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七十二 (7)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七十二 (7)

1. 小兒急疳

論曰急疳謂疳勢急暴。其狀唇口勿變青白,齒齦腮頰疼痛。或赤或黑,朽爛膿血俱出,速宜針去惡血,點烙死肌。此蓋養護無方,甘肥過度,致風熱內積,五臟俱虛,蟲因虛動,上蝕口齒,攻注齦頰。不早治之,死於旬日,俗謂之走馬疳者是也。

白話文:

古文提到,急疳是說疳疾的勢頭迅猛強烈。其症狀是嘴脣和嘴巴顏色發青或變白,牙齦和臉頰疼痛。有的發紅或發黑,腐爛出現膿血。應當及時針刺放出壞血,點灼烙死壞死的肌肉。這是因為護理不當,過多食用甘甜肥膩的食物,導致風熱積結在體內,五臟虛弱,蟲子就趁虛而動,侵蝕口腔牙齒,攻注牙齦和臉頰。如果不及時治療,幾天就會死亡,俗稱之為走馬疳。

治小兒牙齒急疳,蟲蝕齒床,及口面腫,開口不得,臭爛疼痛,不可忍。白礬煮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兒牙齒的急症口腔炎,蛀牙,以及口腔和麪部腫脹,嘴巴不能打開,以及疼痛難忍的狀況。白礬煮散的配方:

  1. 白礬 24 克

  2. 麝香 3 克,

  3. 雄黃 6 克

  4. 冰片 9 克

將這些藥材混合研磨成細粉備用。

用法:

  1. 先用清水漱口

  2. 將藥粉倒入牙洞或患處,以棉花棒或手指將藥粉塗抹均勻

  3. 每天使用數次,至症狀緩解

注意事項:

  1. 此方僅供外用,不可內服。

  2. 如果症狀沒有改善或惡化,請立即就醫。

  3. 請注意藥物可能造成皮膚過敏,如果出現過敏反應,請停止使用並諮詢醫生。

白礬(燒灰),防風(去叉),細辛(去苗葉),附子(生用),乾薑(炮),白朮,甘草(炙各半兩),蛇床子(微炒一分),藜蘆(去蘆頭),蜀椒(去目並開口者炒出汗各一分)

白話文:

  • 白礬(燒灰):將白礬燒成灰燼。

  • 防風(去叉):使用防風,去除其叉狀枝莖。

  • 細辛(去苗葉):使用細辛,去除其苗和葉。

  • 附子(生用):使用生附子,不經過任何加工。

  • 乾薑(炮):將乾薑砲製,通常是切片後烘乾或炒製。

  • 白朮:使用白朮。

  • 甘草(炙各半兩):將甘草炙製,然後取半兩。

  • 蛇牀子(微炒一分):將蛇牀子略微炒製,取一分。

  • 藜蘆(去蘆頭):使用藜蘆,去除其蘆頭。

  • 蜀椒(去目並開口者炒出汗各一分):將蜀椒去除果柄和開口的地方,炒出汗,取一分。

上一十味,搗羅為細散,每用一錢匕,以無灰酒一盞,水半盞,煎十餘沸,熱含冷吐、日三,以瘥為度。

治小兒齒損爛,及走馬急疳。麝香膏方

白話文:

取上述十種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使用一錢的份量,以一杯無灰酒和半杯水混合,煮沸十多次,趁熱含在口中,待冷卻後吐出,每日三次,直到症狀好轉為止。

此方用於治療小兒牙齒損傷腐爛,以及急性牙齦潰瘍。麝香膏方。

麝香(研一分),豬牙皂莢(三挺燒存性),白礬(一兩),綠礬(一兩半與白礬同杵碎入銚子內燒令枯研),膩粉(研),水銀(各半兩),黃柏(去粗皮),苦楝根,白皮,密陀僧(各一兩)

白話文:

麝香(研磨成細粉,分量為一分),豬牙皁莢(三挺,燒成存性,即燒成灰後留存其藥性),白礬(一兩),綠礬(一兩半,與白礬一起搗碎,放入銚子內燒,直到燒成枯燥,研磨成粉末),膩粉(研磨成細粉),水銀(各半兩),黃柏(去除粗皮),苦楝根,白皮,密陀僧(各一兩)

上九味,搗研為細末,用無灰酒三升,熬成膏,先淨漱口塗之,如久患者,取藥半匙,並砒霜粉霜末各少許拌勻,使有津吐之。

治小兒急疳,蝕口唇鼻。三礬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九味藥打碎研磨成細粉,再用三升無灰酒熬成膏狀。先用清水漱口,然後將藥膏塗在患處。如果患者的病情已經很嚴重,可以將藥膏取半匙,加入少許砒霜粉和霜末,拌勻後塗在患處,以促進唾液的分泌。

