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杖仙

《吳氏醫方彙編》~ 第五冊 (5)

回本書目錄

第五冊 (5)

1. 痔漏

喚痔散

治內痔不出。

烏梅(生用,一枚),蝟皮(煅,一錢),枯礬(五錢),食鹽(炒,三錢),冰片(三分),麝(五釐)

共為細末。以溫水洗淨,蜜水調藥三錢,填入肛門,片時即出。

護藥

黃連,白及,鬱金

共為細末。綠豆粉調塗肛門四圍。

青水靈藥

治漏如神。

大蝦蟆(去腸肚,一個),輕粉(五錢),雄黃(五錢)

共研細,填蝦蟆肚,用線縫住,放陽城罐內,鐵盞封固。先文後武火,盞內水滾,候水不滾時,藥已成,取出。每藥一錢,加冰片二分,用大米飯作餅,研泥合藥為錠,如燈心樣,插入漏孔,七日管即出。

痔瘡出血

橡子(為面),糯米(為面,各一升炒黃)

滾水調作果子,飯上蒸熟,食之不過四五次,效。

痔漏出水

蜣螂(陰乾,一個),冰片(少許)

為細末。紙捻蘸末入孔內,漸漸生肉,藥自退出矣。

內外痔瘡

冰片(三分),熊膽(三分)

蔥汁化塗,槐白皮煎湯浴之。

退諸毒管

蜈蚣(一條),全蠍(一個,焙),小蜂房(燒灰,一個),豬懸蹄(泥包,煨,一個),大蜘蛛(泥包煨,用一個泥盒盛之,一個)

共為末,加冰片少許,陳麥粉炒過,打糊作線入筒內。

白話文:

痔漏

治療內痔不脫出:將烏梅(生用)、蝟皮(煅)、枯礬、炒鹽、冰片、麝香研磨成細粉。溫水洗淨後,用蜜水調和藥粉三錢,填入肛門,片刻即可脫出。

保護藥物:將黃連、白及、鬱金研磨成細粉,用綠豆粉調和,塗抹肛門周圍。

治療肛漏特效藥:將去腸肚的大蟾蜍、輕粉、雄黃研磨成細粉,填入蟾蜍腹中,用線縫合,放入陽城罐中,用鐵盞封固。先用小火後用大火加熱,待罐內水沸騰後再煮一會兒,待水不再沸騰時,藥即製成,取出。取藥粉一錢,加冰片二分,用大米飯做成餅,研磨成泥與藥混合製成藥錠,如燈芯般粗細,插入肛漏孔中,七日即可痊癒。

治療痔瘡出血:將橡子磨成粉,糯米磨成粉(各一升,炒黃),用滾水調和做成藥丸,蒸熟食用,四五次即可見效。

治療痔漏流水:將陰乾的蜣螂一隻,加少許冰片研磨成細粉。用紙捻蘸藥粉插入孔內,逐漸長出新肉,藥物會自行脫落。

治療內外痔瘡:將冰片、熊膽用蔥汁化開塗抹,並用槐白皮煎湯清洗患處。

治療各種毒瘡:將蜈蚣、焙過的全蠍、燒成灰的小蜂房、泥裹煨過的豬懸蹄、泥裹煨過的大蜘蛛(用泥盒盛裝)研磨成細粉,加少許冰片,再與炒過的陳麥粉混合成糊狀,做成線狀放入管狀物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