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孟英

《雞鳴錄》~ 外科第十五 (11)

回本書目錄

外科第十五 (11)

1. 外科第十五

犀角尖,川連,白礬(各二錢),三味研細,用龍眼肉(四兩)杵丸,如桐子大,每一錢開水下,名龍犀丸。

痔漏,大松樹皮(老者愈佳,八兩)濃煎一大碗,收至一小碗,乘熱服二次即愈,兼治脫肛。

象牙屑(二斤),研細。每晨以熟雞子二個蘸食,或調入粥內吃亦可,服完必愈。

田雞皮(炙炭),血餘(煅存性),黃明廣膠(蠣粉拌炒),等分研末,每早服二錢,管自消化。

夏枯草(八錢),甘草節,連翹殼(各四錢),共研。以金銀花一斤,煎濃汁丸,梧子大,侵晨淡鹽湯下三錢。年久者一料化盡。

當歸(酒洗),川連(酒洗),象牙屑(各五錢),淨槐花,小川芎(酒洗),乳香(去油,各三錢),露蜂房(一個,微火炒)共研,以黃蠟二兩熔化入藥丸,梧子大,每五六十丸,空心煎漏蘆湯下,至五日,漏孔內退出肉管,待二三指長,用剪剪去,再出再剪,肉管盡出,然後從內生肌而愈。蜂房以槐樹上者佳,椒樹次之。

不拘遠年近日,膿血通腸者,用坎炁(三條,即男子臍帶,瓦上焙存性),陳棕(年久者佳,煅存性),槐角子(肥大者,瓦上焙存性,各五錢),象皮(四錢,醋炙),蝟皮(醋炙),地榆(曬乾,各三錢),西牛黃(三分),共研細,酥油丸,蠶子大。若難丸,加糯米糊少許,每七丸空心開水下,三日化管止痛,七日平滿,血清膿淨,十日除根。

黃耆,槐米(炒,各五兩),西洋參(蒸透),胡連,苦參(蜜炙),地榆(各一兩),炙草(二兩),蜣螂(去翅足炒,六錢),象牙屑(酒炒),石決明(煅,各五錢),十味研細,用甘草(四兩),煎湯泛丸,綠豆大。每二三錢,空心開水下,專治肛癰痔漏,臟毒日久成管,膿水淋漓,時發時止之證。

人指甲(炙炭,二錢),蜒蝣(炙炭,一兩),甘石(制,五錢),雞內金(炙),蜣螂(炙),白螺殼(各三錢),甘草,殭蠶(炙),蜂房(炙),冰片(各一錢),西牛黃(五分)十一味研細,麻油調。以綿紙合油線蘸藥,打瘡孔內,用象皮膏蓋。一日二換,專治肛門諸漏,膿水不止,口光眼細,乍潰乍斂等證。

沉香(五錢),伽南香,母丁香,真珠(各一錢),四味研細,用鴉片煙膏(一錢),杵丸。如黍米大,每五七丸,開水下。治痔漏甚良,名鴉珠丸。

坐板瘡,綠礬一把,開水沖浸洗,俟癢定坐草上待乾,數次愈。

紫背浮萍,芙蓉葉,均可煎洗。

臁瘡,水龍骨研,桐油調敷。

柿葉燒存性,同川椒研敷。

老母豬屎燒灰,桐油和塗。

鮮蘆菔陰乾,一二日其皮可剝,以皮貼上,俟干再用牛蹄甲燒炭,菜油和搽。

蒜杆槐炭,菜油調塗,此治寒濕證甚效,熱勝者不宜。

白話文:

外科第十五

龍犀丸:犀角尖、川連、白礬各兩錢,研細,用龍眼肉四兩杵成丸藥,如桐子般大小。每次服用一錢,用開水送服。此藥名為龍犀丸。

治療痔漏:取老松樹皮(越老越好)八兩,濃煎至一大碗藥汁,收至一小碗,趁熱分二次服用,即可痊癒,也可治療脫肛。

治療方法:取象牙屑兩斤,研磨成細粉。每天早晨用兩個熟雞蛋沾著藥粉吃,或加入粥中食用,吃完藥粉即可痊癒。

治療方法:將田雞皮炙烤至焦炭狀,血餘煅燒至存性,黃明膠(用蠣粉拌炒)等量研磨成粉末,每天早晨服用二錢,能自行痊癒。

治療方法:夏枯草八錢,甘草節、連翹殼各四錢,共研磨成粉。用金銀花一斤煎煮成濃汁,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清晨用淡鹽湯送服三錢,久病者一劑即可見效。

治療漏管:當歸(酒洗)、川連(酒洗)、象牙屑各五錢,淨槐花、川芎(酒洗)、乳香(去油)各三錢,露蜂房(一個,微火炒)共研磨成粉,加入熔化的黃蠟二兩製成梧子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六十粒,空腹用煎煮好的漏蘆湯送服。五天后,漏孔內會排出肉管,長至二三指長時,用剪刀剪去,如此反覆,直到肉管全部排出,然後內部會長出新肉而痊癒。蜂房以長在槐樹上的為佳,椒樹上的次之。

治療膿血下瀉:不論病程長短,凡是膿血通腸的患者,可用坎炁(三條,即男子臍帶,瓦上焙乾存性)、陳棕(年份久的較好,煅燒存性)、槐角子(肥大的,瓦上焙乾存性,各五錢)、象皮(四錢,醋炙)、蝟皮(醋炙)、地榆(曬乾,各三錢)、西牛黃(三分),共研磨成細粉,用酥油製成蠶豆大小的丸藥。如果難以成丸,可加入少許糯米糊。每次服用七粒,空腹用開水送服。三日內可使管狀物癒合止痛,七日內症狀減輕,膿血乾淨,十日內痊癒。

治療肛癰痔漏:黃耆、槐米(炒)各五兩,西洋參(蒸透)、胡連、苦參(蜜炙)、地榆各一兩,炙草二兩,蜣螂(去翅足炒)六錢,象牙屑(酒炒)、石決明(煅)各五錢,十味藥材研磨成細粉,用甘草四兩煎湯泛丸,製成綠豆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二三錢,空腹用開水送服,專治肛癰痔漏,臟腑毒素久積成管,膿水時流時止的症狀。

治療肛門諸漏:人指甲(炙烤成炭,二錢)、蜒蝣(炙烤成炭,一兩)、甘石(炮製,五錢)、雞內金(炙)、蜣螂(炙)、白螺殼各三錢,甘草、殭蠶(炙)、蜂房(炙)、冰片各一錢,西牛黃五分,十一味藥材研磨成細粉,用麻油調和。用棉紙或油線蘸取藥膏,塗抹於瘡孔內,再用象皮膏覆蓋。每日換藥二次,專治肛門各種漏管,膿水不止,瘡口時潰時斂等症狀。

鴉珠丸:沉香五錢,伽南香、母丁香、真珠各一錢,四味藥材研磨成細粉,加入鴉片煙膏一錢,製成黍米大小的丸藥。每次服用五至七粒,用開水送服。治療痔漏效果甚佳,此藥名為鴉珠丸。

治療坐板瘡:用綠礬一把,用開水沖泡浸洗,待瘙癢減輕後,坐在草地上待其乾燥,反覆數次即可痊癒。

治療坐板瘡:紫背浮萍、芙蓉葉均可煎煮後洗患處。

治療臁瘡:水龍骨研磨成粉,用桐油調和後敷於患處。

治療臁瘡:柿葉燒成灰,與川椒研磨後敷於患處。

治療臁瘡:老母豬糞便燒成灰,與桐油調和後塗抹患處。

治療臁瘡:鮮蘿蔔晾乾一兩日,待其表皮乾燥後剝下,用蘿蔔皮貼敷患處,待其乾燥後,再用牛蹄甲燒成炭,與菜油調和後塗抹。

治療臁瘡:蒜杆、槐樹炭,用菜油調和後塗抹,此方治療寒濕型臁瘡效果甚佳,熱證者不宜使用。