黃礬,青礬(各半兩燒令枯),白礬(燒枯研),麝香(研),石膽(研),莨菪子(微炒),人糞(燒灰),莽草,雄黃(研),白狗糞(燒灰),地龍(各一分)

白話文:

黃礬、青礬(各半兩,燒至乾枯),白礬(燒乾研末),麝香(研末),石膽(研末),莨菪子(微炒),人糞(燒成灰),莽草,雄黃(研末),白狗糞(燒成灰),蚯蚓(各一錢)。

上一十一味,搗研為細散,每用半錢匕,摻患處,有涎吐之。

治小兒急疳,蝕唇口鼻。白楊皮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十一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每次使用半錢的量,撒在患處,如果有口水流出就吐掉。

用於治療小兒急性的口腔潰瘍,包括嘴唇和鼻子的腐蝕。此為白楊皮湯的方子。

白楊皮(銼一握),地骨皮(一兩),蜀椒(去閉口者並目炒出汗三十粒),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蒼耳子(各一分),高良薑(炒),生乾地黃(切焙),細辛(去苗葉各半兩)

白話文:

白楊樹皮(切碎一把),地骨皮(一兩),花椒(去掉嘴和眼睛,炒至出汗,三十粒),杏仁(用熱水浸泡,去皮和尖端,炒熟),蒼耳子(各一分),高良薑(炒熟),生地黃(切碎,炒焙),細辛(去掉莖葉,各半兩)

上八味,銼如麻豆大,每服五錢匕,水二盞,煎十餘沸。去滓熱含冷吐,以瘥為度。

治小兒牙疳出血,牙齦臭爛,風牙、走馬疳、蚛牙等。酸漿膏方

白話文:

取上方八種藥材,切碎至如麻豆大小,每次使用五錢的量,加入兩碗水煎煮,待沸騰十多次後,濾去藥渣,趁熱含在口中,冷卻後再吐出,直至症狀好轉為止。

此方用於治療小兒牙齒出血、牙齦腐爛發臭、風牙、急性和慢性牙齦病、蛀牙等病症。酸漿膏方。

酸漿草根(生者一握細銼以水淨洗亂髮纏裹成一團酸漿草成小窠子結實紅色似梔子中心有子如櫻桃又名苦聃也),皂莢(二挺不蚛者椎銼),附子(去皮臍生為末半兩),白礬(研一錢),麝香(一皂子大研留在乳缽內)

白話文:

  • 酸漿草根(生鮮的,一手握的量,切碎,以水洗淨,用亂髮纏繞成一團,酸漿草結籽,籽為紅色,形狀似梔子,中間有籽,如櫻桃,又名苦聃)

  • 皁莢(兩條沒有蟲蛀的,切碎)

  • 附子(去皮,臍生,研末,半兩)

  • 白礬(研成粉末,一錢)

  • 麝香(一皁子大小,研末,留在研缽內)

上五味,先用米醋一碗,入酸漿草根及皂莢兩味,慢火煎至半碗,去滓入附子白礬末,更熬成膏,取出候冷,刮入麝香,乳缽內研勻,以瓷合收盛,患者先用鹽湯漱,剔牙縫令淨,然後以指蘸藥膏揩之,如齦爛,以帛子攤藥貼。

治小兒走馬疳。蟾蜍散方

白話文:

使用五種藥物,首先使用一碗米醋,加入酸漿草根、皁莢兩種藥物,以慢火煎煮至半碗的量,過濾掉渣滓,加入附子、白礬末,繼續熬煮成膏狀。取出膏狀物,待冷卻後,刮入麝香,在乳缽內研磨均勻,用瓷合收集並盛裝。患者先用鹽水漱口,並剔除牙縫中的雜物,然後用手指蘸取藥膏,塗抹在患處。如果牙齦爛了,則用帛子攤平藥膏,敷貼在患處。

蟾蜍(一枚去頭足及腸胃燒灰),龍柏花,地骨皮(各一分),無食子(兩枚),麝香(研一錢)

白話文:

  1. 蟾蜍:取一隻蟾蜍,去除頭、腳和腸胃,燒成灰。

  2. 龍柏花:取一錢的龍柏花。

  3. 地骨皮:取一錢的地骨皮。

  4. 無食子:取兩枚無食子。

  5. 麝香:取一錢的麝香,研磨成粉末。

上五味,搗羅為細散,每先以鹽漿水淨漱口,後以硝石末少許,先貼一上,次以此藥一錢匕貼之。日三。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搗成細粉,每次用鹽水漱口,然後用少許硝石末塗抹患處,再敷上這帖藥一錢匕。每天三次。

