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七十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七十四 (3)

1. 小兒發黃

論曰小兒瘀熱在胃,或濕熱相搏。熏散肌肉,其證目黃,身或疼痛,肌肉如橘色。或得之傷寒,或得之時氣。或得之風溫,皆脾胃氣虛,邪熱與穀氣相搏所為也,利其小便則愈,又小兒百日以上。非因傷寒溫病,身體微黃者,此由將息過度,胃熱所致,慎不可灸,唯宜薄衣裳兼粉之自愈,其證不可不辨。

白話文:

古文:

論曰小兒瘀熱在胃,或濕熱相搏。燻散肌肉,其證目黃,身或疼痛,肌肉如橘色。或得之傷寒,或得之時氣。或得之風溫,皆脾胃氣虛,邪熱與穀氣相搏所為也,利其小便則愈,又小兒百日以上。非因傷寒溫病,身體微黃者,此由將息過度,胃熱所致,慎不可灸,唯宜薄衣裳兼粉之自愈,其證不可不辨。

中醫典籍中有記載,小兒如果出現瘀熱在胃中的情況,或濕熱相搏,就會導致皮膚燻散肌肉,從而出現目黃、身體疼痛、肌肉像橘子一樣的症狀。這種情況可能由傷寒、時氣或風溫引起,都是由於脾胃氣虛,導致邪熱與穀氣相搏而造成的。治療這種情況,需要利小便以幫助痊癒。此外,對於一百天以上的小兒,如果沒有傷寒或溫病,但身體微黃,則可能是由於將息過度,導致胃熱所致。這種情況不能灸,應以薄衣裳兼粉之,幫助自愈。這些證狀都很重要,需要仔細辨別。

治小兒發黃。升麻湯方

白話文:

根據中醫典籍記載,如果小嬰兒出現胃部有熱氣鬱積,或是濕氣和熱氣交戰的情況,就會造成皮膚失去光澤,肌肉變得鬆弛,進而出現眼黃、身體疼痛、肌肉像橘子一樣的症狀。這種情況可能是由傷寒、季節性疾病或風寒感冒引起的,其根本原因都是由於脾胃虛弱,導致熱氣與食物殘渣在體內相互作用所造成的。

治療這種情況,需要幫助小嬰兒排尿,以便排出體內積聚的熱氣和濕氣,促進身體康復。

此外,對於超過一百天的小嬰兒,如果沒有患有傷寒或溫病,但身體微微發黃,可能是由於过度勞累,导致胃部積熱所致。這種情況不能用灸法治療,應該用輕薄的衣物包裹,並用粉末敷在身上,幫助身體自愈。

以上症狀都很重要,需要仔細辨別,才能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升麻湯是治療小兒發黃的常用方劑。

升麻,黃芩(去黑心),山茵陳,柴胡(去苗),瓜蒂,知母(焙),藍葉(各一兩),山梔子仁(一兩一分),大黃(銼炒),石膏(搗碎各一兩半),甘草(炙),芍藥(各半兩),羚羊角(鎊三分)

白話文:

升麻、黃芩(去除黑心)、茵陳、柴胡(去除草苗)、瓜子、知母(烤焙過)、藍草(各一兩)、山梔子仁(一兩一分)、大黃(銼碎炒過)、石膏(搗成碎末,各一兩半)、甘草(炙過的)、芍藥(各半兩)、羚羊角(研磨成粉末,三分)。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三四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溫服。早晨午後近夜各一服,量大小加減。

治小兒黃病。山茵陳丸方

白話文:

按照上面的十三味藥材,粗略地搗碎並篩選。三、四歲的兒童每次服一錢匕,加入七分水。煎煮到四分藥液,去除渣滓後,溫熱服下。早上、下午和晚上各服用一次,根據年齡大小增減藥量。

山茵陳(半兩),山梔子仁,秦艽(去苗土),大黃(銼炒各三分),朴硝(研),郁李仁(湯去皮別研各一兩)

白話文:

山茵陳(半兩):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益肝的作用。

山梔子仁: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瀉火除煩的作用。

秦艽(去苗土):一種中藥材,具有祛風勝濕、活血止痛的作用。

大黃(銼炒各三分):一種中藥材,具有瀉熱通便、活血止痛的作用。

朴硝(研):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通便導滯的作用。

郁李仁(湯去皮別研各一兩):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瀉火、利水通便的作用。

上六味,除郁李仁外,搗羅為末。與郁李仁和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溫水下三丸,至五丸,日再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發黃。桑白皮湯方

白話文:

上六味藥材,除了郁李仁之外,都要搗碎成末。然後把郁李仁和其它藥末均勻混合,用蜂蜜和成丸,丸子的體積要像綠豆一樣大。每次用溫水送服三粒,最多可以服五粒,每天服兩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大小,適當加減藥量。

桑根白皮(銼),麻黃(去根節湯煮掠去沫),秦艽(去苗土各一分),大黃(銼炒半兩)

