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六十九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六十九 (2)

1. 小兒驚熱

論曰心藏神而惡熱,熱則神氣不得安靜,動作多驚,手足掣縮,精神妄亂,熱氣盛者。或變驚癇,內經謂驚則心無所倚,慮無所定,故氣亂也,速用鎮神臟調心氣之劑。則病斯瘥,又有變蒸熱氣盛者,亦發微驚,治法具變蒸門中。

白話文:

經文說:心臟藏有神志,而神志會厭惡熱。若邪熱侵犯心臟,神氣就不能安靜。就會出現動作多驚,手腳抽搐,精神錯亂的情況。若熱氣盛者,或可出現驚癇。內經上說:驚時,心無所依賴,思慮就無法確定,因此神氣混亂。應立即使用鎮神、清心、調養心氣的藥物,就可以治療好這種疾病。還有一種因蒸熱而導致熱氣盛的人,也會出現微驚症狀。治法可參考蒸熱門的內容。

治小兒驚熱。眠睡不穩。鉤藤飲

鉤藤(三分),蚱蟬(去頭足翅炙二枚),犀角屑(微炒),麥門冬(去心焙),升麻(各半兩)石膏(搗碎三分),柴胡(去苗半兩),甘草(微炙一分)

白話文:

鉤藤(三分量),蟬(去除頭、足和翅膀後烤熟,取二隻),犀角粉(略微炒過),麥門冬(去除核後烘烤),升麻(各半兩),石膏(搗碎後,取三分量),柴胡(去除基部,只取莖葉,半兩),甘草(微烤過,取一分量)

上八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小盞,煎至六分,去滓下竹瀝半合,重煎三五沸,分溫三服,空心午後夜臥各一,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以上八種藥材粗略搗碎並過濾,每次取兩錢匙的藥粉,加一小杯水煎煮,直到藥液剩六分之滿,濾去藥渣,加入半杯竹瀝,再煮沸三到五次,分三次溫熱服用,每次空腹服用,一次在下午,一次在晚上睡覺前,根據兒童的身體狀況酌量增減劑量。

治小兒驚熱。神志不安。雄黃散

雄黃(研一分),龍腦(研半錢),麝香(研半錢),丹砂(研),黃芩(去黑心),山梔子仁,人參,犀角屑,大黃(銼炒),桂(去粗皮),甘草(炙),牛黃(研各半兩),虎睛(微炙一隻)

白話文:

雄黃(研磨成粉末,取一分)

龍腦(研磨成粉末,取半錢)

麝香(研磨成粉末,取半錢)

丹砂(研磨成粉末)

黃芩(去除黑色心部)

山梔子仁

人參

犀角屑

大黃(切成小段,炒至焦黃)

桂皮(去除粗糙的外皮)

甘草(炙烤至表面微焦)

牛黃(研磨成粉末,取半兩)

虎睛(微烤至微熱,取一隻)

上一十三味,搗研為散,再同研勻,一二歲兒,每服半錢匕,三四歲兒,每服一錢匕,並用薄荷湯調下,早晨午後各一,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列十三種藥材研磨成粉末,然後將它們混合均勻。一或二歲的兒童,每次服用半錢匕;三或四歲的兒童,每次服用一錢匕。都用薄荷湯送服,早晚各一次,視兒童的大小而增減劑量。

治小兒多驚,身體壯熱,吐乳不止。犀角散

犀角(鎊半兩),牛黃(研一錢),青黛(研),熊膽(研各一分)

白話文:

犀牛角(研磨成粉末,半兩),牛黃(研磨成粉末,一錢),青黛(研磨成粉末),熊膽(研磨成粉末,各一分)

上四味,搗研為散,再和勻,每服一字匕,乳汁調下日二,隨兒大小增減。

治小兒驚熱,心神躁悶,胸膈不利,痰涎嘔逆,利膈鎮心。鐵粉煎

鐵粉(研),丹砂(研),水銀沙子,馬牙(硝研),龍腦(研各一錢),天竺黃(研),寒食麵(各一分),輕粉(研半錢),真珠末(二錢),檳榔(二枚為末),麝香(研),丁香(末各一錢),惡實(一分微炒為末)

白話文:

