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七十五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七十五 (6)

1. 小兒咳嗽

論曰肺之合皮也,其榮毛也而主氣。其俞在背,若風冷傷之,皆令咳嗽,小兒血氣肌膚嫩弱,若襁褓解脫不時,風寒傷於皮毛,搏於肺氣,則成咳嗽,其乳子未滿百日,傷於背,循俞而入者,則病難治。

白話文:

中醫理論中,肺與皮膚相應,肺的氣血精華充盛了皮膚,所以皮膚可以生出、滋潤毛髮,肺還可以控制呼吸。肺的背部俞穴在背部,後背被風寒侵襲,都可能引起咳嗽。小嬰兒的血氣和皮膚嬌嫩脆弱,如果照看中出現過失,風寒熱邪侵襲皮膚,與肺氣相搏結,就會引起咳嗽。還有一些嬰兒不到百日,因為背部經脈空虛,寒邪侵襲,就可以直接循俞穴而侵入體內,這種咳嗽就很難治癒。

治小兒一切咳嗽,解寒壅。杏仁湯

杏仁(生去皮尖雙仁),知母(焙),貝母(去心),款冬花,仙靈脾,麻黃(去根節),甘草(炙),人參赤茯苓(去黑皮),玄參(等分)

白話文:

杏仁(生的,去除皮和尖端,每一顆切成兩半),知母(烘烤過),貝母(去除中心),款冬花,仙靈脾,麻黃(去除根和節),甘草(炙烤過),人參,赤茯苓(去除黑色的皮),玄參(各取等分)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四分,去滓溫服。如傷寒嗽,入蔥白鹽豉煎,更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述十種中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取一錢匕的藥材,加入七分水的分量,煎煮至四分之三的水量,去除藥渣後趁溫熱時服用。如果患者患有傷寒咳嗽,可以加入蔥白和鹽豉一起煎煮,並且根據患者的年齡和體重調整用藥的劑量。

治小兒咳嗽。紫菀散

紫菀(去土),貝母(去心各半兩),款冬花(一分)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一字,至半錢匕,用生薑米飲調下,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咳嗽汗出。杏仁湯方

杏仁(去皮尖雙仁炒四十九枚),皂莢(去皮酥炙一挺),甘草(生用),蛤粉(各一兩),惡實(炒半分),紫菀(去苗土一分)

白話文:

杏仁(去皮尖端,雙仁,炒49枚),皁莢(去皮,酥炙一挺),甘草(生用),蛤粉(各一兩),惡實(炒半分),紫菀(去苗土一分)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半錢匕,水半盞,入齏汁少許,煎三五沸。去滓溫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暴嗽。五味子湯

五味子,桂(去粗皮),乾薑(炮等分)

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量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肺經感寒,語聲不出。人參湯

人參,甘草(炙),黃明膠(炙燥各一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麻黃(去根節),貝母(去心各半兩)

白話文:

人參、甘草(炒過)、黃明膠(炒乾)、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去尖端,然後炒過)、麻黃(去掉根部和節)、貝母(去掉中間的梗)各半兩。

上六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入糯米少許。同煎至四分,不計時候,去滓量大小加減溫服。

白話文:

將黨參、白朮、茯苓、杜仲、山萸肉、澤瀉六味中藥粗略搗碎,篩選後備用。每次服用一錢匕的藥粉,加入七分水和少許糯米。一起煎煮至四分之一的量,不必計較時間。去渣後,根據體質強弱,適當增減劑量,溫服。

治小兒咳嗽。金黃散

鬱金(一兩入防風去叉皂莢各半兩巴豆十四枚用河水兩碗煮水盡不用三味只取鬱金搗為末),甜硝(研),雌黃(研各半兩)

白話文:

鬱金(一兩,加入防風、去叉皁莢各半兩,巴豆十四顆,用河水兩碗煮沸至水盡,不用三味,只把鬱金搗碎成末),甜硝(研磨),雌黃(研磨各半兩)

上三味,搗研為散。每服一字匕,煎蟬蛻烏梅湯調下。

白話文:

將上三味藥搗研成細末。每次服用一字匙,用蟬蛻烏梅湯調服。

治小兒哽氣,咳嗽痰熱。盆硝丸方

盆硝,馬牙硝,甜硝,鉛白霜,丹砂,續隨子,青黛白礬(燒汁盡),膩粉(各一錢),龍腦,麝香(各一字)

白話文:

盆硝一錢,馬牙硝一錢,甜硝一錢,鉛白霜一錢,丹砂一錢,續隨子一錢,青黛一錢,白礬(燒汁盡)一錢,膩粉一錢,龍腦一字,麝香一字

上一十一味,並細研為末。粳米飯為丸,三歲以上,如雞頭實大。二歲以下,如梧桐子大,三兩個月兒,如小豆大一丸,並用茶湯化下。

白話文:

以上十一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煮好粳米飯做成丸子:三歲以上的,像雞蛋那麼大;二歲以下的,像梧桐子那麼大;三、四個月大的嬰兒,丸子像綠豆那麼大。服用時,用茶水送服。

