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腳集》~ 卷之二 (3)
卷之二 (3)
1. 鼻部
肺開竅於鼻。兩眉頭下為山根,山根曰下極,下極應心。足陽脈交山根,山根下為鼻柱。相家曰年壽應肝,年壽左右應膽,鼻柱下為面王,相家曰準頭,亦曰明堂,屬土應脾。明堂兩旁為方上,在迎香上曰鼻隧,相家曰蘭臺廷尉,應胃。胃脈起鼻兩旁,胃筋亦結鼻旁,鼻孔。大腸脈,挾鼻孔。小腸脈抵鼻。膀胱筋結鼻下兩旁。
鼻流清涕方
川椒,訶子肉,肉桂,生薑,乾薑,川芎,細辛,白朮
各等分,酒煎服。
鼻流濁涕方
用燒酒半壺煎極滾,鼻吸熱氣入腦即愈。
鼻乾無涕方
蒼耳子,桑白皮,元參,菊花,薄荷,川芎,絲瓜根(各等分)
水煎服。
治鼻淵方,流濁涕經年累月不止,即腦漏也。當分別寒熱治之。涕濁味臭者,熱也。涕清而腥者,寒也。
屬熱者治法:
熟地(八錢),山藥(四錢),山萸(四錢),丹皮(三錢),茯苓(三錢),澤瀉(三錢),菊花(三錢),薄荷(二錢),元參(三錢),蒼耳子(五錢)
共為細末,煉蜜合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錢,白開水送下。
屬寒者治法:
熟地(八錢),山藥(四錢),山萸(四錢),丹皮(三錢),茯苓(三錢),川附子(一錢),肉桂(二錢),澤瀉(三錢),川芎(三錢),升麻(三錢),蒼耳子(五錢)
共為細末,煉蜜合九,梧桐子大。每服三錢,白開水送下。
治鼻流黃臭水方,俗名控腦砂,腦中有蟲也。
用絲瓜藤,近根三五寸,燒存性研末,酒調服二錢立愈。外用桃葉曬乾作枕。
又治鼻淵方
陳香櫞,木香,扁柏,砂仁,川芎
各等分,水煎服。
治腦漏鼻涕臭方
百草霜研細,空心冷水調服一錢,三五服即愈。
治鼻漏方,鼻孔中長出一塊。
辛夷(四兩,去毛),梔子(二兩),枳實(二兩),桔梗(二兩),白芷(二兩)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蘿蔔湯送下。
鼻中肉墜
用藕節有毛處一節,燒存性為末,吹患處。
鼻內生肉氣閉
辛夷,白芷,升麻,藁本,防風,川芎,細辛,木通,甘草(各一錢五分)
共為細末,每服三錢,茶調下。外用白礬燒灰,加硇砂少許,研末吹鼻中。
鼻中氣臭
赤芍(八分),黃芩(八分),藁本(八分),生地(八分),黃連(八分),石菖蒲(八分),遠志(八分),甘草(三分,水浸)
清水煎服。
瘜肉痔癰,鼻生瘜肉,氣息不通,香臭莫辨,痔癰亦然。皆胃家濕熱黛蒸所致。宜清氣化熱,疏邪利竅,內服。
茯苓,桔梗,山梔,黃芩,辛夷,白芷,木通,升麻,柴胡,防風,蒼朮,薄荷
各等分,每服用七八錢,清水煎服。
治瘜肉外方
瓜蒂(三錢),細辛(二錢),麝香(一分)
為末,每用一捻以綿裹塞鼻內,即化黃水。桃葉嫩心,亦可塞之。
白話文:
鼻部
肺的功能和鼻子的通暢有關。兩眉頭下方的位置稱為山根,山根又稱下極,下極對應著心臟。足部的陽脈在這裡交會,山根下方是鼻柱。看相的人認為鼻子的年壽部位對應肝臟,年壽左右兩側對應膽,鼻柱下方稱為面王,看相的又稱為準頭,也稱為明堂,在五行中屬土,對應脾臟。明堂兩旁稱為方上,迎香穴上方稱為鼻隧,看相的稱為蘭臺廷尉,對應胃。胃經脈起於鼻子兩旁,胃筋也連結在鼻旁,鼻孔。大腸經脈夾著鼻孔。小腸經脈到達鼻子。膀胱經筋則連結在鼻子的下方兩側。