治小兒疳蟲,蝕唇口鼻。黃龍散方

銷金銀鍋下黃龍灰(細研一兩),麝香(研一分),銀末(小豆大),蟾蜍(一枚一半燒灰一半炙乾搗末)

上四味,搗羅為細散,但有蟲蝕處瘡上敷之。

治小兒急疳,蟲蝕唇鼻齒口。硫黃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兒疳蟲,導致嘴唇、鼻子和嘴巴被蟲蝕的症狀,可以用「黃龍散」方。將銷金銀鍋下黃龍灰研磨成細粉一兩,麝香研磨成一分,銀末一小豆大小,蟾蜍一枚,一半燒成灰,另一半炙乾搗成末。將以上四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塗抹在患處即可。

治療小兒急疳,蟲蝕嘴唇、鼻子、牙齒和嘴巴的症狀,可以用「硫黃散」方。

硫黃(研半兩),乾漆(炒煙盡一兩),文蛤(燒灰二兩)

白話文:

硫黃(研磨成粉,半兩),乾漆(炒至冒煙消失,一兩),文蛤(燒成灰,二兩)

上三味,搗羅為細散,每用半錢匕,入麝香少許,研令細,取故綿拭去瘡上惡血,然後用藥敷之。

治小兒走馬疳。膽礬散方

白話文:

取上述三種藥材,搗碎過篩成為細末,每次使用半錢的量,加入少量麝香,研磨均勻,先用舊棉布擦拭掉瘡面上的壞血,再將藥粉塗抹上去。

用於治療小兒走馬疳。此為膽礬散的配方。

膽礬(飛),乳香(研),鉛丹(飛各一錢)

白話文:

膽礬(研磨後)、乳香(研磨後),鉛丹(研磨後),各一錢

上三味,同研為細散,每用紙拈子點少許,貼患處,如肉紫爛臭,藥到便紅。

治小兒急疳,蝕唇鼻。附子丸方

附子(炮裂去皮臍),黃蠟(各半兩)

上二味,搗附子為末,銷蠟為丸,納蟲孔中。

治小兒走馬疳。代赭石散方

代赭石(丁頭者)

白話文:

將這三味藥研磨成細粉,每次用紙沾取少許藥粉,貼在患處,如果患處呈紫紅色且腐爛發臭,藥物一到就會變紅。

治療小兒急疳,腐蝕嘴唇和鼻子的方子:[附子丸]方

附子(炮製後去除皮和臍部),黃蠟(各半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將附子研磨成粉末,將黃蠟熔化後製成丸劑,放入蟲孔中。

治療小兒走馬疳的方子:[代赭石散]方

代赭石(選用頂端帶紅色者)

上一味,不拘多少,用炭火燒赤,醋淬七遍,濕地上,以物蓋,出火毒,搗研為散,患者不拘大人小兒,射破唇上下,如針眼子者,先用溫漿水漱口,剪好紙作細條子,薄蘸藥,於疳牙齦上貼,隔宿即生肌,如石榴子,甚者不過再上,尋常牙齒宣露,亦用藥貼之。

白話文:

把上面一種藥物不拘多少,用炭火燒紅,再用醋淬七次,放到濕潤的地上,用東西蓋住,讓火毒散出,搗碎研磨成粉末。患病者不論大人小孩,牙齦上出現如針眼般的小孔洞,先用溫水漱口,剪好細條形的紙,稍微沾上藥粉,貼在牙齦上的破洞處,過一晚就會長出新的組織,就像石榴籽一樣。嚴重的狀況再貼一次藥就夠了。平常的牙齒露出牙齦,也可以用這個藥貼上。

治小兒急疳,及蝕唇鼻。巴豆丸方

巴豆(十七枚)

白話文:

治療小兒急疳,以及蝕唇鼻。巴豆丸的配方如下:

巴豆(十七粒)

上一味,冷水浸一宿,去皮研與蠟為丸,如梧桐子大,每用一丸含之,仍吐其汁。若誤咽在喉中,喉腫閉塞吐利者,急煎黃連湯,及藍葉汁等解之。

治小兒急疳,蟲蝕口內生瘡,腹大羸瘦。蟾灰丸方

白話文:

上一味藥,用冷水浸泡一夜,去皮研磨成粉末,和蠟混合成丸,大小如梧桐子。每次含服一丸,將其汁液吐出。如果藥丸不小心吞嚥到喉嚨中,導致喉嚨腫脹閉塞,吐利不止,應立即煎服黃連湯或藍葉汁等以解毒。