鐵粉(研磨成粉)、丹砂(研磨成粉)、水銀、馬牙硝(研磨成粉)、龍腦(研磨成粉,各一錢)、天竺黃(研磨成粉)、寒食麵(各一分)、輕粉(研磨成粉,半錢)、真珠末(二錢)、檳榔(二枚研磨成粉)、麝香(研磨成粉)、丁香(研磨成粉,各一錢)、惡實(微炒後研磨成粉,一分)

上一十三味,搗研為末和勻,以生蜜少許調如膏,每服一小皂子大,用金銀薄荷湯化下,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面十三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均勻混合在一起,加入少許生的蜂蜜調和成膏狀,每次服用一小皁子的量,用金銀薄荷湯送服,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加減用量。

治小兒驚風壯熱,時氣瘡疹,搖頭弄舌。咳吐目澀,多睡涎嗽,兼治寒邪發熱,及下利膿血。金箔丸

白話文:

治療小兒驚風發熱,時氣瘡疹,搖頭晃舌。咳嗽吐痰眼睛發澀,嗜睡流口水咳嗽,兼治受寒發熱,以及下痢膿血。金箔丸的方劑

金箔(四十九片),丹砂(研),水銀沙子,麝香(研),膩粉(研各一錢),牛黃(研),青黛(研),犀角末,白殭蠶(炒),蟬蛻(去土),麻黃(去根節),白附子,乾蠍(炒),天麻(酒浸炙),天南星(炮酒浸焙各一分)

白話文:

  • 金箔(四十九片)

  • 丹砂(研磨成粉末)

  • 水銀沙子

  • 麝香(研磨成粉末)

  • 膩粉(研磨成粉末,各取一錢)

  • 牛黃(研磨成粉末)

  • 青黛(研磨成粉末)

  • 犀角末

  • 白殭蠶(炒熟)

  • 蟬蛻(去除泥土)

  • 麻黃(去除根部和節點)

  • 白附子

  • 乾蠍(炒熟)

  • 天麻(用酒浸泡後烘烤)

  • 天南星(用酒炮製、浸泡後烘烤,各取一份)

上一十五味,搗研為末,再同研勻細,生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或如雞頭大,每服以一丸,分三服,不計時候,煎人參薄荷湯化下,更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以上十五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再同研勻細,用生蜂蜜和丸,如梧桐子或雞頭那麼大,每次服用一丸,分成三次服用,不計時間,用人參薄荷湯煎服,根據兒童的大小增減藥量。

治小兒驚熱,鎮心化涎。丹砂虎睛丸

丹砂(研一兩),虎睛(微炙一對),牛黃(研),龍腦(研各一錢半),麝香(研一錢),犀角屑,人參,白茯苓(去黑皮),山梔子仁,黃芩(去黑心各一兩),大黃(濕紙裹煨熟),鉤藤(各四兩)

白話文:

丹砂(研磨一兩),虎睛(微火烤一對),牛黃(研磨),龍腦(研磨各一錢半),麝香(研磨一錢),犀角屑、人參、白茯苓(去除黑皮),山梔子仁、黃芩(去除黑心各一兩),大黃(用濕紙包裹,以火烤熟),鉤藤(各四兩)。

上一十二味,搗研為末,再同和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半丸,煎金銀湯化下,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以上十二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細末,再混合均勻,加入蜂蜜製成丸劑,每個丸劑的大小如同梧桐子。每次服用半丸,以金銀湯煎服,根據孩子的大小增減劑量。

治小兒驚熱不安。青金丹

青黛(四兩),甘草(生取末二兩),蟬蛻(取末一兩),麝香(研一分),牛黃(研),龍腦(研各一錢半),丹砂(研一分),龍齒(搗研為末),天竺黃(搗研為末各半兩)

白話文:

  • 青黛(180公克)

  • 甘草(生品,研磨成細末)90公克

  • 蟬蛻(研磨成細末)45公克

  • 麝香(研磨成細末)0.45公克

  • 牛黃(研磨)

  • 龍腦(研磨)各6.7公克

  • 丹砂(研磨成細末)0.45公克

  • 龍齒(搗碎研磨成細末)

