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文瑞

《春腳集》~ 卷之二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9)

1. 脊背部

腎脈主脊,大腸筋挾脊,心脈與脊裡相貫,脾筋著脊,腎筋脈貫脊,膀胱筋脈挾脊。脊兩旁曰膂,膀胱脈循膂,腎脈循膂。背上兩角為肩解,小腸脈出肩解。肩解下成片肉為肩胛,大小腸筋脈俱繞肩胛。

治背惡寒方

黨參(三錢,去蘆),白朮(二錢,土炒),茯苓(三錢),附子(五分,炮),白芍(三錢,炒)

水煎服。

防風通氣湯,治受風熱,肩背痛,小便數。

柴胡(一錢),升麻(一錢),黃耆(一錢),防風(五分),羌活(五分),陳皮(五分),黨參(五分),甘草(五分),藁本(三分),青皮(三分),黃柏(一分),白蔻(二分)

水煎服。此方虛人勿服。

治肩背沉重痛,濕熱所致。

川羌,甘草,黃芩,茵陳(各一錢),黨參(四分),苦參,升麻,葛根,蒼朮,當歸(各四分),澤瀉,豬苓(各六分),防風(六分),知母(六分),白朮(三分)

水煎服。

先脊背痛後及肩,腎氣上逆也。

乾薑(一分),乾葛(一錢),熟軍(一錢),枳殼(一分),桔梗(二分),蒼朮(二分),升麻(二分),白芍(七分),陳皮(八分),甘草(八分),當歸(四分),半夏(四分),白芷(四分),小茴香(五分),川椒(十粒),茯苓(四分)

水煎服。

虛弱心膈痛,牽引肋痛,走注及肩。,發汗人患此甚多,乃元氣上逆也。

黃耆,人參,白朮,茯苓,炙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各等分),肉桂(減半)

水煎服。

背心一點痛

麻黃(一錢),陳皮(一錢),烏藥(一錢),殭蠶(三分),炮姜(三分),川芎(五分),枳殼(五分),桔梗(五分),白芷(五分),炙草(五分),羌活(六分),茯苓(六分),半夏(六分)

水煎服。

跌打肩背痛

桂心(四分),桃仁(六分),羌活(二錢),獨活(一錢),甘草(一錢),川柏(五分),麻黃(三分),地龍(四分),蘇木(六分),歸尾(一錢)

酒水兌煎服。

白話文:

[脊背部]

腎經主管脊柱,大腸的筋膜夾着脊柱,心經與脊柱內部相連,脾的筋膜附着於脊柱,腎的筋脈貫穿脊柱,膀胱的筋脈夾着脊柱。脊柱兩旁稱爲膂,膀胱經沿着膂部,腎經也沿着膂部行進。背部上方兩側爲肩解,小腸經從肩解處發出。肩解下方的一大片肌肉稱爲肩胛,大小腸的筋脈都圍繞在肩胛周圍。

治療背部怕冷的藥方

黨參(三錢,去蘆),白朮(二錢,土炒),茯苓(三錢),附子(五分,炮),白芍(三錢,炒)

用水煎煮後服用。

防風通氣湯,用於治療受風熱侵襲,導致肩背疼痛,小便頻繁。

柴胡(一錢),升麻(一錢),黃芪(一錢),防風(五分),羌活(五分),陳皮(五分),黨參(五分),甘草(五分),藁本(三分),青皮(三分),黃柏(一分),白蔻(二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此方虛症患者不宜服用。

治療肩背沉重疼痛,由溼熱引起。

川羌,甘草,黃芩,茵陳(各一錢),黨參(四分),苦參,升麻,葛根,蒼朮,當歸(各四分),澤瀉,豬苓(各六分),防風(六分),知母(六分),白朮(三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先是脊背痛後影響到肩部,這是腎氣上逆所致。

乾薑(一分),幹葛(一錢),熟軍(一錢),枳殼(一分),桔梗(二分),蒼朮(二分),升麻(二分),白芍(七分),陳皮(八分),甘草(八分),當歸(四分),半夏(四分),白芷(四分),小茴香(五分),川椒(十粒),茯苓(四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虛弱引起的心膈疼痛,牽連至肋骨疼痛,疼痛轉移至肩部。,出汗過多的人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這是元氣上逆引起的。

