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費元

《臨證一得方》~ 卷一 首部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首部 (4)

1. 痰包

(案34)上齶痰包已經三載,脈形細小,恐難奏績。時邪鬱熱,發疳未定。

鮮生地,淡竹葉,羚羊角,炒黃芩,赤茯苓,鮮石斛,人中黃,大力子,粉丹皮,福澤瀉,象貝母,烏犀角

白話文:

【病案34】病患上齶部位長有如痰般的腫塊已三年之久,其脈象顯示為細小,預估治療效果可能不佳。目前疑似因邪氣鬱結及體內熱毒,導致口腔潰瘍尚未穩定。

處方藥材如下:新鮮生地、淡竹葉、羚羊角、炒製黃芩、赤茯苓、新鮮石斛、人中黃、大力子、粉丹皮、福澤瀉、象貝母、烏犀角。

2. 牙疳

(案35)牙疳未定,兼外感風邪,牙義腫脹不利,痛引咽喉,清化施治。

粉葛根,炒殭蠶,大力子,黃芩,滑石,知母,羚羊角,玉桔梗,人中黃,象貝,澤瀉

複方

烏犀角,鮮石斛,西赤芍,殭蠶,澤瀉,蘆根,鮮生地,人中黃,象貝,黃芩,川柏(炒)

再復,去赤芍,加青麟丸、淡竹葉。

(案36)斑後生疳,身熱煩躁。

烏犀角,潞黨參,羚羊角,連翹,象貝,天竺黃,鮮生地,生石膏,人中黃,杏仁,竹葉

(案37)鬱熱牙疳,寒熱不遽定也。

羚羊角,鮮生地,人中黃,淡竹葉,赤芍,象貝,生石膏,塊滑石,淡黃芩,焦車前,茅根肉

初復,去黃芩、滑石、石膏、加犀角、殭蠶、豬苓、通草。

二復,去車前、豬苓、通草、殭蠶、赤芍,加丹皮、知母、元武版、懷山藥、土茯苓、焦川柏

三複,溢血,加人中白。

白話文:

【牙疳】

(案例35) 這位患者有牙疳之症,尚未穩定,同時又受到風邪的侵擾,導致牙齦腫脹且疼痛,甚至影響到咽喉,我們用清熱解毒的方式進行治療。

使用的藥材包括粉葛根,炒殭蠶,大力子,黃芩,滑石,知母,羚羊角,玉桔梗,人中黃,象貝,澤瀉等。

此外,還使用了複方,藥材有烏犀角,鮮石斛,西赤芍,殭蠶,澤瀉,蘆根,鮮生地,人中黃,象貝,黃芩,川柏(炒)。再次調整治療方案時,去掉西赤芍,加入青麟丸和淡竹葉。

(案例36) 斑疹過後出現牙疳,患者身體發熱且心情煩躁。

治療使用的藥材有烏犀角,潞黨參,羚羊角,連翹,象貝,天竺黃,鮮生地,生石膏,人中黃,杏仁,竹葉。

(案例37) 這位患者是因為鬱熱產生的牙疳,症狀時冷時熱,病情反覆不定。

治療使用的藥材有羚羊角,鮮生地,人中黃,淡竹葉,赤芍,象貝,生石膏,塊滑石,淡黃芩,焦車前,茅根肉。

初次調整治療方案,去掉黃芩,滑石,石膏,並加入犀角,殭蠶,豬苓,通草。

第二次調整治療方案,去掉車前,豬苓,通草,殭蠶,赤芍,加入丹皮,知母,元武版,懷山藥,土茯苓,焦川柏。

第三次調整治療方案,患者出現溢血情況,因此加入人中白。

3. 青腿牙疳

(案38)青腿牙疳南方罕見,危症也。

烏犀角,人中黃,羚羊角,茅根肉,粉丹皮,鮮生地,青秧葉,川貝母,金銀花,淨連翹

複方

烏犀角,鮮生地,羚羊角,懷牛膝,活水蘆根,西洋參,鮮石斛,天花粉,人中黃,茅柴根肉

白話文:

【青腿牙疳】

(案例38)在南方很少見到青腿牙疳這種病,這是一種很危險的病症。

藥方包含了:烏犀角、人中黃、羚羊角、茅根肉、粉丹皮、鮮生地、青秧葉、川貝母、金銀花、淨連翹等藥材。

複合藥方則有:烏犀角、鮮生地、羚羊角、懷牛膝、活水蘆根、西洋參、鮮石斛、天花粉、人中黃、茅柴根肉這些成分。

4. 走馬疳

(案39)走馬牙疳腐爛齒落,脈數,身熱,穿腮不治。

⿰旁刂犀角,象貝母,焦山梔,人中黃,滑石,羚羊角,赤茯苓,鮮石斛,焦米仁,車前,粉丹皮,鮮生地,馬勃花

(案40)病後蘊熱不清,發為走馬疳,惡腐內嵌,甚非佳兆。

塊滑石,象貝母,新會皮,炒米仁,焦車前,生甘草,赤茯苓,黑豬苓,淡竹葉

復,加蘆薈。

白話文:

【走馬疳】

(案例39)有一患者患走馬牙疳,導致牙齒腐爛掉落,且脈搏頻數,身體發熱,病情嚴重到連腮幫子都受到侵蝕,這種情況已經無法治癒了。

處方藥材包括:犀角、象貝母、焦山梔、人中黃、滑石、羚羊角、赤茯苓、鮮石斛、焦米仁、車前、粉丹皮、鮮生地、馬勃花。

(案例40)患者在疾病康復後,體內殘留的熱氣未能得到清除,結果引發了走馬疳,病竈內的腐爛情況極其嚴重,這並不是一個好的徵兆。

處方藥材包括:滑石、象貝母、新會皮、炒米仁、焦車前、生甘草、赤茯苓、黑豬苓、淡竹葉。

此外,還需加入蘆薈以加強治療效果。

5. 鳳眉疽

(案41)太陽少陽積熱受風,鳳眉疽潰孔深無膿,不易收斂。

生西耆,炒殭蠶,焦夏曲,炒米仁,羚羊角,北沙參,象貝母,冬桑葉,黑梔子,石決明,香青蒿

(案42)血虧襲風,引動肝風,上行清竅,口眼喎斜,淚出,脈數,宗治風先治血之意,但不可蠻補。

西綿耆,全當歸,左秦艽,川羌活,明天麻,炒殭蠶,炒川芎,淡全蠍,嫩鉤藤,荊芥穗

(案43)複方加防風、蒼耳子、奎白芍。

口眼喎斜明系營衛兩虧、內風煽動,診得脈弦而滑,是風必夾痰也。先擬祛風化痰,後投滋補,但非旦夕所能奏效。

天南星,白附子,煨天麻,光杏仁,絲瓜絡,老鉤藤,漂全蠍,炒殭蠶,炒白芍,乾荷蒂,竹瀝

白話文:

【鳳眉疽】

(案例41)因太陽和少陽經絡長期積熱,再加上受風邪侵襲,導致鳳眉部位長出瘡瘍,潰爛的傷口很深卻沒有膿液,很難癒合。

藥方包含:西洋參、炒僵蠶、焦夏麴、炒苡仁、羚羊角、北沙參、象貝母、冬桑葉、黑梔子、石決明、香青蒿。

(案例42)血液虧損,風邪乘虛而入,引起肝風上衝,造成口眼歪斜、流淚等症狀,脈搏跳動快速。治療上應遵循「治風先治血」的原則,但不可盲目進補。

藥方包含:西緜參、全當歸、左秦艽、川羌活、明天麻、炒僵蠶、炒川芎、淡全蠍、嫩鉤藤、荊芥穗。

(案例43)在原有處方基礎上加入防風、蒼耳子、奎白芍。

口眼歪斜明顯是由於營衛兩虧及內風引起的,診察後發現脈象弦滑,表示風邪夾雜著痰濕。首先應祛風化痰,再考慮滋補,但這種情況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見效的。

藥方包含:天南星、白附子、煨天麻、光杏仁、絲瓜絡、老鉤藤、漂全蠍、炒僵蠶、炒白芍、乾荷蒂、竹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