治小兒胃虛噦,咳逆,吐乳食。香枳散

藿香(二十一葉),枳殼(二片濕紙裹焙),蚌粉(一塊如枳殼大)

白話文:

藿香(二十一片),橘皮(兩片用濕紙包好焙乾),珍珠粉(一塊像橘皮一樣大)

上三味,搗羅為散。每服半錢匕,米飲調下,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咳嗽喘悶。貝母散

貝母(去心麩炒半兩),甘草(炙一分)

上二味,搗羅為散。如二三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入牛黃末少許,食後溫分二服,更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文的兩味藥物搗碎成粉末,如同二三歲小孩的手掌大小。每次取出一錢匙的藥粉,加入七分水的份量,煎煮到水量剩四分。過濾掉藥渣,加入少許牛黃粉末。飯後溫熱服用,分為兩次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藥物的劑量。

治小兒咳嗽。三灰散

巴豆(去殼),杏仁(去尖),半夏(等分)

上三味,用瓷合盛。以赤石脂閉口,炭火煅令透赤,取出放冷細研,二歲兒每服半錢匕,淡生薑湯下,更量大小加減。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材,用瓷罐盛裝,並以赤石脂封口,放在炭火中煅燒至透紅,取出後放涼研成細末,二歲孩童每次服用半錢匙,以清淡的生薑湯送服,劑量可依年齡大小增減。

治小兒一切咳嗽。鬱金散

鬱金(銼半兩),防風(去叉切),半夏(切各一分),巴豆(去殼二十一粒),皂莢(銼一挺)

上五味,以水一升,同於銀石器內,煮令乾,去巴豆皂莢不用。以溫湯洗餘三味,焙乾搗羅為末,每服半錢匕,生薑蜜熟水調下,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感寒咳嗽,痰涎不利。貝母散方

貝母(去心),皂莢子(炒焦色黃各半兩),葶藶子(隔紙炒一分),甘草(炙銼半兩)

白話文:

貝母(去除芯子),皁莢子(炒至焦黃各半兩),葶藶子(隔紙炒一分),甘草(炙烤並切碎半兩)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半錢匕,米飲調下,乳食後服。

治小兒痰嗽。半夏丸

半夏(七枚圓大者湯洗七遍切生薑汁浸一宿焙),定粉(研),白礬(燒令汁盡各一錢)

上三味,搗羅為末。麵糊丸如麻子大,濃煎白茅根湯下三丸五丸,量兒大小加減食後服。

白話文:

將前三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麵粉做成像芝麻大小的丸子,用濃煎白茅根湯送服三丸到五丸,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藥丸數量,在飯後服用。

治小兒咳嗽。杏仁煎丸方

杏仁(去皮尖雙仁生研四十九枚),皂莢(椎碎半挺),栝蔞(大者一枚),生百部(一兩四味並用水挼搗絞取濃汁後同入銀石器內慢火熬成膏),牽牛子(搗末一兩),木香(半分)

白話文:

  1. 杏仁(四十九粒,去皮後取出尖端雙仁,生研成細末)。

  2. 皁莢(半挺,去殼後敲碎)。

  3. 栝蔞(取一個大的)。

  4. 生百部(一兩,將這四味藥用水搗碎,絞取濃汁,然後倒入銀石器內用文火熬成膏)。

  5. 牽牛子(搗成細末,一兩)。

  6. 木香(半分)。

上六味,後二味搗為末。入前四味膏內。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五丸。糯米飲下,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前面六種藥材調配好,後面兩種藥材搗碎成粉末。倒入前面四種藥材的藥膏中混合均勻。把藥膏搓成綠豆般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到五丸。使用糯米湯送服,小孩服用可根據體質狀況酌量增減藥丸的數量。

治小兒咳嗽。蜂房灰散

露蜂房(二兩)

上一味,以快火燒為灰研細。每服一字匕,飯飲調下。

治小兒涎嗽不止。注唇散

防風(肥實者三握去叉用半夏七枚鬱金一枚並椎碎豬牙皂莢三條銼用水一碗同煮水盡為度只取防風切焙為末),滑石(碎),白殭蠶(炒二味為末各一錢)

白話文:

防風(肥實的三握,去除叉枝,用半夏七枚,鬱金一枚,並將它們搗碎,豬牙皁莢三條,銼成碎末,用水一碗與它們同煮,至水盡為度,只取防風切碎,焙乾成粉末)

滑石(碎末)

白殭蠶(炒熟後,與滑石各取一錢,搗碎成粉末)

上三味,同研勻。每服一字匕,用蜜調塗在兒唇上,令兒𠯗吃。

治小兒涎嗽。延胡索散

延胡索(半兩),鉛白霜(研一分)

上二味,搗研為散和勻,每服一字匕,塗乳上,令兒𠯗之。

治小兒奶食沖脾,傷風咳嗽。墜涎葶藶子丸

葶藶子(紙上炒一分),牽牛子(炒),防己,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各一兩)

