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費元

《臨證一得方》~ 卷三 上下身內癰部 (7)

回本書目錄

卷三 上下身內癰部 (7)

1. 囊癰

(案73)囊癰潰後,腫脹未消。

炒柴胡,赤苓,生四耆,新會皮,焦楂核,大腹皮,炙升麻,萆薢,焦白芍,炒橘核,湖丹皮

(案74)塞濕下陷,腎囊腫痛,寒熱,舌白脈數,腐爛脫殼,是重。

川楝子,粉萆薢,焦楂核,香青蒿,黃芩,澤瀉,炒青皮,炒撫芎,軟柴胡,炙鱉甲,滑石

白話文:

囊癰潰爛後,腫脹消退不完全,可用炒柴胡、赤苓、生四耆、新會皮、焦楂核、大腹皮、炙升麻、萆薢、焦白芍、炒橘核、湖丹皮治療。

如果塞濕下陷,腎囊腫痛,伴有寒熱、舌苔白、脈搏數、潰瘍腐爛脫落,則病情較重,需要用川楝子、粉萆薢、焦楂核、香青蒿、黃芩、澤瀉、炒青皮、炒撫芎、軟柴胡、炙鱉甲、滑石治療。

復,筋大稍減,偏墜未松,從平肝法。

炒金鈴子,炒白芍,炒川柏,酸棗仁,荔子核,炒軟柴胡,炒秦艽,焦遠志,煅牡蠣,生草梢,炙玄武板,加湘蓮肉、芡實

(案75)肝腎內虧,寒濕外襲,囊癰延久成漏,脈形虛軟,治從顧本為宜。

制首烏,金石斛,赤茯苓,焦米仁,厚杜仲,煅牡蠣,料豆衣,建澤瀉,炒白芍,白蓮肉

白話文:

筋腱稍有減退,偏墜尚未完全鬆解,應以平肝方法治療。方劑包括炒金鈴子、炒白芍、炒川柏、酸棗仁、荔子核、炒軟柴胡、炒秦艽、焦遠志、煅牡蠣、生草梢、炙玄武板,再加湘蓮肉、芡實。

此案為肝腎內虛,寒濕外侵,囊癰久拖成漏,脈象虛軟,治療應以補益根本為主。方劑包括制首烏、金石斛、赤茯苓、焦米仁、厚杜仲、煅牡蠣、料豆衣、建澤瀉、炒白芍、白蓮肉。

復,加潞黨參

(案76)囊癰紅腫作痛,殊難消散。羚羊角,軟柴胡,焦楂核,江枳殼,赤苓,萆薢,金鈴子,炒青皮,嫩鉤藤,干橘葉,新會

(案77)疝之為病,肝腎虧也。宜溫補化濕,庶不成瘍。

安玉桂,鹿角霜,廣橘核,臺烏藥,淡蓯蓉,懷熟地,甘杞子,全福花,淡海藻,吳茱萸,葫蘆巴,粉萆薢

白話文:

再加党參,治療囊痈紅腫疼痛難消散的,可以用羚羊角、軟柴胡、焦楂核、江枳殼、赤苓、萆薢、金鈴子、炒青皮、嫩鉤藤、干橘葉、新會等藥材。

疝氣的病因是肝腎虧虛,宜溫補化濕,避免化膿。可以用安玉桂、鹿角霜、廣橘核、臺烏藥、淡蓯蓉、懷熟地、甘杞子、全福花、淡海藻、吳茱萸、葫蘆巴、粉萆薢等藥材治療。

2. 繡球風

(案78)血燥積熱,腎囊膚裂出血,瘙癢難支,症名繡球風,和營潤燥主之。

白歸身,制首烏,柏子仁,苦杏仁,地膚子,中生地,嫩苦參,白蘚皮,單桃仁,威靈仙,豨薟草

白話文:

如果血液乾燥積熱,導致腎囊皮膚破裂出血,奇癢難忍,稱為繡球風,可以用滋陰潤燥的藥物治療。處方:白芍、制首烏、柏子仁、苦杏仁、地膚子、生地黃、嫩苦參、白蘚皮、單桃仁、威靈仙、豨薟草。

3. 跨馬癰

(案79)肝腎並虧,濕痰交滯,便濁囊脹,後房結為痰核,已成跨馬癰。

粉萆薢,土貝母,海浮石,羚羊尖,阿膠(蛤粉炒),左牡蠣,淡黃芩,炒川白,焦楂核,淡竹葉

復,已潰無膿,勢必腐化。

軟柴胡,赤茯苓,黃芩,羚羊角,澤瀉(鹽水炒),粉萆薢,生西耆,廣皮,土貝母,焦楂核

白話文:

患者肝腎兩虛,加上濕痰積聚,導致大便異常,陰囊腫脹,後方形成痰核,已發展成跨馬癰。

治療用粉萆薢、土貝母、海浮石、羚羊尖、阿膠(蛤粉炒)、左牡蠣、淡黃芩、炒川白、焦楂核、淡竹葉。

若已潰爛但無膿,勢必會繼續腐化。

改用軟柴胡、赤茯苓、黃芩、羚羊角、澤瀉(鹽水炒)、粉萆薢、生西耆、廣皮、土貝母、焦楂核。

4. 懸癰

(案80)屏翳穴,一名會陰穴,為任脈經首穴也。今三陰虧損,外兼濕熱,成為懸癰。宜節勞靜養,庶得稍瘳,先以化濕主治。

生首烏,黃芩,忍冬花,炒川芎,鹽水炒澤瀉,土貝母,赤苓,甘草節,天花粉

(案81)海底結實經久,勿作輕視致延成漏。

羚羊角,萆薢,天花粉,柴胡,赤芍,滑石,土貝母,豬苓,焦夏曲,獨活,黃芩,銀花

白話文:

屏翳穴,又名會陰穴,是任脈經的首穴。現在病人三陰虧損,又夾雜濕熱,導致懸癰。應該節制勞累,靜心休養,才能慢慢好轉,先以化濕為主治。藥方:生首烏、黃芩、忍冬花、炒川芎、鹽水炒澤瀉、土貝母、赤苓、甘草節、天花粉。

海底結實,拖延時間久了,不能輕視,會導致漏症。藥方:羚羊角、萆薢、天花粉、柴胡、赤芍、滑石、土貝母、豬苓、焦夏曲、獨活、黃芩、銀花。

5. 臀癰

(案82)臀中結核漸大,脈象左手細小右手細數,素來頓,目前咯血,姑從養血化痰為治。

大沙參,茜草根,白茯苓,炒秦艽,羚羊角,漂海粉,大麥冬,西洋參,生蛤粉,炒白芍,熟石膏

白話文:

病人臀部有結核,且逐漸增大,脈象左手細小,右手細數且跳動有力,平時容易感到胸悶氣短,目前出現咯血症狀,因此採用養血化痰的治療方案。方劑包含沙參、茜草根、茯苓、炒秦艽、羚羊角、漂海粉、大麥冬、西洋參、生蛤粉、炒白芍和熟石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