蟾灰,地龍(炒),蝸牛殼(炒),狗頭灰,人糞灰,蘭香根灰,麝香(各一分)

白話文:

蟾蜍灰、蚯蚓(炒過)、蝸牛殼(炒過)、狗頭灰、人糞灰、蘭香根灰、麝香(各一份)

上七味,同研為細散,用漿水調在紙上,時用貼瘡,如鼻中有瘡,綿裹藥安鼻中,如疳入腹,以水浸蒸餅,丸如綠豆大,不計時候。以粥飲下五丸,日三服,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急疳,蟲蝕口鼻及下部。皆赤爛。方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米漿調成藥膏敷在紙上,可以隨時用來貼敷瘡口。如果鼻子裡面有瘡,將棉花裹著藥粉塞入鼻子裡。如果疳瘡長到了肚子裡,用米湯浸泡蒸餅,製成綠豆大小的藥丸,不限次數。用粥送服五丸藥丸,每天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調整用量。

大蒜(二兩),甜葶藶(半兩),干蝦蟆(一兩),地龍(去土炒二枚),亂髮灰(一分)

白話文:

  • 大蒜(2兩):有殺菌、抗病毒、抗炎等功效。

  • 甜葶藶(半兩):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等功效。

  • 幹蝦蟆(1兩):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地龍(去土炒,2枚):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等功效。

  • 亂髮灰(1分):有吸附毒素、止瀉止血等功效。

上五味,粗搗篩相和,入竹筒內,置瓦中,以煻灰火燒之,取瀝少許,塗兒口鼻囟頂,及穀道等處。

治小兒急疳,唇口臭爛,齒宣腫。護命散方

白話文:

將以上幾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混合,放入竹筒中,再將竹筒置於陶器內,用炭灰火加熱,取出少量藥液,塗抹在孩童的嘴、鼻子、頭頂以及肛門等部位。

用於治療小兒急性的口腔潰瘍,嘴唇、口腔腐爛,牙齦腫脹。此為護命散的配方。

乾蟾(一枚五月五日取燒存性),白龍骨(搗研),雄黃,麝香,石膽,蘆薈(各一分研)

白話文:

  • 乾蟾蜍:於五月五日捕捉,燒成灰,保留其藥性。

  • 白龍骨:研磨成粉末。

  • 雄黃:研磨成粉末。

  • 麝香:研磨成粉末。

  • 石膽:研磨成粉末。

  • 蘆薈:研磨成粉末。

上六味,同研為細散,每用少許敷瘡上。

治小兒急疳,口生瘡及諸疳。熊膽膏方

白話文:

取上述六種藥材,共同研磨成細粉,每次使用時取少量敷於瘡面上。

用於治療小兒急性疳積,口腔生瘡以及各類疳積。熊膽膏方。

熊膽,蚺蛇膽,蘆薈,龍腦,牛黃,麝香(各一分研)

白話文:

  • 熊膽:熊的膽汁,常被用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中藥。

  • 蚺蛇膽:蚺蛇的膽汁,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蘆薈:蘆薈汁液,常被用於治療燒傷、燙傷和皮膚炎症。

  • 龍腦:龍腦樹的樹脂,常被用作止痛劑和鎮靜劑。

  • 牛黃:牛黃膽結石,常被用作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中藥。

  • 麝香:麝鹿香囊的分泌物,常被用作鎮靜劑、興奮劑和春藥。

上六味,合研令細,以井華水一盞,攪和令勻,瓷器內盛,重湯緩火煎數沸,以篦攪盞四畔,勿令藥干煮盛,欲吹鼻時,先七日乳母及孩子,斷食生冷醬豆諸葷辛熱面魚肉等,兼少食鹽,然後取二豆許,漸漸吹鼻,及塗口瘡上。

治小兒急疳。蝦蟆丸方

白話文:

將上方的六種藥材一起研磨成細,用一盞井水攪拌均勻,放入瓷器中,用重湯慢火煎煮幾次,用篦子攪拌藥湯四個邊緣,避免藥物幹掉。煮好後,在想吹鼻子之前,讓哺乳母親和孩子在七天前就停止食用生冷、醬豆、辛辣、肉類等食物,並減少食用鹽。然後取兩粒藥物,逐漸吹入鼻子,並塗抹在口腔潰瘍上。

蝦蟆(一枚去爪燒作灰),熊膽(研),麝香(研),豬牙皂莢(去皮子炙),白蕪荑(各一分)

白話文:

蟾蜍(一隻,去除爪子後燒成灰燼)、熊膽(研磨成粉末)、麝香(研磨成粉末)、豬牙皁莢(去除外皮後烤焦)、白蕪荑(各取一份)

