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證一得方》~ 卷一 首部 (3)
卷一 首部 (3)
1. 口疳
(案23)口中發熱,脈形弦數,此係陽亢上熱下虛之候。
川石斛,黑山梔,制首烏,穭豆衣,生甘草,西洋參,粉丹皮,赤茯苓,乾荷葉蒂,活水蘆根,石決明,炒白芍,煅磁石
白話文:
(案例23)病人口腔感覺灼熱,脈搏呈現弦數之狀,這顯示了身體出現了上部熱盛而下部虛弱的情況。
處方包含了:川石斛,黑山梔,製首烏,穭豆衣,生甘草,西洋參,粉丹皮,赤茯苓,乾荷葉蒂,活水蘆根,石決明,炒白芍,煅磁石等藥材。
以上是針對這種病症的中藥處方。
2. 口糜
(案24)心脾蘊熱上蒸,口舌腐爛,畏寒,脈數,竊恐延久咽喉為重。
烏犀角,人中黃,炒米仁,赤苓,焦車前,茅根,羚羊角,冬桑葉,光杏仁,象貝,淡竹葉
(案25)口糜延化乾板,入喉難治。
烏犀角,鮮石斛,廣橘紅,純鉤藤,焦車前,羚羊角,人中黃,飛滑石,片通草,茅根肉
復,腐爛如故,勢頗利害。
烏犀角,鮮石斛,人中黃,滑石,山梔,淡竹葉,羚羊角,淡黃芩,京貝母,赤苓,澤瀉,茅根肉
(案26)始發牙義,延及咽喉,腫痛雖微而舌邊上下爛點密布,胸中懊惱,脈數,系風陽之邪感入肺脾,內火不越之候。
荊芥穗,焦山梔,草鬱金,童木通,粉甘草,南薄荷,塊滑石,焦車前,西洋參,鮮蘆根,羚羊角,玉桔梗,白蔻殼
(案27)舌疳藥後已減,因耽延失治,復發腐點,切勿輕治。
羚羊片,人中黃,焦車前,新會皮,赤芍,米仁,象貝母,焦黃柏,炒殭蠶,澤瀉,炒麥芽,茅根
(案28)久病糜腐及喉,氣粗,足冷,身熱,便溏,擬益元湯。
制附片,五味子,莧麥冬,童便,真川連,肥知母,生甘草
又複方
大原地,懷山藥,五味子,白茯苓,炒萸肉,牡丹皮,安肉桂,炒澤瀉
(案29)鬱火結痰,外感時毒,蓮花舌內外腫脹、寒熱鋒銳之侯。
牛蒡子,羚羊角,茅慈姑,象貝母,化州橘紅,炒殭蠶,海浮石,天竺黃,嫩鉤藤,鹽水炒竹茹
復,去竺黃、毛慈姑、貝母、羚羊,加杏仁、馬勃、前胡。
白話文:
[口糜]
(案例24) 由於心臟和脾臟內積聚過多的熱氣上升,導致口腔與舌頭發生腐爛的情況,患者感到畏寒,且脈搏跳動頻率快,擔心如果情況延續下去,咽喉部位的病情可能會加重。
藥方包括:烏犀角,人中黃,炒米仁,赤苓,焦車前,茅根,羚羊角,冬桑葉,光杏仁,象貝,淡竹葉。
(案例25) 口腔腐爛的情況延續並轉為乾燥硬化,若侵入喉部則難以治療。
藥方包括:烏犀角,鮮石斛,廣橘紅,純鉤藤,焦車前,羚羊角,人中黃,飛滑石,片通草,茅根肉。
即使再接受治療,腐爛狀況依然未見好轉,病情顯得相當嚴重。
藥方包括:烏犀角,鮮石斛,人中黃,滑石,山梔,淡竹葉,羚羊角,淡黃芩,京貝母,赤苓,澤瀉,茅根肉。
(案例26) 初期只是牙齒問題,但隨後擴散至咽喉,雖然腫痛程度輕微,但舌邊上下密佈爛點,患者胸中煩悶,脈搏快速,這是風邪和陽邪影響肺脾,內火無法得到控制的症狀。
藥方包括:荊芥穗,焦山梔,草鬱金,童木通,粉甘草,南薄荷,塊滑石,焦車前,西洋參,鮮蘆根,羚羊角,玉桔梗,白蔻殼。
