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七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七十二 (2)

1. 小兒胎風

論曰子在胞胎,稟受不足,肝心經虛,及其始生,乳養無法,觸冒外邪,或因斷臍。瘡痂未斂,風邪一入,則令臟腑虛弱,經絡不通,蘊結為熱,蓋風善行而數變,入於榮衛氣血間,則令兒壯熱吐唄,精神不寧,睡臥饒驚,手足抽掣,故名胎風,縱而弗治,則成癇疾。

白話文:

論中說,胎兒在子宮裡發育時,如果營養不足,肝心經虛弱,出生後,哺乳餵養的方法不當,或者因斷臍後瘡痂未斂而遭受外邪的侵襲,那麼就會導致臟腑虛弱,經絡不通,熱邪蘊結。風邪善於流動且變化多端,如果它侵入榮衛氣血之間,就會導致嬰兒壯熱吐瀉,精神不寧,睡臥不安,手足抽搐。這就是胎風。如果縱然不管不治,就會發展成癇疾。

治小兒胎風。犀角丸

犀角尖(鎊),牛黃(研),黃連(去須),代赭(各一分)

白話文:

生犀角尖(磨成細粉),牛黃(研成粉末),黃連(去除鬚根),代赭石(各取一份)

上四味,搗研為末拌勻,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三丸,用乳汁研化服。三四歲兒每服五丸,次服後方虎睛丸,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以上四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均勻混合後加入蜂蜜製成丸藥,大小如芝麻。一二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三丸,用乳汁研磨化開後服用。三四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五丸,服用完後再服用虎睛丸,依照兒童的身高體重酌量增減藥量。

治小兒胎風,服犀角丸後、宜服。虎睛丸方

虎睛(微炙研一對),代赭(搗研),丹砂(研各一分),蘆薈(研三分),麝香(研一分),牛黃(研三分),桃仁(二七枚湯退去皮尖雙仁麩炒),當歸(切焙為末一分)

白話文:

虎睛(稍微烤焦後研磨一對),代赭石(搗碎研磨),丹砂(研磨成粉末,各取一分),蘆薈(研磨成粉末,取三分),麝香(研磨成粉末,取一分),牛黃(研磨成粉末,取三分),桃仁(二十七枚,用熱水燙過後去除皮和尖端,作成兩仁,用麩皮炒一炒),當歸(切片後焙乾,製成粉末,取一分)。

上八味,搗研為末,煉蜜和丸,如麻子大,一二歲兒每服三丸,三四歲兒每服五丸。並溫水下,日再。

治小兒胎風,發驚搐搦。乾蠍散

乾蠍(去土炒),楓香脂(研各一分),白芥子(五十粒),阿魏(研一錢),白殭蠶(直者十五枚炒)

白話文:

  • 乾蠍子(去除泥土後炒熟)

  • 楓香脂(研磨成粉末,各取一份)

  • 白芥子(50粒)

  • 阿魏(研磨成粉末,取一錢)

  • 白殭蠶(選擇直的,取15條,炒熟)

上五味,搗研為散,再和勻,每服一字匕,不計時候,煎薄荷湯調下,量兒大小加減服。

白話文:

將上述五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再均勻混合在一起。每次服用一字匕的量,不限服用時間,用薄荷湯煎劑送服,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酌情增減服用量。

治小兒胎風,久為驚癇時愈。斷癇丸

蛇蛻(微炙三寸),蟬蛻(去土炒四枚),黃耆(銼),細辛(去苗葉),鉤藤(鉤子),甘草(炙銼各半兩),牛黃(研半錢)

白話文:

蛇蛻(微火烤三寸長),蟬蛻(去除泥土炒四片),黃耆(切成小段),細辛(去除根苗和葉子),鉤藤(去除鉤子),甘草(炙烤和切成小段,各半兩),牛黃(研磨成半錢)

上七味,搗研為末,再同和勻,煮麵糊和丸,如小豆大,百晬內小兒服三兩丸,二三歲兒十丸至十五丸,人參湯下,不計時候。

白話文:

將上列七種藥材搗碎研磨成末,再將它們均勻混合,煮麵糊和成丸,每個丸的大小如同小豆,出生未滿七個月的幼兒服用三至五顆,兩到三歲的幼兒服用十到十五顆,用人參湯送服,不限服用時間。

治小兒胎風,及慢驚眼澀多睡,化涎解熱。龍腦散

龍腦(研),麝香(研),白附子(微炮),牛黃(研),天麻,白殭蠶(直者炒),乾蠍(炒),烏蛇肉(酒浸焙各一分),麻黃(去節半兩),天南星(微炒二錢)