上四味,搗研為末。煮棗肉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至五丸。量兒大小加減。生薑湯下,日再。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搗碎研成粉末。煮棗肉丸,顆粒略大於綠豆,每次服用三到五丸,可根據兒童的身高體重酌量增減。用生薑湯送服,每日兩次。

治小兒咳嗽。桃花散

蛤蚧(酥炙一錢),蛤粉(研二錢),芎藭(一分),丹砂(研半錢)

上四味,搗研為散。每服半錢匕,溫齏汁調下,量大小加減,乳食後服。

治嬰兒未滿百日、咳嗽。注唇膏

白殭蠶(蜜炙十五枚),雄黃(研半錢),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研),貝母(去心各七枚),龍腦(研一字)

白話文:

  • 白殭蠶(用蜜炙十五個)

  • 雄黃(研磨成粉,取半錢)

  •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再炒香研磨成粉)

  • 貝母(去除中心,取七個)

  • 龍腦(研磨成一字形的粉末)

上五味,搗研為末。生蜜和為膏,每用少許,注唇上,令兒咂之。

治小兒月內及百晬。暴嗽吐乳,嘔逆不得息。桔梗湯

桔梗(炒),紫菀(去苗土各三分),麥門冬(去心焙一兩三分),甘草(炙銼一分)

白話文:

桔梗(炒過),紫菀(去除根部和泥土,各取三分),麥門冬(去除根部並烤過,取一兩三分),甘草(烤過並切碎,取一分)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溫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寒壅痰涎,咳嗽不止。潤肺湯

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人參(各二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貝母(去心各二兩半),甘草(炙一兩),陳橘皮(去白焙一分),桔梗(炒),阿膠(炒令燥各半兩)

白話文:

麻黃(去掉根節,煎煮後濾過並撇去浮沫,烘焙至乾),人參(各二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皮和尖端,雙仁炒熟),貝母(去中心,各二兩半),甘草(炙烤過的,一兩),陳橘皮(去除白色部分,烘焙至一分),桔梗(炒),阿膠(炒至乾燥,各半兩)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寒壅不調,咳嗽痰涎。半夏丸

半夏(熱湯洗三七遍去滑焙),葶藶子(水淨淘洗別研為膏),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別研為膏各半兩),五靈脂(微炒),丹砂(別研各一兩)

白話文:

半夏:用熱水清洗三次,去除滑膩後烘烤。

葶藶子:用水清洗乾淨,另研成膏。

杏仁:用水浸泡,去除皮和尖頭,雙仁麩炒後另研成膏,各半兩。

五靈脂:微炒。

丹砂:另研成粉,各一兩。

上五味,搗研為末。生薑汁煮麵糊,丸如黍米大,每服五丸至七丸。食後淡生薑湯下。

白話文:

取上五味藥,搗碎研磨成細末。用生薑汁和麪粉煮成糊狀,搓成米粒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5到7粒。飯後用淡生薑湯送服。

治小兒咳嗽。白散子

栝蔞根,知母(焙),貝母(去心),甘草(炙銼等分)

上四味,搗羅為散,每服半錢匕,煎黃蠟米飲調下。

治小兒咳嗽。貝母飲

貝母(去心麩炒),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紫菀(去苗土),甘草(炙各一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三分),麥門冬(去心焙半兩)

白話文:

  • 貝母(去除中心和麩皮,炒至微焦)

  • 麻黃(去除根莖,煎煮後取湯汁,撇去浮沫,烘焙至乾燥)

  • 紫菀(去除幼苗和泥土)

  • 甘草(炙烤至焦黃)

  •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除外皮和尖端,雙仁炒至微焦)

  • 麥門冬(去除中心,烘焙至乾燥)

上六味,粗搗篩。五六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溫服。

治小兒肺感風寒,呀呷咳嗽。清膈丸

半夏(湯浸七遍去滑焙),白礬(熬枯),鉛白霜,滑石,天竺黃(各等分)

上五味,搗研為細末。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量兒大小加減。薄荷湯下。

白話文:

把上等五種藥物搗碎成細末。用麵粉和水和成麵糊,把藥末加到麵糊裡,搓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五粒,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加減用量。用薄荷湯送服。

治小兒熱嗽。硝礬散方

馬牙硝,白礬(各半斤),鉛丹(一分)

上三味同研,入合子固濟,火燒令紅。復濕地一夜,加龍腦半錢匕同研,每服一字匕,甘草湯下,更量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面三種藥物研磨成粉,裝入密封容器中,用火燒成紅色。再經過一夜的潮濕處理,加入半錢匕龍腦,一起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一字匕,用甘草湯送服。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調整用量。

治小兒呀呷不止方

豬腸(一截),鬱金末,蚌粉(各一兩)

上三味,將二味納腸中,系兩頭,火炙乾。細羅為末,每服半錢匕,夜臥熟水調下,三服頓服盡,永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