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瑞

《春腳集》~ 卷之三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9)

1. 皮膚部

治麻症效方,非癢非痛,肌肉之內如小蟲亂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如麻之亂者然。

枳殼(三錢,炒),半夏(三錢),防風(三錢),羌活(二錢),木通(三錢),橘紅(六分)

引加豬牙皂角(五分),生薑(一兩),水煎服。在手臂,加桑枝。在腿足,加牛膝。方內再加殭蠶更妙。病減時,多服補中益氣湯。

治木症效方,不癢不痛,自己肌肉,如他人肌肉,按之不知,搔之不覺,如木之厚者然。

阿膠(三錢,炒),當歸(五錢,洗),桃仁(一錢五分),紅花(一錢五分),肉桂(一錢五分),川附子(七分,炮),烏藥(二錢),木香(一錢),木通(三錢),川山甲(三錢,炙)

引加豬牙皂角五分,黃酒一杯,兌水煎服。病減時,多服八珍湯。

治渾身麻木方,先服此。

當歸,川芎,白芍,茯苓,桔梗(各八分),蒼朮,白芷,厚朴,陳皮(各六分),枳殼(七分),麻黃,半夏(各四分),肉桂,乾薑,桂枝,甘草(各三分)

引用蔥白一寸,生薑三片,水煎服。

治渾身麻木方,後服此。

當歸,茯苓(各一錢),川芎,熟地,陳皮,半夏,羌活(各七分),白芍(八分),黨參,秦艽,牛膝(各六分),桂枝(三分),防風(五分),柴胡(四分),炙草(四分),白朮(三錢,土炒)

生薑三片,水煎服。

,口舌麻木,吐痰涎,或身麻有痰者。

黃連(五分),半夏(一錢),蔞仁(一錢),黃芩(八分),茯苓(一錢),桔梗(六分),枳殼(六分),陳皮(五分),天麻(八分),細辛(五分),南星(一錢),甘草(五分)

血虛加當歸。氣虛加黨參。生薑三片,水煎服。

治痹症方,痹者,閉而不通也。初因元氣內虛,外為風寒濕三氣所襲,不能隨時祛散,久則成痹。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者為著痹,此三痹也。又有五痹,筋屈不伸為筋痹,血凝不流為脈痹,肌多不仁為肉痹,重滯不舉為骨痹,遇寒皮急為皮痹。此方統治諸痹,但直按症加減。

羌活,川芎,防風,蒼朮,秦艽,紅花,肉桂,細辛,續斷(各等分)

筋痹,加木瓜、柴胡。骨痹,加獨活、澤瀉。肉痹,加茯苓、陳皮、木香、砂仁。脈痹,加菖蒲、茯神、當歸。皮痹,加紫苑、杏仁、麻黃。水煎服。

治流注症方,或四肢關節處,或胸腹腰臀處,或漫腫或結塊,以此方治之。未成即消,已成即潰。

陳皮(一錢),半夏(一錢),蘇葉(一錢),茯苓(一錢),青皮(一錢),烏藥(一錢),全歸(一錢),黃耆(一錢),川芎(一錢),赤芍(一錢),桔梗(一錢),枳實(一錢),防風(一錢),木香(一錢),大腹子(一錢)

白話文:

[皮膚部]

治療麻症的有效方子,這種情況不是癢也不是痛,感覺肌肉裡面好像有小蟲子在亂爬,按壓它不會停止,搔抓反而更嚴重,像是麻布一樣的混亂感覺。

藥方:枳殼(炒過,11.25克),半夏(11.25克),防風(11.25克),羌活(7.5克),木通(11.25克),橘紅(2.25克)。

引藥:加入豬牙皂角(1.875克),生薑(37.5克),用水煎服。如果麻的部位在手臂,就加入桑枝;在腿或腳,就加入牛膝。藥方裡面再加入殭蠶效果會更好。病情減輕時,多服用補中益氣湯。

治療木症的有效方子,這種情況不癢也不痛,感覺自己的肌肉好像別人的肌肉一樣,按壓它沒有感覺,搔抓也沒有感覺,像是木頭一樣的厚實。

藥方:阿膠(炒過,11.25克),當歸(洗過,18.75克),桃仁(5.625克),紅花(5.625克),肉桂(5.625克),川附子(炮製過,2.625克),烏藥(7.5克),木香(3.75克),木通(11.25克),川山甲(炙過,11.25克)。

引藥:加入豬牙皂角(1.875克),黃酒一杯,兌水煎服。病情減輕時,多服用八珍湯。

治療全身麻木的藥方,先服用這個藥方:

藥方:當歸,川芎,白芍,茯苓,桔梗(各3克),蒼朮,白芷,厚朴,陳皮(各2.25克),枳殼(2.625克),麻黃,半夏(各1.5克),肉桂,乾薑,桂枝,甘草(各1.125克)。

引藥:加入蔥白一寸,生薑三片,用水煎服。

治療全身麻木的藥方,後服用這個藥方:

藥方:當歸,茯苓(各3.75克),川芎,熟地,陳皮,半夏,羌活(各2.625克),白芍(3克),黨參,秦艽,牛膝(各2.25克),桂枝(1.125克),防風(1.875克),柴胡(1.5克),炙甘草(1.5克),白朮(土炒過,11.25克)。

引藥: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服。

治療口舌麻木,吐痰,或身體麻木且有痰的藥方:

藥方:黃連(1.875克),半夏(3.75克),蔞仁(3.75克),黃芩(3克),茯苓(3.75克),桔梗(2.25克),枳殼(2.25克),陳皮(1.875克),天麻(3克),細辛(1.875克),南星(3.75克),甘草(1.875克)。

血虛就加入當歸。氣虛就加入黨參。引藥:加入生薑三片,用水煎服。

治療痹症的藥方,痹症是指閉塞不通。一開始是因為身體元氣虛弱,外感風寒濕三種邪氣侵襲,無法及時散去,時間久了就形成痹症。風邪較盛的叫行痹,寒邪較盛的叫痛痹,濕邪較盛的叫著痹,這就是三種痹症。另外還有五種痹症,筋脈拘攣不能伸直是筋痹,血液凝滯不流通是脈痹,肌肉麻木沒有感覺是肉痹,身體沉重抬不起來是骨痹,遇到寒冷皮膚就繃緊是皮痹。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痹症,但是要根據具體症狀加減藥材。

藥方:羌活,川芎,防風,蒼朮,秦艽,紅花,肉桂,細辛,續斷(各等份)。

筋痹,就加入木瓜、柴胡。骨痹,就加入獨活、澤瀉。肉痹,就加入茯苓、陳皮、木香、砂仁。脈痹,就加入菖蒲、茯神、當歸。皮痹,就加入紫苑、杏仁、麻黃。用水煎服。

治療流注症的藥方,這種情況發生在四肢關節處,或是胸腹腰臀處,可能出現漫腫或是結塊,用這個藥方治療。還沒形成的可以消散,已經形成的可以使其潰破。

藥方:陳皮(3.75克),半夏(3.75克),蘇葉(3.75克),茯苓(3.75克),青皮(3.75克),烏藥(3.75克),全當歸(3.75克),黃耆(3.75克),川芎(3.75克),赤芍(3.75克),桔梗(3.75克),枳實(3.75克),防風(3.75克),木香(3.75克),大腹子(3.7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