  • 天竺黃(搗碎研磨成細末)各22.5公克

上九味,再同研令勻細,用膠飴搜和,丸如雞頭大,每一丸分作四服,小兒驚啼、薄荷湯研服,兼塗頂及手足心,此藥安和臟腑,鎮心祛毒,安魂安魄,調暢三焦。解煩除熱,大人煩躁,每服一丸,新汲水化下。

白話文:

將上列九種藥材研磨成細粉,然後用膠飴把它們混合均勻,做成雞頭大小的藥丸,每粒藥丸分成四次服用。如果小孩受到驚嚇而啼哭不停,可以把薄荷湯和藥丸一起研磨服下,同時把藥物塗在頭頂、手心和腳心上。這種藥可以安撫臟腑,鎮靜安神,祛除毒素,調和三焦,解除煩躁和火氣。如果成年人感到煩躁不安,也可以服用一丸藥丸,用新汲取的水送服即可。

治小兒驚熱,睡中搐搦,鎮心臟,安神定魄。紫霜散

鉛霜,天竺黃,甘草(生銼各一錢),丹砂(研一兩半),鐵粉(研半兩),龍腦(研半錢),人參,使君子(微煨各半兩)

白話文:

  1. 鉛霜:一種中藥,由鉛粉製成。

  2. 天竺黃:一種中藥,由黃土製成。

  3. 甘草:一種中藥,有生甘草和熟甘草之分,通常使用生甘草。

  4. 丹砂:一種中藥,由硫化汞製成。

  5. 鐵粉:一種中藥,由鐵製成。

  6. 龍腦:一種中藥,由樟腦製成。

  7. 人參:一種中藥,具有補氣益血的作用。

  8. 使君子:一種中藥,具有補腎固精的作用。

上八味,先搗研為散,再同研勻,以瓷器盛,每服一字匕,蜜水調下。

治小兒驚熱,心神不寧,時發瘛瘲。蠍梢丸

蠍梢(微炒一錢),白附子(炮半兩),天南星(炮一分),夜明砂(微炒半兩),白殭蠶(直者炒七枚),膩粉(研一錢),青黛(研一皂子大),龍腦(研),麝香(研各半錢)

白話文:

蠍尾(稍微炒一錢),白附子(炮製半兩),天南星(炮製一分),夜明砂(稍微炒半兩),白殭蠶(直的炒七枚),膩粉(研磨一錢),青黛(研磨到皁角那麼大),龍腦(研磨),麝香(研磨各半錢)

上九味,搗研為末,再同研勻,麵糊為丸,如雞頭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臨臥服,更量兒加減。

治小兒驚熱,涼膈化痰。犀角餅子

犀角(鎊),真珠末,丹砂(研),硼砂(研),粉霜(研),膩粉,青黛,水銀(與黑鉛結成沙子各一分),龍腦(研),麝香(研各半錢)

白話文:

犀牛角(磨成粉末),珍珠末,硃砂(研磨成粉末),硼砂(研磨成粉末),滑石粉(研磨成粉末),白色油膏,青黛,水銀(與黑鉛混合成沙子,各取一份),龍腦(研磨成粉末),麝香(研磨成粉末,各取半錢)

上一十味,搗研為末,再同研勻,用山藥煮糊和丸,如皂子大,捏作餅子,每服半餅,薄荷湯化下,食後臨臥服。

白話文:

以上十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然後再一起研磨均勻,用山藥煮成糊狀,和成丸子,大小如皁子,捏成餅狀,每次服用半個餅,用薄荷湯送服,飯後睡覺前服用。

治小兒驚熱涎盛,風虛吐逆,疳氣黃瘦,吐瀉後生風。金粟丸

胡黃連,犀角(鎊),丁香,木香,天竺黃,晚蠶蛾(微炒為末),牛黃(研),丹砂(研),雄黃(研各一分),龍腦(研),麝香(研),粉霜(研),蟾酥(各一錢)

白話文:

胡黃連、犀牛角(研磨成粉末)、丁香、木香、天竺黃、晚蠶蛾(略微炒過並研磨成粉末)、牛黃(研磨成粉末)、丹砂(研磨成粉末)、雄黃(研磨成粉末,各佔一份)、龍腦(研磨成粉末)、麝香(研磨成粉末)、粉霜(研磨成粉末)、蟾酥(各佔一錢)。