白話文:

  1. 龍腦(研磨成粉)

  2. 麝香(研磨成粉)

  3. 白附子(稍微炮製)

  4. 牛黃(研磨成粉)

  5. 天麻

  6. 白殭蠶(選用直的,然後炒製)

  7. 乾蠍子(炒製)

  8. 烏蛇肉(用酒浸泡後再焙乾,各取一分)

  9. 麻黃(去掉節,取半兩)

  10. 天南星(稍微炒製,取二錢)

上一十味,除龍腦麝香牛黃同研令勻外,余搗碎不羅,用新水一盞,浸一復時,冬月浸兩復時,生絹濾藥汁,和寒食白麵為丸,如大皂子大,陰乾搗羅為散,入前三味,再同研勻,每服一字匕,薄荷湯調下,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以上十味藥物,除去龍腦、麝香、牛黃,要研磨均勻之外,其餘的搗碎不篩,用一杯新水浸泡一個時辰,冬季浸泡兩個時辰,用生絹過濾藥汁,和寒食麵做成丸藥,如大皁角那麼大,在陰涼處曬乾後搗碎成散末,加入前面三味藥粉末,再次研磨均勻,每次服用一字勺的量,用薄荷湯送服,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治小兒胎風,心熱驚癇。丹砂散

丹砂,牛黃,天竺黃,鐵粉(各一分),麝香(半分)

上五味,研令勻細,每服半錢匕,以竹瀝調下,不計時候,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研磨至非常細膩,每次服用半錢,用竹瀝調和後服用,不需要計較服用時間,只要依照孩子的年齡大小酌量增減藥量。

治小兒胎風驚熱。牛黃散

牛黃(研一分),天竺黃(研),鉛霜(研各半兩),馬牙硝(研一兩),人參(半兩),丹砂(研一分)

白話文:

  • 牛黃:研磨成粉末,用量為一分。

  • 天竺黃:研磨成粉末,用量不詳。

  • 鉛霜:研磨成粉末,用量為半兩。

  • 馬牙硝:研磨成粉末,用量為一兩。

  • 人參:用量為半兩。

  • 丹砂:研磨成粉末,用量為一分。

上六味,搗研為散,再同研勻,每服半錢匕,薄荷湯調下,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初生,至百晬前後,驚癇連發不醒,及胎中感風,體冷麵青,筋急反張。葛根湯

白話文:

治療小兒初生到出生後一百天左右,出現驚厥,連續發作不醒,以及胎兒在懷孕期間受到風寒,導致身體冰冷,面色青紫,肌肉僵硬,痙攣抽搐的疾病。

葛根湯藥方:

葛根 五錢

麻黃 三錢

芍藥 三錢

甘草 二錢

大棗 十枚

(注:錢和兩都是中醫的重量單位,一錢等於三公克,一兩等於三十公克。)

用法:將藥材加水煎服,一日一劑,分早晚服用。

功效:葛根湯具有解肌、退熱、止咳、平喘、鎮靜安神等功效,可緩解小兒驚厥,胎中感風所致的體冷麵青、筋急反張等症狀。

葛根(銼微炒),麻黃(去節),羌活(去蘆頭),甘草(炙銼),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一分),升麻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各一兩),柴胡(去苗),芍藥(各三分),鉤藤(一分),蛇蛻(微炙三寸),蚱蟬(二枚去翅微炒),石膏(碎一兩半)

白話文:

葛根(切碎然後稍微炒一下),麻黃(去除莖節),羌活(去蘆頭),甘草(烤過後切碎),枳殼(去瓤麩炒,各半兩),杏仁(先泡水後去除外皮和尖端,再切成兩半後烤一分),升麻,黃芩(去除黑色部分),大黃(切碎後炒熟,各一兩),柴胡(去除嫩芽),芍藥(各三分),鉤藤(一分),蛇蛻(稍微烤過,三寸長),蚱蟬(兩隻,去除翅膀,稍微炒一下),石膏(搗碎,一又二分之一兩)

上一十五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半盞,煎至三分,入竹瀝少許,更煎一兩沸。去滓分溫三服,隨兒大小,以意增減。

白話文:

將上列十五味藥材粗略搗碎篩過,每次取一錢匕藥粉,加入半盞水,煎煮至藥液減少三分之一,再加入少許竹瀝,繼續煎煮一兩沸。去除藥渣,將藥液溫熱後分三次服用。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治小兒胎驚,及乳癇心熱。牛黃散

