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七十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七十三 (4)

1. 小兒五疳出蟲

論曰諸疳之病,皆因肥甘所致。蓋人之腑臟氣血,更相榮養,逢甘則中緩,中緩則營衛行遲,故腑臟之間,化生諸蟲。狀如絲髮,或如馬尾。蝕於腑臟,令兒病疳,以藥治之,其蟲自出,或出頭項,或出腹背。其蟲色黃白赤者可治,青黑者不可治。

白話文:

有人說,各種疳病都是由於肥嫩甘美的飲食引起的。人的臟腑氣血相互滋養,遇上甘甜的食物就容易消化,消化慢了營衛運行也會慢,所以臟腑之間就會產生各種蟲子。這些蟲子形狀像絲髮,有的像馬尾,它們侵蝕臟腑,導致兒童患上疳病,用藥治療後,這些蟲子會自行排出體外,有的從頭頸部排出,有的從腹部或背部排出。蟲子呈黃白色或赤色的可以治癒,而青黑色的是治不好的。

治小兒諸疳。青黛丸

青黛(研),蘆薈(研),干浮萍草,蝦蟆(燒灰),蟬蛻(去土),綠豆,故皮子巾(燒灰研),豉(炒),白礬(燒研),丹砂(研),麝香(研各一分)

白話文:

青黛(研磨成粉末),蘆薈(研磨成粉末),幹浮萍草,蝦蟆(燒成灰),蟬蛻(去除泥土),綠豆,故皮子巾(燒成灰並研磨成粉末),炒過的豉(一種豆類製品),白礬(燒過並研磨成粉末),丹砂(研磨成粉末),麝香(研磨成粉末,各取一份)

上一十一味,搗研為末和勻。用粟米飯為丸,如麻子大,一歲兒每服一粒,用溫熟水下。先以桃柳湯浴兒。後與藥服。服藥後得睡,復面看脊骨間。必有蟲出,形狀不定。甚者吐出、或嚏出、即愈。

白話文:

以上十一味藥材,搗成細末,均勻混合。用粟米飯做成丸子,像麻子那麼大,一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一粒,用溫熱的水送服。先用桃柳湯給小孩洗澡,然後再服用藥丸。服用藥物後,如果孩子睡著了,就翻過身來看他的脊椎骨之間,一定會有蟲子爬出來,蟲子的形狀不定。嚴重的會吐出來或打噴嚏出來,即可痊癒。

治小兒疳。定命夜明砂丸

夜明砂(炒),青黛(研),蛇蛻(炒),蟬蛻(去土),麝香(研),地龍(去土炒),干蝦蟆(燒灰研各一分),蚱蟬(炙四十枚)

白話文:

  • 炒過的夜明砂

  • 研磨過的青黛

  • 炒過的蛇蛻

  • 去除土壤的蟬蛻

  • 研磨過的麝香

  • 去除土壤並炒過的地龍

  • 燒成灰並研磨過的蟾蜍

  • 烤過的蚱蟬四十隻

上八味,搗研為末和勻。粟米飯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三丸,三四歲兒五丸。並用米飲下,空心日午各一服,更水化一丸,滴兩鼻中,又以桃柳湯浴兒,以青布裹。良久蟲出青布上。

白話文:

將上八種藥物搗成粉末,混合均勻。用粟米飯做成麻子大小的丸子,一兩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三粒,三四歲的兒童服用五粒。用米湯送服,空腹時,每天中午各服用一次,另外取一粒藥丸化在水中,滴入兒童的兩個鼻孔中,並用桃柳湯洗浴兒童,用青布包住兒童的身體。過一段時間,蟲子會出現在青布上。

治小兒諸疳。麝香丸

麝香(研),熊膽(研),丹砂(研),牛黃(研),蚺蛇膽(研),瓜蒂(各一分),赤小豆(七粒),蟾酥(二片如柳葉大)

白話文:

1.麝香(研磨成粉末)

2.熊膽(研磨成粉末)

3.丹砂(研磨成粉末)

4.牛黃(研磨成粉末)

5.蚺蛇膽(研磨成粉末)

6.瓜子仁(各取一份)

7.赤小豆(七粒)

8.蟾酥(取兩片,大小如柳葉)

上八味,搗研為末和勻。麵糊和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米飲下,空心日午近晚各一,更量兒大小加減服,後以桃柳湯浴兒,即以青衣蓋復,當有蟲出。

白話文:

上面這八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均勻混合。用麵糊和丸,像芝麻那麼大,每次服三粒到五粒。用米湯送服,空腹時在每天中午、傍晚各服用一次,根據兒童的體型大小增減服藥量。服用後用桃柳煎成的藥湯給兒童洗澡,然後用青色的衣服蓋住,就會有蟲子出來。

