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費元

《臨證一得方》~ 卷二 咽喉頸項部 (6)

回本書目錄

卷二 咽喉頸項部 (6)

1. 挾癭

(案52)腎水虧於下,相火浮於上,少陽虛痰凝結,不實不疼,經今半載,曾小潰即斂,而根株如故。脈形沉數細軟,加之咳嗽力疲,症名挾癭。勿希速效。

熟地黃,制香附,川貝,天冬,全福花,淡珠菜,炒白芍,炒歸身,阿膠,蛤粉,夏枯草,牛膝

復,扶元參化痰。

制首烏,宋半夏,光杏心,莧紫菀,老鉤鉤,肥玉竹,鹽新會,生蛤殼,大沙參,白殭蠶,生西耆,干百合

白話文:

【挾癭】

(案例52)患者腎水虧虛在下,導致相火上浮,加上少陽虛弱,使得痰溼凝聚成結,這結塊既不堅實也不疼痛,已經持續了半年的時間。曾經稍微潰破後就立刻收斂,但根本情況沒有改變。脈象顯示爲沉數細軟,再加上咳嗽乏力的症狀,病症被診斷爲挾癭。治療此病不能期望迅速見效。

藥物配方包括:熟地黃、制香附、川貝、天冬、全福花、淡珠菜、炒白芍、炒歸身、阿膠、蛤粉、夏枯草、牛膝等。

進一步的治療,使用扶元參來幫助化痰。

此外,還需要用到制首烏、宋半夏、光杏心、莧紫菀、老鉤鉤、肥玉竹、鹽新會、生蛤殼、大沙參、白殭蠶、生西耆、幹百合等藥材。

2. 風痰

(案53)風痰兼時毒,頭面漫腫。

炒殭蠶,大力子,羚羊片,冬桑葉,塊滑石,蒼耳子,西赤芍,蟬蛻,焦夏曲,象貝母,家菊花

(案54)風痰堅實不痛旬余,診脈弦數,消散難矣。

柴胡,前胡,石決明,磁石,羚羊角,竹茹,殭蠶,夏曲,毛慈姑,鉤藤,象貝母,荷邊

(案55)風痰綿軟。

炒殭蠶,海浮石,廣橘紅,鉤藤,竹二青半夏曲,京三稜,生蛤殼,制膽星,象貝母

白話文:

【風痰】

(案例53) 這位病人同時有風痰和時疫之毒,導致頭面部出現了廣泛的腫脹。醫生開的藥方包括炒製的殭蠶、大力子、羚羊片、冬季採摘的桑葉、滑石、蒼耳子、西赤芍、蟬蛻、焦製的夏曲、象貝母以及家種的菊花。

(案例54) 另一位病人的風痰非常頑固且沒有疼痛已經超過十天,診斷其脈搏為弦數,表示病情可能不易消散。醫生開出的藥方包含柴胡、前胡、石決明、磁石、羚羊角、竹茹、殭蠶、夏曲、毛慈姑、鉤藤、象貝母以及荷邊。

(案例55) 還有一位病人的風痰狀態較為綿軟。醫生開出的藥方則有炒製的殭蠶、海浮石、廣東產的橘紅、鉤藤、竹茹和半夏曲、京三稜、生的蛤殼、膽星的炮製品、以及象貝母。

3. 時毒

(案56)少陽陽明地位風痰頑硬,身熱脈數,腫勢漸大,乃挾時毒使然,舌黃膩,治從疏邪軟堅法。

羚羊角,法半夏,鉤藤,炒殭蠶,大力子,杏心,毛慈姑,新會皮,菊花,海浮石,生蛤殼,川貝

(案57)時毒齦腐,勢頗鋒銳。

黃芩,赤芍,人中黃,殭蠶,天花粉,茅根,連翹,象貝,羚羊角,滑石,半夏曲

(案58)少陽時毒,頑硬作痛,痛引耳竅咽喉,身熱鼻衄,脈緊,風溫內蘊之候。

羌活,桑葉,海浮石,炒殭蠶,鉤藤鉤,燕竹葉,荊芥,赤芍,毛慈姑,大貝母,廣橘紅

(案59)時毒兜腮漫腫堅實,身熱而脈數,勢必成潰。

連翹,京貝母,焦夏曲,桔梗,羚羊角,竹茹,殭蠶,人中黃,毛慈姑,杏酪,西赤芍,茅根

桑白皮,殭蠶,蒼耳,黃芩,淨蟬衣,白蒺藜,羚羊角,西赤芍,連翹,夏曲,象貝塊,滑石

再復,已潰

沙參,粉丹皮,殭蠶,羚羊角,天竺黃,象貝母,麥冬,夏枯草,蛤殼,薄荷葉,石決明,竹二青

白話文:

【案例56】患者在少陽與陽明經位置有風痰凝固堅硬,身體發熱且脈搏頻率快,腫脹情況逐漸加劇,這是因為夾雜了當時的病毒導致的,舌苔呈現黃色且黏稠。治療上採取疏散邪氣和軟化堅硬的風痰的療法。

藥物包括:羚羊角、法半夏、鉤藤、炒殭蠶、大力子、杏心、毛慈姑、新會皮、菊花、海浮石、生蛤殼、川貝。

【案例57】病毒導致牙齦腐爛,病情發展迅速。

藥物包括:黃芩、赤芍、人中黃、殭蠶、天花粉、茅根、連翹、象貝、羚羊角、滑石、半夏曲。

【案例58】患者在少陽經位置有病毒,風痰凝固且疼痛,疼痛延伸至耳朵、咽喉,身體發熱且有鼻血,脈搏緊張,顯示體內有風熱濕氣。

藥物包括:羌活、桑葉、海浮石、炒殭蠶、鉤藤鉤、燕竹葉、荊芥、赤芍、毛慈姑、大貝母、廣橘紅。

【案例59】病毒導致面部腫脹且堅硬,身體發熱且脈搏頻率快,病情可能演變成潰爛。

藥物包括:連翹、京貝母、焦夏曲、桔梗、羚羊角、竹茹、殭蠶、人中黃、毛慈姑、杏酪、西赤芍、茅根。

再治療:

藥物包括:桑白皮、殭蠶、蒼耳、黃芩、淨蟬衣、白蒺藜、羚羊角、西赤芍、連翹、夏曲、象貝塊、滑石。

再次治療,且已經潰爛:

藥物包括:沙參、粉丹皮、殭蠶、羚羊角、天竺黃、象貝母、麥冬、夏枯草、蛤殼、薄荷葉、石決明、竹二青。

4. 玉枕疽

(案60)臟腑乖違,陰陽不和,以致毒聚膀胱,發為玉枕疽,形色平滯,況年逾花甲,氣血衰憋,托毒殊難。擬方服後,再觀動靜。

何首烏,忍冬花,玉桔梗,石決明,筍尖,象貝母,生茜草,遠志肉(炒),西赤芍,夏曲

復,投劑小效,但審脈察形皆非高年所宜,身熱發癢塊,亦明系血衰毒勝所致,支撐殊非易易,再擬清蘊化毒,冀得效靈為妙。

烏犀角,炒焦半夏曲,金銀花,丹參,天花粉,何首烏,辰砂拌,茯神,甘中黃,象貝,黑豬苓,片通草

白話文:

【玉枕疽】

案例60:因臟腑運作失調,陰陽失衡,導致毒素在膀胱積聚,進而引發玉枕疽。病狀呈現為面色暗淡無光,加上患者已過六十歲,身體氣血衰弱,排出毒素困難。先開立藥方服用,之後再觀察病情變化。

藥方包括:何首烏、忍冬花、玉桔梗、石決明、筍尖、象貝母、生茜草、炒過的遠志肉、西赤芍、夏曲。

再次診斷,藥效雖有輕微改善,但詳細檢查脈搏和外觀,這些都並非適合老年人的治療方式。患者出現身體發熱且皮膚發癢的情況,顯然這是因為血液衰弱,毒素佔優勢所導致,要維持病情穩定實屬不易。再開立清熱解毒的藥方,希望可以達到療效。

藥方包含:烏犀角、炒焦的半夏曲、金銀花、丹參、天花粉、何首烏、辰砂拌、茯神、甘中黃、象貝、黑豬苓、片通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