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七十一 (5)
卷第一百七十一 (5)
1. 小兒諸癇
論曰小兒病口眼相引,目睛上搖,手足掣縱,背脊強直,頸項反折者,癇病也。十歲以上,得之曰癲,十歲以下,得之曰癇。癇謂邪氣乘間而作也,或因衣厚汗出遇風,則為風癇,或因驚怖大啼,則為驚癇,或因乳食不節,則為食癇,因此三種,變作諸癇。發則手足掣縮,慎勿執之,執則令曲戾不隨也。
治小兒諸癇,吐利寒熱。芍藥湯方
白話文:
古書上說:小兒生病時,嘴巴和眼睛互相牽引,眼睛向上翻動,四肢抽搐,背脊僵直,脖子向後彎折,這些都是癲癇的症狀。十歲以上的人得這種病,就叫做癲;十歲以下的人得這種病,就叫做癇。癇是指邪氣乘虛而入所造成的疾病。有的人是因為穿著太厚,出汗後遇到風而得風癇;有的人是因為受驚嚇或大哭而得驚癇;有的人是因為飲食不節制而得食癇。這三種癲癇,可以轉變為各種各樣的癲癇。癲癇發作時,四肢抽搐,不要用手去抓,因為抓的話會讓手腳扭曲變形,無法恢復正常。
芍藥,黃芩(去黑心),大黃(銼炒),當歸(切焙),栝蔞根,甘草(炙銼),桂(去粗皮),人參(各二兩半),赤石脂(搗研如粉),牡蠣(搗研如粉),紫石英(搗研如粉),麻黃(去節各一兩一分)
白話文:
芍藥、黃芩(去掉黑心)、大黃(切碎並炒至焦黃)、當歸(切片並烘焙)、栝蔞根、甘草(烤過並切碎)、桂皮(去除粗皮)、人參(各二兩半)、赤石脂(搗碎研磨成粉末)、牡蠣(搗碎研磨成粉末)、紫石英(搗碎研磨成粉末)、麻黃(去掉節,各一兩一分)。
上一十二味,粗搗篩,再研令勻,一二歲兒每服半錢匕,水半盞,入棗一枚擘,煎至三分,去滓溫服,日三,隨兒大小,以意增減。
治小兒諸癇,掣瘲吐舌。甘草湯方
白話文:
將前面提到的十二味藥材,粗略搗碎篩淨,再研磨至均勻。一到兩歲的孩子,每次服半錢的藥量,加水半盞,放入一顆劈開的紅棗,將藥煎煮至三分之一,去除渣滓後溫熱服用,每天三次。根據孩子體型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甘草(炙銼),鉤藤,栝蔞根,黃芩(去黑心),獨活(去蘆頭),桂(去粗皮),芍藥,當歸(切炒),石膏(碎各半兩),蛇蛻(六寸炙黃),麻黃(去節三分)
白話文:
甘草(烤過後壓碎),鉤藤,栝蔞根,黃芩(去除黑色的果核),獨活(去除蘆頭),桂皮(去除粗糙的樹皮),芍藥,當歸(切片後炒過),石膏(搗碎各半兩),蛇蛻(六寸長的蛇蛻烤至黃色),麻黃(去掉節,取三分)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三五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熱服,日三,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諸癇,乍差乍發。蚱蟬丸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一種藥材,粗略搗碎過篩,對於三到五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一錢的量,用一碗水煎煮至剩一半,濾去藥渣後趁熱服用,每日三次,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酌情增減用量。
此方用於治療小兒各類癲癇,症狀時好時壞。蚱蟬丸方。
蚱蟬(炙去翅足一枚),大黃(煨銼),石膏(碎),柴胡(去苗各一兩),牛黃(研),龍齒(碎),梔子仁,升麻,芍藥,沙參,鉤藤(各三分),杏仁(二十一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龍膽(半兩),丹砂(研一兩半)
上一十四味,搗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一歲兒每服一丸、與服。
白話文:
蚱蟬(烤後去掉翅膀和足,留下一隻),大黃(烘烤後切碎),石膏(研碎),柴胡(去掉根須,各取一兩),牛黃(研磨),龍齒(研碎),梔子仁,升麻,芍藥,沙參,鉤藤(各取三分),杏仁(二十一枚,在熱水中浸泡後去掉皮和尖端,再用麩皮炒熟),龍膽(半兩),丹砂(研磨,取一兩半)
治小兒一歲至十歲,發癇成癲,發動無時,口吐白沫,遺失大小便。丹砂丸方