鼻流清涕的藥方
花椒、訶子肉、肉桂、生薑、乾薑、川芎、細辛、白朮,每種藥材等量,用酒煎煮後服用。
鼻流濁涕的藥方
將半壺燒酒煎到極滾燙,用鼻子吸入熱氣,讓熱氣進入腦部即可痊癒。
鼻乾無涕的藥方
蒼耳子、桑白皮、元參、菊花、薄荷、川芎、絲瓜根,每種藥材等量,用水煎煮後服用。
治療鼻淵的藥方,指鼻流濁涕經年累月不止,這就是腦漏。應分辨屬於寒證或熱證來治療。鼻涕混濁且有臭味,屬於熱證。鼻涕清澈且有腥味,屬於寒證。
屬熱證的治療方法:
熟地(24克)、山藥(12克)、山茱萸(12克)、丹皮(9克)、茯苓(9克)、澤瀉(9克)、菊花(9克)、薄荷(6克)、元參(9克)、蒼耳子(15克),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9克,用白開水送服。
屬寒證的治療方法:
熟地(24克)、山藥(12克)、山茱萸(12克)、丹皮(9克)、茯苓(9克)、川附子(3克)、肉桂(6克)、澤瀉(9克)、川芎(9克)、升麻(9克)、蒼耳子(15克),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加入煉製過的蜂蜜做成丸子,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9克,用白開水送服。
治療鼻流黃臭水的藥方,俗稱控腦砂,認為是腦中有蟲。
取絲瓜藤靠近根部的三五寸,燒成灰研成末,用酒調和後服用6克,立即見效。外用曬乾的桃葉做枕頭。
又一個治療鼻淵的藥方
陳香櫞、木香、扁柏、砂仁、川芎,每種藥材等量,用水煎煮後服用。
治療腦漏鼻涕臭的藥方
將百草霜研磨成細末,早晨空腹用冷開水調服3克,服用三到五次即可痊癒。
治療鼻漏的藥方,指鼻孔中長出一塊東西。
辛夷(120克,去除絨毛)、梔子(60克)、枳實(60克)、桔梗(60克)、白芷(60克),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6克,用蘿蔔湯送服。
鼻中肉垂的治療方法
取藕節帶有毛的部分一節,燒成灰研成末,吹在患處。
鼻內生肉導致氣息不通的治療方法
辛夷、白芷、升麻、藁本、防風、川芎、細辛、木通、甘草,每種藥材各4.5克,將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每次服用9克,用茶水送服。外用白礬燒成灰,加入少許硇砂,研成末吹入鼻中。
鼻中有臭味的治療方法
赤芍(2.4克)、黃芩(2.4克)、藁本(2.4克)、生地(2.4克)、黃連(2.4克)、石菖蒲(2.4克)、遠志(2.4克)、甘草(0.9克,用水浸泡),用水煎煮後服用。
息肉痔瘡,指鼻中長息肉,導致呼吸不暢,聞不到氣味,痔瘡也是如此。這些都是因為胃部的濕熱積聚所致。宜清熱化濕,疏通經絡,利於開竅,內服藥方如下。
茯苓、桔梗、山梔、黃芩、辛夷、白芷、木通、升麻、柴胡、防風、蒼朮、薄荷,每種藥材等量,每次服用21-24克,用水煎煮後服用。
治療息肉的外用藥方
瓜蒂(9克)、細辛(6克)、麝香(0.3克),研成末,每次取少許用棉花包裹塞入鼻中,會流出黃水。嫩桃葉心,也可塞入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