上五味,搗研為末,煉蜜丸如綠豆大,每服五丸至七丸,米飲或溫水下,日三服。如急疳曾退落牙齒者,以倒流水化五七丸,塗齦上。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和蜂蜜混合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五到七丸,用米湯或溫水送服,每天三次。如果牙齦已經萎縮,可將五到七丸藥粉倒入流動的水中溶解,塗抹在牙齦上。

治小兒走馬疳。四物散方

粉霜,麝香,石灰,鉛丹(炒紫色各一分)

白話文:

治療小兒走馬疳。使用四物散方:

粉霜、麝香、石灰、鉛丹(炒至紫色,各一分)

上四味,先研前三味細為散,後入鉛丹再研勻,如桃花紅,用雞翎掃之,立瘥。

治小兒急疳,牙齦腐爛惡血口臭,牙齒脫落,立驗。麝香散方

白話文:

以上四味藥,先將前三味研磨成細末,然後加入鉛丹再研磨均勻,直到呈現桃花紅色,再用雞毛掃擦患處,立即可見效。

麝香(研),銅綠(研各一錢),黃連(去須三錢)

白話文:

麝香(研磨成粉)、銅綠(研磨成粉,各取一錢)、黃連(去除鬚根,取三錢)。

上三味,搗研為散,以棗肉一枚,水銀一錢研如泥,入前末共研令勻,患處敷少許。以蘭香葉覆之,立瘥,內消者,可待肉生。

白話文:

將上述三種藥材搗碎研成粉末,取一顆棗肉、一錢水銀研磨成泥狀,加入前面研磨好的粉末中,均勻混合。將混合好的藥粉敷在患處,用蘭香葉覆蓋。藥物立竿見影就會痊癒,內部發炎消退後,可以等待肉芽組織生長。

治小兒急疳,及脾毒骨槽風,蝕動唇口。雄黃散方

雄黃(一分),水銀(半錢與雄黃同研令星盡),銅綠(一錢),麝香(一字)

上四味研勻,以瓷合盛,每先以新綿搵去血,甚者剪去惡肉貼之,一日三敷之。

治小兒走馬疳,蝕透損骨,及小可攻蝕。天南星散方

天南星(大者一枚),皂子大雄黃

白話文:

治療小兒急疳,以及脾毒骨槽風引起的嘴唇和口腔潰爛。可以用雄黃散,其組成包括雄黃一分、水銀半錢(與雄黃一起研磨至無顆粒)、銅綠一錢、麝香一字。將這四味藥材研磨均勻,裝入瓷器容器中。每次使用時,先用新棉花擦拭傷口,如果情況嚴重,可剪去腐爛的肉,再將藥粉敷在傷口上,一天敷三次。

治療小兒走馬疳,如果已經蝕穿骨頭,或者病情較輕但有侵蝕趨勢,可以使用天南星散,其組成包括一個大型天南星和皂子大小的雄黃。

上二味,先用天南星當心,剜作坑子,次安雄黃一塊在內,用大麥麵裹合,炭火內燒令煙盡,取出候冷,入麝香一字,同研為細末,先以新綿搵血,然後於瘡上摻藥,一日三次敷之。

治小兒急疳,蟲蝕口內齒齦作瘡。熊膽散方

白話文:

以上兩種藥物,首先用天南星挖出一個坑,然後把雄黃放在坑內,再用大麥面把坑合起來,用炭火燒烤直到煙霧消失,取出後等它冷卻,加入麝香一字,研磨成細末。先用新棉花蘸血,然後將藥物敷在瘡口上,一天敷三次。

熊膽(細研),甜葶藶(微炒),莨菪子(炒黑),蝦蟆灰,人糞灰,白礬灰,麝香(細研),雄黃(細研),蘆薈(細研),硫黃(細研以上各一分)

上十味,搗研為細散拌勻,於有瘡處,宜薄敷之,如治鼻癢,即取少許,逐日吹鼻中三次,以瘥為度。

白話文:

  1. 熊膽:將熊膽細研成粉。

  2. 甜葶藶:將甜葶藶微微炒過。

  3. 莨菪子:將莨菪子炒至發黑。

  4. 蝦蟆灰:將蝦蟆燃燒後的灰燼。

  5. 人糞灰:將人的糞便燃燒後的灰燼。

  6. 白礬灰:將白礬燃燒後的灰燼。

  7. 麝香:將麝香細研成粉。

  8. 雄黃:將雄黃細研成粉。

  9. 蘆薈:將蘆薈細研成粉。

  10. 硫黃:將硫黃細研成粉。

(以上各成分各取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