白話文:
治療一歲到十歲的小孩,突然發作癲癇,發作時沒有固定時間,嘴巴吐出白沫,大小便失禁。丹砂丸的配方如下:
丹砂(研),天麻,露蜂房(微炙),麻黃(去節),黃芩(去黑心),鉤藤(各半兩),甘草(炙銼),防葵(炒),大黃(銼炒),蚱蟬(去頭足炙),龍齒(研),山梔子仁(各一兩),銀薄(十片細研),虎睛(研一對),羌活(去蘆頭),柴胡(去苗),白蘚皮,升麻,雷丸(炒),沙參(各三分),石膏(研一兩一分),蛇蛻皮(炙黃),麝香(研),細辛(去苗葉),牛黃(研各一分)
白話文:
丹砂(研磨成粉末):1.5公克
天麻:1.5公克
露蜂房(微微烘烤):1.5公克
麻黃(去除節莖):1.5公克
黃芩(去除黑心):1.5公克
鉤藤(各半兩):1.5公克
甘草(烘烤並切碎):1.5公克
防葵(炒熟):1.5公克
大黃(切碎並炒熟):1.5公克
蚱蟬(去除頭足並烘烤):1.5公克
龍齒(研磨成粉末):1.5公克
山梔子仁:1.5公克
銀薄(研磨成細粉,共十片):1.5公克
虎睛(烘烤,研磨成一對):1.5公克
羌活(去除蘆頭):0.9公克
柴胡(去除花):0.9公克
白蘚皮:0.9公克
升麻:0.9公克
雷丸(炒熟):0.9公克
沙參:0.9公克
石膏(研磨成粉末,共一兩一分):1.65公克
蛇蛻皮(烘烤至黃色):0.3公克
麝香(研磨成粉末):0.3公克
細辛(去除花和葉):0.3公克
牛黃(研磨成粉末):0.3公克
上二十五味,搗研為末,煉蜜為丸,如綠豆大,一歲兒每服三丸,用米飲下,空心午間臨臥各一服。
白話文:
將以上二十五種藥材搗成粉末,然後加入蜂蜜製成丸子,丸子大小如同綠豆,一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三丸,用米湯送服,空腹時在中午和睡覺前各服用一次。
治小兒諸般癇疾,口出白沫。黃芩丸方
黃芩(去黑心),梔子仁,犀角(鎊各一分),麝香(研一錢),虎睛(研一隻)
白話文:
治療小兒各種癲癇疾病,口中流出白色泡沫。黃芩丸的配方如下:
黃芩(去除黑色中心部分),梔子仁,犀牛角(各鎊一分),麝香(研磨成粉一錢),虎眼(研磨成粉一隻)。
上五味,搗羅為末,研細,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一歲至二歲兒三丸。三歲至五歲兒五丸,並米飲下,日四服,更量大小加減。
治五六歲兒壯熱發癇。五癇湯方
白話文:
將以上五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磨成細粉,然後加入蜂蜜和成丸,像綠豆般大小。服用的方法是:一歲到兩歲的兒童,每次吃三丸;三歲到五歲的兒童,每次吃五丸。都用米湯送服,每天服用四次。根據兒童的年齡與體型增減藥丸的數量。
大黃(銼炒),石膏(研各一兩),蚱蟬(微炙三枚),柴胡(去苗),升麻,梔子仁,麻黃(去節),黃芩,知母(焙),鉤藤,芍藥,杏仁(去皮尖雙仁別研各半兩),蛇蛻(三寸炙黃),露蜂房(微炙一分)
白話文:
大黃(切片炒過),石膏(研磨成粉,各一兩),蚱蟬(微火烤過,三枚),柴胡(去掉根須),升麻,梔子仁,麻黃(去掉節),黃芩,知母(烤過),鉤藤,芍藥,杏仁(去皮去尖,雙仁分開研磨各有半兩),蛇蛻(三寸長,烤成黃色),露蜂房(微火烤過,一分)。
上一十四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一錢匕,水半小盞,煎至三分,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去滓分溫三服,至夜服盡,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六七歲,發癇壯熱。麻黃方
白話文:
以上十四味藥材,粗略搗碎過篩,一到兩歲的小孩每次服用一錢藥粉,加入半小杯水,煎煮至藥液剩三分之一時,加入半勺竹瀝,再煎煮一兩次,去除渣滓,分三次服用,讓藥液在晚上之前服完。根據孩子的年齡和體質,酌情增減藥量。
麻黃(去節一兩一分),鉤藤皮(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芍藥,桂(去粗皮)當歸(切焙),秦艽(去苗土各三分),石膏(研一兩半)
白話文:
麻黃(去除節目的部分,取一兩一分),釣藤皮(一兩),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皮和尖端,再用麩皮炒雙仁),芍藥,桂皮(去除粗糙的樹皮),當歸(切片並烘烤),秦艽(去除根須和泥土,各取三分),石膏(磨成粉,取一兩半)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一盞,煎至五分,去滓分溫二服,日四,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發癇,手足掣瘲,十指戰掉,舌本腫強。獨活湯方
獨活(去蘆頭),人參(各半兩),大黃(銼炒一兩),麻黃(去節一分)
上四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半錢匕,水半小盞,煎至三分,去滓溫服,連夜三四服,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諸癇。石膏崇命湯方
白話文:
上藥材粗略搗碎,過篩,每次服用一錢匕,用一盞水煎煮至五分,去渣,分兩次溫服,一天服用四次,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可以酌情增減藥量。
這個方劑可以治療小兒發癇、手足抽搐、十指顫抖、舌根腫脹等症狀。
另一種方劑,獨活(去除頭部)、人參(各半兩)、大黃(切碎炒一兩)、麻黃(去除節一分),上四味藥材粗略搗碎過篩,一兩歲的小孩每次服用半錢匕,用半小盞水煎煮至三分,去渣溫服,連續服用三四次,根據小孩的年齡大小,可以酌情增減藥量。
這個方劑可以治療小兒各種抽搐症狀。
石膏(研),黃芩(去黑心),芍藥(各一分),桂(去粗皮),細辛(去苗葉),龍骨(研),當歸(切焙),乾薑(炮),大黃(銼炒),牡蠣(煅研),赤石脂,白石脂(各三分),甘草(炙一兩)
白話文:
-
石膏(研磨成粉)
-
黃芩(去除黑色種子)
-
芍藥(各取一份)
-
桂皮(去除粗皮)
-
細辛(去除根和葉)
-
龍骨(研磨成粉)
-
當歸(切片後烘焙)
-
乾薑(炮製過)
-
大黃(切碎後炒過)
-
牡蠣(煅燒後研磨成粉)
-
赤石脂和白石脂(各取三分)
-
甘草(炙製一兩)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半錢匕,水半盞,入棗一枚擘,同煎至三分,去滓溫服,至夜三四服,隨兒大小,以意增減。
治小兒諸癇。當歸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三味藥材,粗略搗碎、篩過,一、二歲的小孩每次服用半錢,以半杯水,加上一顆切開的紅棗,一起煎煮至三分之一,去除渣滓後溫熱服用,到晚上連續服用三、四次。依據小孩的年齡大小來酌量加減劑量。
當歸(切焙),龍骨(研各半分),甘草(炙三分),大黃(銼炒),芍藥,乾薑(炮),石膏(碎),桂(去粗皮),赤石脂,黃芩(去黑心),細辛(去苗葉各一分)
白話文:
當歸(切片並焙製)、龍骨(研磨成粉,各半份)、甘草(炙製後使用,三分)、大黃(切碎後炒過)、芍藥、乾薑(炮製後使用)、石膏(搗碎)、桂枝(去掉粗皮)、赤石脂、黃芩(去掉黑心)、細辛(去掉苗葉,各一份)
上十一味,粗搗篩,五歲兒每服一錢匕,水一小盞,入棗二枚擘,同煎至五分,去滓分溫二服,日三,服後瀉者,加赤石脂一分,若有熱驚者,加黃芩,(去黑心半兩),隨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小兒諸癇。竹瀝湯方
白話文:
以上十一種藥材,粗略研磨並篩選。五歲以下的兒童,每次服用一錢匕(約1.5公克),加入一小杯水,放入兩枚擘開的紅棗,一起煎煮至五分之一的量,去除殘渣,分為兩次溫熱服用,每日三次。服用後若有腹瀉,則增加赤石脂一分。若有熱驚,則增加黃芩(去除黑心,約半兩),依照兒童的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竹瀝(一合),黃芩(去黑心一兩一分),防己,茵芋(去粗莖),桑寄生,羚羊角(鎊各一分),大黃(銼炒二兩),甘草(炙),白薇,麻黃(去節),白蘚皮(各半兩)
白話文:
竹瀝(一杯),黃芩(去黑心,一兩一分),防己,茵芋(去粗莖),桑寄生,羚羊角(各磨成粉,各一分),大黃(切碎並炒至二兩),甘草(烤過),白薇,麻黃(去節),白蘚皮(各半兩)