牛黃(研半兩),馬牙硝(研),鐵粉(研),龍齒(研各一分)

上四味,再同研細和勻,每服一字匕,熟水調下,早晨午間臨臥各一。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胎風。虎睛丸方

虎睛(研),牛黃(研各一字),乾蠍(去土炒七枚),墨(一棗大),青黛(研一分)使君子(十枚燒存性),丹砂(研),龍腦(研),麝香(研各半錢),金箔銀箔(各十片)

白話文:

虎眼(研磨),牛黃(研磨各一錢),乾蠍子(除去泥土炒七個),墨(一棗子大小),青黛(研磨一分),使君子(十枚燒成灰,保留藥性),丹砂(研磨),龍腦(研磨),麝香(研磨各半錢),金箔,銀箔(各十片)

上一十一味,搗研為末,用水浸炊餅心為丸,如櫻桃大,煎金銀薄荷湯磨下半丸。如疾重,服一丸,更量兒大小加減服。

白話文:

以上十一種藥物,搗碎研磨成細末,用金銀薄荷煎煮的湯汁浸泡炊餅芯,做成像櫻桃大小的丸劑。煎金銀薄荷湯,研磨半粒藥丸服用。如果病情嚴重,服用一整粒,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增減服藥量。

治小兒胞胎氣虛,既生觸冒外邪,名曰胎風,令兒壯熱神昏,多驚掣縱。定命丸

白話文:

治療小兒胞胎氣虛,出生後又感染了外來的邪氣,叫做胎風,導致孩子發高燒、神志昏迷、驚嚇痙攣。定命丸的配方如下:

蟾酥(一錢乾者酒浸一宿),乾蠍(七枚炒全者),天南星(炮為末一分),白附子(炮為末半分),麝香,青黛(各半錢研)

白話文:

  1. 蟾酥:一錢乾蟾酥,用酒浸泡一夜。

  2. 乾蠍:七隻炒全蠍。

  3. 天南星:炮製成粉末,取一分。

  4. 白附子:炮製成粉末,取半分。

  5. 麝香:半錢,研磨成粉。

  6. 青黛:半錢,研磨成粉。

上六味,同研勻細,以粟米粥和丸,如綠豆大,別以青黛為衣,如新生兒,用膩粉二捻,生油一兩點,新汲水牛茶腳,化藥一粒服,取下胎受之驚熱。即更不驚,患重者,荊芥薄荷湯化下一粒。服藥後,困睡無疑,但有患者,先化半丸,滴入鼻中,急嚏者必瘥。

白話文:

將以上六種中藥研磨均勻,用小米粥和成丸藥,形如綠豆大小,再用青黛將丸藥包覆,彷彿新生兒一般;接着,使用少量的爽身粉和一兩滴生油,並且在牛蹄印的新鮮水中化開一粒藥丸,服用後即可治療嬰兒受到驚嚇後發燒的情況。如果嬰兒狀況好轉了,就不需要再服用藥物了。對於病情較重的患兒,可以服用荊芥薄荷湯並且化下一粒藥丸。服用藥物後,患兒可能會昏昏欲睡,不必擔心;而部分患兒可能需要先將半丸藥融化,滴入鼻腔中,引發打噴嚏後即可痊癒。

治小兒胎風。壯熱瘛瘲。天南星丸

天南星(炮二枚),白附子(炮十枚),乾蠍(全者炒一分),牛黃(研),龍腦(研各一錢),丹砂(研一錢半),雄黃(研一分),天漿子(一十枚去皮)

白話文:

  • 天南星(炮製過的兩片)

​* 白附子(炮製過的十片)

​* 乾蠍(完整的一份,炒過的)

​* 牛黃(研磨成的粉末)

​* 龍腦(研磨成的粉末,各一錢)

​* 丹砂(研磨成的粉末,一錢半)

​* 雄黃(研磨成的粉末,一份)

​* 天漿子(十片,去除外皮)

上八味,搗研為細末,煉蜜和丸,如皂子大,以丹砂為衣,三二歲兒每服一丸,至十歲,服三丸,煎金銀薄荷湯化下,空心臨臥。

白話文:

將八種藥材搗成細末,用蜂蜜調和成丸藥,丸藥的大小如同皁子一般。以丹砂作為藥丸的外衣,三、四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丸,十歲的兒童服用三丸。將金銀薄荷湯煮沸,化開藥丸服用,在空腹睡覺前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