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十 (2)
卷第十 (2)
1. 中風百節疼痛
論曰中風百節疼痛者。由體虛受風。風邪中於關節。故令百節筋脈。拘急疼痛。寒熱更作。不可屈伸。此皆真氣怯弱。不勝風邪。真邪相搏。所以痛也。
白話文:
醫書上說中風引起全身百節疼痛的人,是因體虛而受風邪。風邪侵犯關節,所以使全身筋脈拘急疼痛、寒熱交替。患者彎曲伸展身體都有困難。這是因為正氣怯弱,不能抵擋風邪,正邪交爭,所以疼痛。
治中風手足拘攣。百節疼痛。煩熱心躁惡寒。經數日不欲飲食。加減三黃湯方
白話文:
治療中風導致手腳痙攣,全身關節疼痛,煩躁發熱,惡寒,持續數日不想吃東西。
加減三黃湯的處方:
-
黃連二錢
-
黃柏三錢
-
黃芩二錢
-
川芎三錢
-
白芍三錢
-
生地三錢
-
玄參三錢
-
山梔三錢
-
甘草一錢
-
木通二錢
-
肉桂一錢
-
麻黃一錢
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一兩二錢),獨活(去蘆頭一兩),黃耆(半兩),細辛(去苗葉一分),黃芩(去黑心三分)
白話文:
麻黃:(去掉根和節,煎煮後撇去浮沫,烘烤至微黃,取一兩二錢。)
獨活:(去掉蘆頭,取一兩。)
黃耆:(取半兩。)
細辛:(去掉根部和葉子,取一分。)
黃芩:(去掉黑心,取三分。)
上五味。㕮咀如麻豆。每服六錢匕。水二盞。煎至一盞。去滓空腹服。一服小汗。兩服大汗。心躁、加大黃半兩。腹滿、加枳實去瓤麩炒一枚。氣逆、加人參三分。驚悸、加炒牡蠣粉參分。渴、加栝蔞根參分。先有寒、加附子炮裂去皮臍一枚。
治中風身體百節疼痛。四肢緩弱。手足不遂。及產後中風。羌活湯方
白話文:
服用五味子。五味子大小如麻子。每次服用六錢匙。加水二碗,煎煮至剩下一碗,去滓,空腹服用。服用一服後會出小汗,服用兩服後會出大汗。如果出現心煩躁動,可加大黃半兩。如果腹部脹滿,可加枳實,去瓤麩炒,一枚。如果氣逆,可加人參三分。如果驚悸,可加炒牡蠣粉參分。如果口渴,可加栝蔞根參分。如果之前有受寒,可加附子炮裂去皮臍一枚。
羌活(去蘆頭),桂(去粗皮),熟乾地黃(焙),芍藥,葛根(銼),麻黃(去根節煎掠去沫焙各一兩半),甘草(炙銼一兩),生薑(二兩半)
白話文:
-
羌活(去掉蘆葦頭)
-
桂皮(去掉粗糙的樹皮)
-
熟乾地黃(焙製)
-
芍藥
-
葛根(切碎)
-
麻黃(去除根節,煎煮後撇去浮沫,焙製,各一兩半)
-
甘草(炙烤切碎,一兩)
-
生薑(二兩半)
上八味。㕮咀。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一盞。酒一盞。同煎取一盞。去滓溫服。日三夜一。不拘時候。
治中風百節疼痛。頭目昏眩。及傷寒頭疼壯熱。肢節疼痛。肩背拘急。羌活湯方
白話文:
上方八味藥材,先研磨成如麻豆大小的顆粒。每次使用五錢的份量。以一杯水加一杯酒,一同煎煮至剩餘一杯。濾去藥渣後趁溫熱服用。每日白天服用三次,夜晚服用一次,不限定時間。
用於治療中風引起的全身關節疼痛、頭暈眼花,以及傷寒引發的頭痛發燒、四肢關節疼痛、肩背僵硬緊張。此為羌活湯的處方。
羌活(去蘆頭),桂(去粗皮),防風(去叉各半兩),天麻,甘菊花,旋覆花,白附子(炮)欒荊(去葉俗謂之頑荊是也),天南星(水浸七日切作片子焙乾),烏頭(鹽水浸一日切作片子焙乾炒),甘草(炙),麻黃(去根節各四兩),附子(炮裂去皮臍),蒼朮(米泔浸一宿切炒各半斤),威靈仙(六兩),牽牛子(搗取粉三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斤)
