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錄》~ 兒科第二 (3)
兒科第二 (3)
1. 兒科第二
黃柏(蜜塗,曬十數次),甘草(各一兩),研細摻,或用麥冬湯調點,名黃金散。
口內多涎涎不流出乳食不下,此脾胃蘊熱也。硃砂,半夏,膽星(各一兩),茯苓(五錢),石膏(六錢),飛金(二十頁),俱研極細,生薑汁丸,黍米大,每十丸,枇杷葉湯下,名金珠丹。按小兒不能吞丸藥,調烊灌服為宜。
咽喉痹痛不能吞嚥,蓬砂,冰片,雄黃,朴硝等分研細摻入。名立效散。
喉腫而痛,氣塞不通,朴硝(一兩),生甘草(二錢五分),研細吹入之。
久嗽,生西瓜子,煎濃湯常服。亦治大人,兼治吐血。
諸疳(肚大黃瘦及腹痛,蟲積痰熱風痙等證),雄黃(三錢),膽星(二錢),全蠍(去足炒),殭蠶(炒,各一錢),麝香,巴豆霜(各五分),俱秤淨末,神麯糊丸菜子大,飛辰砂為衣,每一丸白湯下。
疳積便瀉,皮硝(三錢),杏仁,生梔子,紅棗(各七枚),連須蔥白(七莖),飛面(三錢),酒釀或渾酒腳,和搗如泥,攤貼腹上,以布縛之。腹露青黑色,五日一換,以腹白為度,重者三作必愈。
蓮子,山藥(各五錢),史君子肉(生熟各半,四錢),川連,胡連,神麯,楂炭,麥糵(各三錢),青皮(炒二錢)。九味,研細水法丸,每服一錢五分,開水送下。
疳膨食積蟲氣上攻至晚不能視物目生翳障等證,雞肝(一具不落水),竹刀切片,用牡蠣粉八分,辰砂少許水飛研細拌勻,糝入肝內,飯上蒸熟食之。如此十次,翳障退淨。服藥時忌茶湯油膩。
目閉不開不赤不腫不能用藥,黃連煎濃汁,塗足心。
無辜卒死,蔥白杵爛,納入兩鼻孔,及下部,氣通有嚏即活。
白話文:
兒科第二
黃金散:黃柏(蜜炙,反覆曬乾數次),甘草(等量),研磨成細粉,可用麥冬湯調成糊狀服用。此方用於口內唾液過多卻流不出來,且乳食不下,這是脾胃積熱造成的。
金珠丹:硃砂、半夏、膽南星(等量),茯苓(五錢),石膏(六錢),信石(二十分),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用生薑汁做成黍米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十丸,用枇杷葉湯送服。此方也用於上述症狀。 因小兒難以吞服丸藥,可將藥丸研磨成粉末,調成糊狀灌服。
立效散:蓬砂、冰片、雄黃、朴硝(等量),研磨成細粉。此方用於咽喉腫痛,無法吞嚥。
吹藥方:朴硝(一兩),生甘草(二錢五分),研磨成細粉,吹入咽喉。此方用於喉嚨腫痛,氣息不通暢。
久咳方:生西瓜子煎濃湯,經常服用。此方也適用於成人,並能治療吐血。
諸疳方:雄黃(三錢)、膽南星(二錢)、全蠍(去足炒)、殭蠶(炒,各一錢)、麝香、巴豆霜(各五分),研磨成細粉,用神麴糊做成菜籽大小的丸藥,再用硃砂粉包裹。每次服用一丸,用白開水送服。此方用於各種疳積症狀,如腹部膨大、消瘦、腹痛、蟲積、痰熱、風痙等。
疳積便瀉貼方:皮硝(三錢)、杏仁、生梔子、紅棗(各七枚)、連須蔥白(七莖)、麵粉(三錢),用酒釀或酒糟混合搗成泥狀,敷貼在腹部,用布固定。若腹部呈現青黑色,則五天換藥一次,直到腹部顏色變白為止;病情嚴重者,需三次治療方可痊癒。
蓮子山藥丸:蓮子、山藥(各五錢)、使君子仁(生熟各半,四錢)、川連、胡連、神麴、山楂炭、麥芽(各三錢)、青皮(炒,二錢),研磨成細粉,用水調製成丸藥,每次服用一錢五分,用開水送服。
目翳障方:取一個雞肝(不可沾水),用竹刀切片,加入牡蠣粉八分、硃砂少許(水飛研磨成細粉),拌勻後撒在雞肝片上,然後隔水蒸熟食用。如此重複十次,翳障即可消退。服藥期間忌食茶、湯、油膩食物。
足心塗藥方:黃連煎成濃汁,塗抹在腳心。此方用於眼睛閉合,不紅不腫,無法用藥的情況。
急救方:蔥白搗爛,塞入兩鼻孔及肛門,如有噴嚏,則可救活。此方用於不明原因的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