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徽宗趙佶主持編纂

《聖濟總錄》~ 卷第一百六十八 (3)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一百六十八 (3)

1. 小兒潮熱

論曰小兒潮熱者,身體發熱,作止有時,故謂之潮熱,由保養失宜,風冷邪氣,客於分肉之間,每遇衛氣至,則真邪相搏,故令發熱,欲知在何經絡,當觀間甚之時,屬何腑臟,各循其經以調之。

白話文:

評論說小兒潮熱,是指身體發熱,發作和停止的時間有一定規律,所以稱之為潮熱。是由於保養不當,風寒邪氣侵襲到肌肉之間,每當衛氣到達時,正氣與邪氣相互搏擊,所以導致發熱。想要知道潮熱在什麼經絡上,應該觀察潮熱發作最嚴重時,屬於哪個臟腑,再循著經絡加以調理。

治小兒潮熱,盜汗心忪,及骨蒸勞熱。齘齒方

地骨皮,白茯苓(去黑皮),瞿麥穗,赤芍藥,生乾地黃(焙),山梔子仁,甘草(炙各一兩),大黃(銼炒),柴胡(去苗),木通(銼各一兩半),人參木香(各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一分)

白話文:

  • 地骨皮

  • 白茯苓(去除黑皮)

  • 瞿麥穗

  • 赤芍藥

  • 生乾地黃(烘烤)

  • 山梔子仁

  • 甘草(炙各一兩)

  • 大黃(切碎炒過)

  • 柴胡(去除花苗)

  • 木通(切碎各一兩半)

  • 人參

  • 木香(各半兩)

  • 青橘皮(用湯浸泡去除白色部分,烘烤一分)

上一十三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七分,入竹茹少許,同煎至四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量大小加減。

白話文:

上述十三種藥材,粗略搗碎篩選,每次服用一錢匕,加入七分水,加入少許竹茹,一起煎煮至四分之一,去掉渣滓溫服,不拘泥於服藥時間,可以根據大小酌情增減藥量。

治小兒潮熱。青蒿湯

青蒿(焙),知母(焙),甘草(炙各二兩),半夏(湯洗七遍薑汁製一兩),常山(銼焙二兩),鱉甲(醋炙黃去裙襴),桂(去粗皮),枳殼(去瓤麩炒),秦艽(去苗土各四兩)

白話文:

青蒿(炒),知母(炒),甘草(炙,各二兩),半夏(用沸水洗七次,用薑汁炮製,一兩),常山(切片,炒,二兩),鱉甲(用醋炒至黃色,去除裙襴),桂皮(去除粗糙的樹皮),枳殼(去除果肉,麩皮,炒),秦艽(去除莖葉,泥土,各四兩)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半錢匕,水半盞,入生薑一片,烏梅肉少許,同煎三五沸。去滓溫服。

白話文:

將上九味藥材,粗略搗碎後篩過,每服半錢匕,加水半盞,加入一塊生薑片,少許烏梅肉,一起煎煮三到五次。去渣後,溫熱服用。

治小兒潮熱,飲食不為肌肉,黃悴,夜臥不安,時有虛汗。柴胡地骨皮湯

白話文:

治療小兒潮熱,飲食不為肌肉所吸收,身體黃弱,晚上睡覺不安,時常有虛汗。

柴胡 地骨皮 黃芩 炙甘草 石膏 生薑 大棗

柴胡(去苗),地骨皮,桔梗(炒各一兩),甘草(炙半兩)

上四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一小盞,煎至五分去滓,食後臨臥溫服,量大小加減。

治小兒風虛潮熱,齘齒譫言。酸棗仁飲

酸棗仁(一兩),蛇蛻皮(炙三條),人參,羌活(去蘆頭各半兩),甘草(炙一分)

白話文:

  • 酸棗仁:一兩

  • 蛇蛻皮:三條,炙過

  • 人參:半兩

  • 羌活:半兩,去除蘆頭

  • 甘草:一分,炙過

上五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入薄荷三葉,同煎七分,去滓分溫三服。量大小加減。

白話文:

將五種藥材粗略搗碎並過篩,每次服藥使用量為二錢匙,加上一杯水,然後加入三片薄荷葉,一起煎成十分之七的量,去掉藥渣,溫服三次。藥量的多寡依個人年齡調整。

治小兒潮熱。白蘚皮湯方

白蘚皮,人參,白芷防風(去叉),黃芩(去黑心),知母(焙),沙參犀角(鎊各半兩)甘草(炙一分)

白話文:

白鮮皮、人參、白芷、防風(去除根鬚)、黃岑(去除黑色核心)、知母(焙炒)、沙參、犀角(研磨,各半兩)、甘草(炙烤,一分)

上九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八分,入薄荷三片,煎取五分,去滓分溫二服。

治小兒潮熱。百一羌活餅

羌活(去蘆頭),芎藭,白殭蠶(炒),雞蘇(各一兩),乾蠍(全者十四枚炒)

上五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雞頭大,捏作餅子,每服一餅,荊芥湯化下。

白話文:

將五種味道的藥物研磨成粉末,並加入蜂蜜製成丸劑,每個丸劑的大小如同雞頭一般,將其捏成餅狀,每次服用一個餅狀丸劑,並以荊芥湯送服。

治小兒潮熱。柴胡飲

柴胡(去苗),人參,知母(焙),羚羊角(鎊),甘草(炙),陳橘皮(湯浸去白焙),赤茯苓(去黑皮),半夏(湯洗七遍去滑焙),木通(銼),芍藥(等分)

白話文:

柴胡(去掉細苗),人參,知母(焙乾),羚羊角(研成粉末),甘草(炙烤),陳橘皮(用熱水浸泡,去掉白色部分,然後焙乾),赤茯苓(去掉黑色外皮),半夏(用熱水清洗七遍,去掉滑膩感,然後焙乾),木通(切碎),芍藥(與其他藥材等分)。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一盞,入生薑一片,同煎至五分,去滓溫服。日二。

治小兒潮熱。連翹湯

連翹,山梔子仁,甘草(炙),防風(去叉),蟬殼(去土焙乾)

上五味等分,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半盞,煎三五沸,去滓,量大小加減溫服。

治小兒潮熱不解,長肌膚,進飲食。人參柴胡湯

人參,柴胡(去苗),白茯苓(去黑皮),芎藭(各一兩),知母(焙),升麻藁本(去苗土),甘草(炙),天門冬(去心焙各半兩),獨活(去蘆頭),柏子仁(研各一分)

白話文:

  • 人參:一兩

  • 柴胡(去除根莖):一兩

  • 白茯苓(去除黑皮):一兩

  • 芎藭:一兩

  • 知母(烘焙):半兩

  • 升麻:半兩

  • 藁本(去除根莖和泥土):半兩

  • 甘草(烘焙):半兩

  • 天門冬(去除芯並烘焙):半兩

  • 獨活(去除蘆頭):半兩

  • 柏子仁(研磨):一分

上一十一味,粗搗篩,每服一錢匕,水半盞,入生薑二片,青蒿一穗,同煎至三分。去滓食後溫服,五歲以上,十五以下,入醋炙鱉甲半兩,每服二錢,水一盞,煎六分服。

白話文:

把上述十一種中藥材搗碎並過篩,每次取一錢匕的量,加入半盞水,再放入兩片生薑和一穗青蒿,一起煎煮至藥液剩下三分之一。去除藥渣,飯後溫服。五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的患者,加入醋炙鱉甲半兩,每次取二錢的量,加入一盞水,煎煮至藥液剩下六分之一服用。

治小兒潮熱,肌瘦盜汗。黃雞煎丸

黃連(去須二兩),鶴蝨蕪荑仁(各半兩),秦艽(去苗土),柴胡(去苗),知母(焙),使君子(去皮各一兩)

白話文:

黃連(去掉須子,二兩),鶴蝨、茅梧子仁(各半兩),秦艽(去掉苗和土),柴胡(去掉苗),知母(焙過),使君子(去掉皮,各一兩)

上七味,搗羅為末,以黃雌雞一隻,重一斤許者籠之,食以大麻子,候五日去毛令淨,於尾下開竅,去腸肚洗淨干,入前藥末於腹內,以線縫之,取小甑,先以黑豆鋪甑底,厚三寸,安雞在甑內,四旁以黑豆圍裹,上以黑豆半寸蓋之,自巳時炊,至申時住火,俟溫取雞,去腹中藥,及筋骨頭翅,以淨肉研和得所,更少入酒麵糊,丸如小綠豆大,每服十丸,量兒大小加減,空心臨臥,麥門冬熟水下,疳瘦骨熱。十五歲以上,溫酒下。

白話文:

將以上七種藥材搗碎成粉末,用一隻一斤左右重的母雞,用籠子將牠關起來,並餵牠吃大麻子,連續五天後將牠的毛拔乾淨,在尾部開一個孔,去掉內臟並洗淨擦乾,將之前藥末裝入雞腹內並用線縫合,取一個小蒸籠,先在籠底鋪上三寸厚的黑豆,將雞放在蒸籠內,四周用黑豆圍裹,上面再蓋上一層半寸厚的黑豆,從巳時(上午9-11點)開始蒸,至申時(下午3-5點)熄火,待溫熱時取出雞,去掉腹中的藥物以及筋骨、頭和翅膀,將淨肉搗碎並混合所有藥物,再加入少量酒和麵糊,搓成小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十丸,依照小孩的年齡增減劑量,在睡前空腹服用,用熟麥門冬水送服,可治療疳瘦骨熱。十五歲以上者,可以溫酒送服。

治小兒潮熱,煩渴引飲,脅腹滿脹。羸瘦多汗。鱉甲丸

鱉甲(醋炙去裙襴),黃耆(銼),柴胡(去苗各一兩),枳殼(去瓤麩炒),白朮,人參(各半兩),木香(一分)

白話文:

鱉甲(以醋炙烤,除去邊緣),黃耆(切成小段),柴胡(去掉根鬚,各一兩),枳殼(去除瓤,炒至麩皮色),白朮,人參(各半兩),木香(一分)

上七味,搗羅為細末,水浸炊餅心和丸,如麻子大,二歲兒十丸,溫粥米飲下,日二,更量兒大小加減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