上一十三味,搗研為末,再同研勻,用牛膽汁化蟾酥和丸,如黃米大,每服一丸。溫水化下,如驚風搐搦,先用一丸,溫水化,灌在鼻內,隨搐左右,良久以嚏為效。後用溫水化下三五丸,若吐逆不止,以倒流水化下二丸,或三丸。

白話文:

以上十三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分別研磨均勻,用牛膽汁化開蟾酥,和丸如黃米般大小,每次服用一丸。用溫水化開後服用,如果出現驚嚇風搐搦的情況,先服用一丸,以溫水化開,灌入鼻孔中,左右搐搦,良久以打噴嚏為有效。之後服用溫水化開三到五丸,如果嘔吐不止,就用倒流水化開兩丸或三丸服用。

治小兒挾熱多驚,心神煩躁,天麻口瘡,遍身壯熱,大小便多秘,或生瘡癬,咳嗽多涎,睡臥驚叫,手足搐搦,急慢驚風,渴瀉等疾。牛黃丸

白話文:

牛黃丸用於治療小兒挾熱多驚,心神煩躁,天麻口瘡,遍身壯熱,大小便多祕,或生瘡癬,咳嗽多涎,睡臥驚叫,手足搐搦,急慢驚風,口渴和腹瀉等疾病。

牛黃丸配方如下:

  • 牛黃:1.5克
  • 珍珠:1.5克
  • 硃砂:1.5克
  • 雄黃:1.5克
  • 麝香:0.3克
  • 冰片:0.3克
  • 硃砂:0.3克
  • 琥珀:1.5克
  • 僵蠶:1.5克
  • 玉桂:0.3克
  • 肉桂:0.3克
  • 丁香:0.3克
  • 沉香:0.3克
  • 乳香:0.3克
  • 沒藥:0.3克
  • 阿膠:1.5克
  • 蜂蜜:適量

製作方法:

  1. 將牛黃、珍珠、硃砂、雄黃、麝香、冰片、硃砂、琥珀、僵蠶、玉桂、肉桂、丁香、沉香、乳香、沒藥、阿膠研成細末。

  2. 將蜂蜜加入細末中,攪拌均勻。

  3. 將混合物做成丸劑,每丸重約0.3克。

服用方法:

  • 口服,每日2次,每次1-2丸。
  • 小兒服用時,可將丸劑搗碎,用溫水送服。

注意事項:

  • 本方含有麝香,孕婦禁用。
  • 本方含有硃砂,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含有雄黃,不宜長期服用。
  • 服用本方期間,應避免食用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 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牛黃(研一分),丹砂(研),雄黃(研各半兩),馬牙硝(研一兩),麝香(研),龍腦(研各一錢),大黃(飯上炊三遍一兩),黃芩(去黑心),山梔子仁,栝蔞根(銼),白藥子,甘草(炙),天竺黃(研各半兩),鬱金皂莢水浸三宿煮軟切作片焙乾一兩)

白話文:

牛黃(研磨成細粉一錢),丹砂(研磨成細粉),雄黃(研磨成細粉各半兩),馬牙硝(研磨成細粉一兩),麝香(研磨成細粉),龍腦(研磨成細粉各一錢),大黃(用米飯蒸煮三次後研磨成細粉一兩),黃芩(去除黑色心),山梔子仁,栝蔞根(切成碎末),白藥子,甘草(烘烤後研磨成細粉),天竺黃(研磨成細粉各半兩),鬱金(用皁莢水浸泡三天後煮軟,切片,烘乾研磨成細粉一兩)

上一十四味,搗研為末,再同研勻,煉蜜和成挺子,每服旋丸一黑豆許,用金銀薄荷煎湯化下,量兒大小加減與服。

白話文:

以上十四味藥材,研磨成粉末,再次研磨均勻,用蜂蜜調和製成丸劑,每次服用一顆約大黑豆大小的丸劑,用金銀薄荷煎煮的湯藥送服,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調整服用劑量。

治小兒驚熱,利膈墜痰涎。丹砂丸

丹砂(研),馬牙硝(研),龍腦(研),甘草(生為末各一分),牛黃(研半錢),麝香(研一字)

上六味,再研令勻細,煉蜜和為劑,每服旋丸小豆大,薄荷湯化下。一方、入雄黃一字,寒水石末二錢,名雄朱膏

白話文:

將上等藥材六種研磨成細末,加入蜂蜜調和成藥劑,每次服用像小豆一樣大小的一丸,用薄荷湯送下。另一種藥方,加入雄黃一錢,寒水石末二錢,叫做雄朱膏。

治小兒驚熱。涎化熱,鎮心。丹砂丸方

丹砂(研),麝香(研),鐵粉(各半兩),馬牙硝(研),遠志(去心焙為末),牛黃(研),膩粉(各一分),龍腦(研半錢)

白話文:

  • 丹砂(研磨)

  • 麝香(研磨)

  • 鐵粉(各半兩)

  • 馬牙硝(研磨)

  • 遠志(去除果核,烘烤成末)

  • 牛黃(研磨)

  • 膩粉(各一分)

  • 龍腦(研磨半錢)

上八味,搗研為細末,再同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薄荷湯化下。加至二丸。

治小兒一切驚熱,涼心臟。天竺黃散

天竺黃(一分),大黃(濕紙裹煨半兩),丹砂(研半錢),馬牙硝(研一分),鬱金(三分一分生一分炮一分用水一碗煮盡一半取出焙乾)

白話文:

天竺黃(一分量)

大黃(用濕紙包起來,煨半兩)

丹砂(研磨成粉末,半錢量)

馬牙硝(研磨成粉末,一分量)

鬱金(三分量,一分生,一分炮,一分用水一碗煮到一半,撈出焙乾)

上五味,搗研為散,每服半錢匕,薄荷自然汁入蜜,熟水調下,臨臥服,如大人著熱,新汲水調下一錢匕。

治小兒驚熱,眠中搐搦。熊膽丸

熊膽,胡黃連(各二錢),細墨(燒過半錢),使君子(麵裹炮熟為末七枚),天漿子(麩炒去皮七枚),青黛(一錢),麝香(研半分),寒食麵(三錢)

白話文:

熊膽、胡黃連(各二錢)、細墨(燒過半錢)、使君子(用麵糊包起來,烤熟後磨成粉末,七枚)、天漿子(用麩皮炒熟,去掉皮,七枚)、青黛(一錢)、麝香(研磨成粉末,半分)、寒食麵(三錢)

上八味,搗研為末,再同研令勻,用白麵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五丸至七丸,不計時候,煎白粳米飲下。

白話文:

將上述八種藥材搗碎研磨成粉末,然後再一起研磨使之均勻,用白麵糊和成丸,每個藥丸的大小如小米般大小。每次服用五到七丸,不限時間,用煮好的白米粥送服。

治小兒驚熱。化風壅涎嗽,鎮心安神。小天南星丸

天南星(牛膽內櫃者研),人參,赤茯苓(去黑皮),真珠末(研),半夏(用生薑半兩同以水煮一二百沸取出焙乾各半兩),丹砂(研一兩),麝香(研),龍腦(研各一錢)

白話文:

天南星(用牛膽汁研磨),人參,赤茯苓(去除黑色的外皮),珍珠粉(研磨),半夏(用生薑半兩一起煮沸一二百次,取出焙乾,各半兩),丹砂(研磨一兩),麝香(研磨),龍腦(研磨各一錢)

上八味,搗研為末,水浸炊餅心為丸,如黍米大,每服四丸至五丸,不計時候。煎金銀薄荷湯下。

治小兒驚熱,心神不安,睡中語言,及手足掣縮。至聖青金丸方

青黛(研),胡黃連,雄黃(研各半兩),龍腦(研一錢),熊膽(研),蘆薈(研),丹砂(研)膩粉(研各一分),白附子(二枚),麝香(研半分),蟾酥,水銀(各一皂子大),鉛霜(一錢半)

白話文:

  • 青黛(磨碎):10克

  • 胡黃連:10克

  • 雄黃(磨碎):10克

  • 龍腦(磨碎):1.5克

  • 熊膽:磨碎

  • 蘆薈:磨碎

  • 丹砂(磨碎),膩粉(磨碎):各3克

  • 白附子:2片

  • 麝香(磨碎):1.5克

  • 蟾酥,水銀:各1.5克

  • 鉛霜:18.7克

上一十三味,除水銀外,搗研為末,再入乳缽內,並水銀同研令勻,用豶豬膽一枚,取汁熬過,浸蒸餅心少許和丸,如粟米大,每服三丸至五丸,薄荷湯下,量兒虛實加減。

白話文:

除了水銀之外,將前述的十三種藥材搗成粉末,然後放入乳缽中,加入水銀一起研磨均勻。接著,取一個豶豬膽,將膽汁熬過,然後浸泡少許蒸餅心,將藥材和蒸餅心混合均勻,搓成粟米大小的丸劑。每次服用三到五丸,以薄荷湯送服。劑量可根據兒童的體質狀況增減。

治小兒驚熱,手足潮搐,咬牙直視,壓驚墜涎,安神定魄。鎮心丸

人參末,白茯苓(去黑皮為末),山芋(末),凝水石(煅研),寒食麵(各一兩),甘草末(三分),麝香(研半錢),龍腦(研半錢),甜消(研二錢),丹砂(研二兩半)

白話文:

人參末、白茯苓(去除黑皮並研磨成粉)、山藥(研磨成粉)、凝水石(煅燒後研磨成粉)、寒食麵(各一兩)、甘草末(三分)、麝香(研磨成粉半錢)、龍腦(研磨成粉半錢)、甜消(研磨成粉二錢)、丹砂(研磨成粉二兩半)。

上一十味,同研極細,煉蜜和丸,如雞頭大,每服半丸至一丸,食後臨臥,煎金銀薄荷湯化下,量兒大小加減服。

白話文:

把上面列舉的十種中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用蜂蜜和丸,丸藥的大小如雞頭般大。每次服半丸至一丸,在飯後睡覺前,用金銀薄荷湯化開服用,依照孩童的大小來增減藥量。

治小兒驚熱,化痰涎,安心神。丹砂餅子

丹砂(研三錢),牛黃(研),龍腦(研),真珠末(研),白附子,犀角鎊,麝香(研各一錢)天麻(四錢),人參,天南星(酒浸三宿切焙各一分),乾蠍(全者去土炒十枚)

白話文:

丹砂(研磨成三錢),牛黃(研磨),龍腦(研磨),真珠末(研磨),白附子,犀角片(研磨),麝香(研磨各一錢)天麻(四錢),人參,天南星(用酒浸泡三晚,切片,烘烤各一分),乾蠍子(整隻的,去除泥土,炒十隻)

上一十一味,搗研為細末,石腦油和丸,如梧桐子大,捏作餅子,每服一餅子。薄荷湯化下,不拘時候,量兒大小加減服。

白話文:

將上述十一種中藥研磨成細末,再加入石腦油和丸,製成梧桐子大小的丸藥,並捏成餅狀,每次服用一餅。使用薄荷湯送服,不限服用的時間,可根據兒童的大小增減服用量。

治小兒驚熱,身體溫壯。筋脈跳掣,精神昏悶,痰涎不利。天麻防風丸

天麻,防風(去叉),人參(各一兩),乾蠍(全者炒),白殭蠶(各半兩),甘草(微炙),丹砂(研),雄黃(研),麝香(研各一分),牛黃(研一錢)

白話文:

天麻、防風(去除叉)、人參(各一兩),乾全蠍(炒熟)、白僵蠶(各半兩),甘草(微烤)、丹砂(研磨)、雄黃(研磨)、麝香(研磨各一分),牛黃(研磨一錢)。

上一十味,搗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丸,煎薄荷湯化下,不拘時,量兒大小加減服。

治小兒驚熱,身體溫壯,及傷寒四五日未得汗,啼叫少睡,吃水無度。鉛白霜丸

白話文:

治療小兒驚熱,身體強壯,以及傷寒四、五天沒有出汗,哭鬧少睡,喝水沒有節制。鉛白霜丸 方:

鉛白霜三錢,龍骨三錢,牡蠣三錢,玄參三錢,地骨皮三錢,石膏三錢。上藥研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溫水化下。

鉛霜,馬牙硝(研),人參,天竺黃,甘草(炙各半兩),丹砂(研一分),山梔子仁(一兩)