治小兒疳,出蟲。瓜蒂丸

瓜蒂(燒灰),麝香(研),蟾酥(各半兩),烏蛇尾(酒浸炙),黃連(去須各一分),蛇蛻(燒灰),熊膽(各半分研)

白話文:

  • 瓜蒂:把瓜蒂燒成灰。

  • 麝香:將麝香研磨成粉。

  • 蟾酥:將蟾酥研磨成粉。

  • 烏蛇尾:將烏蛇尾用酒浸泡,然後炙烤。

  • 黃連:去除黃連的須根,然後研磨成粉。

  • 蛇蛻:將蛇蛻燒成灰。

  • 熊膽:將熊膽研磨成粉。

上七味,搗研為末。用粟米飯丸如麻子大,溫熟水化破二丸,滴於鼻中,蟲出為效。

治小兒諸疳氣。麝香散

麝香(研),白礬(灰),膽礬(燒過),皂莢(燒灰各一分),豬膽(一枚去膜熬干),膩粉(研十錢)

白話文:

  • 麝香(研成粉末)

  • 白礬(燒成灰燼)

  • 膽礬(燒製後研成粉末)

  • 皁莢(燒成灰燼,取等量的皁莢灰)

  • 豬膽(取一個豬膽,除去膽膜,熬乾後研成粉末)

  • 膩粉(研成十錢,約 37.5 克)

上六味,再同研令極細,每服一字匕,米飲調下,服藥後,以青衣蓋兒身上。良久有蟲出,即瘥。

治五疳,吐蟲腹脹羸瘦。除疳散

丁香,生犀角(末各半錢),苦楝根(有子者良赤者不用陰乾為末),鶴蝨(各半兩),密陀僧,白檳榔(炮銼各一分)

白話文:

丁香、生犀角(研磨,各半錢),苦楝根(有種子的效果更好,不要用白色的,陰乾之後研磨成粉),鶴蝨(各半兩),密陀僧、白檳榔(炮製後研磨成粉末,各一分)

上六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米湯調下,日三,蟲自出,更量大小加減。

治小兒五疳,眼鼻多癢寒熱往來。腑臟不調,或瀉膿血。肌體瘦弱。飲食不化,多困少力,眼澀饒睡。兼治驚風。月蟾丸

白話文:

治療小兒疳積,症狀為眼鼻常癢,寒熱交替,腑臟失調,或瀉出膿血,身體瘦弱,飲食不消化,精神疲倦,體力不足,眼睛乾澀且常想睡覺。兼治驚風。

藥方:月蟾丸

乾蟾(一枚大者端午取),蛇蛻皮(大者一條),穀精草(二兩三味同入一瓶子內以鹽泥固濟燒灰),胡黃連甜瓜蒂,丁香(各一分),熊膽(研),蘆薈(研),天竺黃(研),牛黃(研),丹砂(研),龍腦(研),麝香(研),雄黃(研各一分),青黛(研半兩)

白話文:

  • 乾蟾:在一枚大的蟾蜍身上,在端午節取下。

  • 蛇蛻皮:一條大的蛇蛻下的皮。

  • 穀精草:二兩。

  • 胡黃連、甜瓜蒂、丁香:各一分。

  • 熊膽:研磨成粉。

  • 蘆薈:研磨成粉。

  • 天竺黃:研磨成粉。

  • 牛黃:研磨成粉。

  • 丹砂:研磨成粉。

  • 龍腦:研磨成粉。

  • 麝香:研磨成粉。

  • 雄黃:研磨成粉。

  • 青黛:研磨成粉,半兩。

將上述所有藥材放入一個瓶子中,用鹽泥封住瓶口,燒成灰燼。

上一十五味,搗研為末。再研勻。用豶豬膽汁,煮麵糊,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五丸,米泔下,量兒大小加減服,藥後以桃柳湯浴兒著青衣蓋,疳蟲出衣上。

白話文:

將上面十五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混合均勻。用豬膽汁和麵粉煮成糊狀,做成綠豆般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三到五丸,用米湯送服。服藥後,用桃柳葉煮成的水給孩子洗澡,穿著綠色的衣服蓋著被子,疳蟲會爬到衣服上來。

治小兒疳、殺蟲。蘆薈丸

蘆薈(研),蕪荑(炒),木香,鶴蝨(炒各半兩)

白話文:

  1. 蘆薈,研至細粉。

  2. 蕪荑,炒至微黃。

  3. 木香,取半兩。

  4. 鶴蝨,炒至微黃,取半兩。

上四味,搗研為末,水浸炊餅。丸如黃米大,每服十丸,米飲下,更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疳蛔。定粉丸

定粉,豬膽(各一分)

上二味,研和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丸,米飲下。

治小兒疳、殺蟲。雄黃散

雄黃(研),黃連(去須),木香(各一分),麝香(研半分)

上四味,搗研為散。每服半錢匕,米飲調下,量兒大小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