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錄》~ 腫脹疸瘧第八
腫脹疸瘧第八
1. 腫脹疸瘧第八
水鼓,白茅根,赤小豆,煮汁頻飲,溺暢腫消。
輕粉(二錢),巴豆(四錢),生硫黃(一錢),研勻成餅,先用新綿鋪臍上,次鋪藥餅,外以帛緊束之。約人行五七里許,自然瀉下惡水,待下三五次,即去藥,以溫粥補之。一餅可治一二十人,久患者隔日取水。
烏牛溺一升,微火煎如飴,空心服棗許,當鳴轉病出,隔日再服之。
雄豬肚(一具,洗淨),入蟾蜍(一隻),胡椒(按病人年紀,每歲一粒),砂仁(二錢),以酒煮爛,去蟾蜍、胡椒,但徐徐服完酒肚,其腫自消。
西瓜(一個,切去蓋),以大蒜(按病人之年,每歲一囊),插入瓜內,仍將瓜蓋好,用竹釘扦牢。入甕內以糠火四面圍,煨一晝夜取出。去瓜但食蒜即愈。愈後食淡百日,不再發,顧雨田傳。
腹大有聲,而皮黑者。用山豆根末,酒服二錢。
諸藥不效,延久欲死者。豬獾肉作羹啖。
蛤殼粉(煅,一錢五分),厚朴,檳榔(各一錢),桑皮,大戟,葶藶,陳香櫞,陳皮,胡蘆,防己,沉香(各五分),黑醜(四分),麻黃,芫花,甘遂(各三分),十五味為末,用朴硝化水丸,黍米大,每服十丸,重證加至二十丸,小兒服八丸為止,以冬瓜皮赤小豆,煎湯送下。
汪曰:赤小豆,乃赤豆之小種,俗以相思子半紅半黑者為赤小豆,大誤,余故改稱小粒赤豆,以免矇混。治鼓脹腹大臍凸,青筋遍繞,氣逆如喘之危證。
汪謝城曰:白茯苓二兩,土炒白朮一兩,小粒赤豆一兩,大麥芒五錢,(無則以麥糵代之),大罐煎之。須一晝夜盡一劑,三日連服三劑,治水腫如神,如分兩減輕,或兩日服一劑即不效,或少加枳實、神麯、車前草等亦可。
氣鼓,白楊東枝(去粗皮,避風,細銼五升,炒黃)以酒一斗淋之,渣盛絹袋,還浸酒中密封再宿,每飲一合,日二合。
五穀蟲洗淨,炒黃色,研黃米飯杵丸,綠豆大,開水服三錢,日二服。此方兼治疳膨黃瘦。蘆菔一枚,周圍鑽七孔,納巴豆七粒,入土種之,待其結子,取以再種。待蘆菔成,仍鑽七孔,納巴豆七粒再種,如此三次,至第四次,開花時,連根拔起,陰乾待用。每一枚槌碎煎湯服,重者再服必愈。
黃疸,清米泔頻飲。
頭番莧菜(系經割過者)陰乾,遇病以砂鍋煎湯,大碗頻服。按冬月淡風蘆菔葉亦可用。
生南瓜蒂研爛,絹包塞鼻孔。(男左女右。)又用布圍病人兩肩,待黃水流盡即愈。或以干蒂炙存性,研末搐鼻亦可。
陸定圃曰:袁州楊蕉隱云:黃疸諸藥不效者,以活卿魚數尾,剪其尾,貼臍之四圍。(當臍勿貼)須臾黃水自臍出,魚尾當漸干,更剪貼之,以愈為度。
汪謝城曰:青殼鴨蛋,上敲一孔,入朴硝數粒。(宜多不宜少。)飯鍋上連殼蒸熟,去殼日食一二枚,輕者十日,重者一月必愈,雖黃疸入腹,將成膨脹,亦可治。或疑藥猛不敢服,或服數枚即止,不知藥不瞑眩,厥疾不瘳,俗所謂有病則病當之也。余體素虛,患黃疸入腹,諸法不效,因服至四十餘枚始愈,此實治疸第一神方。
癡仙按:此攻補兼施之法,並非猛劑,雖疳膨鼓脹,亦可取效。(《願體集》有牛肉朴硝治鼓脹法,撫剿兼施,皆為正虛邪錮者設也。)
酒疸,萱花根,白茅根等分煎服。
黑疸,鮮栝蔞根搗汁飲。
黃病,飛面(一斤),皂礬(八兩,和作餅,火上煨焦),蒼朮(泔浸),厚朴(去皮,薑汁炒),陳皮,甘草(各六兩),川椒(去閉及目,十兩)共研末,用大棗(三斤,去皮核煮熟),胡桃(三斤),同杵成膏丸,梧子大,每七八十丸酒下,初服覺香,病愈則聞臭矣。
瘧,蓽茇一粒研細,置暖臍膏上,貼臍中,治寒瘧甚效。
野云曰:瘧因於寒者,特其一端耳。世俗不知治瘧,多用溫熱之劑,以致綿延難已。非餘邪留戀,或飲食失調,或傳布單方,試輒罕效。惟邪盡正虛者,可以溫補收功,否則累月經年,仍宜按證設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