上七味,搗研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丸,冷熟蜜湯化下,更量兒大小加減服。

治小兒驚熱,手足掣縮,精神妄亂。天竺黃散

天竺黃(研),鬱金(銼),犀角(鎊屑),黃芩(去黑心各一分),龍腦(研一錢),人參,甘草(炙各半兩)

白話文:

  1. 天竺黃:研成粉末。

  2. 鬱金:切成薄片。

  3. 犀角:磨成碎屑。

  4. 黃芩:去除根部的黑色部分,取等份。

  5. 龍腦:研成粉末,用量為一錢。

  6. 人參:取半兩。

  7. 甘草:炙烤後,取半兩。

上七味,搗研為細散,每服半錢匕,生薑蜜水調下,乳食後服。

治小兒驚熱,神氣不安,手足掣縮。赤茯苓湯

赤茯苓(去黑皮),凝水石(研各一分),龍齒(研半兩),石膏(碎一兩),麥門冬(去心焙)升麻(各三分)

白話文:

赤茯苓(剝掉外層黑皮),凝水石(研磨成粉,各一份),龍齒(研磨成粉,半兩),石膏(搗碎成粉,一兩),麥門冬(去除芯後烘烤),升麻(各三分)。

上六味,粗搗篩,一二歲兒,每服半錢匕,水三分,竹瀝三分,同煎至三分,去滓溫服,早晨晚後各一,更量兒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上列六味藥材,粗略搗碎後過篩。一到兩歲的小孩,每次服藥半錢匕(約 1.5 公克),加水三分(約 9 毫升)、竹瀝三分(約 9 毫升),一起煎煮至藥液剩下三分之一,過濾掉藥渣,趁溫熱時服用。早上和晚上各服用一次,可以視小孩的身體狀況酌情增減藥量。

治小兒驚熱,神亂形躍。鎮心散

丹砂(研二錢),犀角(鎊一字),人參(三錢),白茯苓(去黑皮三錢),牛黃(研一字),麝香(研三字)

上六味,搗三味為細散,入研者三味,再研勻,薄荷湯調下半錢匕,或一字匕。

治小兒驚熱。大黃甘草飲

大黃(銼炒),甘草(炙銼),芍藥(各半兩),當歸(切焙一兩)

上四味,銼如麻豆,以水三盞,浸一宿,煎取一盞澄清,兒生三日,與一蜆殼許。餘量兒大小加減服,若一服得快利,即不須再服。

白話文:

把上面四種藥材磨成麻豆大小,用三杯水浸泡一夜,煎煮成一碗澄清的藥液。嬰兒出生三天後,每次給他喝一蜆殼那麼多的藥液。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適當增加藥液的量。如果服藥一次後,大便通暢,就不用再服用了。

治小兒驚熱,身體溫壯,小便澀少,宜行小腸,去心熱,兒自少驚,亦不成疾。凝水石散

白話文:

治療兒童驚嚇發熱,身體壯實,小便澀少,應該疏通小腸,消除心火,孩子自然就不會驚嚇,也不會生病。凝水石散方:

凝水石,滑石(水研令如泔漿蕩取細者瀝乾更研無聲乃止各二兩),甘草(生末一兩)

白話文:

凝水石、滑石(研磨成像泔漿一樣,取細小的瀝乾,再研磨至沒有聲音為止,各二兩)、甘草(生研磨一兩)

上三味研令勻,每服半錢匕,量兒大小加減,熱月冷水調下,寒月溫水調下,凡被驚,及心熱臥不安,皆與一服,加龍腦更良。

白話文:

將以上三種藥物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半勺,根據孩子的年齡大小加減用量,夏天用冷水送服,冬天用溫水送服。凡是受到驚嚇,以及心火旺盛,睡不安穩,都服用一劑,再加入龍腦效果更好。

治小兒驚熱,多涎身熱,痰瘧久痢吐乳,或午後發熱驚癇等疾。丹砂丸方

丹砂,粉霜,膩粉(各一分),生龍腦(一錢)

上四味,研令極細,以軟粳米飯為丸,如綠豆大,一歲一丸,甘草湯下,余以意加減服。

白話文:

將上述四味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再用柔軟的粳米飯為丸,丸子的體積大約和綠豆一樣大,一歲的孩子吃一個丸子,用甘草湯送服。其他年齡的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酌情加減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