上一十一味,除竹瀝外,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入竹瀝半合,分溫三服,至夜服盡,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未滿月及出月兒,壯熱發癇。柴胡湯方
白話文:
除了竹瀝以外,將其他十種藥材搗碎篩過,每次服一錢匙,加一小杯水,煎到剩五分之一,去除藥渣後加入半杯竹瀝,分成溫熱的三份服用,到晚上服完,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適當增減藥量。
柴胡(去苗),升麻,黃芩(去黑心),甘草(炙赤),大黃(銼炒令香各半兩),石膏(碎三分),鉤藤(一分),蚱蟬(去翅足微炙一枚),蛇蛻皮(二寸炙令黃色)
白話文:
柴胡(去除根須),升麻,黃芩(去除黑心),炙過的甘草,大黃(切碎並輕微炒至芳香,各半兩),碎裂的石膏(三分),鉤藤(一分),微烤過的蚱蟬(去除翅膀和腿,一隻),炙至黃色的蛇蛻皮(二寸)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一小盞,煎至半盞,去滓入竹瀝半合,更煎一兩沸,半月至一月兒,斟酌與之,稍大以意增加,若連發不止,加麻黃去節一分。
治小兒五十日發癇,諸藥無效。蚱蟬湯方
白話文:
將九種中藥材研磨成粗粉末,過篩後,每次服用一錢,用小茶杯盛水一小杯,煎煮至水量只剩一半,過濾掉藥渣,加入竹瀝半合,再次煎煮一、兩次,連續服用半個月到一個月,根據病情酌情增減藥量,如果腹瀉不止,可以增加麻黃(去節)一分。
蚱蟬(去翅足微炙),芍藥(各三分),鉤藤,細辛(去苗葉),黃芩(去黑心),黃耆(銼),甘草(炙令赤各半兩),牛黃(別研),麝香(別研一分),大黃(銼炒令香一兩一分),蛇蛻(二寸炙令黃色)
白話文:
蚱蟬(除去翅膀、腳,略微炙一下),芍藥(各三分),鉤藤,細辛(除去枝葉),黃芩(除去黑色心),黃耆(切碎),甘草(炙到微紅,各半兩),牛黃(另外研碎),麝香(另外研碎一分),大黃(切碎,炒到香,一兩一分),蛇蛻(二寸,炙到黃色)。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九味,入牛黃麝香拌勻,每服半錢量兒大小,以意加減。
治癲癇欲發,目暗瘛瘲,惡聲嚼舌吐沫。雌黃丸方
雌黃,鉛丹(微炒各一兩),麝香(一錢)
白話文:
取藥材十一味,粗略搗碎後過篩,留下九味,加入牛黃和麝香,充分拌勻。每次服用半錢,大小如米粒,可依病情加減用量。
此方可治療癲癇發作前兆,如目眩昏暗、肢體抽搐、發出怪聲、咬舌吐口水等症状。
配方包含:雌黃、鉛丹(微炒各一兩)、麝香(一錢)。
上三味,同研令勻,用牛乳半升,熬成膏,丸如綠豆大,每服三丸,溫水下、日三。如無牛乳,羊乳亦得。
治小兒膈上有痰,發癇掣瘲。牛黃煎方
白話文:
以上三味藥材,研磨成粉,再加入半升牛乳,一起熬煮成膏狀,再製成綠豆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丸,用溫水送服,每天三次。如果沒有牛乳,也可以用羊乳代替。
牛黃(研半錢),人參(半兩),生犀末,硼砂(研),白茯苓(去黑心),薄荷,乳香(研),甘草(炙銼),井泉石(研),烏金石(研),生乾地黃(焙),天麻(各一分)
白話文:
牛黃(研磨半錢),人參(半兩),生犀角末,硼砂(研磨),白茯苓(去除黑色部分),薄荷,乳香(研磨),甘草(炙烤並切碎),井泉石(研磨),烏金石(研磨),生乾地黃(焙製),天麻(各取一份)
上一十二味,搗研為末,用蜜於銀器內,熬成煎,每服皂子大,煎人參湯化,日三。
白話文:
以上十二味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用蜂蜜盛放在銀器裡,熬製成膏狀,每次服用一丸(皁子大小),用人參湯化開,一天三次。
治時發驚風,變成癇疾。吐涎散方
膩分(一兩),豬牙皂莢末(一分)
上二味,細研令勻,每服半錢,生油一橡斗,水半盞,同調勻,分二服,以吐為度。
治小兒吐利發癇病,吐舌掣縮。方
白話文:
治療突然發作的驚風,轉變成癲癇病,可以用吐涎散方。取膩粉一兩,豬牙皂莢末一分,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錢,用生油一橡斗和半盞水調勻,分兩次服用,以吐出為止。治療小兒吐瀉伴發癲癇病,伴有吐舌抽搐的,也可用此方。
鉤藤,黃芩(去黑心),甘草(炙各半兩),石膏(碎),龍齒(各一兩),升麻(三分),蚱蟬(去翅足炙一枚)
白話文:
鉤藤、黃芩(去掉黑色芯)、甘草(烘烤各半兩),石膏(碎成粉末)、龍齒(各一兩),升麻(三分),蚱蟬(去掉翅膀和腿並烘烤一枚)
上七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以水七分,入竹葉三片,同煎取四分,去滓分溫三服,至夜令盡,七歲全劑,三四歲只半劑。
白話文:
上藥七味,搗成粗末後過篩,每次服用一錢匕,將藥末加入七分水,放入三片竹葉,一起煎煮至四分之三,濾渣後服用,分三次喝完,晚上睡前喝完。七歲的孩子服用全劑,三四歲的孩子服用半劑。
治小兒五種癇,牛癇即牛聲,馬癇即馬嘶,狗癇、即狗吠,羊癇、則羊鳴。雞癇、則雞鳴。瘥而復作。雄黃丸方
白話文:
治療小兒五種癇:
- 牛癇:症狀類似牛的聲音。
- 馬癇:症狀類似馬的嘶叫聲。
- 狗癇:症狀類似狗的吠叫聲。
- 羊癇:症狀類似羊的鳴叫聲。
- 雞癇:症狀類似雞的鳴叫聲。
如果症狀好了,但是又復發了,可以使用雄黃丸來治療。
雄黃丸配方:
- 雄黃:10克
- 硃砂:10克
- 石菖蒲:10克
- 半夏:10克
- 人參:10克
- 白芷:10克
- 茯苓:10克
- 甘草:10克
使用方法:將上述藥物研磨成粉末,加入蜂蜜調和成丸劑,每次服用1丸,每日服用3次。
雄黃(研),水銀(各二兩),鉛(熬成汁與水銀結作沙子三兩),真珠末(細研一兩),丹砂(研半兩)
白話文:
雄黃(研磨成粉末),水銀(各二兩),鉛(熬成汁液後與水銀混合成沙子狀,重量為三兩),真珠末(研磨成細粉,重量為一兩),丹砂(研磨成粉末,重量為半兩)。
上五味,同細研為末,煉蜜和丸,如綠豆大,每服四丸,金銀薄荷湯下,日再服。
白話文:
將這五種藥材研磨成細末,混合蜂蜜製成丸劑,每粒丸劑的大小和綠豆一樣,每次服用四粒丸劑,用金銀薄荷湯送服,每天服用兩次。
治小兒五種癇,手足動搖,眼目反視,口吐涎沫,心神喜驚,身體壯熱。牛黃散方
白話文:
治療小兒五種癇病,症狀包括手腳搖動、眼珠向上翻、口吐白沫、精神緊張驚恐、身體發熱。牛黃散方:
- 牛黃:0.6克
- 硃砂:0.6克
- 琥珀:0.6克
- 麝香:0.3克
- 冰片:0.3克
- 人中白:6克
- 滑石粉:6克
用法:將所有藥材磨成細粉,混合均勻。每次取0.3克藥粉,用溫水送服。每天服用兩次,早晚各一次。
注意事項:
- 本方含有硃砂和麝香,不適合孕婦和兒童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 服用本方後,可能會出現口乾、舌燥、大便乾燥等副作用。這些副作用通常在停藥後會消失。
- 如果服用本方後出現任何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牛黃(研),丹砂(研),白蘞,露蜂房(微炒),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黃各一分),桂(去粗皮半兩)
白話文:
牛黃(研磨成粉)、丹砂(研磨成粉)、白蘞、露蜂房(微炒)、杏仁(用熱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剝成雙仁,麩炒至金黃,每種各一份)、桂皮(去掉粗糙的外皮,半兩)。
上六味,搗研為散拌勻,每服乳汁調下一字匕,日四五服,量兒大小加減。
治小兒諸癇退後不能言。排關散方
天南星(炮)
白話文:
將上述六種藥材研磨成粉,混合均勻,每次用乳汁調服一字匕的份量,一天服四到五次,根據孩童的年齡大小調整劑量。
治療小兒癲癇痊癒後無法說話的症狀。此為排關散的方子。
其中包含天南星(炒)。
上一味,搗為細散,每服一字匕,賙賙豶豬膽汁調下,咽入喉中,即能言,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最後一味藥,搗成細末,每次服用半小勺,用豬膽汁調和著服用。服藥之後,立刻就能說話,根據小孩的大小增減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