(案例27) 舌頭的病情在藥物治療後已有改善,但因拖延未能及時治療,再次出現腐爛的點,千萬不要輕視此情況。
藥方包括:羚羊片,人中黃,焦車前,新會皮,赤芍,米仁,象貝母,焦黃柏,炒殭蠶,澤瀉,炒麥芽,茅根。
(案例28) 長期患病導致口腔和咽喉糜爛,呼吸急促,腳冷,身體發熱,排便稀軟,計劃使用益元湯進行治療。
藥方包括:制附片,五味子,莧麥冬,童便,真川連,肥知母,生甘草。
另一個配方包括:大原地,懷山藥,五味子,白茯苓,炒萸肉,牡丹皮,安肉桂,炒澤瀉。
(案例29) 火氣鬱結形成痰液,加上外感時毒,舌頭呈現蓮花狀,內外都出現腫脹,且伴隨劇烈的寒熱交替。
藥方包括:牛蒡子,羚羊角,茅慈姑,象貝母,化州橘紅,炒殭蠶,海浮石,天竺黃,嫩鉤藤,鹽水炒竹茹。
再次治療,去除天竺黃,茅慈姑,貝母,羚羊角,加入杏仁,馬勃,前胡。
3. 重舌
(案30)重舌不畏寒。
小川連,炒殭蠶,黑梔子,生甘草,荊芥穗,南薄荷,連翹殼,玉桔梗
復,去川連,加生石膏。
(案31)舌衄不止,脈象洪數,涼血清心。
烏犀角,羚羊角,天冬肉,煅中白,山梔,中黃,鮮生地,鮮石斛,湖丹皮,炒黃芩,赤苓,竹葉
白話文:
【重舌】
(案例30)患者舌下生腫,形成雙層舌形狀,但並不感到寒冷。
處方藥材有:黃連、炒僵蠶、黑梔子、生甘草、荊芥穗、南薄荷、連翹殼、桔梗。
若病情好轉,則移除黃連,加入生石膏。
(案例31)患者舌部出血不止,脈象顯示血液過熱,需涼血清心。
處方藥材有:犀牛角、羚羊角、天門冬、煅牡蠣、山梔子、黃連、新鮮生地、新鮮石斛、牡丹皮、炒黃芩、赤茯苓、竹葉。
4. 上齶癰
(案32)上齶生癰,脹滿頑硬,不易即潰,元虛痰結為患。
光杏仁,海浮石,炙甲片,炒殭蠶,馬勃,元明粉,象貝母,茅慈姑,淨蟬衣,竹二青,百藥煎,車前子
復,脹勢漸退而舌掉不靈,仍進清火化痰之品。
煨葛根,海浮石,人中黃,象貝母,茅慈姑,淨連翹,福澤瀉,光杏仁,黑元參,肥知母,炒殭蠶,竹青
(案33)太陰鬱火上攻,上齶癰復發,清潤為治。
羚羊角,西赤芍,光杏仁,福澤瀉,丹皮,蘆根,黑元參,人中黃,象貝母,焦車前,黃芩,麥冬肉,海浮石,淡蛤粉合六君子湯,真川貝,廣橘紅
白話文:
【上齶癰】
(案例32)患者上齶長了腫瘍,腫脹且堅硬,不容易潰破,病因是體質虛弱加上痰凝結所致。
用光杏仁、海浮石、炙甲片、炒殭蠶、馬勃、元明粉、象貝母、茅慈姑、淨蟬衣、竹二青、百藥煎、車前子等藥物治療。
再次診療時,發現腫脹的情況已經逐漸減輕,但舌頭活動不靈活,於是繼續使用清熱解毒、化痰的藥物。
使用煨葛根、海浮石、人中黃、象貝母、茅慈姑、淨連翹、福澤瀉、光杏仁、黑元參、肥知母、炒殭蠶、竹青等藥物。
(案例33)患者因體內鬱積的火氣上衝,導致上齶的腫瘍再次發作,因此使用清熱滋潤的方法來治療。
使用羚羊角、西赤芍、光杏仁、福澤瀉、丹皮、蘆根、黑元參、人中黃、象貝母、焦車前、黃芩、麥冬肉、海浮石、淡蛤粉,配合六君子湯、真川貝、廣橘紅等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