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腳集》~ 卷之三 (8)
卷之三 (8)
1. 腿膝足腳部
水煎服。
檳蘇散,治腳氣過熱,腫痛衝心,坐臥不得。
檳榔(一錢),桑白皮(一錢),赤苓(一錢),木通(一錢),杏仁(七分半),百合(七分半),蘇葉(一錢),軟前胡(七分半),紫苑(七分半),甘草(七分半)
痛加木香,腫加大腹皮,發熱加大黃、黃芩,生薑三片,水煎服。
治腳後跟痛方
牛膝(一兩),薏米(兩半),蒼朮(七錢半),杜仲(五錢),黃柏(五錢),當歸(五錢),石斛(五錢),川萆薢(五錢),木瓜(五錢),秦艽(五錢),木通(五錢)
共為粗末,分作三四付,水煎空心服。
治腳心痛方
檳榔(二錢),陳皮(二錢),木瓜(二錢),吳萸(一錢六分),紫蘇(一錢六分)
水煎服。
治腳底板紅腫熱疼方,症名腳隱。敷藥效方。
大蒜頭(量用),食鹽(大約蒜用一兩,鹽用三錢許)
搗成泥,敷一夜即愈。
治腳指縫腫爛方
用土牆上白螺螄殼煅研,如有五錢,加枯礬二錢五分,冰片二分五釐,共研細搽之。
治,腳痛如火燎,從足跗熱至腰胯。
蒼朮(二兩,炒),黃柏(一兩,酒炒),牛膝(酒浸),當歸(酒洗),萆薢,防己,龜版(各五錢,酥炙)
共為細末,蜜小丸。每服三錢,白水下。
治雞眼疼方
地骨皮,紅花
各等分,研極細末,敷患處。
治婦人兩足痛方
當歸,熟地,白朮,牛膝(各一兩五錢),川芎,蒼朮(各七錢五分),白芍,茯苓(各一兩),防風,羌活,獨活,南星,天麻,木瓜,防己,虎脛,沒藥(各五分),乳香(二錢五分)
共為末,酒糊丸,桐子大。服三錢,白水下。
治婦女腳丫作癢方
枯礬(五錢),石膏(三錢,煨),輕粉(三錢),黃丹(三錢)
共為細末,溫湯洗淨,搽之即愈。
治腳底起泡方
凡行遠路,足底起泡疼痛,用水調白麵塗之,一夜即平。又法:用蘿蔔子(炒,研末),白礬末各等分,鋪鞋襪底上,即行遠路,永不作痛。
治,腳趾脫疽。此症發於腳指,漸上至膝,色黑內陷,痛不可忍,逐節脫落,亦有發於手者。
土蜂房(煅,研細末),好醋調搽,應手而愈,真仙方也。須內服保脫湯,其方
薏米(三兩),茯苓(二兩),白朮(一兩),車前子(五錢),桂心(一錢)
水煎空心服,要連服十劑,永無後患。
治,腳丫潮爛
凡腳指丫縫,感受濕氣,紅赤腫癢,搔之疼痛,似如爛腐,步履難行。用烏柏嫩葉,水浸軟,抹燥,嵌貼丫內,立時痛止收燥而愈。如女子腳臁上,所受濕氣,忽起白泡,痛爛,亦以此貼之,即可止痛。
白話文:
[腿膝足腳部]
**檳蘇散:**治療腳氣過熱,腫痛劇烈,無法坐臥。藥方:檳榔、桑白皮、赤苓、木通、杏仁、百合、蘇葉、軟前胡、紫苑、甘草各適量。疼痛加木香,腫脹加大腹皮,發熱加大黃、黃芩,並加生薑三片,水煎服。
**治腳後跟痛方:**牛膝、薏米、蒼朮、杜仲、黃柏、當歸、石斛、川萆薢、木瓜、秦艽、木通各適量,共研粗末,分成三到四劑,水煎空腹服用。
**治腳心痛方:**檳榔、陳皮、木瓜、吳萸、紫蘇各適量,水煎服。
**治腳底板紅腫熱疼方(腳隱):**大蒜、食鹽適量,搗成泥狀,敷在患處一夜即可痊癒。
**治腳指縫腫爛方:**取土牆上白螺螄殼煅燒研磨成粉,約五錢,加入枯礬二錢五分、冰片二分五釐,研磨成細末,塗抹患處。
**治腳痛如火燎,從足跗熱至腰胯方:**蒼朮(炒)、黃柏(酒炒)、牛膝(酒浸)、當歸(酒洗)、萆薢、防己、龜版各適量,共研細末,製成蜜丸。每次服用三錢,溫水送服。
**治雞眼疼方:**地骨皮、紅花等量,研磨成極細的粉末,敷在患處。
**治婦人兩足痛方:**當歸、熟地、白朮、牛膝、川芎、蒼朮、白芍、茯苓、防風、羌活、獨活、南星、天麻、木瓜、防己、虎脛、沒藥、乳香各適量,研磨成粉末,用酒做成糊狀,製成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錢,溫水送服。
**治婦女腳丫作癢方:**枯礬、石膏(煨)、輕粉、黃丹各適量,研磨成細末,用溫水洗淨患處後,塗抹即可痊癒。
**治腳底起泡方:**行走路途遙遠導致腳底起泡疼痛,可用清水調和麵粉塗抹,一夜即可痊癒。另一方法:取炒製研磨的蘿蔔子末和白礬末等量,鋪在鞋襪底部,即可避免行走時腳底疼痛。
**治腳趾脫疽方:**此症狀始於腳趾,逐漸蔓延至膝蓋,患處顏色發黑內陷,疼痛難忍,逐節脫落,也有發生在手上的情況。用土蜂房煅燒研磨成細末,用好醋調和塗抹,即可見效。需配合內服保脫湯:薏米、茯苓、白朮、車前子、桂心各適量,水煎空腹服用,連服十劑,即可痊癒。
**治腳丫潮爛方:**腳趾縫隙受潮濕侵襲,紅腫瘙癢,搔抓疼痛,如同腐爛,行走困難。用烏桕嫩葉水浸軟後擦乾,嵌入腳趾縫隙中,即可止痛,乾燥痊癒。女子小腿上因潮濕而起的白色水泡,疼痛潰爛,也可使用此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