白話文:

桑根樹皮(研成細末),麻黃(去根、節,用水煮沸,撈出泡沫),秦艽(去苗、土,各取一分),大黃(研成細末,炒至半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牛乳一合,同煎至五分,去滓分溫食前,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以上四種藥材,粗略搗碎篩選。每次取一錢匙,水七分,牛奶一合,一起煎煮至五分之一,去掉渣滓,溫熱後於飯前空腹食用,每天服用三次。視小孩年齡大小酌量加減。

治小兒黃疸,身體目睛小便並黃。茵陳湯方

山茵陳(一分),大黃(銼炒半兩),山梔子仁(五枚)

白話文:

治療小兒黃疸,身體、眼睛和小便都呈黃色。茵陳湯的配方如下:

山茵陳(一份),大黃(磨碎炒過半兩),山梔子仁(五顆)。

上三味,粗搗篩。五六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入朴硝半錢,更煎一兩沸。去滓分溫日三服,量大小加減。

白話文:

上三味藥材,粗略搗碎並篩出粉末。五六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錢匙,加入七分的水,煎煮至四分,加入半錢的朴硝,繼續煎煮一兩沸。去渣取汁,分三次溫熱服下,要根據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治小兒天行發黃,心腹脹急。三黃湯方

大黃(銼炒),黃芩(去黑心各一兩半),山梔子仁(三分)

上三味,粗搗篩。三四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溫服,取利為度。

治小兒黃病。青麥汁方

青麥自然汁

白話文:

治療小兒患天行病導致發黃、心腹脹滿且急迫的症狀,可以使用三黃湯。

配方:大黃(切碎炒過)、黃芩(去除黑心,各取一兩半)、山梔子仁(三分)。

將以上三味藥材粗略研磨後過篩。三到四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一錢匕,用水七分煎煮,煎至四分,去除藥渣,溫熱服用,以大便通暢為度。

治療小兒黃疸病,可以使用青麥汁。

配方:自然生長的青麥汁。

上一味,一二歲兒取半雞子殼,分二服,三四歲兒,取一雞子殼。分二服,早晨午後各一服。

白話文:

上一味藥:一兩歲的小孩取半個雞蛋殼,分成兩次服用;三、四歲以上的小孩,取一個雞蛋殼,分成兩次服用;早、下午各服用一次。

治小兒忽發黃,面目皮肉並黃。栝蔞根飲方

生栝蔞根

上一味,搗取汁二大合。蜜一大匙和勻,火暖分三服。

治小兒黃病。土瓜根汁方

土瓜根汁

上一味,一二歲兒取半雞子殼。分二服,三四歲兒取一雞子殼。分二服,早晨晚後各一。

治小兒身目俱黃。秦艽湯方

秦艽(三分)

上一味,粗搗篩。每一錢匕,入牛乳一合,同煎至五分。去滓分溫日三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諸黃。瓜蒂散方

瓜蒂(一十四枚),小豆(二十粒),糯米(四十粒)

上三味,搗羅為散,吹少許入鼻中,即瘥。

治小兒黃病。韭根汁方

韭根汁

上一味,滴少許入鼻中,出黃水、即瘥。

治小兒胃熱,身體微黃。除熱粉方

白話文:

治療小兒突然發黃,臉部和皮膚都發黃,可以用栝蔞根汁,搗碎取汁兩大合,加入一大匙蜂蜜攪拌均勻,溫熱後分三次服用。

治療小兒黃疸,可以用土瓜根汁,一到兩歲的小孩取半個雞蛋殼的量,分兩次服用,三到四歲的小孩取一個雞蛋殼的量,分兩次服用,早晚各一次。

治療小兒全身和眼睛都發黃,可以用秦艽湯,取秦艽三份,粗搗篩過,每錢匕加入一合牛奶,一起煎煮至五分,去渣後分溫三次服用,根據小孩的大小加減用量。

治療小兒各種黃疸,可以用瓜蒂散,取瓜蒂十四枚,小豆二十粒,糯米四十粒,搗碎過篩成散,吹少許入鼻中,即可痊癒。

治療小兒黃疸,可以用韭根汁,滴少許入鼻中,流出黃水後,即可痊癒。

治療小兒胃熱,身體微黃,可以用除熱粉。

寒水石(碎),芒硝,滑石(碎),石膏(碎),赤石脂(碎),木香,大黃(銼),甘草(銼),黃芩(去黑心),防風(去叉),芎藭,麻黃根(等分)

上一十二味,搗羅為末。以蛤粉一升,藥末三合,相和再篩,粉兒日三。

白話文:

寒水石(搗碎)、芒硝、滑石(搗碎)、石膏(搗碎)、赤石脂(搗碎)、木香、大黃(切碎)、甘草(切碎)、黃芩(去除黑心)、防風(去除叉枝)、當歸、麻黃根(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