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杖仙

《吳氏醫方彙編》~ 第四冊 (12)

回本書目錄

第四冊 (12)

1. 損傷門

當歸(七錢半),川芎(五錢),乳香(去油),沒藥(去油,各二錢半),木香(一錢),川烏(四錢半),黃香(六兩),骨碎補(五錢),古銅錢(醋煅七次,三錢)

共為細末,入香油一兩五錢,調成膏,貼患處。雖骨碎筋斷,皆能。

外敷麻藥

此藥敷於毒上,麻木任割,不疼。

川烏尖(五錢),草烏尖(五錢),蟾酥(四錢),胡椒(一兩),生南星,生半夏(各五錢)

為末,燒酒調敷。

火燒瘡

白芷,赤芍,花粉(各二錢),薑黃(一錢)

共為末,茶滷調搽,其痛立止。加人乳少許更妙。

湯火燒

用麥面打成漿糊,俟冷敷之,糊干易之,三四次即瘥。已潰用地榆細末,香油調敷。

生肌散

即指割斷兩截者,亦可接上。

細雞骨炭(丁當響者,為極細末),明亮松香(為極細末,等分,共為一家)

用蔥汁調和,搗數十下,曬乾。又加蔥汁調和,又搗又曬,如此四五次。

治夾棍傷神驗方

大黃,白占(各四兩),松香,乳香(各二兩),沒藥,骨碎補(各一兩),續斷(五錢),麝香(二錢),當歸,敗龜板(各三兩)

以上各為細末。豬板油三兩,將白蠟、松香、乳香入銅鍋內,同豬油化開前藥末,併入油為膏,貼於夾傷處,第二日即可行走。

治杖瘡

日夜疼痛,不能動履,神魂驚悸,不食發渴,或疔痂爛肉。內服此即時止痛,疔痂即起如神。

用細木耳五錢,炒黑存性,白芷一錢。共為末,黃酒調敷即愈。

治杖瘡

惡血攻心,嘔逆不食,發寒發熱,神魂不安,口乾發燥,一服神效。

黑醜末(四兩),小茴香(炒,一兩),青木香(五錢)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薑湯調下,即安。

治一切湯火熱油傷方

生大黃(不拘多少,為極細末)

包好聽用。如有滾油暨火燒傷,以蜂蜜調敷,立刻止痛。且日後無瑕癍,其法甚善。

竹木並箭鏃入肉

干羊糞(炒灰,為末)

豬脂調塗,不覺自出。

竹木入肉

鹿角(炒灰,為末)

水調塗立出。至重者,不過一夕。

璇璣神化散

治癰疽發於險處,未潰之時,水調塗三面,可移至不險處一二寸。又有消毒拔毒之功。

南星,文蛤,川烏,黃柏,白及(各等分)

為末用之。

雞清散

治癰疽、發背、丹毒、惡瘡、時行熱毒、吹乳,急敷內消。

赤小豆,黃藥子,大黃,火硝,皂莢(去皮子弦,炙),木鱉子(去殼,研,各等分)

共為細末,雞子清打成水調藥。

二氣丹

治一切腫毒、癰疽、發背,潰爛不能收口,摻上即可生肌。並治牙疳口破、舌腫繭唇及瘋犬咬傷、惡蟲等傷,吹上三四次立愈,神效。

出山礦石灰(二錢),硃砂(三錢)

上各極細末,羅過稱准,共合再研,無聲為度。盛小瓷瓶中,黃蠟封口嚴固,常帶身邊,溫養更靈。如用紙包,則能走散無存。

白話文:

損傷門

膏藥方:

將當歸、川芎、乳香(去油)、沒藥(去油)、木香、川烏、黃連、骨碎補、醋煅七次的古銅錢等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香油調成膏狀,敷貼患處。即使是骨折斷筋,也能治療。

麻藥外敷方:

將川烏尖、草烏尖、蟾酥、胡椒、生南星、生半夏研磨成細粉,用燒酒調勻後敷於患處,能使患處麻木,可以手術而不感到疼痛。

火燒瘡方:

將白芷、赤芍、花粉、薑黃研磨成細粉,用茶滷調勻後塗抹,疼痛能立即止住。加入少量人乳效果更佳。

湯火燒方:

將麥麵打成漿糊,待冷卻後敷於患處,糊乾後更換,重複三四次即可痊癒。如果已經潰爛,則用地榆細粉和香油調勻後敷貼。

生肌散:

即使是斷成兩截的傷口,也能接合。將細雞骨炭(聲音清脆者,研磨成極細粉末)和明亮松香(研磨成極細粉末,等量混合)用蔥汁調和,反覆搗碎曬乾四五次。

治夾棍傷神驗方:

將大黃、白芷、松香、乳香、沒藥、骨碎補、續斷、麝香、當歸、敗龜板研磨成細粉。將豬板油、白蠟、松香、乳香放入銅鍋中,與藥粉一起熔化成膏狀,敷貼於夾傷處,第二天即可行走。

治杖瘡(一):

針對日夜疼痛、無法行走、心神驚悸、不食、口渴,或瘡瘍潰爛的杖瘡,內服此方能立即止痛,瘡瘍也能很快癒合。將細木耳炒黑後研磨成細粉,與白芷混合,用黃酒調勻後敷貼即可痊癒。

治杖瘡(二):

針對惡血攻心、嘔吐、不食、發冷發熱、心神不安、口乾舌燥的杖瘡,服用此方效果顯著。將黑醜末、炒小茴香、青木香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三錢,用薑湯送服即可。

治一切湯火熱油傷方:

將生大黃研磨成極細粉末備用。如有滾燙油水或火燒傷,用蜂蜜調勻後敷貼,能立即止痛,且日後不會留下疤痕。

竹木並箭鏃入肉方:

將炒焦的羊糞研磨成細粉,用豬脂調和後塗抹,異物會自行排出。

竹木入肉方:

將鹿角炒焦後研磨成細粉,用水調和後塗抹,異物能立即排出,即使情況嚴重,最遲一天也能排出。

璇璣神化散:

治療長在危險部位的癰疽,未潰爛時,用水調勻後塗抹於患處周圍三面,能將癰疽移至較安全的地方(約一至二寸)。並有消毒拔毒的功效。將南星、文蛤、川烏、黃柏、白芨等量混合研磨成細粉使用。

雞清散:

治療癰疽、發背、丹毒、惡瘡、流行性熱毒、乳腺炎等,需立即敷貼以消腫。將赤小豆、黃藥子、大黃、火硝、炙皂莢(去皮弦)、去殼研磨的木鱉子等量混合研磨成細粉,用雞蛋清調勻後敷貼。

二氣丹:

治療一切腫毒、癰疽、發背,潰爛難以癒合者,撒上此藥即可生肌。也治療牙疳、口瘡、舌腫、唇腫、狂犬咬傷、蟲咬傷等,吹上三四次即可痊癒,效果顯著。將出山礦石灰、硃砂研磨成極細粉末,混合均勻後,盛入小瓷瓶中,用黃蠟密封保存,隨身攜帶,溫養效果更佳。如果用紙包著,藥效會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