黃芪,人參,白朮,茯苓,炙草,當歸,川芎,白芍,熟地(各等分),肉桂(減半)

用水煎煮後服用。

背心一點痛

麻黃(一錢),陳皮(一錢),烏藥(一錢),殭蠶(三分),炮姜(三分),川芎(五分),枳殼(五分),桔梗(五分),白芷(五分),炙草(五分),羌活(六分),茯苓(六分),半夏(六分)

用水煎煮後服用。

跌打導致的肩背疼痛

桂心(四分),桃仁(六分),羌活(二錢),獨活(一錢),甘草(一錢),川柏(五分),麻黃(三分),地龍(四分),蘇木(六分),歸尾(一錢)

用酒水兌在一起煎煮後服用。

2. 胸肋部

胸上兩旁高處曰膺,胃脈到膺,膽筋系膺。結喉下曰缺盆,缺盆下曰胸,在膺之下,胸下曰𩩲骬,乃蔽心之骨也。心位在此,肺脈布胸中,肺筋結胸中,心筋結胸中,脾筋脈皆散胸中,肝脈上至胸,膽脈下胸中,腎脈入肺注胸中,胞絡脈起胸中,筋散胸中。肩下曰膊,膊下曰臑,臑對腋。

肺筋脈入腋,心小腸結腋,膽筋走腋,胞絡脈抵腋。腋下為胠,胠下為脅。肝膽脈布脅,胞絡筋脈挾脅。脅後為肋。脾筋結肋,肝筋布肋。脅之下為季脅。肺筋抵季脅,膽筋脈乘季脅。季脅之下為䏚。膽筋乘䏚。乳房屬胃,乳頭屬肝。

旋覆湯,治胸痛,常欲蹈壓其胸,當未痛之先,但欲飲熱湯水,病名肝著。

旋覆花(一錢),枇杷葉(一錢),川芎(一錢),細辛(一錢),赤苓(一錢),前胡(一錢五分)

水煎服。

胸痛短氣,水氣也。

蒼朮(三錢),茯苓(二錢),豬苓(二錢),澤瀉(二錢),肉桂(一錢)

水煎服。

胸痛痞塞,痰氣也。

陳皮(二錢),半夏(二錢),茯苓(二錢),甘草(五分),食鹽(一分)

生薑三錢,水煎服。

痛不當心,橫於胸間者。名為膈痛。

白蔻(五分),炙草(一錢二分),木香(七分),厚朴(三錢),砂仁(一錢),丁香(一錢),青皮(一錢),陳皮(一錢),香附(三錢)

加鹽一分,姜三片,水煎服。

又方,治同上。

牛黃(一分五釐),狗寶(一分五釐),麝香(一分五釐),硃砂(五分),沉香(五分),赤石脂(一錢),松香(煮化,入冷水中浸片時,再化再浸,三次為度,一錢)

共為細末,棗肉為丸,重四釐,用冷茶送下。

肋痛走注有聲,痰飲也。

半夏(二錢),南星(一錢),枳實(一錢),赤苓(一錢),橘紅(一錢),炙草(五分),白芥子(一錢)

水煎服。

右肋痛方,痰積氣滯也。

薑黃(一錢),枳殼(二錢炒),桂心(一錢),甘草(四分),陳皮(二錢),木香(一錢),青皮(八分),川甲(四片,炒)

水煎服。

左肋痛方

枳實(二錢),枳殼(二錢),川芎(二錢),柴胡(一錢五分),陳皮(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二分),香附(一錢二分),炙草(五分)

水煎服。

左肋痛不移處,死血也。

桃仁,桂枝,芒硝,炙草(各一錢),川軍(二錢),鱉甲,青皮,柴胡,川芎,當歸(各八分)

水煎服。

肋痛有塊,食積也。

山楂(二兩),半夏,橘紅,神麯,麥芽(各一兩),黃連,連翹,萊菔子(各五錢),茯苓(一兩)

共為細末,水打丸服,早晚各三錢,白水下。

怒氣肋痛

香附(五錢),川芎(二錢),當歸(三錢),柴胡(一錢),青皮(一錢)

白話文:

胸部兩旁高起的地方叫做「膺」,胃經的脈絡會到達這裡,膽經的筋也連結到這裡。喉結下方的凹陷處叫做「缺盆」,缺盆的下方是胸部,在膺的下面。胸部下方叫做「𩩲骬」,這是遮蔽心臟的骨頭。心臟的位置就在這裡,肺經的脈絡分布在胸部,肺經的筋也連結在胸部,心經的筋也連結在胸部,脾經的筋脈都散布在胸部,肝經的脈絡向上到達胸部,膽經的脈絡向下進入胸部,腎經的脈絡進入肺部並灌注到胸部,心包絡的脈絡也起始於胸部,筋脈散布在胸部。肩膀的下方叫做「膊」,膊的下方叫做「臑」,臑對應的是腋下。

肺經的筋脈進入腋下,心經和小腸經的脈絡連結在腋下,膽經的筋走行到腋下,心包絡的脈絡抵達腋下。腋下的部位叫做「胠」,胠的下方是脅肋。肝經和膽經的脈絡分布在脅肋,心包絡的筋脈夾著脅肋。脅肋的後面是肋骨。脾經的筋連結在肋骨,肝經的筋分布在肋骨。脅肋的下方是「季脅」。肺經的筋抵達季脅,膽經的脈絡經過季脅。季脅的下方是「䏚」。膽經的筋經過䏚。乳房歸屬於胃,乳頭歸屬於肝。

「旋覆湯」這個藥方,治療胸痛,患者常常想要用手按壓胸部,在還沒感到疼痛之前,只想要喝熱湯水,這種病症叫做「肝著」。

藥方組成:旋覆花(一錢),枇杷葉(一錢),川芎(一錢),細辛(一錢),赤茯苓(一錢),前胡(一錢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胸痛、呼吸短促」是體內有水氣所致。

藥方組成:蒼朮(三錢),茯苓(二錢),豬苓(二錢),澤瀉(二錢),肉桂(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胸痛、感覺堵塞」是體內有痰氣所致。

藥方組成:陳皮(二錢),半夏(二錢),茯苓(二錢),甘草(五分),食鹽(一分)。加入生薑三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疼痛不在心臟部位,而是橫向在胸部之間」,這種情況叫做「膈痛」。

藥方組成:白豆蔻(五分),炙甘草(一錢二分),木香(七分),厚朴(三錢),砂仁(一錢),丁香(一錢),青皮(一錢),陳皮(一錢),香附(三錢)。加入鹽一分,生薑三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另一個藥方」,治療上述相同的病症。

藥方組成:牛黃(一分五釐),狗寶(一分五釐),麝香(一分五釐),硃砂(五分),沉香(五分),赤石脂(一錢),松香(煮化後放入冷水中浸泡片刻,再煮再浸,重複三次,一錢)。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加入棗肉做成藥丸,每丸重四釐,用冷茶送服。

「肋骨疼痛會移動並發出聲響」,這是體內有痰飲所致。

藥方組成:半夏(二錢),南星(一錢),枳實(一錢),赤茯苓(一錢),橘紅(一錢),炙甘草(五分),白芥子(一錢)。用水煎煮後服用。

「右側肋骨疼痛的藥方」,是體內有痰積和氣滯所致。

藥方組成:薑黃(一錢),炒枳殼(二錢),桂心(一錢),甘草(四分),陳皮(二錢),木香(一錢),青皮(八分),炒川甲(四片)。用水煎煮後服用。

「左側肋骨疼痛的藥方」。

藥方組成:枳實(二錢),枳殼(二錢),川芎(二錢),柴胡(一錢五分),陳皮(一錢五分),白芍(一錢二分),香附(一錢二分),炙甘草(五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左側肋骨疼痛,固定位置不會移動」,是體內有瘀血所致。

藥方組成:桃仁、桂枝、芒硝、炙甘草(各一錢),川軍(二錢),鱉甲、青皮、柴胡、川芎、當歸(各八分)。用水煎煮後服用。

「肋骨疼痛並有腫塊」,是體內有食物積滯所致。

藥方組成:山楂(二兩),半夏、橘紅、神麯、麥芽(各一兩),黃連、連翹、萊菔子(各五錢),茯苓(一兩)。將以上藥材磨成細末,用水做成藥丸服用,早晚各三錢,用白水送服。

「因生氣而導致的肋骨疼痛」。

藥方組成:香附(五錢),川芎(二錢),當歸(三錢),柴胡(一錢),青皮(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