白話文:
羌活(去除蘆頭),桂皮(去除粗皮),防風(去除叉子各半兩),天麻,甘菊花,旋覆花,白附子(炮製),欒荊(去除葉子,俗稱頑荊),天南星(水浸七日,切成片子,焙乾),烏頭(鹽水浸泡一日,切成片子,焙乾炒),甘草(炙),麻黃(去除根節各四兩),附子(炮裂去除皮臍),蒼朮(米泔浸泡一宿,切成片子炒各半斤),威靈仙(六兩),牽牛子(搗碎取粉三兩),陳橘皮(湯浸去除白色,焙乾半斤)
上一十七味。銼如麻豆。每服三錢匕。水一盞。入薄荷七葉。生薑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
白話文:
用以上十七味藥,搗碎如麻豆般大小。每次服用三錢,加水一杯,放入薄荷七片,生薑三片,一起煎煮至液體剩七分之一。去掉藥渣,溫熱服用。
治外傷風邪。百節痠痛。頭痛身重。遍體發熱。氣粗眼疼。神術湯方
蒼朮(銼碎四兩),甘草,麻黃(去根節各三兩),豬牙皂莢(四挺去皮子)
白話文:
治療外感風邪引起的症狀,如全身關節酸痛、頭痛身重、全身發熱、呼吸急促、眼睛疼痛等。神術湯的配方如下:
蒼朮(搗碎,四兩),甘草(三兩),麻黃(去掉根部和節,三兩),豬牙皂莢(四個,去掉外皮和種子)。
上四味。並生用。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時溫服。厚被蓋出汗。或入蔥白三寸。杏仁二枚碎。豉七粒、同煎服。尤佳。
治中風身體筋脈骨節疼痛。搜風趁痛散方
白話文:
將上述四種藥材一起生用,先搗碎篩濾。每次服用三錢,加入一杯水煎煮至七分,去渣,不拘時間溫服,並蓋上厚被發汗。或加入三寸長的蔥白、兩顆搗碎的杏仁和七粒大豆,一起煎服,效果更好。
白附子(炮),附子(炮裂去皮臍),赤小豆,天南星(炮去臍),海桐皮(銼),狼毒,自然銅(煅醋淬),地龍(炒去土)
白話文:
準備炮製的白附子、炮製並去除皮臍的附子、赤小豆、炮製並去除臍的天南星、銼碎的海桐皮、狼毒、煅燒並用醋淬火的自然銅、炒去泥土的地龍。
上八味。等分。搗羅為散。每服半錢。至一錢匕。蔥酒調下。豆淋酒亦得。空心服。
治中風肢節疼痛。言語謇澀。白花蛇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八味藥材,同等分量研磨成粉末狀。每次服用半錢至一錢匙,可以用蔥酒調和服用,也可以用豆淋酒調和服用。空腹時服用。
白花蛇(酒浸炙去皮骨二兩),何首烏(去黑皮切),牛膝(三味用酒浸半日焙乾),蔓荊實(去白皮各四兩),威靈仙(去土),荊芥穗,旋覆花(各二兩)
白話文:
白花蛇(用酒浸泡後烤去皮骨,二兩),何首烏(去除黑皮後切碎),牛膝(三味用酒浸泡半日,焙乾),蔓荊實(去除白皮,各四兩),威靈仙(去除泥土),荊芥穗,旋覆花(各二兩)
上七味。搗羅為末。每服一錢匕。溫酒調下。空心臨臥服。
治中風百節疼痛。寒熱更作。不可俯仰。羌活散方
白話文:
以上七種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匙,用溫酒調服,空腹或睡前服用。
治療中風引起的全身關節疼痛,寒熱交替出現,無法彎腰屈背。此為羌活散的處方。
羌活(去蘆頭一兩),天麻(去蒂生用一兩),芎藭(半兩),酸棗仁(炒三分),鹿角膠(炙燥半兩),蔓荊實(揉去白皮一分),羚羊角(鎊屑三分),人參(半兩),白附子(炮半兩),牛膝(去苗三分),桂(去粗皮半兩),薏苡仁(微炒一分),烏蛇(酒炙用肉半兩),犀角(鎊屑一分),白蘚皮(炙銼半兩),地骨白皮(銼三分),柏子仁(生用三分)
白話文:
羌活(去除根鬚一兩),天麻(去掉根部,生用一兩),芎藭(半兩),酸棗仁(炒熟三分),鹿角膠(炙烤至乾燥半兩),蔓荊實(揉去白色外皮一分),羚羊角(研磨成粉末三分),人參(半兩),白附子(炮製半兩),牛膝(去除根鬚三分),桂枝(去掉粗糙的樹皮半兩),薏苡仁(微微炒熟一分),烏蛇肉(用酒炙烤過半兩),犀角(研磨成粉末一分),白蘚皮(炙烤並切成小塊半兩),地骨白皮(切成小塊三分),柏子仁(生用三分)。
上一十七味。搗羅為細散。每日空腹及夜臥。各以豆淋酒。調下一錢匕。至一錢半匕。
治中風手足拘攣。痰涎不利。精神昏悶。百節疼痛。麝香丸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七種藥材,研磨成細粉。每天空腹和睡前,各用豆淋酒調服一錢到一錢半。
治療中風手腳抽搐,痰多不順,精神不清,全身關節疼痛。麝香丸方。
麝香(研),牛黃(研),蔓荊實(去皮),木香,人參,赤茯苓(去黑皮),芎藭,獨活(去蘆頭),牛膝(酒浸切焙),羌活(去蘆頭),麻黃(去根節),海蛤,附子(炮裂去皮臍),乾蠍(炒去土),防風(去叉),白殭蠶(炒),海桐皮(銼),龍齒(煅),敗龜(酒浸炙),萆薢,酸棗仁(炒),赤箭(酒炙),甘菊花,天南星(炮),桂(去粗皮),乾薑(炮),虎骨(酒浸炙各一兩),烏蛇(酒浸去皮骨炙四兩)
白話文:
麝香(研磨成粉末),牛黃(研磨成粉末),蔓荊實(去除外皮),木香,人參,赤茯苓(去除黑皮),芎藭,獨活(去除蘆頭),牛膝(浸泡在酒中,切片並烘焙),羌活(去除蘆頭),麻黃(去除根節),海蛤,附子(炮製裂開,去除皮和肚臍),乾蠍(炒製去除泥土),防風(去除分叉),白殭蠶(炒製),海桐皮(切碎),龍齒(煅燒),敗龜(浸泡在酒中,炙烤),萆薢,酸棗仁(炒製),赤箭(浸泡在酒中,炙烤),甘菊花,天南星(炮製),桂皮(去除粗皮),乾薑(炮製),虎骨(浸泡在酒中,炙烤,各一兩),烏蛇(浸泡在酒中,去除皮和骨,炙烤,四兩)
上二十八味。搗研為末。再同研勻。煉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薄荷酒下。
治諸風痛攻四肢百節。白頭翁酒方
白頭翁草(一握)
上一味。爛研。以醇酒投之。頓服。
又方
生惡實根。摩酒服。痛止即住。
又方
白話文:
上列二十八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再將所有粉末混合均勻,用蜂蜜混合製成丸子,大小如彈珠。每次服用一丸,用薄荷酒送服。
此方可用於治療各種風痛,痛及四肢百節。
另有一方:白頭翁草一握,搗爛研磨,加入醇酒,一次服下。
還有另一方:生惡實根,磨碎後用酒服用,疼痛止住後即可停止服用。
黑豆(炒去皮半升),威靈仙(二兩),桑根白皮(銼一兩)
白話文:
黑豆(炒熟後去除外皮,取半升),威靈仙(取二兩),桑根白皮(銼取一兩)
上三味。用醇酒一升半。煎取八合。去滓頓服。
又方
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研半兩),虎骨(以酒塗炙黃取半兩為細末)
上二味。用醇酒一升。熱調頓服。
白話文:
上面的三種藥材,用濃酒一升半,煎煮至剩下八合,去掉渣滓,一次服用。
另一個處方
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尖及雙仁,炒至微黃,研磨成粉,半兩),虎骨(用酒塗抹後烤至微黃,取半兩研成細末)
上面的兩種藥材,用濃酒一升,加熱調勻,一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