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費元

《臨證一得方》~ 卷四 手足發無定處部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手足發無定處部 (4)

1. 三里發

(案35)三里發穿潰,月餘虛腫不退,兼病伏邪,脈來虛數,內熱延怯堪虞。

制首烏,北沙參,川石斛,青蒿,山藥,煅牡蠣,炙鱉甲,穭豆衣,生杜仲,萆薢,澤瀉

白話文:

【案例35】患者在三里穴位置發生了癥瘕破潰,一個多月以來,局部虛弱腫脹的情況未見改善,同時還伴有潛伏的病邪。其脈象顯示虛弱而數,內部有熱象,且出現畏寒的症狀,令人擔憂。

治療上採用的藥物包括:製首烏、北沙參、川石斛、青蒿、山藥、煅牡蠣、炙鱉甲、穭豆衣、生杜仲、萆薢、澤瀉。

2. 內踝疽

(案36)內踝疽始由針潰,又被刀傷,致腐爛流血,月餘不定未決奏。

原生地,丹皮,萆薢,防己,炒白朮,大豆黃卷,焦白芍,赤苓,秦艽,西耆,炒黃芩,海桐皮

(案37)戳傷足跗,感受熱毒,連踝腫痛不能省力,腐爛色紫,尚非定勢。

西赤芍,淡黃芩,金銀花,羚羊角,香白芷,土貝母.焦夏曲,六一散,地丁草,赤茯苓

(案38)營虛絡痹,濕邪下注足跗,痠疼腫脹,失治成膿,針潰延久,化頭不一,氣穢乃濕熱傷營之候。

制首烏,粉丹皮,牡蠣,升麻,川石斛,菟絲子,炙鱉甲,炙玄武板,白朮,萆薢,生西耆,金毛狗

(案39)操勞之體摩傷足跟,被針,腫脹腐爛不堪。

赤丹參,赤芍,六一散,焦夏曲,粉萆薢,土貝母,黃芩,金銀花,羚羊尖,粉豬苓

(案40)遠步傷絡,踝腫痠痛延及足跟,但蹄屬交脈會陰,非易痊之候。

柴胡,升麻,黨參,白朮,鎖陽,萆薢,五加皮,杞子,漢防己,桑椹子,歸身炭

白話文:

[內踝疽]

(案例36) 一開始因為針刺導致內踝部位感染,後又因刀傷使情況惡化,造成組織腐爛出血,超過一個月的情況仍未見好轉。

處方藥材有:牡丹皮、莧菜、防己、炒過的白朮、大豆黃卷、炒焦的白芍、赤苓、秦艽、西洋參、炒黃芩、海桐皮。

(案例37) 腳背受到撞擊傷害,感染熱毒,導致腳踝連帶腫脹疼痛,以致於無法正常行走,傷口呈現紫色腐爛狀,病情尚未穩定。

處方藥材有:西紅芍、淡黃芩、金銀花、羚羊角、香白芷、土貝母、炒焦的夏曲、六一散、地丁草、赤茯苓。

(案例38) 患者因體質虛弱,經絡受阻,濕邪下注腳背,引起痠痛腫脹,治療不及時形成膿包,針刺排膿後久久未能恢復,化膿情形複雜多變,且傷口散發異味,此為濕熱傷營的徵兆。

處方藥材有:製首烏、粉丹皮、牡蠣、升麻、川石斛、菟絲子、炙鱉甲、炙玄武板、白朮、莖莧菜、生西洋參、金毛狗脊。

(案例39) 長期勞動的身體,腳跟磨損受傷,後又遭針刺,導致腳部嚴重腫脹腐爛。

處方藥材有:赤丹參、紅芍、六一散、炒焦的夏曲、莖莧菜、土貝母、黃芩、金銀花、羚羊尖、豬苓。

(案例40) 長途跋涉導致腳踝和腳跟的經絡受損,引起腳踝腫脹疼痛,然而腳跟是陰陽兩脈的交匯處,恢復起來並不容易。

處方藥材有:柴胡、升麻、黨參、白朮、鎖陽、莖莧菜、五加皮、枸杞子、漢防己、桑椹子、當歸身炭。

3. 牛程蹇

(案41)足跟麻木作痛腫脹內潰,是為牛程蹇,穿不易斂。

炒川芎,土貝母,半夏曲,羚羊片,廣陳皮,炒秦艽,西赤芍,桑椹子,焦米仁,粉萆薢

(案42)陽蹻氣滯,濕傷脈絡,足跟及跗腫痛,諸指麻木,治先理濕養營,參以滋腎升中之品。

焦米仁,炒杜仲,防己,甘杞子,鎖陽,炙升麻,炒歸身,炒白朮,防風,煅牡蠣,萆薢

白話文:

【案例41】有個病人腳跟麻木、疼痛並且腫脹,甚至於內部有潰爛的情況,這種病症被稱為"牛程蹇",且傷口很難癒合。

治療上使用炒過的川芎,土貝母,半夏曲,羚羊角片,廣東陳皮,炒過的秦艽,西紅芍,桑椹子,炒過的米仁,以及粉狀的萆薢。

【案例42】陽蹻氣滯,即因氣血不順導致的病症,加上濕氣損傷了脈絡,造成腳跟和腳背腫脹疼痛,手指也感到麻木。治療上首先需要排除濕氣並滋養身體,同時輔以滋補腎臟和提升中氣的藥物。

使用的藥材包括炒過的米仁,炒過的杜仲,防己,甘草枸杞子,鎖陽,炙過的升麻,炒過的當歸身,炒過的白朮,防風,煅燒過的牡蠣,以及萆薢。

4. 漏蹄風

(案43)牛程蹇穿久不斂,成漏蹄風。

象貝母,羚羊角,防風,赤丹參,粉萆薢,湖丹皮,炒歸身,防己,赤茯苓,福澤瀉

復,潞黨參,焦米仁,炙升麻,海桐皮,天門冬,炒白朮,炒歸身,新會皮,川石斛,川萆薢

白話文:

【病症:漏蹄風】

(案例43)有隻牛名叫程蹇,它的蹄子長時間穿孔未能癒合,最終發展成了漏蹄風這種疾病。

治療此病的藥方包括:象貝母、羚羊角、防風、赤丹參、粉萆薢、湖丹皮、炒歸身、防己、赤茯苓、福澤瀉、復潞黨參、焦米仁、炙升麻、海桐皮、天門冬、炒白朮、炒歸身、新會皮、川石斛和川萆薢等中草藥。

5. 脫疽

(案44)臟腑蘊毒,銷鑠陰液,成為脫疽,疼痛腐爛,色紫氣穢,醫者目為凍瘡,殊屬可笑。但此症五敗一現,百無一生,古法雖有割切,未敢妄施,勉擬一方以俟賢者。

真川連,川黃柏,生甘草,金銀花,炒川芎,淡黃芩,赤丹參,炒歸身,焦夏曲

白話文:

【脫疽】

(案例44) 這位患者的臟腑內藏著毒素,這些毒素消耗了身體的陰性液體,導致他患上了脫疽。他的病狀是劇烈的疼痛,組織開始腐爛,患處顏色呈現紫色且散發出惡臭。有醫生將這種病誤診為凍瘡,實在令人啼笑皆非。然而,這種病一旦出現五種惡化的跡象之一,患者就幾乎沒有存活的機會。根據古法,雖然有手術切除的方法,但我們不敢輕易施行。在此,我謹慎地提供一個藥方,留待更有智慧的醫生來評估和使用。

藥方包含:真正的黃連、黃柏、生甘草、金銀花、炒過的川芎、淡黃芩、紅色的丹參、炒過的當歸、焦夏曲。

6. 嵌甲疽

(案45)嵌甲疽乃不內外因之症,腫實流脂,原無妨礙,惟不易痊耳。

生西耆,赤苓,金銀花,秦艽,新會皮,熟葛根,米仁,炒當歸,萆薢,紅棗子

(案46)甲疽津脂,濕熱未清,加之勞步食羶,腐爛溢血不止,防血枯成脫,是重。

生首烏,羚羊角,赤丹參,金銀花,中白豬苓,粉丹皮,象貝母,玄武板,淡黃芩,甘草

(案47)濕熱下注足,掌發泡流脂,仿瀉脾法。

焦茅朮,香白芷,生茜草,片通草,焦米仁,青防風,淡黃芩,飛滑石,黑山梔

白話文:

【案例45】嵌甲疽這病症並非由內外因素造成,病狀為腫脹且有油脂流出,原本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影響,只是難以完全康復。

藥方包括:西洋參、赤茯苓、金銀花、秦艽、陳皮、熟葛根、薏苡仁、炒當歸、狗脊、紅棗。

【案例46】甲疽病流出的津液和油脂,顯示濕熱尚未清除,加上患者長途步行及食用腥味食物,導致傷口腐爛出血不止,需防範血氣枯竭的情況,病情較為嚴重。

藥方包括:生何首烏、羚羊角、赤丹參、金銀花、豬苓、牡丹皮、象貝母、玄武板、淡黃芩、甘草。

【案例47】濕熱下注於腳部,導致手掌起水泡並流出油脂,可仿照瀉脾法治療。

藥方包括:焦茅朮、白芷、生茜草、通草、焦薏苡仁、青防風、淡黃芩、滑石、黑山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