盞,入小麥三七粒,同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日三。

白話文:

將以上八種藥材搗碎篩勻。每次取一錢的量,加入七分水和一碗水,放入三七顆小麥,一起煎煮至六分水量,去除渣滓,溫熱服用,每天三次。

治小兒肌瘦,五心潮熱,解骨熱,長肌肉益氣。保童丸

丹砂(研一分),大黃(銼炒),赤芍藥,梔子仁(各半兩),知母(切焙),鱉甲(去裙襴醋浸炙各一兩),人參,胡黃連(各半兩)

白話文:

丹砂(研磨成一分),大黃(銼碎並炒到微黃),赤芍藥,梔子仁(各半兩),知母(切片並焙乾),鱉甲(去除裙襴後用醋浸泡並炙烤至一兩),人參,胡黃連(各半兩)

上八味,除研外,搗為細末。入丹砂同研,浸蒸餅為丸,如小綠豆大,每服五丸至十丸,溫蜜湯或人參湯下。

白話文:

將上八種藥材,除了「散」以外,其餘研磨成細末。加入丹砂一起研磨,浸泡於蒸好的米餅中製成丸子,大小如小綠豆一般,每次服用五到十丸,以溫熱的蜂蜜水或人參湯送服。

治小兒骨熱勞疾,面黃肌瘦發熱,夜臥有汗。胡黃連丸

胡黃連,夜明砂五靈脂(各半兩),柴胡(去苗一兩),麝香(研半錢),鱉甲(去裙襴醋炙),人參(各半兩)

白話文:

  • 胡黃連:半兩

  • 夜明砂:半兩

  • 五靈脂:半兩

  • 柴胡(去苗):一兩

  • 麝香(研磨):半錢

  • 鱉甲(去除裙襴、醋炙):半兩

  • 人參:半兩

上七味,搗羅為末,用豬膽汁煮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米飲下,不拘時。

白話文:

把以上七種中藥磨成粉末,加入豬膽汁和麵糊煮熟,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十到十五丸,用米湯送服,服用時間不限。

治小兒骨熱皮膚瘡,肌體瘦弱,身熱。連翹湯

連翹,山梔子(去皮),甘草(炙),黃芩(去黑心),秦艽(去苗土),防風(去叉),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知母(焙),荊芥穗(各半兩)

白話文:

連翹、山梔子(去皮)、甘草(炙)、黃芩(去黑心)、秦艽(去苗土)、防風(去叉)、麥門冬(去心焙各一兩)、知母(焙)、荊芥穗(各半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

治小兒骨蒸潮熱,瘦瘁頰赤,煩躁盜汗。食不生肌,病後餘毒久不解。羚羊角湯

白話文:

治療兒童骨蒸潮熱、瘦削麪頰赤紅、煩躁盜汗、食慾不振而肌肉消瘦,久病之後餘毒未消除。

羚羊角湯配方:

  • 羚羊角:10克
  • 生地黃:15克
  • 熟地黃:15克
  • 山藥:10克
  • 麥冬:10克
  • 五味子:5克
  • 黨參:10克
  • 黃耆:10克
  • 炙甘草:5克
  • 生薑:3片
  • 大棗:3枚

用法:將所有藥材加水煎煮,取汁飲用。

羚羊角(鎊),地骨皮,秦艽(去苗土),麥門冬(去心焙),枳殼(去瓤麩炒),大黃(銼炒),柴胡(去苗),赤茯苓(去黑皮),芍藥,桑根白皮(銼),黃耆(銼),人參,鱉甲(去裙襴醋炙各一兩)

白話文:

  • 羚羊角(磨碎)

  • 地骨皮

  • 秦艽(去除根部和泥土)

  • 麥門冬(去除中心並烘烤)

  • 枳殼(去除瓤和麩,炒熟)

  • 大黃(切碎並炒熟)

  • 柴胡(去除根部)

  • 赤茯苓(去除黑皮)

  • 芍藥

  • 桑根白皮(切碎)

  • 黃耆(切碎)

  • 人參

  • 鱉甲(去除裙襴並用醋炙,各一兩)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一盞,入青蒿少許,煎至六分,去滓食後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骨熱,十五歲以下骨蒸熱勞,遍身如火,日漸黃瘦,夜臥多汗,咳嗽煩渴。丹砂丸

白話文:

治療小兒骨熱,十五歲以下骨蒸熱勞,全身像火一樣熱,白天逐漸消瘦,晚上睡覺多汗,咳嗽煩渴。丹砂丸的方子是:

丹砂三十錢,牡丹皮二十錢,石膏半斤,滑石半斤,赤芍五錢,黃連四錢,生地黃八錢,麥門冬五錢,黃柏五錢,黃芩四錢,當歸三錢,白芍三錢,甘草二錢,人參二錢。

上藥共研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臨臥溫酒送下。

丹砂(二兩飛研),柴胡(去苗為末四兩)

上二味研勻,用獖豬膽汁拌和,飯甑上蒸一次,候冷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用桃仁烏梅煎湯下,日三服。

白話文:

將上兩種藥材磨成細粉,用狗膽汁拌勻,放在飯甑上面蒸一次。等冷卻後搓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10粒,用桃仁和烏梅煎的湯送服,每天服用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